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荣辉;李皓
目的:观察中药神农33注射液(简称神农33)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临床疗效及作用机理.方法:将72例重症急性胰腺炎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Ⅰ组)和对照组(Ⅱ组),Ⅰ组在西医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神农33静脉点滴,Ⅱ组仅采用西医综合治疗.结果:Ⅰ组总有效率为95.23%,Ⅱ组为83.33%,两组比较,P<0.05.血常规白细胞、血淀粉酶、尿淀粉酶改善时间,症状、体征消失时间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或P<0.01).结论:神农33对于重症急性胰腺炎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作者:孙元莹;李志军;王今达 刊期: 2006年第01期
中西医结合日益深入发展,中西药同时合用十分普遍.然而,中药有效成分及其药理作用和中西药配伍使用的相互作用的临床药理尚有待深入研究.中西药在临床治疗中各具优势,各有特色.怎样才能取长补短,提高疗效,减毒增效,趋利避害,缩短疗程,这是中西药临床药学研究的重要课题.如何加强临床用药的合理性、安全性和有效性的研究面临新的挑战.本文结合对中药的现代研究成果和西药药理学,对中西药配伍药代动力学的影响,进行了探讨,以期对临床中西药联合配伍应用有所裨益.
作者:张庆荣;赵世芬 刊期: 2006年第01期
干眼症是眼科一种常见疾病,目前尚无特效疗法.本文通过对该病近年来中医药治疗进展的综述,对中医药治疗的优势加以肯定,同时也提出了尚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作者:张云霞;高卫萍 刊期: 2006年第01期
当归补血汤是一首补气生血的经典方剂,中医临床多将之用于血虚证,因其疗效确切,自问世以来广为使用.从目前的相关研究中,显示出中、西医学对其所涉及病证、治疗机理等认识存在着某些共性,为寻找中西医结合研究的切入点,从中、西医学两方面对当归补血汤进行探索研究,以便进一步探讨中西医结合的内在规律及联系.
作者:范颖;陈信义 刊期: 2006年第01期
慢性胃病是临床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它包括了现代医学的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等疾病.笔者在临床诊治该病时,辨证严谨,遵古不泥,遣方用药多法并施,标本兼顾,中西并用,每获良效.现将治疗慢性胃病的经验介绍如下,以飨读者.
作者:张玉喜 刊期: 2006年第01期
作者: 刊期: 2006年第01期
肢体动脉硬化闭塞症是一种常见的周围血管疾病,是全身性动脉粥样硬化的局部表现,极易毁足致残,甚则危及生命.1998年6月-2003年6月,本院中西医结合治疗150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建强;王淑卫;李浩杰 刊期: 2006年第01期
观察自拟五虫方(水蛭、蜈蚣、全蝎、乌梢蛇、僵蚕、蚕蛹)治疗128例脂肪肝的疗效,并与舒肝丸和丹参片治疗的32例进行对照,疗程3个月.结果:治疗组128例,治愈39例,显效38例,有效34例,无效17例,总有效率为86.7%;对照组32例,治愈2例,显效4例,有效3例,无效23例,总有效率为28%.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提示五虫方治疗脂肪肝有较好疗效.
作者:李毅;伍彩霞;沈玲妹 刊期: 2006年第01期
老年人因腰椎退行性骨关节病引起的腰腿痛是临床常见的疾病,属中医内科痹证范畴.临床上治疗多采用综合方法治疗.笔者20多年来用自拟鹿角利腰汤治疗腰腿痛,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特别是对老年人的腰腿痛效果更加明显.现将近几年的资料较全的60例总结如下.
作者:王在意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复方风灵颗粒治疗慢性盆腔疼痛综合征(CPPS)的疗效.方法:65例CPPS病人给予复方风灵颗粒治疗,治疗4周,比较治疗前后CPPS患者临床症状与前列腺液中白介素-8的变化,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后,65例病人有效率为85.12%;前炎症细胞因子白介素-8(IL-8)下降明显(P<0.05).无严重副作用发生.结论:复方风灵颗粒对CPPS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杨晓玉;黄新飞;崔宏亮;何映 刊期: 2006年第01期
心血管神经症是以心血管病的有关症状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是神经症的一种类型,属中医心悸、郁症等病范畴.以35~50岁者多,且女性多于男性,尤其是更年期妇女多见,病理上无器质性心脏病证据,病人自觉症状显著,求治心切.笔者运用<金匮略方论>中的甘麦大枣汤合酸枣仁汤加减治疗心血管神经症30例,收到了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任宏伟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大鼠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模型用银杏叶制剂干预后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表达的变化,探讨银杏叶制剂在视网膜缺血再灌注中的作用机制.方法:48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两组:缺血再灌注+生理盐水组(不加压眼为自身对照,列为A组,加压眼列为B组)和缺血再灌注+银杏叶制剂治疗组(加压眼列为C组).前房灌注加压左眼建立大鼠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模型.按不同再灌注时间又分为2h、6h、8h、12h、24h、48h组,各组随机分配4只大鼠,分别于相应时间点将大鼠处死快速取视网膜.用流式细胞仪测定视网膜组织ICAM-1阳性细胞数.结果:ICAM-1阳性细胞在A组可见一定的表达数量;B组ICAM-1阳性细胞数明显增多,至再灌注48h达高峰,自6h开始同A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C组增量不明显,与A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比B组增量少,自6h开始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银杏叶制剂可能通过下调ICAM-1的表达对缺血再灌注损伤视网膜具有保护作用.
