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基层医院手术治疗乳腺癌的整体护理分析

杨友群

关键词:基层医院, 手术治疗, 乳腺癌患者, 恶性肿瘤, 改良根治手术, 主要方法, 心理压力, 护理配合, 抑郁, 外科, 乳房, 趋势, 女性, 焦虑, 程度, 报告
摘要:乳腺癌是女性乳房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我国占全身恶性肿瘤的7%~10%,并呈逐年上升趋势[1].所有确诊乳腺癌的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焦虑,抑郁和愤怒,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而手术是目前治疗乳腺癌的主要方法[2].本院外科2005年1月至2006年12月共收治16例乳腺癌患者,均实行改良根治手术,现将护理配合报告如下.
浙江临床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论尸检报告中分析说明的重要性和艰巨性

    尸检是通过观察器官、组织病变,弄清各种疾病的发生与发展过程.尸检报告书的内容中应有分析说明一项,根据检验结果,结合案情材料,对诊断依据,案件性质、死亡原因等,提出无可辩驳的论证[1].作者将具体的实例加以探讨,报道如下.

    作者:章华元;徐英含;周涛;邬仲标;杨含金;刘杰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结直肠癌联合化疗对血小板的毒性与氨磷汀解毒作用的临床观察

    结直肠癌的联合化疗进展较快,特别是FOLFOX方案(亚叶酸+5-氟尿嘧啶+奥沙利铂)、FOLFIRI方案(亚叶酸+5-氟尿嘧啶+伊利替康)和XEIDX方案(希罗达+奥沙利铂)等联合化疗,被临床证明具有较高的有效性而成为近年临床肿瘤学重大进展.

    作者:王雪春;陈灵芝;黄常新;王宇军;张晓平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高压氧治疗对重度颅脑损伤病人血清C-反应蛋白的影响

    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是机体感染、创伤所致组织损伤时由肝脏合成的一种急性时相蛋白.正常血清CRP浓度很低,当机体出现炎症或组织损伤时,其浓度可在数小时内明显升高.CRP作为体内非特异性炎症反应的敏感标志物之一,通常所用的抗炎和免疫抑制药物对CRP水平影响不明显.现在较多研究者关注其含量变化与颅脑损伤恢复之间的关系.作者通过分析,配以高压氧舱治疗与传统常规方式,治疗重度颅脑损伤病人,观察其血清中CRP含量的变化,现报道如下.

    作者:方阿琴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胎儿先天性心血管异常的产前诊断

    应用胎儿超声心动图产前诊断胎儿先天性心血管异常,观察胎儿心脏结构及血流状态,是诊断胎儿先天性心血管畸形较好的方法.现对本院近2年来胎儿超声心动图临床应用情况进行总结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许川一;葛嘉美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双源CT在亚健康人群中筛查冠心病的意义

    目的 初步探讨双源CT在亚健康人群中筛查冠心病的意义和方法.方法 对1653例40岁以上、无典型冠心病临床症状的具有一项以上危险因素的亚健康人,行SIEMEN双源CT冠状动脉检查,部分与DSA相对照.结果 1653例患者的4959支冠状动脉中1261支被诊断有不同程度狭窄,其中狭窄程度<50%的轻度狭窄751支,狭窄程度50%~75%的中度狭窄418支,狭窄程度>75%的重度狭窄92支.121例进行DSA血管造影检查,其中有35例患者进行了支架植人.结论 双源CT冠状动脉检查是一种早期发现冠心病的简单,有效,可靠,无创的检查和诊断方法.尤其对于亚健康人群,双源CT可以代替DSA,成为筛查冠心病的首选方法.

    作者:翟利浩;刘铁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生物羊膜在难治性青光眼手术中的应用

    难治性青光眼的治疗一直是临床医生颇为棘手的问题,患者不仅表现为视力低下,而且常伴有顽固性眼胀、头痛、恶心、呕吐,直接影响到患者的工作,生活质量.作者于2004年10月至2006年10月,对本院13例难治性青光眼施行小梁切除联合瑞济生物羊膜贴附术治疗,现报告如下.

    作者:陶静;周伟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436例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检测及耐药性分析

    支原体是引起泌尿生殖道感染常见的病原体之一,常引起非淋菌性尿道(宫颈)炎、慢性前列腺炎、男女性不孕、子宫内膜炎、输卵管炎以及盆腔炎等疾病[1].为了解泌尿生殖道支原体的感染状况,以及解脲脲原体对不同药物的体外耐药性,作者对436例患者样本进行了解脲脲原体(Uu)、人型支原体(Mh)检测,并对部分解脲脲原体进行了体外药敏试验,现报道如下.

    作者:蒋钢琴;舒巧明;包跃明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脑复苏与脑死亡

    一个人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心脏骤停,不论在院外或院内发生,必须立即进行胸外按压,口对口人工呼吸,分秒必争进行抢救.复苏开始越早,成功率愈高.即使复苏后,心脏恢复了搏动,但脑功能能否恢复过来是心肺复苏成功的关键.

