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Kartagener综合征1例临床分析

成旭明

关键词:支气管扩张, 慢性鼻窦炎, 化脓性感染, 内脏反位, 副鼻窦炎, 右位心, 三联征, 呼吸道, 鼻息肉, 组成, 症状, 特征, 咯血
摘要:Kartagener综合征(Kartagener's syndrome, Ks)由支气管扩张、慢性鼻窦炎或鼻息肉、内脏反位三联征组成,主要表现反复呼吸道化脓性感染、咯血为特征的支气管扩张症状及副鼻窦炎和右位心.作者2007年9月4日收治1例,报道如下.
浙江临床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2005至2006年中成药用药分析

    调查本院中成药的销售量和金额,了解本院中成药的应用情况及其变化趋势,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作者:林华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中药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60例临床观察

    慢性盆腔炎是妇科常见病之一,其病变范围包括子宫、输卵管、卵巢、盆腔结缔组织、盆腔壁、脏层腹膜等,以下腹部坠胀、疼痛及腰骶部酸痛和白带异常为主症,多见于育龄期妇女,发病率高达30%左右,病程缠绵,反复发作,影响生活及工作,十分痛苦[1].

    作者:徐婷花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输卵管妊娠经阴道手术与开腹手术的比较

    近20年来,异位妊娠的发病率已增加4倍[1],而其中输卵管妊娠所占比例高,占95%[2].作者自2006年1月至2007年8月共开展了阴式输卵管切除术18例,通过与开腹手术的术前、术中、术后情况进行比较,探讨经阴道手术治疗输卵管妊娠的优缺点.报道如下.

    作者:余海云;金敏霞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小剂量米非司酮联合中药治疗围绝经期功血

    作者自2005年6月至2007年1月采用小剂量米非司酮联合中药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功血),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作者:程芙蓉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他汀类药物的非降脂作用

    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类慢性心血管疾病,累及全身动脉系统,主要包括冠状动脉、颈动脉、主动脉、肾动脉、股动脉等血管,可导致心肌梗死、脑卒中、动脉粥样硬化性肾病等.

    作者:陈波;张喜红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手术治疗老年人胆石症153例临床分析

    作者自2001年4月至2007年8月手术治疗>65岁老年人胆囊炎胆石症153例,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男53例,女100例;年龄65~89岁,平均69.3岁.病程24h~20年.术前病人均做如下检查:血、尿常规、肝、肾功能、血糖、血电解质、血气分析,心电图及术前胸片,择期手术病人尚需做肺功能及心脏彩色超声波检查及大便常规.

    作者:苗华;陈广平;苗金照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循证护理在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抢救中的应用

    有机磷农药中毒在基层医院仍较常见,且来势凶猛,医护人员掌握良好的技术是取得抢救成功的关键.循证护理的运用提高了护理人员的业务技术水平.作者自2002年5月至2007年8月应用循证护理的原则和方法对92例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实施救护,效果良好,报道如下.

    作者:徐群英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上消化道异物的急诊胃镜处理

    上消化遭异物是临床常见急症,急诊胃镜的开展,可为本病提供及时、有效的处理.自2002年10月至2007年5月,本院诊治上消化道异物67例,经胃镜下成功取出65例,成功率97%,且未发生任何并发症,报道如下.

    作者:李莉;蒋海根;蔡旭华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2型糖尿病伴尿路感染100例分析

    本院2004年4月至2007年12月收住2型糖尿病(T2DM)患者929例,男448例,女481例;其中伴尿路感染100例.作者对糖尿病伴尿路感染患者临床情况及治疗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梅坚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矽肺合并呼吸衰竭患者行无创正压通气治疗的观察及护理

    矽肺是由于长期吸入石英粉尘所致的以肺部弥漫性纤维化为主的全身性疾病,是常见且危害较重的职业病,发病具各类职业病首位[1].呼吸衰竭是矽肺患者的重要死因.本院自2005年4月至2006年12月,利用无创通气技术,治疗矽肺合并呼吸衰竭患者43例,报道如下.

    作者:徐国瑾;曹伟平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特发性心肌炎的临床与病理学观察——附2例尸检报告

    特发性心肌炎(Idiopathic myocarditis)是一种少见的心脏疾病,至今原因未明,常突发心力衰竭而死亡[1].现收集台州市因医疗事件争议解剖的2例特发性心肌炎病例,并结合文献探讨其临床及病理学特征.报道如下.

    作者:章华元;葛朝喜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和开腹阑尾切除术的对比分析

    阑尾炎是外科常见的急腹症之一.传统的治疗方法是开腹阑尾切除术.作者将本院普外科腹腔镜阑尾切除术(laparoscopic appendectomy LA),与开腹阑尾切除术(open appendectomy OA)比较,报道如下.

