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坚;朱莹杰;朱晓虹;郑君;杨金坤
高忠英教授是国家名老中医药专家,在妇科月经病的调治中,灵活运用经方,依据女子的生理病理特点,研究方药的运用规律,经过日积月累反复实践,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辨证思维与用药特色,临证治疗中,常获显著疗效.研究收集了高教授近5年治疗月经病的病历,应用计算机数字系统进行总结分析,先用EXCEL软件分类录入原始数据,然后通过SPSS分析系统进行处理,分别统计所用药物的数量、分类、药性、归经,并依次计算出其使用频数构成比.在此基础上运用中医理论总结归纳得出结论:高忠英教授在治疗月经病的用药规律上具有6个方面的显著特色.
作者:王秀娟;王梦琼;谭勇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目的:探讨椒蒿挥发油对环磷酰胺所致功能低下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60只昆明种小鼠,取10只为正常对照组(A组),余50只小鼠均腹腔接种环磷酰胺50mg/kg.b.w.建立免疫低下动物模型,随机等份为五组:模型对照组(B组),低剂量(C组),中剂量(D组),高剂量(E组),药物对照组(F组).结果:与B组比较,C、D、E、F组的8项免疫指标均高,但F组部分免疫指标高于C、D、E组;病理组织学检查亦显示C、D、E、F组的脾脏和胸膜重量明显增加,皮脂增厚,淋巴细胞增多密集.结论:椒蒿挥发油具有增强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同时对机体体液免疫、细胞免疫功能亦有促进作用,提示椒蒿可能是一种较为理想的免疫调节药物.
作者:郭建琳;黄国福;鄂小哲;安长新 刊期: 2007年第10期
外治法是古老的中医治疗方法之一,其用于脑梗塞急性期的治疗已有相当长的时间,有范围广泛、方法丰富、用药简单实用、治疗部位灵活的特点,越来越受现代治疗者的关注.本文就治疗急性脑梗塞的常用外治法作一概述.
作者:梁妮;刘泰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发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37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8例和对照组69例,治疗组予以中药克感汤口服,对照组不服中药,两组患者均给予西医常规内科治疗,观察患者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退热时间.结果: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退热时间明显早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发热有良好的临床疗效,能明显改善症状,缩短病程,值得推广.
作者:张瑜;徐慧聪;张忠德;邓屹琪;李剑莹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秦家泰教授是首批全国名老中医(广西8名)、广西中医学院教授,脾胃病专家,从医60余年,学验俱丰,对急慢性胃肠病均有深刻的研究,并积累了一套治之有效的经方、验方,对临床辨证用药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作者:林才志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目的:探讨COPD虚证患者发病的一般规律和肺病及肾的内涵.方法:对305例COPD虚证患者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肺肾两虚组的传变主要为肺病传及肾脏.若肺脾两虚,而由脾传及肾,造成肺脾肾虚,肺脾肾虚证组有134例(占85.07%)属此传变.
作者:涂晓龙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目的:研究通腑宁颗粒对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作用.方法:通过通腑宁颗粒对二甲苯引起小鼠耳肿胀模型的影响,来观察其对炎症反应的影响.结果:通腑宁颗粒能明显抑制二甲苯引起耳肿胀.结论:通腑宁颗粒可通过减轻炎症反应实现对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作用.
作者:田振国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辨证一致性问题.方法:以决策树分类器为工具,用分类正确率衡量辨证一致性.以一个中风数据为例,考察医院内部与医院之间的辨证一致性.结果:医院之间的分类正确率显著低于医院内部的分类正确率,医院之间存在显著的辨证不一致性,提示制定证候规范的必要性.结论:使用分类器检验辨证一致性是一种实用的好方法.
作者:张宇龙;刘强;高颖;季梁 刊期: 2007年第10期
黄煌教授在运用经方治疗慢性胃炎方面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和鲜明的辩证特色.他认为若要取得好的疗效,所用经方有时需倾向于对病,有时则要倾向于对人.对病而言,常用方为半夏泻心汤;对人而言,则根据患者体质不同选方,如对易气滞,易抑郁的柴胡体质患者,黄教授常予解郁汤、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对于性情敏感,精神亢奋的半夏体质患者常予除烦汤;而对于虚弱浮肿的黄芪体质患者,常予黄芪建中汤.通过辨病、辨体质以及辨方证一系列严密的思维过程,黄煌教授对各型慢性胃炎均能准确把握,并做到方证相应,临床自然得心应手、效如桴鼓.
作者:刘婷婷;黄煌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治疗急性脑梗塞的疗效.方法:对65例急性脑梗塞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补阳还五汤治疗组33例,对照组32例,分别治疗后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显效率69.70%,有效率87.88%,明显高于对照组(43.75%,65.63%)(P<0.05),且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补阳还五汤治疗急性脑梗塞安全有效.
作者:陈苡靖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目的:通过改变补阳还五汤中黄芪的剂量,观察不同黄芪剂量的补阳还五汤结合针刺治疗对中风后遗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6例患者随机分为3组.补阳还五汤A组,32例,黄芪用量30g,常规针刺治疗;补阳还五汤B组,32例,黄芪用量从30g逐渐加量到210g,无常规针刺治疗;补阳还五汤C组,32例,在B组基础上结合普通针刺治疗.三组均以15天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治疗前后血沉、血球压积、全血比黏度的改善及临床疗效.结果:补阳还五汤C组与补阳还五汤A组和补阳还五汤B比较,治疗后血液流变学改善情况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补阳还五汤A组和补阳还五汤B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总有效率补阳还五汤A组和补阳还五汤B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补阳还五汤C组与补阳还五汤A组和补阳还五汤B比较,总有效率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治疗对中风后遗症的治疗疗效与黄芪剂量改变有关系.结合针刺效果更好.
