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早期综合康复治疗对脊髓损伤并发症的影响

李艳芳

关键词:康复治疗, 脊髓损伤, 并发症, 日常生活自理能力, 患者的生活质量, 治疗手段, 肢体瘫痪, 早期康复, 慢性期, 劳动力, 急性期, 便失禁, 家庭, 残疾
摘要:脊髓损伤(SCI)所导致的瘫痪是一种严重的残疾,轻者丧失劳动力,重者肢体瘫痪,大小便失禁,丧失日常生活自理能力[1],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给其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康复治疗已介入脊髓损伤急性期,并成为慢性期主要的治疗手段[2],作者自2005年10月至2007年9月观察50例SCI的早期康复报道如下.
浙江临床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新生儿操作性疼痛的护理干预

    近年的研究证实,不论是足月儿还是早产儿,出生后即具有疼痛感受能力,尽管其神经系统仍在发育之中,但对有害刺激足以产生感知、传递、回应甚至记忆[1].现就对新生儿镇痛认识,疼痛对新生儿的影响、评估及护理干预等内容作一介绍.

    作者:杨蓉;刘峰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局麻在外耳道耵聍和异物取出术的应用

    临床上外耳道耵聍和异物取出术一般情况下难度不大,常在无麻醉下进行.但有难度的外耳道耵聍和异物栓塞,取时患者常因疼痛不配合,手术操作稍不慎易损伤外耳道壁、鼓膜,引起继发感染.为此,作者采用耳神经局部麻醉,取出90例有难度的外耳道耵聍和异物栓塞,取得满意效果.

    作者:潘巍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胎盘早剥误诊原因分析

    妊娠>20周或分娩期正常位置的胎盘在胎儿娩出前,部分或全部从子宫壁剥离称胎盘早剥(PA)[1],是孕晚期出血的重要原因之一.属产科严重并发症,起病急、发展快、如诊断处理不及时,可危及母婴生命,影响预后.本文对32例PA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PA的误诊原因,以期降低围生儿病死率,提高产科质量.

    作者:王亚文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Kartagener综合征1例临床分析

    Kartagener综合征(Kartagener's syndrome, Ks)由支气管扩张、慢性鼻窦炎或鼻息肉、内脏反位三联征组成,主要表现反复呼吸道化脓性感染、咯血为特征的支气管扩张症状及副鼻窦炎和右位心.作者2007年9月4日收治1例,报道如下.

    作者:成旭明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少见部位动脉瘤样骨囊肿的X线诊断

    动脉瘤样骨囊肿少见,主要发生在长管状骨、脊柱和骨盆,其它部位较罕见,文献上多为个例报道[1~3].作者自1998年9月至2005年12月搜集动脉瘤样骨囊肿71例,其中少见部位13例,报道如下.

    作者:胡利荣;杨光钊;张德钧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有机锡中毒27例临床分析

    随着化学工业的发展,有机锡的化合物经常被用作加工和生产,如工业上常用作塑料的稳定剂和催化剂、硅橡胶的熟化剂、合成纤维的稳定剂.该类物质性质特殊,常温下易挥发,易溶于有机溶剂,不溶于水,毒性大,一旦作业时防护不当,即可经呼吸道、皮肤等途径侵入人体,产生中毒症状,近几年有机锡中毒有逐渐增多的趋势,为提高医护人员对有机锡中毒认识,并及时有效地治疗本病,作者将本院2006年6月至2006年11月收治有机锡中毒病例27例,结合文献复习进行分析总结.

    作者:罗丹红;林蕾;罗金明;王志敏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和开腹阑尾切除术的对比分析

    阑尾炎是外科常见的急腹症之一.传统的治疗方法是开腹阑尾切除术.作者将本院普外科腹腔镜阑尾切除术(laparoscopic appendectomy LA),与开腹阑尾切除术(open appendectomy OA)比较,报道如下.

    作者:娄建平;代明盛;吴志明;沈华强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高血压并2型糖尿病患者动态脉压C反应蛋白与颈动脉病变的关系

    高血压和糖尿病是心脑血管常见病,两者并发可明显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性.本文对原发性高血压伴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动态脉压、C反应蛋白与颈动脉病变进行分析,现总结如下.

    作者:吴海萍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循证护理在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抢救中的应用

    有机磷农药中毒在基层医院仍较常见,且来势凶猛,医护人员掌握良好的技术是取得抢救成功的关键.循证护理的运用提高了护理人员的业务技术水平.作者自2002年5月至2007年8月应用循证护理的原则和方法对92例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实施救护,效果良好,报道如下.

    作者:徐群英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护士职业暴露乙肝病毒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

    采血过程中护士被针头刺伤者达100%[1].而我国乙肝正常感染率约10%.调查发现,本院2006年感染科病人609例,乙型肝炎187例.护士要频繁的对病人进行采血、输液等操作,有密切接触病人血液、体液的机会,因此护士是乙肝职业暴露感染高危群体.

