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不同移位垂直不稳定骨盆骨折内固定稳定性的生物力学研究

金建华;郭晓山;万曲桥;王向阳

关键词:骨盆骨折, 垂直不稳定, 内固定, 生物力学
摘要:目的 探讨垂直不稳定骨盆骨折在不同移位下行后环骶髂关节螺钉和前环钢板螺钉固定的稳定性差异.方法 将12具尸体骨盆随机取3具做压力测试为正常组,然后制成垂直不稳定骨盆骨折模型,骶髂关节和耻骨联合在移位0mm、4mm(低度移位组)、8mm、12mm(高度移位组)行后环骶髂关节螺钉和前环钢板螺钉固定,压力下测量骶髂关节和耻骨联合的垂直和水平移位.结果 在不同移位下的垂直不稳定骨盆骨折行前后环内固定,低度移位组骶髂关节垂直稳定性显著高于高度移位组.结论 垂直不稳定骨盆骨折尽量取得解剖复位固定,确保骶髂关节移位<4mm,以提高骨盆环内固定的生物力学稳定性,有利于功能康复.
浙江临床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鼻鼻窦生理功能的检测研究进展

    鼻腔鼻窦黏膜的黏液纤毛系统担负着重要的防御功能.黏液黏膜系统由纤毛、纤毛周围液、黏液毯、分泌细胞和腺体等组成,其中纤毛的功能为重要.

    作者:谭卓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诺和龙治疗2型糖尿病60例临床观察

    在2型糖尿病的治疗中,除了糖尿病教育、饮食治疗和适当的体育锻炼外,口服降糖药物和胰岛素起着很大的作用.在众多的口服降糖药物中,诺和龙(瑞格列奈)作为一种全新的餐时血糖调节剂,近年来临床已广泛应用.

    作者:施勇华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CAG方案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前对于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治疗多主张进行强有力的联合化疗,并取得了较好的疗效.但对于年龄>60岁,骨髓增生低下及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转化而来的AML,以上的化疗方案副作用较大,缓解率不高.

    作者:陈建霖;张凯竞;陈赛;董丽华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慢性肺心病的多脏器损害

    慢性肺原性心脏病(肺心病)是呼吸系统的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其病因是由于肺、胸廓或肺动脉血管慢性病变所致的肺循环阻力增加、肺动脉高压、进而使右心肥厚、扩大,甚至发生右心衰竭的心脏病,其病死率较高.

    作者:吴健乾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灯盏花素辅助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观察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常见而难治的三大微血管病变之一,且发病率为0.9%~36%,常进展至终末期肾衰,是糖尿病患者的主要死因之一.

    作者:兰海平;吴复琴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微卡联合化疗复治涂阳肺结核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微卡(母牛分枝杆菌菌苗)联合化学药物治疗复治涂阳肺结核病的疗效.方法 60例复治涂阳肺结核病患者随机分为微卡加化疗组即治疗组(A组)与单纯化疗组即对照组(B组).观察2组治疗后肺部病灶吸收、痰菌阴转及免疫功能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2个月末时痰菌阴转率分别为73.3%和40.0%,8个月末时为93.3%和73.3%,有显著性差异(P<0.05);肺部病灶吸收率分别为96.7%和73.3%,有显著性差异(P<0.05);疗程结束后CD4、CD4/CD8治疗组与同组治疗前及对照组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微卡能调节免疫功能,联合化疗能提高痰菌阴转率,有助于肺部病灶吸收,可作为复治涂阳肺结核病的辅助治疗.

    作者:黄冠成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轻度铅中毒对儿童甲状腺功能的影响

    世界卫生组织(WHO)认为:环境中对儿童威胁大的是铅,铅污染对儿童智能、体格和心理方面的发育有着极其严重的危害,近年来了解和控制铅污染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1].

    作者:陈克;陈均亚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25例鼻咽癌CT诊断分析

    鼻咽癌(Nasopharyncal Carcinoma,NPC)是耳鼻喉科常见的恶性肿瘤,与遗传、EB病毒感染等因素有关,约占头部恶性肿瘤的50%以上,占鼻咽部恶性肿瘤的90%左右[1].早期鼻咽癌患者放疗后5年生存率61.13%~73.19%,晚期仅15.14%~23.16%[2].

    作者:郑林方;杨根仁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横形小切口宫外孕手术55例临床分析

    微创小切口已广泛用于临床各科手术.作者自2005年1月至2006年12月采用横形小切口行宫外孕手术55例,取得良好效果,报道如下.