    作者:徐姜定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临床深部真菌感染及耐药状况分析

    深部真菌感染又称侵袭性真菌感染,主要发生在医院内.近年来,由于广谱抗生素、免疫抑制剂及皮质类固醇激素的应用,器官移植、放射治疗等诊疗技术的开展,临床真菌感染口渐增多,已成为医院感染的常见病原菌之一;同时,抗真菌感染的治疗或预防性治疗导致了耐药菌株的产生[1].为了解本院临床深部真菌感染及耐药状况,现对2006年临床送检标本中所分离的深部真菌和药敏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宋欣;金志刚;王琴;管鸽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无穿刺架超声引导在建立经皮输尿管镜微通道中的价值

    随着气压弹道等腔内碎石器械的进步,经皮输尿管镜在治疗上尿路结石的应用较广泛,经皮输尿管镜操作通道的建立显得尤为重要.2006年10月至2007年10月,作者在无穿刺架超声引导下建立经皮输尿管镜微通道28例,一次成功率100%,现报道如下.

    作者:陆海娟;沈瑞林;钟惠琴;伍小辉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社区人群甲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状况分析

    为探索本县自90年代推广应用甲、乙肝疫苗以来,对社区人群甲、乙型病毒性肝炎感染状况及免疫水平,评价疫苗接种效果,提出科学有效的预防控制策略.2003年作者首次对0~80岁社区人群进行甲、乙型肝炎感染状况调查,结果报告分析如下.

    作者:李奕萍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两种人工气道湿化法的临床分析

    人工气道的建立(包括气管插管、气管切开术)是抢救及治疗危重症患者的重要措施.2005年1月至2006年12月,本科对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的患者采用加热蒸汽加温、加湿法.湿化人工气道,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黄梦娣;陈伯利;陈华萍;顾月君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乳癖康巴布剂治疗乳腺囊性增生临床观察

    乳癖康散剂是温州市第八医院张长寿中医外科主任医师20余年临床总结经验方,由温莪术、片姜黄、温郁金、山慈菇、元胡等中药组成.具有行气破瘀,散结消肿止痛作用,对乳腺囊性增生病,属中医气滞血瘀痰凝症者有确切的疗效.为了提高药物疗效和使用方便,在乳癖康散剂基础上改变剂型制成乳癖康巴布剂.作者从2007年1至12月,以乳癖康巴布剂治疗乳腺囊性增生病63例,临床疗效较为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鲍建军;陈永财;周斌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血尿酸与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关系的分析

    尿酸是核酸的代谢产物,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结构的改变,高尿酸血症的发病率明显增高,但常无明显症状而被忽视[1];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同醇是近年来才被医学界关注的与心血管疾病关系密切的新脂蛋白指标.美国国家胆固醇教育计划(NECP)中的成人治疗专家方案(ATP)Ⅲ依据大量临床研究结果提出: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为降脂治疗的第二日标,仅次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包括除高密度脂蛋白胆同醇(HDL-C)以外的所有脂蛋白中的胆固醇颗粒[(VLDL-C IDL-CLP(a)等)]对评价血脂代谢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雷静月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幼女阴道异物27例临床分析

    本院从1990年1月至2007年10月共收治幼女阴道异物27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周潘梅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噻托溴铵吸人治疗对稳定期COPD患者肺功能的影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可预防、可治疗的常见呼吸系统疾病,以进行性气流受限为特征,气流阻塞呈部分可逆.作者以噻托溴铵粉雾剂吸人治疗稳定期COPD,通过对一秒钟用力呼气量(FEV1)、FEV1占预计值的FEV1%、FEV1/FVC、FEV1改善率等肺功能指标的观察,探讨噻托溴铵对稳定期COPD患者肺功能的影响.

    作者:金方强;王辉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胆总管探查时胆管出血的处理

    胆道结石胆总管切开时,以及探查过程中有时会发生胆管壁或胆管腔内较多的出血,偶尔出血量很大,处理较为困难.本院自1995年2月至2006年12月,对21例因出血较多的病人做了特殊处理,现报告如下.

    作者:苗华;陈广平;钱之秋;苗金照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经口咽入路治疗寰枢椎损伤围手术期护理

    上颈椎损伤使颈脊髓处于高危状态,有必要进行颈椎融合术以重建关节稳定性.其内固定的手术入路有经口咽前路、后路、或前后路联合等.本院自2004年7月至2007年6月,对5例上颈椎损伤的患者经口咽入路手术,疗效满意.现将护理配合报告如下.

    作者:金波娜;应瑛;周琼琼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瑞芬太尼预防硬膜外阻滞下阑尾切除术中牵拉反应的效果

    连续硬膜外麻醉是阑尾切除手术目前首选的麻醉方法.由于硬膜外阻滞不能有效地抑制术中阑尾及肠系膜的牵拉反应,患者常会出现胃区胀痛、恶心、呕吐、鼓肠等反应,以致腹肌紧张影响手术进行.2006年3至8月,本院用新型阿片类药物瑞芬太尼微泵静脉持续输注防治术中牵拉反应,取得了满意的麻醉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沈华春;郭建荣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17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诊治分析

    1810年Farriar首先报道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1例,目前已发展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1].一旦发生治愈困难,可引起相关器官组织的功能障碍,导致肺栓塞(PE)和深静脉血栓后遗症等严重后果.手术、严重创伤、长期卧床和/或合并高血压心血管病、高龄肥胖、内分泌代谢病的患者是高危人群.自1997年2月至2007年4月,作者收治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17例,现对其诊断与治疗方法进行总结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周慧芬;毛强 刊期: 2008年第07期

浙江临床医学杂志

浙江临床医学杂志

主管:浙江省教育厅

主办:浙江中医药大学 浙江省科普作家协会医学卫生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