    作者:蒋玲芳;胡丽梅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P57在完全性葡萄胎和部分性葡萄胎中的表达和意义

    目的 检测p57蛋白表达在完全性葡萄胎(CM)、部分性葡萄胎(PM)及水肿流产胎(HA)诊断中的作用.方法 运用免疫组化方法对诊断明确的49例完全性葡萄胎,13例部分性葡萄胎,10例水肿流产胎的石蜡标本进行标记.结果 在CM中,p57不表达或弱表达(6/49).相反,在90%(9/10)HA和84.6%(11/13)PM中p57为持续强阳性表达.CM与PM及HA之间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而PM与HA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p57免疫组化结果与葡萄胎的组织表型关系密切,对CM、PM和HA的鉴别诊断有重要作用.

    作者:郦秀芳;徐航娣;胡孟钧;魏建丽;张海勇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丙泊酚联合表面麻醉在胃镜检查中的应用

    胃镜无痛检查中采用丙泊酚静脉麻醉的方法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但单纯应用丙泊酚麻醉可引起呼吸循环抑制.作者自2006年8月至2007年6月为提高无痛胃镜检查的安全性,减少内镜检查中的风险和伤害性刺激,采用在咽喉部表面麻醉的基础上静脉推注丙泊酚,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作者:张顺忠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全子宫切除术后输卵管脱垂1例报道

    输卵管脱垂是子宫切除术后少见的并发症,作者采用阴道残端修补+左输卵管切除术治疗全子宫切除术后输卵管脱垂1例,报道如下.

    作者:金晶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胸腔镜下交感神经切除术治疗手汗症的护理

    手汗症是指紧张、兴奋或高温时交感神经功能亢进而造成手掌排汗增加,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原发性手汗症常自幼发病,至青春期加重,给工作、学习、生活带来诸多不便.本科自2005年2月至2006年7月行胸腔镜下交感神经切除术治疗护理手汗症18例,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作者:蒋惠仙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年龄及并存疾病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生存率影响

    目的 探讨年龄及并存疾病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生存率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1998年1月至2005年1月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3个月的106例患者资料,根据年龄与透析前有无并存疾病,将患者分为3组:低危组54例、中危组36例、高危组16例,采用X2检验比较各组之间2年存活率.结果 所有病例2年存活率为66.6%,各分组之间2年存活率有明显差异(P<0.01):低危组88.9%,中危组47.2%,高危组31.2%.结论 年龄及并存疾病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生存率有着重要影响.

    作者:杜红卫;马大庆;吴红华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CEA测定及其意义

    原发性肝癌为世界上常见恶性肿瘤之一,病死率高,复发转移是影响预后的主要因素.在恶性肿瘤的侵袭转移过程中,细胞粘附分子与原发灶癌细胞脱落及继发部位定居均有密切关系.癌胚抗原(CEA)为临床上常见的肿瘤标志物,而其作为细胞粘附分子在肿瘤的侵袭转移中亦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陈周峰;黄智铭;陈旭艳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应用静脉丙种球蛋白对流行性出血热患者血小板及补体C3减少的临床评价

    流行性出血热(epidemic hemorrhagic fever, EHF),又称肾综合征出血热(hemorrhagic fever renal syndrome, HFRS),以发热、休克、充血、出血和急性肾功能衰竭为主要表现,临床表现复杂,早期即可出现血小板锐减,以致造成机体和组织广泛、严重出血,病情危重,是本病的重要致死原因,且早期有时难以与败血症鉴别[1].

    作者:陈慧;徐小辉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帕金森病的安全护理

    帕金森病(Parkinsonpsdisease, PD)是中老年常见的神经系统退变性疾病,其病因目前尚未完全清楚,临床上以肌强直、震颤为主要特征,对病人的主要危害在于运动障碍,姿势和平衡破坏,在早年帕金森病的死亡多源于跌倒等意外的发生[1],此外病人存在心理方面的问题如抑郁、自卑、悲观等,容易产生自伤、自杀.

    作者:方雪梅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本院临床不合理应用抗菌药物118例分析

    抗菌药物是防治感染性疾病的主要药物,而抗菌药物的滥用已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与其他国家比较,我国已成为抗菌药物的使用大国.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使用量和销售量前15位的药品中,有10种是抗菌药物.为了解本院临床使用抗菌药物的过程是否存在不合理状况,加强对临床用药安全性、有效性及合理性的监督,促进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

    作者:莫菊琴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伴缺血性肠炎3例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 ITP)是一种免疫介导的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约占出血性疾病.的30%,是血液科常见出血性疾病之一.缺血性肠炎60年代开始提出,是一组由于各种原因引起肠壁血流减少所致的肠壁缺血性疾病,其病变部位可在大肠或小肠,临床表现为腹痛、腹泻和出血,严重者可发生肠梗阻、肠坏死甚至中毒性休克 [1].

    作者:武利强;林圣云;胡致平;周郁鸿 刊期: 2008年第06期

浙江临床医学杂志

浙江临床医学杂志

主管:浙江省教育厅

主办:浙江中医药大学 浙江省科普作家协会医学卫生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