    作者:李赛君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五种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对血糖及血脂水平影响的对照研究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Alypical antipsychotic drugs)疗效与典型抗精神病药相当,且对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疗效较好,不良反应少,尤其是严重的锥体外系不良反应(EPS)少,因而得到了广泛应用.

    作者:方泽忠;连国民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氯诺昔康超前镇痛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病人的临床观察

    超前镇痛(preemptive analgesia)是在伤害性刺激作用于机体之前采取措施,防止外周和中枢神经的敏感化,达到减少或消除伤害性刺激引起的疼痛[1].

    作者:程艳;吴超;张林;胡李明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无排卵型不孕的临床分析

    女性不孕因素中以排卵障碍和输卵管因素居多,其中排卵障碍占25%[1].临床上常用尿促性素(HMG)肌注促排卵,排卵率较高,但其可诱发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发生,影响机体内环境,从而减低受孕率.

    作者:楼玲芳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左半结肠癌合并肠梗阻Ⅰ期吻合手术57例分析

    目的 探讨左半结肠癌伴梗阻Ⅰ期切除吻合手术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 65例左半结肠癌伴梗阻患者,其中57例进行了选择性的术中结肠减压及灌洗,Ⅰ期肿瘤切除肠吻合;8例患者因一般情况不佳,行横结肠造瘘Ⅱ期手术.观察术后疗效.结果 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4.6%(14例),Ⅰ期吻合手术成功率89.5%(51例).结论 左半结肠癌并梗阻术中结肠减压灌洗、肿瘤切除Ⅰ期吻合手术是安全的、有效的手术处理方式.

    作者:洪远疆;王小军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呼气末二氧化碳监测用于静脉全麻患者的临床观察

    非插管的全凭静脉麻醉在临床上应用较多,特别适用于需时较短,体表的小手术.但在麻醉过程中易致呼吸抑制,因此呼吸道的管理成为麻醉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方面.

    作者:吴军明;杜炎芳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巨大左心室瓣膜置换术的外科治疗经验

    目的 总结合并巨大左心室的心脏瓣膜置换术的外科治疗经验.方法 1998年7月至2007年4月51例合并巨大左心室的心脏瓣膜病人实施换瓣术.其中主动脉瓣置换术34例,双瓣置换术17例;同时行左房折叠术12例,三尖瓣成形术17例.结果 术后早期死亡8例(占15.7%),晚期死亡6例(占11.8%).影响瓣膜置换术早期疗效及导致死亡的主要因素是术前严重左室扩大,舒张末直径(LVEDD)>8.5cm;严重左室收缩功能下降,射血分数(EF)<0.40;术后恶性心律失常和严重低心排以及多脏器功能衰竭;术后室颤和术前严重室扩大伴收缩功能下降也是导致晚期死亡的主要原因.结论 对心脏左室功能的正确评估、手术适应证和时机的选择、围术期的正确处理是治疗关键.

    作者:罗凡砚;蒋海河;林国强;雷凯波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腰硬联合与单纯硬膜外麻醉在剖宫产术中应用的比较

    本院自2000年3至7月将腰硬联合麻醉用于剖宫产,取得了良好效果,现将观察结果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选择孕产妇280例,年龄21~39岁;体重54~90kg.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各140例,两组孕产妇年龄、孕周、体重等相关因素无显著性差异.

    作者:戴罗勇;程爱花;张先超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内镜辅助钻孔引流治疗分隔型慢性硬膜下血肿

    慢性硬膜下血肿(Chronic subdural hematoma,CSDH)好发于老年人,钻孔引流术治疗效果较好,其中分隔型CSDH术后血肿复发率相对偏高.

    作者:罗立峰;董晓巧;俞文华;杜权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皮肤消毒液影响青霉素皮试结果的比较分析

    青霉素族药物为目前使用多的抗生素之一,在临床工作中,多种因素尤其是皮肤消毒液可影响青霉索皮试结果,增加假阳性率.

    作者:胡亚芬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膀胱颈会阴牵引复位术治疗后尿道断裂

    男性骨盆骨折后尿道断裂是泌尿外科棘手的难题,阳痿、尿道狭窄的并发症>40%.作者自1998年11月至2006年7月沿用蔡氏牵引复位术[1]治疗男性骨盆骨折后尿道断裂12例,均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文彪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感染原因分析

    随着剖宫产率的不断上升,术后并发症也随之上升.其中,子宫切口感染导致溃疡形成,引起晚期产后出血、子宫切除,甚至危及患者生命.

    作者:孙素芳;马琦;罗红艳;张艳珍 刊期: 2008年第03期

浙江临床医学杂志

浙江临床医学杂志

主管:浙江省教育厅

主办:浙江中医药大学 浙江省科普作家协会医学卫生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