作者:张军富;王竫华;王大博;武海军;康菊 刊期: 2006年第01期
为探讨失眠症的中医药治疗,用甘麦大枣汤合半夏汤加减治疗28例顽固性失眠患者,用养心清肝、和胃安神、调理阴阳的方法治疗.治愈14例,显效7例,有效4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89.2%.提示甘麦大枣汤合半夏汤加减治疗顽固性失眠有较好疗效.
作者:张德新;潘丰满 刊期: 2006年第01期
对近年中医男科诸家提出之新说,如男科四大主症腺性精育说、内肾外肾论、阳痿阴亏说、从肝论治阳痿说、精瘀论说、天癸物质说、男子奇恒之腑精室说等理论体系之研究作了较为详尽的分析探讨.
作者:王劲松;王晓虎;徐福松;曾庆琪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观察丹黄生肌栓治疗肛裂的临床疗效,探讨其治疗作用.方法:肛裂患者85例,便后肛内纳入丹黄生肌栓,连续治疗1周,治疗期间普食(多食纤维性食物),忌辛辣、油腻.观察治疗后①临床疗效及证候积分变化;②肛管静息压和肛管蠕动波变化,并以体检健康的志愿者25例进行对照研究;③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三烯B4(LTB4)、前列腺素E2(PGE2)水平变化.结果:1周后,肛裂Ⅰ、Ⅱ、Ⅲ期治愈率为80.0%、77.8%、66.7%,总有效率为100%、100%、95.8%;中医证候疗效,血热肠燥、阴虚津亏、气滞血瘀愈显率分别为84.0%、83.4%、83.4%;肛管静息压、肛管蠕动慢波振幅及频率、极慢波出现阳性率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01),且均接近正常对照组(P>0.05或P>0.5);治疗后血清CRP、IL-1β、LTB4、PGE2水平均显著下降(均P<0.001).结论:丹黄生肌栓治疗肛裂疗效显著,且具有松弛肛内括约肌、抗炎及外源性镇痛作用,抑制辣椒素受体激动,降低痛觉反应可能也是其镇痛作用的机理之一.
作者:刘国军 刊期: 2006年第01期
辨证论治是中医学理论的核心,而病、症、证三者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又贯穿其中,正确认识病、证、症是准确辨证的关键.病,是人体在病因的作用下,由于某一部分阴阳失调产生的特殊本质变化,构成不同的病机及有规律的演变过程,具体表现出若干固定的症状和相应的证候.证、症两字的含义有互通之处,在医学上都是指疾病的征象、特征、证据、验证,故在医学中常混淆使用,然而,在近代中医学中已逐渐界定证、症的各自含义.
作者:陈凤春;侯岩 刊期: 2006年第01期
颈椎病是由椎间盘退行性变,形成椎管狭窄,使神经根、脊髓受压而产生的病症;病情严重者,可出现失明、耳聋、大小便失禁,甚至是高位截瘫.
作者:王桂芬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心理治疗联合康妇消炎栓治疗慢性盆腔炎性疼痛的疗效.方法:240例慢性盆腔炎性疼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心理治疗即通过与患者交流、行为分析、认识干预的方法加用康妇消炎栓每晚睡前1枚肛用,并联合输注抗生素,10天为1个疗程,连续2个疗程后判定疗效.对照组:传统疗法即静脉输注抗生素联合超短波物理治疗.结果:观察组治愈率75%,1年内复发率2.2%;对照组治愈率42%,复发率为42%.两组治愈率、复发率相比,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心理治疗加康妇消炎栓组治疗慢性盆腔炎性疼痛明显优于传统疗法.
作者:王颖 刊期: 2006年第01期
足部骨折脱位,是指距骨以远部位,包括前组的跖趾骨,中组的跗骨,后组的跟距骨一类的损伤[1].自2000-2005年,笔者采取祖国传统医学的手法复位方法,治疗足部骨折脱位70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丁涤飞 刊期: 2006年第01期
以<黄帝内经>的养生理论为基础,从顺应四时、避邪防病、食饮有节、调畅情志、起居有常,勤于锻炼、不妄作劳,房室有节等不同角度探讨中医养生方法在糖尿病防治中的关键作用.提倡在中医养生理论指导下,做到顺时摄养,避邪防病,调和七情,食饮有节,勤于锻炼,劳逸适度,房室有节,终达到形与神俱,控制疾病的目的.
作者:董天宝;卞镝;李敬林 刊期: 2006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