作者:孙云廷;杨毅;杨际超;张连同;寇惠英 刊期: 2007年第10期
针对哮喘发病的本质为慢性气道炎症的认识,综述近5年用于哮喘治疗的典型的中药复方的抗炎作用机制.
作者:刘仁慧;郭忻;赵宇昊 刊期: 2007年第10期
观察自拟清脂降酶汤(苍术、白术、陈皮、制半夏、茯苓、炙甘草、首乌、桃仁、丹参、郁金、山楂、制大黄、石见穿、垂盆草、白矾末、五味子粉)治疗98例脂肪肝合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升高患者的疗效,疗程8周.结果:治愈40例,显效36例,有效10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89.7%;治疗前后血脂及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各指标比较,血清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明显降低(P<0.05),高密度脂蛋白(HDL-ch)明显升高(P<0.05).
作者:刘斌 刊期: 2007年第10期
<药性歌括四百味>为明代龚廷贤所著,载于其所著<寿世保元)一书,概述了393味常用中药的性味、功能、主治等.重点介绍了龚廷贤的生平,中医歌括的沿革,以及在校勘整理此书过程中的一点体会.
作者:闫桂银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目的:观察鸡尾酒疗法治疗梨状肌损伤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及对部分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对60例梨状肌损伤综合征患者采用鸡尾酒疗法治疗,12天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进行临床疗效评定,并对治疗前血液流变学指标异常的39例患者,再次进行血液流变学检测.结果:总有效率达93.33%,痊愈率为65%.治疗前血液流变学异常的39例患者经治疗,除血浆黏度和红细胞压积外,血液流变学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部分患者已达正常水平.结论:鸡尾酒疗法治疗梨状肌损伤综合征的疗效显著,其机制可能与促进患者局部血液循环,改善血液高凝状态有关.
作者:吴敬;刘雅静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目的:探索腹针联合常规针刺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105例,采用PEMS3.1软件包实施随机分为腹针组、常规针刺组和联合组(腹针+常规针刺),其中腹针组针刺:中脘、关元、外陵、大横、下风湿点、气旁,留针30min后出针,常规针刺组取患侧内外膝眼、阳陵泉、梁丘、血海、膝阳关;联合组治疗同时应用前两组方法;每日针刺1次,每周治疗6次,共治疗4周,治疗前后应用Lysholm膝关节量表进行评分.结果:腹针组35例,显效8例,有效10例,进步14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1.4%;常规针刺组35例,显效7例,有效8例,进步16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88.6%;联合组35例,显效13例,有效16例,进步5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7.1%;3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3组治疗后Lysholm膝关节量表评分结果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腹针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具有确切的临床疗效,与常规针刺联合治疗具有增效作用.
作者:蒙昌荣;樊莉;符文彬;李勇 刊期: 2007年第10期
婴幼儿腹泻是小儿常见病、急发病.临床多表现为大便次数增多,稀便或水样便,偶带黏液、脓血[1].而单纯西医治疗对于病程长、症状顽固、体质虚弱患者的疗效往往欠佳.自2004年6月-2006年6月,笔者用吴茱萸散外敷加推拿疗法治疗为主,西医补液、抗感染、抗病毒等为辅,治疗婴幼儿腹泻,疗效显著.
作者:曾华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目的:观察中药配合水针疗法治疗寻常痤疮的疗效.方法:将112例寻常痤疮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6例和对照组56例.治疗组采用枇杷清肺饮加减内服,配合丹参注射液足三里穴位注射;对照组采用枇杷清肺饮加减内服.3周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56例中,治愈39例,好转12例,未愈5例,总有效率91.07%;对照组56例中,治愈26例,好转16例,未愈14例,总有效率75.00%.结论: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丹参注射液足三里穴位注射对寻常痤疮具有一定的作用.
作者:张枫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目的:寻求治疗更年期功血病的佳疗法.方法:通过更年期功血病患者诊断、观察、分析其病因,有针对性用药.结果:患者全部治愈.结论:中医药辨证论治治疗更年期功血病疗效满意.
作者:吴文芝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目的:探讨核转录因子-κB(NF-κB)、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在肾间质纤维化中的表达情况及温阳活血方的干预作用.方法:采用单侧输尿管结扎(UUO)肾间质纤维化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6组,即:模型组、温阳活血治疗组、桃仁治疗组、肉苁蓉治疗组、蒙诺治疗组、假手术组,假手术组只分离但不结扎输尿管.术后2周处死大鼠,检测尿β2-MG,观察肾组织病理改变,并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肾组织NF-κB和TGF-β1的表达.结果:模型组肾组织表现为纤维化病理改变,正常组肾小管上皮细胞、肾间质细胞胞浆NF-κB和TGF-β1有较弱的表达;模型组呈强阳性表达;温阳活血治疗组病理改变较模型组纤维化程度减轻,且NF-κB和TGF-β1的阳性表达较模型组显著减弱,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温阳活血方可能通过抑制NF-κB和TGF-β1的过度表达而减缓肾纤维化病程进展.
作者:李小波;李均 刊期: 2007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