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腹腔镜阑尾切除术32例分析

章琴莺

关键词:腹腔镜技术, 开腹阑尾切除术, 现报告如下, 慢性阑尾炎, 普外科, 治疗, 医生, 普及, 疾病, 患者
摘要:急慢性阑尾炎是普外科常见的疾病,以往采用开腹阑尾切除术来治疗.随着腹腔镜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普及,腹腔镜阑尾切除术(Laparoscopic appendectonry,LA)被较多的医生和患者接受.本院从2004年1月至200r7年10月共行LA32例,现报告如下.
浙江临床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血管紧张素-(1-7)对肺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的影响

    目的 探讨血管紧张素-(1-7)[ANG-(1-7)]对体外培养兔肺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兔肺动脉平滑肌细胞,鉴定后传代培养,取4~7代细胞,应用不同浓度ANG-(1-7)干预,并与血管紧张素-Ⅱ(ANG-Ⅱ,浓度10-6mol/L)、空白组对照.通过台盼蓝染色法细胞计数、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比色法,确定肺动脉平滑肌细胞的生长趋势变化.结果 10-12~10-10>mol/L浓度ANG-(1-7)与相应对照组比较,细胞数、光吸收值(A值)变化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10-9-10-5mol/L浓度组,ANG-(1-7)+ANG-Ⅱ(浓度均为10-6)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细胞数和A值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血管紧张素一ll组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10-6、10-5浓度组与ANG-(1-7)+ANG-Ⅱ(浓度均为10-6mol/L)组引起的变化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ANG-(1-7)呈剂量依赖性抑制胎牛血清诱导的兔肺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在浓度为10-6时效果明显,再增加浓度效果无明显增强,这种抑制作用与ANG-Ⅱ的存在无明显关系.

    作者:黄立功;李刚;梁勇;夏发明;文石兵;张谨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家庭随访对脊柱骨折伴神经损伤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

    脊柱骨折伴神经损伤病人出院后,由于康复训练及护理不当,不少病人出现不同程度的并发症,这不仅影响了病人的生活质量,也给病人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为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其生活质量,作者从2006年1月开始,由医院派专职护士进行家庭随访,对其进行随访指导,并作回顾性对照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陆云珠;石斐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经皮激光椎间盘减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配合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骨科的常见病.由于病程长、反复发作,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和生活质量,手术带来的疼痛和人为创伤不被人们所接受.经皮激光椎间盘减压术治疗腰椎问盘突出症,是近年来开展的一项新技术,因其具有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操作方便,不破坏脊椎稳定性、并发症小等优点[1].本院从2006年2月至2007年11月,运用经皮激光椎间盘减压术(PLD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9例,疗效满意.现将手术配合报道如下.

    作者:郑锡莉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经阴道子宫肌瘤剔除36例临床分析

    子宫肌瘤是妇科常见的一种良性肿瘤,子宫肌瘤剔除术主要以开腹手术和腹腔镜手术为主,近年来,随着手术方法的改进、更新,手术医师经验的积累和技巧的提高经阴道子宫肌瘤剔除的患者较多.本院自2006年3月至2007年6月,对36例子宫肌瘤患者施行了经阴道子宫肌瘤剔除术,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应瑜;王银雪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小儿气管内取异物不同麻醉方法比较

    小儿气管内异物是常见急诊疾病,多数病情凶险.气管内取异物的麻醉比较棘手,目前报道大多采用氯胺酮复合γ-羟基丁酸钠或咪唑安定复合氯胺酮,但在术中极易引起患者屏气,产生低氧血症,甚至心跳停止而终止手术和术后舌根后坠、苏醒时间长等并发症.目前仍有医院采用肌注复方冬眠灵无麻醉下取异物,虽然不存在麻醉风险,但增加了手术的难度也给患儿心身方面产生严重创伤[1].丙泊酚麻醉诱导迅速,作用时间短,苏醒快而完全.作者对气管取异物采用单纯丙泊酚静脉麻醉、与氯胺酮复合γ-羟基丁酸钠静脉麻醉方法,在安全性可行性方面进行了观察,现报道如下.

