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创新档案管理服务医院发展

寿小波

关键词:创新, 档案管理, 管理服务, 医院发展, 医院档案, 管理工作, 改革开放, 工作者, 档案室
摘要: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医院的档案管理如何创新以适应医院发展需要,是档案工作者迫切需要解决的新问题.本文结合档案室工作实际,就如何做好创新医院档案管理工作更好地为医院发展服务作一探讨.
浙江临床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105例老年人胃癌治疗分析

    随着人类平均寿命延长及医疗水平提高,老年胃癌病人日益增多,其发病率65~80岁之问达高峰.为了探讨老年人胃癌的临床特点,提高诊断水平,现对本院1995年2月至2006年12月收治的105例老年人胃癌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陈国华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大肠埃希菌抗菌药敏感性趋势分析

    由于抗生素的广泛应用,耐药菌株不断出现,细菌耐药问题日益严重[1].大肠埃希菌为条件致病菌,近年来由大肠埃希菌引起的感染逐年增多,已经成为医院感染的重要病原菌之一.现对本院分离的199株大肠埃希菌的常用抗生素敏感情况作一分析,旨在提供抗大肠埃希菌感染的治疗对策.

    作者:何尚运;钱国晓;周艳丽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显性脐带脱垂的护理措施(附28例报告)

    显性脐带脱垂是指胎膜破裂,脐带位于先露部以下或经宫颈进入阴道,甚至经阴道脱出外阴,是严重危及胎儿生命的产科急症,围生儿病死率可达20%~30%[1].本文通过对28例显性脐带脱垂回顾性分析,旨在认识脐带脱垂的相关因素,从护理环节中采取积极措施,预防和早期发现脐带脱垂,降低新生儿窒息和围生儿的病死率.

    作者:诸英;喻立娣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胎儿脐血流监测在产科中的临床应用

    近年来,随着围产医学的发展,胎儿宫内生长发育情况日益受到重视,死亡围产儿中有30%~50%的疾病与胎儿宫内窘迫有关.目前胎儿脐血流监测已成为围产监测的一种重要手段,越来越受到产科医生的重视.本院21305年7月至2006年6月对1680例孕妇进行产科常规胎儿脐血流监测,结果表明能及时发现胎儿宫内缺氧.现就其临床应用意义报告如下.

    作者:何芸萍;周建英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导尿管应用于饱食病人支气管异物取出术麻醉处理1例

    成人支气管异物取出术常采用不插管的静脉全身麻醉,但对于饱食的支气管异物病人,手术操作对咽喉部的刺激易诱发呕吐,增加误吸风险.作者对1例饱食的支气管异物病人,通过胃内插入导尿管气囊充水封闭贲门,解决了不插管全身麻醉的呕吐误吸问题,为术者提供了平静的操作环境,并保障了病人的安全,异物取出顺利,术后恢复快.

    作者:张先超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791例男性泌尿生殖道感染患者支原体培养及药敏分析

    支原体是引起男性泌尿生殖道感染的常见病原体之一,易引发男性附睾炎、慢性前列腺炎、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及败血症,甚至可致男性不育[1].近年来,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由于抗生素的广泛应用和不合理用药,导致多重耐药菌株明显上升,造成治疗难度加大.为了解支原体耐药性情况,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对791例男性泌尿道感染患者做支原体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毛昌方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榄香烯联合氟脲嘧啶/紫杉醇治疗进展期胃癌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榄香烯乳联合氟脲嘧啶/紫杉醇治疗进展期胃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60例进展期胃癌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单纯化疗组:紫杉醇175mg/m2静滴第1天,加5-Fu400mg/m2静推第1~2天,加亚叶酸钙200mg/m2静推第1~2天,加5-Fu600mg/m2维持22h第1~2天,21d为1个周期,共4~6个周期.联合化疗组:化疗方案同单纯化疗组,另加榄香烯600g静滴第1~14天.观察两组病人疗效、不良反应、免疫功能和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 联合化疗组有效率56.7%,单纯化疗组有效率50%;疾病进展时间联合化疗组(6.99±1.76)个月,单纯化疗组(6.25±1.65)个月;平均生存时间联合化疗组(11.38±2.14)个月,单纯化疗组(10.62±1.44)个月.疾病进展时间和平均生存时间,两组差异均无显著性.联合化疗组3~4度中性粒细胞减少、白细胞总数减少、神经毒性反应均低于单纯化疗组(P<0.06).生活状况改善率联合化疗组80%,单纯化疗组53.4%,差异有显著性(P<0.05).CD3、CD4及CD4/CD8,在2个周期化疗后,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榄香烯乳联合氟脲嘧啶/紫杉醇化疗治疗进展期胃癌,能够减轻化疗毒副作用,改善生活质量,提高免疫功能.

    作者:韦巧玲;寿佳威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剖宫产术后晚期产后出血34例临床分析

    晚期产后出血是剖宫产术后严重的并发症之一.随着剖宫产率的不断上升,剖宫产术后晚期产后出血也有所增加,它与一般的产后出血相比有其特殊之处,如不及时诊治可危及产妇生命.现对剖宫产术后晚期产后出血34例进行回顾分析.

    作者:傅江行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长期住院精神病人服用抗精神病药物合并躯体疾病调查

    严重肇事肇祸的精神病人,有其特殊性,致使住院周期较长,而长期服用抗精神病药物可致使其躯体疾病的发生率升高.本文通过对本院监管病区长期住院精神病人服用抗精神病药物合并躯体疾病的现状和治疗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为改善病人的生活质量提出对策.

