学术投稿

不同移位垂直不稳定骨盆骨折内固定稳定性的生物力学研究

金建华;郭晓山;万曲桥;王向阳

关键词:骨盆骨折, 垂直不稳定, 内固定, 生物力学
摘要:目的 探讨垂直不稳定骨盆骨折在不同移位下行后环骶髂关节螺钉和前环钢板螺钉固定的稳定性差异.方法 将12具尸体骨盆随机取3具做压力测试为正常组,然后制成垂直不稳定骨盆骨折模型,骶髂关节和耻骨联合在移位0mm、4mm(低度移位组)、8mm、12mm(高度移位组)行后环骶髂关节螺钉和前环钢板螺钉固定,压力下测量骶髂关节和耻骨联合的垂直和水平移位.结果 在不同移位下的垂直不稳定骨盆骨折行前后环内固定,低度移位组骶髂关节垂直稳定性显著高于高度移位组.结论 垂直不稳定骨盆骨折尽量取得解剖复位固定,确保骶髂关节移位<4mm,以提高骨盆环内固定的生物力学稳定性,有利于功能康复.
浙江临床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后并发症观察及护理

    颅外段颈动脉粥样硬化狭窄是引起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原因之一,颈动脉内膜剥脱术用来解除颅外颈动脉狭窄,预防缺血性卒中已有50余年的历史.

    作者:张亚忠;倪信乐;陈秀芳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前列腺肉瘤的CT诊断(附3例报告)

    前列腺肉瘤是泌尿系统少见肿瘤,其影像表现文献报道较少.现对经病理证实的前列腺肉瘤3例的CT表现,并结合文献复习作一报告.

    作者:杨林;王伟;许茂盛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髂腹股沟神经和髂腹下神经阻滞用于小儿斜疝手术

    基础麻醉加骶管阻滞在在小儿斜疝手术中的应用已较普遍,其有对呼吸和循环影响小,止痛彻底,肌松良好等优点.但髂腹股沟神经和髂腹下神经阻滞在小儿斜疝手术中的应用报道较少.

    作者:伍伟明;叶小亚;王欣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盆腔紧固术治疗完全性直肠脱垂的临床效果观察

    直肠脱垂是由于直肠黏膜、肛管、直肠和部分乙状结肠脱出肛门所致的一种疾病,有研究表明:15%~65%的直肠脱垂会合并便秘,且脱垂治疗后便秘常无改善[1].

    作者:汪东升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长期住院精神病人自杀意念研究

    安康医院作为公安机关的组成部分,主要收治肇事、肇祸精神病人,其性质决定收治的大部分对象具有住院周期长,出院难度大的特点,给管理带来了一定困难.

    作者:赵丰戎;方华琴;孙连军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晚期产后出血58例原因分析

    晚期产后出血是指分娩24h后,在产褥期内发生子宫大量出血甚至危及生命,是产科严重并发症,也是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1].以产后1~2周发生多见.

    作者:肖春香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胸腔脏器严重损伤16例报告

    本院自2001年1月至2004年12月收治胸腔脏器严重损伤16例,单个脏器伤7例,多发伤9例,伴有连枷胸3例.胸腔脏器严重损伤多伴有大出血(本组病例出血均>2500ml),同时并有呼吸循环功能的严重障碍,故病情危急,应及时抢救,现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陈岗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灯盏花素辅助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观察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常见而难治的三大微血管病变之一,且发病率为0.9%~36%,常进展至终末期肾衰,是糖尿病患者的主要死因之一.

    作者:兰海平;吴复琴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中药结合他莫昔芬治疗男性乳房异常发育症15例疗效观察

    男性乳房异常发育症是临床常见的男性乳房病,指男性在不同时期、不同年龄阶段,因不同原因出现单侧或双侧乳房肥大异常发育,可伴有乳房胀痛或刺痛,乳晕下可触及盘形的结节等症状.

    作者:林旭丰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膀胱颈会阴牵引复位术治疗后尿道断裂

    男性骨盆骨折后尿道断裂是泌尿外科棘手的难题,阳痿、尿道狭窄的并发症>40%.作者自1998年11月至2006年7月沿用蔡氏牵引复位术[1]治疗男性骨盆骨折后尿道断裂12例,均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文彪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下颌骨巨细胞瘤影像学诊断(附6例报告)

    骨巨细胞瘤好发于长骨骨端,而发生于下颌骨者较少见[1].作者收集1964至2007年期间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下颌骨巨细胞瘤6例,对其影像学特点作一回顾性分析,旨在提高诊断及鉴别诊断能力.