    作者:蓝志坚;徐灵;徐军;杜光生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老年患者用高乌甲素复合芬太尼术后静脉镇痛的临床观察

    随着术后静脉芬太尼镇痛的广泛应用,患者对术后镇痛的效果基本满意,但由于大剂量芬太尼静脉镇痛所引起的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尿潴留、嗜睡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较高,尤其对老年患者,使其临床应用受到限制.本院于2007年1至10月,在老年腹部于术中将芬太尼与氧溴酸高乌甲素合用,并与单纯使用芬太尼进行比较,观察两组镇痛效果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作者:李旭明;廖俊锋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保留肋间臂神经在乳腺癌手术中的意义(附61例报告)

    国外在上个世纪60年代提出在乳腺癌手术中保留肋间臂神(intercostobrachial nerve,ICBN)问题[1];本科于2004年1月至2007年1月,对收治的91例女性乳腺癌患者,其中61例保留ICBN,其余30例作为对照组,现报告如下.

    作者:郝静;詹华;施勇;林忠民;潘晓明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艾迪注射液联合中药复方治疗晚期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观察

    原发性肝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从2006年5月至2007年8月,作者用艾迪注射液联合中药复方肝积方治疗晚期原发性肝癌30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田义洲;李虹;黄立萍;张凌燕;石惠燕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新式剖宫产娩头困难136例分析

    随着围产医学的不断发展,由于新式剖宫产术术式简便、快捷、损伤小、术后恢复快等优点,曾被广泛应用.作者收集本院近几年新式剖宫产娩头困难136例,就其相关因素、预防处理对策进行综合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菁云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以人为本加强医院职工的人性化管理

    目前,医院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要在这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关键是人.人是第一生产力.那么对人的管理如何适应新形势的需要?管理模式需要怎样的转变呢?这是摆在医院管理者面前的一个崭新而义紧迫的问题.管理可分为硬性和柔性管理2部分,现代管理是以柔代硬的一种突破,即冲破认物不认人的狭隘观念,重视人的情感、需要和想法等,把人放在管理的首要位置,这就是人性化.对病人和职工实行人性化管理,要以病人为中心,以职工为主体,作为一种文化渗透到医院管理的每个角落,这是医院科学、和谐、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

    作者:张华燕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瑞芬太尼预防硬膜外阻滞下阑尾切除术中牵拉反应的效果

    连续硬膜外麻醉是阑尾切除手术目前首选的麻醉方法.由于硬膜外阻滞不能有效地抑制术中阑尾及肠系膜的牵拉反应,患者常会出现胃区胀痛、恶心、呕吐、鼓肠等反应,以致腹肌紧张影响手术进行.2006年3至8月,本院用新型阿片类药物瑞芬太尼微泵静脉持续输注防治术中牵拉反应,取得了满意的麻醉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沈华春;郭建荣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奥美沙坦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内皮功能及肾功能的影响

    血管内皮可分泌多种血管活性物质,调节血管张力和结构,维持凝血纤溶平衡,与高血压病、动脉粥样硬化等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1].本研究通过测定血浆内皮素-1(ET-1)、一氧化氮(NO)和尿微量白蛋白(U-MALB)、尿β2-微球蛋白(β2-MG),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和肾功能的改变及奥美沙坦的干预作用,现报道如下.

    作者:徐群威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矿物三氧化物(MTA)修补牙髓室底穿孔的疗效观察