    作者:娄建平;代明盛;吴志明;沈华强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氯沙坦联用胺碘酮对预防心房颤动复发及左心房功能影响的研究

    目的 观察氯沙坦联用胺碘酮在持续性房颤转复后窦性心律的作用及对左房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持续性房颤患者93例,药物或电复律后随机分2组:对照组予胺碘酮0.2g,1次/d;观察组在服胺碘酮的基础上予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氯沙坦)50mg,1次/d,2周后无低血压,第3周加量100mg,1次/d.观察复律后第2天及6、12个月后测定左心房功能变化和房颤复发情况.结果 随访1年后,观察组和对照组房颤复发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左房内径观察组治疗1年后有显著缩小(p<0.05),对照组上述指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氯沙坦联用胺碘酮在持续性房颤转复后维持窦性心律较单用胺碘酮更有效,并可逆转左房扩大.

    作者:戈睿佗;王曼虹;虞旭东;武志东;黄剑锋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伴缺血性肠炎3例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 ITP)是一种免疫介导的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约占出血性疾病.的30%,是血液科常见出血性疾病之一.缺血性肠炎60年代开始提出,是一组由于各种原因引起肠壁血流减少所致的肠壁缺血性疾病,其病变部位可在大肠或小肠,临床表现为腹痛、腹泻和出血,严重者可发生肠梗阻、肠坏死甚至中毒性休克 [1].

    作者:武利强;林圣云;胡致平;周郁鸿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CHS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应用(附67例报告)

    股骨转子间骨折是老年人常见的损伤之一,随着我国人口的老龄化,高龄病人的发病数呈逐渐增加趋势.而对于这些高龄病人采取传统的保守治疗,则卧床时间长,并发症多,护理困难,病死率高.

    作者:李晓林;陈锦平;杨迪;金永明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年龄及并存疾病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生存率影响

    目的 探讨年龄及并存疾病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生存率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1998年1月至2005年1月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3个月的106例患者资料,根据年龄与透析前有无并存疾病,将患者分为3组:低危组54例、中危组36例、高危组16例,采用X2检验比较各组之间2年存活率.结果 所有病例2年存活率为66.6%,各分组之间2年存活率有明显差异(P<0.01):低危组88.9%,中危组47.2%,高危组31.2%.结论 年龄及并存疾病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生存率有着重要影响.

    作者:杜红卫;马大庆;吴红华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鼻内镜下微波热凝治疗顽固性鼻出血

    鼻出血是耳鼻喉科常见的急诊.顽固性鼻出血是指应用传统的局部压迫、前后鼻孔填塞、血管收缩剂、镇静剂和输血等方法均不能控制的鼻出血.处理比较困难,以往以鼻腔填塞为主要手段,为提高止血的针对性、成功率,减轻反复鼻腔填塞的痛苦,本科自2004年12月至2007年4月应用鼻内镜下微波治疗顽固性鼻出血患者58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张蓥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CD44v6、nm23-H1和CEA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大肠癌组织中CD44v6、nm23-H1和癌胚抗原(CEA)的蛋白表达与大肠癌转移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CD44v6、nm23-H1和CEA在76例大肠癌组织的蛋白表达水平,并观察它们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大肠癌组织中CD44v6蛋白的阳性表达与淋巴结转移、Dukes分期的延迟和恶性程度的增加相关;nm23-H1蛋白低表达与远处转移、Dukes分期的延迟相关;CEA蛋白高表达与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和浸润深度的增加相关.联合测定CD44v6、nm23-H1、CEA蛋白的表达可明显提高检测大肠癌转移的敏感性和特异性(P<0.05).结论 大肠癌组织中CD44v6阳性表达、nm23-H1低表达和CEA高表达与大肠癌的浸润和转移相关,综合分析3个指标,能更准确地判断大肠癌的转移状况.

    作者:杨振宇;崔焌辉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胃手术后功能性胃排空障碍的诊断与处理

    功能性胃排空障碍(functional delayed gastric emptying FDGE)是指胃术后继发的非机械性梗阻,引起的以胃排空障碍为主要症状的胃动力紊乱综合征,亦称为胃瘫.是胃术后相对少见的近期并发症,易误诊为吻合口或输出袢的机械性梗阻,正确及时的诊治对避免盲目再手术、减轻患者痛苦有重要意义.

    作者:徐伟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应用静脉丙种球蛋白对流行性出血热患者血小板及补体C3减少的临床评价

    流行性出血热(epidemic hemorrhagic fever, EHF),又称肾综合征出血热(hemorrhagic fever renal syndrome, HFRS),以发热、休克、充血、出血和急性肾功能衰竭为主要表现,临床表现复杂,早期即可出现血小板锐减,以致造成机体和组织广泛、严重出血,病情危重,是本病的重要致死原因,且早期有时难以与败血症鉴别[1].

    作者:陈慧;徐小辉 刊期: 2008年第06期

浙江临床医学杂志

浙江临床医学杂志

主管:浙江省教育厅

主办:浙江中医药大学 浙江省科普作家协会医学卫生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