    作者:张伟强;李方利;陈英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腰硬联合与单纯硬膜外麻醉在剖宫产术中应用的比较

    本院自2000年3至7月将腰硬联合麻醉用于剖宫产,取得了良好效果,现将观察结果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选择孕产妇280例,年龄21~39岁;体重54~90kg.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各140例,两组孕产妇年龄、孕周、体重等相关因素无显著性差异.

    作者:戴罗勇;程爱花;张先超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食管癌患者血浆D-二聚体与血清鳞状细胞癌相关性抗原含量分析的临床意义

    食管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生发展与临床生物学特征密切相关.D-二聚体(D-dimer,DD)是纤维蛋白的特异降解产物,由纤维蛋白单体经活化的因子Ⅶ交联后水解而成,可以提示机体处于纤溶功能亢进和高凝状态,在肺癌、肝癌、结直肠癌、卵巢癌等恶性肿瘤中均有较高的表达.

    作者:郑瑞明;吴小明;兰天丽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舒芬太尼瑞芬太尼联合镇痛全麻的临床研究

    新型阿片类药物瑞芬太尼具有镇痛效果好、作用时间短和可控性佳等特点,且时-量相关半衰期(context-sensitive halftime)不受输注时间长短影响,但停药后作用迅速消失.

    作者:邱建新;陆琪宝;肖旺频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68例药源性神经系统不良反应病例分析

    药品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 ADR)是指合格药品在正常应用后出现的与药物目的无关或意外的有害反应.随着临床用药数量及品种的增加,ADR时有发生.

    作者:朱蓓蕾;张春红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退行性腰椎前滑脱症的CT诊断价值

    腰椎前滑脱是指椎骨峡部保持完整而因退行性变或其他原因使关节突关节关系发生的改变.关于退行性腰椎前滑脱症的CT诊断,国外早有文献报道,而国内相对较少.

    作者:林懿;汪政武;淦东林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多层螺旋CT及其后处理技术在泌尿系病变诊断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及其后处理技术(多平面重建、三维CT成像及CT仿真内窥镜技术)在泌尿系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34例泌尿系病患者行前瞻性的术前螺旋CT检查,分别进行多平面重建(MPR)、三维(3D)成像及CT仿真内窥镜(CTVE).并与相应IVU图像和膀胱纤维内窥镜进行比较.结果 MPR、3D和CTVE重建图像能更好的从多方位显示病变形态,及病变与周围组织之间平面和空间关系,无盲区.结论 MPR、3D和CTVE图像可为CT轴位图像及纤维内窥镜等补充重要信息,为泌尿系病变的术前诊断、定位及治疗方法 和手术径路提供了客观依据,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陈智能;杨林;王伟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25例鼻咽癌CT诊断分析

    鼻咽癌(Nasopharyncal Carcinoma,NPC)是耳鼻喉科常见的恶性肿瘤,与遗传、EB病毒感染等因素有关,约占头部恶性肿瘤的50%以上,占鼻咽部恶性肿瘤的90%左右[1].早期鼻咽癌患者放疗后5年生存率61.13%~73.19%,晚期仅15.14%~23.16%[2].

    作者:郑林方;杨根仁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诺和龙治疗2型糖尿病60例临床观察

    在2型糖尿病的治疗中,除了糖尿病教育、饮食治疗和适当的体育锻炼外,口服降糖药物和胰岛素起着很大的作用.在众多的口服降糖药物中,诺和龙(瑞格列奈)作为一种全新的餐时血糖调节剂,近年来临床已广泛应用.

    作者:施勇华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夫西地酸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耐药性分析

    目前,虽然抗菌药物种类不断增加及广泛应用,但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引起的感染仍以惊人的速度蔓延,其所致严重感染的发生率日益增高.

    作者:蒋虹;童辉 刊期: 2008年第03期

浙江临床医学杂志

浙江临床医学杂志

主管:浙江省教育厅

主办:浙江中医药大学 浙江省科普作家协会医学卫生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