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泽忠;连国民
阿立哌唑是1988年开发的第二代非典型抗精神病药,于2002年11月上市.阿立哌唑在国外临床应用较早且已有大量研究[1~3],但国产阿立哌唑(博思清)在国内使用时间不长,临床医生对该药的临床特点尚不熟悉.
作者:周芬芳;朱长江 刊期: 2008年第03期
1997年O'Reilly等[1]发现内皮抑素可有效地抑制血管形成,使原发肿瘤缩小到<1 mm×1mm×1mm,肿瘤凋亡速度比治疗前快7倍.
作者:丁红辉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甲状舌管囊肿(thyroglossal duct cyst,TDC)是一种先天发育性囊肿,源于甲状舌管的残余上皮,其治疗方法主要是手术切除,但处理不当常会造成术后复发,作者对本院1997年11月至2006年6月手术的97例甲状舌管囊肿和甲状舌管瘘术后复发的9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其术后复发的原因和防治措施.
作者:陈小军 刊期: 2008年第03期
宫内节育器(IUD)是我国育龄妇女使用多的一种安全、长效、便捷、可逆而经济的避孕工具,在我国推广使用已30余年,70~80年代选用的妇女,现均已步入绝经期,在取IUD时存在一定的困难.
作者:杨素萍 刊期: 2008年第03期
随着剖宫产率的不断上升,术后并发症也随之上升.其中,子宫切口感染导致溃疡形成,引起晚期产后出血、子宫切除,甚至危及患者生命.
作者:孙素芳;马琦;罗红艳;张艳珍 刊期: 2008年第03期
胃癌是消化道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占我国恶性肿瘤病死率23.0%[1],作者用癌胚抗原(CEA)、癌抗原(CA125)、糖类抗原724(CA724)、199(CA199)4项肿瘤标志物及组合分析,了解对胃癌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现报告如下.
作者:邱毅;陈炼;曾彤琴;刘毅菊 刊期: 2008年第03期
小儿颅脑损伤是临床常见病,特别是重型颅脑损伤者病死率、致残率均较高,为探讨儿童脑损伤的佳治疗方法及高压氧(hyperbaric oxygen HBO)对小儿重型颅脑损伤疗效的影响,作者从2000年1月至2007年5月收治的两组小儿重型颅脑损伤158例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发现早期加用HBO治疗可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永青;滕灵方;邵波 刊期: 2008年第03期
骨性关节炎(Osteoarthritis,简称OA)是一种以关节软骨退变、关节滑膜无菌性炎症和骨质增生为主的退行性关节疾病,临床多见于中老年人,目前对其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清楚.
作者:黄志宏;王文艳;王龙剑 刊期: 2008年第03期
鼻咽癌(Nasopharyncal Carcinoma,NPC)是耳鼻喉科常见的恶性肿瘤,与遗传、EB病毒感染等因素有关,约占头部恶性肿瘤的50%以上,占鼻咽部恶性肿瘤的90%左右[1].早期鼻咽癌患者放疗后5年生存率61.13%~73.19%,晚期仅15.14%~23.16%[2].
作者:郑林方;杨根仁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前,虽然抗菌药物种类不断增加及广泛应用,但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引起的感染仍以惊人的速度蔓延,其所致严重感染的发生率日益增高.
作者:蒋虹;童辉 刊期: 2008年第03期
幽门螺杆菌(HP)是慢性胃炎的主要病因,HP感染可增加胃癌发生的危险性[1].胃息肉指单发性或多发性胃黏膜隆起,病变局限在黏膜、黏膜下层,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主要症状为上腹疼痛、腹胀等,是一种常见的良性肿瘤,胃息肉被认为是胃癌前病变.
作者:张大庆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直肠脱垂是由于直肠黏膜、肛管、直肠和部分乙状结肠脱出肛门所致的一种疾病,有研究表明:15%~65%的直肠脱垂会合并便秘,且脱垂治疗后便秘常无改善[1].
作者:汪东升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DM)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未积极治疗的DN终进展为终末期肾衰竭(ESRD).因此,也是DM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
作者:蓝建华;侯格平 刊期: 2008年第03期
青霉素族药物为目前使用多的抗生素之一,在临床工作中,多种因素尤其是皮肤消毒液可影响青霉索皮试结果,增加假阳性率.
作者:胡亚芬 刊期: 2008年第03期
鼻腔鼻窦黏膜的黏液纤毛系统担负着重要的防御功能.黏液黏膜系统由纤毛、纤毛周围液、黏液毯、分泌细胞和腺体等组成,其中纤毛的功能为重要.
作者:谭卓 刊期: 2008年第03期
药品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 ADR)是指合格药品在正常应用后出现的与药物目的无关或意外的有害反应.随着临床用药数量及品种的增加,ADR时有发生.
作者:朱蓓蕾;张春红 刊期: 2008年第03期
指端损伤是手外伤中常见的损伤类型,若处理不当,将严重影响手指功能.本院自1998年6月至2007年6月,采用带指神经血管束的v-y推进皮瓣修复指端缺损,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作者:邵宏伟;沈建云 刊期: 2008年第03期
川崎病(KD)是一种以全身血管炎为主要病变的急性发热性、出疹性疾病,病因尚未明确,推测与感染有关.部分患儿可侵犯冠状动脉(冠脉),形成冠脉瘤(CAA),导致冠脉狭窄、血栓,甚至心肌梗死[1].
作者:姜志强;郎妍;谭稼荣;郁峰 刊期: 2008年第03期
小腿胫前、踝关节及足跟部的软组织移动性差,血运欠佳,外伤后易引起软组织缺损,骨骼、肌腱等深部组织外露,是基层医院骨科治疗较为棘手的问题.
作者:杨华;朱跃明;沈伦强;姚志宏;王君;李青忠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突发性耳聋是一种突然发生的感音神经性耳聋,病因不明,起病急骤,给病人的学习、生活、工作带来困扰.本院自2005年10月至2006年12月收治73例突发性耳聋病人行高压氧加药物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总结如下.
作者:顾月君;陈华萍;黄梦娣 刊期: 2008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