    作者:马云峰;陈淑英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指固有神经掌侧皮支并固有动脉蒂岛状皮瓣修复指端缺损

    2001年3月至2006年12月,本科应用以带指固有神经掌侧皮支的指固有动脉蒂岛状皮瓣,修复手指示、中、环、小指指端软组织缺损并重建感觉81例(95指),疗效满意.1 临床资料

    作者:朱弿;仇洪;陈华;陈高宏;严艳松;来斌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159例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的围生儿护理

    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ICP)是妊娠期特有的并发症,以皮肤瘙痒、肝功能异常为主要临床表现,可导致早产、羊水粪染、新生儿窒息、死胎、死产,是围生儿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本文对159例ICP孕妇围生儿的护理进行回顾性分析.

    作者:徐娟珍;黄婷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思他宁改良用药方法治疗肝硬化上消化道大出血

    近年来,思他宁在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治疗中取得了良好的疗效,止血总有效率约85%左右,但仍有一部分大出血患者达不到止血目的.为进一步提高思他宁的止血效果,本院改变思他宁的常规用药方法,取得了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陶茂根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三氧化二砷对MRL/lpr狼疮鼠基因甲基化的影响

    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是常见、严重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之一,重症狼疮的治疗效果目前仍不理想,因此,国内外学者都在寻求新的有效药物和新的治疗方法.三氧化二砷在临床上应用于白血病治疗已有多年,并有明显疗效.近年来有将三氧化二砷(ATD)用于狼疮鼠的治疗,取得了一定的疗效[1~3].本研究应用动物实验观察ATO对SLE模型自身免疫及基因甲基化的影响,旨在探讨ATD在红斑狼疮中的治疗价值及其作用机制.

    作者:周艳;孙莉;陈丹;朱小春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10mm以下周围型肺癌的影像学检查与诊断

    肺癌的早期发现和早期诊断是提高肺癌治疗效果的关键所在.已有不少文献[1~3]报告了15mm和20mm以下早期周围型肺癌的影像学检查和诊断.本文回顾分析一组经手术证实的10mm以下早期周围型肺癌的影像学资料,旨在进一步提高对小肺癌的认识.

    作者:林敏;夏瑞明;钟建平;钱琦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盐酸丙帕他莫预防瑞芬太尼复合麻醉术后疼痛的临床观察

    瑞芬太尼具有药效强、起效快、半衰期短、术后快速恢复等优点,但由于其作用时间短,停药后会引起急性疼痛.盐酸丙帕他莫是非成瘾性镇痛剂,注射人人体后水解产生对乙酰氨基酚进入循环系统,起效快,镇痛强度大.本研究,术毕前静注盐酸丙帕他莫,并与芬太尼作对比.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李宝钏;何晓霞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胎膜早破46例临床分析

    近年来,足月前胎膜早破(PPROM)对母婴的不良影响已逐渐被人们所重视,由于其易引起早产和母婴感染,围生儿预后差,使得临床处理变得复杂化,不恰当的处理可能造成母婴不良预后.本文回顾性分析PPROM 46例.

    作者:骆伟萍;潘永苗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膀胱扩张局部封闭联合口服药物治疗间质性膀胱炎

    间质性膀胱炎(IC)是一种非细菌性特殊类型的慢性膀胱炎,好发于中年以上妇女,病程漫长,目前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清楚,误诊率高,长期抗菌药物治疗无效.IC国内报道不多.本院2000年12月至2007年12月治疗IC 33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福泉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益肾蠲痹丸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作用

    益肾蠲痹丸有显著的补肾化瘀作用,能调节免疫功能并修复因类风湿性关节炎(RA)引起的骨质破坏.现将本院1 临床应用该药的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李素蘋;胡小明;金珍木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联合检测尿转铁蛋白微白蛋白及α1-微球蛋白对早期糖尿病肾损伤的诊断价值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DM)病人全身微血管并发症之一,发生率高,早期常无明显的临床表现,如不早期及时治疗,易发展成为不可逆病变,终引起肾功能衰竭[1].本文通过对50例糖尿病病人尿转铁蛋白(TRF)、微白蛋白(mAlb)和α1微球蛋白(α1-MG)含量的检测,探讨其在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中的价值.

    作者:傅松维;徐友红;潘章立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高心率患者双源CT冠状动脉成像的质量评价

    目的 评价高心率患者双源CT冠状动脉成像的图像质量.方法 48例高心率(≥90次/min)患者根据心率分成三组,并行冠状动脉CTA检查.以静脉法增强扫描,前置性心电门控数据采集,进行大密度投影(MIP)、油面重建(CPR)、容积再现(VR)技术重组,以MIP图像评价冠状动脉管腔,以VR图像5级记分评价图像质量.结果 全部患者均成功获得冠状动脉影像,冠状动脉各主要分支显示图像质量优良.部分分支随着心率的提高出现轻中度伪影,但不影响诊断.C组与A、B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双源CT能够对高心率患者进行冠状动脉成像,并取得满意效果,是一种有发展前途的无创性检查方法.

    作者:吴伟峰;张建军;刘铁;冯越 刊期: 2008年第05期

浙江临床医学杂志

浙江临床医学杂志

主管:浙江省教育厅

主办:浙江中医药大学 浙江省科普作家协会医学卫生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