    临床上龋损、病理性吸收或牙髓治疗意外等原因会造成髓腔穿通至牙周组织,患牙多因牙周反复肿胀、疼痛,牙周脓肿等导致牙髓治疗失败和患牙被拔除.用光固化氢氧化钙(LCH),中间修补材料(IRM)、光固化玻璃离子(LGIC)或羟基磷灰石(HA)作为修补材料,在临床上已较为普遍,但疗效不够理想.本院采用一种极具潜力的新材料MTA(miner-al trioxide aggregate)来修补髓室底穿孔,通过临床观察和X线摄片检查,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单海琴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大肠癌患者外周血CD4+CD25+CD127lo/-调节性T细胞的含量及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大肠癌患者外周血CD4+、CD25+、VD127lo/-调节性T细胞(Treg)的变化及意义.方法 流式细胞术检测36例大肠癌患者及30例健康人外周血中CD4+、CD25,+、CD127lo/-Treg的变化;ELISA检测同一标本血清中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的表达水平.结果 36例大肠癌患者外周血中CD4+、CD25+、CD127lo/-Treg占CD4+、淋巴细胞的比例为(6.92±1.31)%,与正常对照组(4.91±1.24)%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20例腺癌、7例黏液癌、9例未分化癌患者外周血中CD4+、CD25+、CD127lo/-Treg比例分别为(6.81±1.52)%、(6.99±1.21)%、(7.08±1.17)%,各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均高于对照组的(4.91±1.24)%,差异有显著性(P<0.05).Ⅳ期大肠癌患者外周血CD4+、CD25+、CD127lo/-Treg高于Ⅱ期大肠癌患者(P<0.05).大肠癌组外周血清中TGF-β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随着TGF-β水平增加,CD4+、CD25+、CD127lo/-Treg比例逐渐增高,两者呈正相关.结论 大肠癌患者外周血中CO4+、CD25+、CD127lo/-Treg表达增高,与临床分期相关.但与组织学分类无关,导致机体免疫抑制,可能参与大肠癌发生.

    作者:毛剑虹;章圣辉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两种无张力腹股沟疝修补术的比较分析

    目的 研究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疝环充填式疝修补术对成人腹股沟疝的手术效果.方法 随机将1999年3月至2003年12月的358例腹股沟疝病人,分为平片式组和疝环充填式组,分析比较两组的I临床资料.结果 两者在术后复发,住院天数上差异无显著,但在术后切口异物感和治疗费用上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两种术式均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但平片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在降低患者治疗费用.减轻切口异物感上更有优势.

    作者:陈明;梁思渊;周龙;祁生俊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低位直肠癌术后吻合口漏的防治

    吻合口漏作为直肠癌保肛手术的一大并发症发生率较高,后果严重.如何减少低位直肠癌保肛术后吻合口漏的发生,以及发生后如何避免其造成严重后果成为外科医生面临的重要课题.本院于1996年1月至2006年12月共施行直肠癌手术68例,发生吻合口漏8例(4.76%).作者就吻合口漏并发症的原因及如何预防进行探讨,报告如下.

    作者:陈会林;李建胜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应用5-氟尿嘧啶辅助激光泪道成形术的临床研究

    激光泪道成形术失败的主要原因是击射部位的再次阻塞、粘连[1,2],而解决此问题的方法以往报道如术后使用甲基纤维素[3]、素高捷疗眼膏[4]等,但效果并不理想.因此,作者就本院接受激光泪道成形术的68例患者、96眼进行前瞻性临床对照研究,探讨在激光泪道成形术中辅以5-氟尿嘧啶(5-Fu)治疗后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莫萍萍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Fournier综合征1例报告

    Fournier综合征是一种以肛周、会阴、阴囊为主的急性感染坏死性筋膜炎.其起病急,发展迅速,感染严重,局部组织可广泛坏死,病死率高.此病较罕见,现将1例典型病例报告如下.

    作者:沈建永;管剑根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胎儿先天性心血管异常的产前诊断

    应用胎儿超声心动图产前诊断胎儿先天性心血管异常,观察胎儿心脏结构及血流状态,是诊断胎儿先天性心血管畸形较好的方法.现对本院近2年来胎儿超声心动图临床应用情况进行总结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许川一;葛嘉美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经阴道超声在绝经后阴道出血病因中的诊断价值

    作者分析了2002年1月至2007年12月,本院221例阴道超声检查结果与诊刮(或/和)手术病理结果,旨在探讨经阴道超声对绝经后阴道出血病因诊断价值,现报道如下.

    作者:何小华;王洁 刊期: 2008年第07期

浙江临床医学杂志

浙江临床医学杂志

主管:浙江省教育厅

主办:浙江中医药大学 浙江省科普作家协会医学卫生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