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林;王伟;许茂盛
老年人胆石症在临床上很常见.近年来,随着内镜技术的成熟,已取代大部分传统开腹手术.作者通过对2003年2月至2006年11月68例老年人胆石症的内镜治疗,作一临床分析.
作者:陈革;王其海 刊期: 2008年第03期
近的研究中发现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和肿瘤的血管生成有关,但在肺癌中少有报道.作者2006年11月至2007年4月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对31例肺癌、16例肺结核患者以及正常对照20例的血清MCP-1表达进行检测,探讨MCP-1与肺癌的关系以及其临床意义.1资料与方法
作者:汪晓峰;唐春妍;龚剑萍 刊期: 2008年第03期
外固定器(External fixation)是一种运用便捷、简单、创伤小的骨科外固定治疗技术,具有大限度的保护骨膜和软组织的血运、早期进行功能锻炼的优点;可同时作肢体延长,可以提供轴向加压和一定的抗旋转应力作用;便于处理合并伤及术后护理等;适用于不宜作内固定或伴有软组织损伤的复杂骨折,尤其对于合并严重软组织损伤和感染的四肢骨折,暂时紧急处理等情况,有其它方法不可替代的优势.
作者:曾宇晴;朱杭;成羿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甲状舌管囊肿(thyroglossal duct cyst,TDC)是一种先天发育性囊肿,源于甲状舌管的残余上皮,其治疗方法主要是手术切除,但处理不当常会造成术后复发,作者对本院1997年11月至2006年6月手术的97例甲状舌管囊肿和甲状舌管瘘术后复发的9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其术后复发的原因和防治措施.
作者:陈小军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前,虽然抗菌药物种类不断增加及广泛应用,但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引起的感染仍以惊人的速度蔓延,其所致严重感染的发生率日益增高.
作者:蒋虹;童辉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癫痫是一组临床症候群,是由于脑部兴奋性过高的神经元过量放电而引起的阵发性大脑功能紊乱.小儿癫痫是小儿神经系统的多发病、常见病,80%是可以治愈的.
作者:冯晓;曾琼 刊期: 2008年第03期
晚期产后出血是指分娩24h后,在产褥期内发生子宫大量出血甚至危及生命,是产科严重并发症,也是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1].以产后1~2周发生多见.
作者:肖春香 刊期: 2008年第03期
1997年O'Reilly等[1]发现内皮抑素可有效地抑制血管形成,使原发肿瘤缩小到<1 mm×1mm×1mm,肿瘤凋亡速度比治疗前快7倍.
作者:丁红辉 刊期: 2008年第03期
小儿颅脑损伤是临床常见病,特别是重型颅脑损伤者病死率、致残率均较高,为探讨儿童脑损伤的佳治疗方法及高压氧(hyperbaric oxygen HBO)对小儿重型颅脑损伤疗效的影响,作者从2000年1月至2007年5月收治的两组小儿重型颅脑损伤158例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发现早期加用HBO治疗可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永青;滕灵方;邵波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参附注射液(SFI)对体外循环(CPB)心脏手术病人是否具有改善肺顺应性和呼吸指数的作用.方法 选择临床心内直视手术病人5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SFI组,SFI组于CPB前予SFI 1ml/kg静注,记录气管插管后10、30、60min,CPB手术开始时,CPB停止后10、60、120min时的潮气量(VT)、气道峰值压(Pmax)、平均气道压(Pmean)并计算肺顺应性(Crs)和呼吸指数(RI).结果 两组在CPB后各指标开始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参附注射液对体外循环后肺顺应性和呼吸指数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作者:郑瑛;郭建荣;潘志浩 刊期: 2008年第03期
慢性肺原性心脏病(肺心病)是呼吸系统的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其病因是由于肺、胸廓或肺动脉血管慢性病变所致的肺循环阻力增加、肺动脉高压、进而使右心肥厚、扩大,甚至发生右心衰竭的心脏病,其病死率较高.
作者:吴健乾 刊期: 2008年第03期
近年来,随着对幽门螺杆菌(HP)感染引起胃肠外疾病的深入研究,HP感染与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关系也引起了广泛的关注.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是由于抗血小板自身抗体引起的血小板减少,并导致出血倾向的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
作者:苏美云 刊期: 2008年第03期
本院引进高频电波刀(loop electrosurgical excision procedure LEEP)治疗宫颈疾病已数年,疗效肯定.作者对2006年6月至2007年3月430例宫颈疾病的治疗情况报道如下.
作者:闵丽萍 刊期: 2008年第03期
本研究旨在观察将异丙酚持续输注(TIA)与脑电双频指数(BIs)联合用于老年人无痛肠镜检查中的临床效果,并与传统人工输注方法相比较.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傅爱丽;吴建华 刊期: 2008年第03期
胆总管结石目前仍为我国的常见病、多发病,胆总管探查术后放置T型管引流是传统的手术治疗方法.本院自1998年3月至2006年6月对26例患者行胆总管切开探查后,采用胆总管探查切口Ⅰ期缝合术式(A组),并与同期30例T型管引流法(B组)进行比较,术后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鸿光;雷国民;翁志鹿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男性乳房异常发育症是临床常见的男性乳房病,指男性在不同时期、不同年龄阶段,因不同原因出现单侧或双侧乳房肥大异常发育,可伴有乳房胀痛或刺痛,乳晕下可触及盘形的结节等症状.
作者:林旭丰 刊期: 2008年第03期
轮状病毒性肠炎在小儿腹泻病中发病率高,若治疗不当易导致水电解质紊乱.本科自2005年6月至2006年6月采用消旋卡多曲口服治疗轮状病毒性肠炎30例,取得良好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郑盛华 刊期: 2008年第03期
超声检查已常规应用于小儿急诊诊断,但传统检查以低频超声为主,高频超声常用于浅表器官.在小儿急诊中作者尝试应用高频探头检查,诊断率明显提高,但对肥胖、肝脾肾等脏器损伤较深部位需用低、高频探头联合应用.
作者:陈伟军 刊期: 2008年第03期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已在临床广泛开展.作者自2003年8月至2007年9月采用冲吸钝性解剖法[1]连续对985例有手术指征的胆囊良性疾病患者实施了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无胆管损伤及术中大出血,取得满意效果.
作者:张晖;高勇;周伟;扬帆;樊少华;赵辉 刊期: 2008年第03期
幽门螺杆菌(HP)是慢性胃炎的主要病因,HP感染可增加胃癌发生的危险性[1].胃息肉指单发性或多发性胃黏膜隆起,病变局限在黏膜、黏膜下层,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主要症状为上腹疼痛、腹胀等,是一种常见的良性肿瘤,胃息肉被认为是胃癌前病变.
作者:张大庆 刊期: 2008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