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月翠;黄小东;唐神杰
氯胺酮是小儿麻醉中常用的药物之一,但其用药量随着患儿体重和手术时间增加而增大,安全性下降,且患儿苏醒时间较长,易出现恶梦和精神症状等不良反应.瑞芬太尼是一种新型的超短效阿片类镇痛药,突出优点是作用时间短,消除快,长时间应用蓄积少和恢复迅速,两药联合应用是否会减少氯胺酮的用量,增加小儿麻醉安全性,缩短患儿苏醒时间,减少麻醉并发症;2005年3至6月作者通过对60例患者的对比观察,报告如下.
作者:丛海涛;曹东航;丁进峰;王惠琴;彭从斌 刊期: 2006年第05期
股动、静脉穿刺插管技术日益完善,已成为心导管术常用的血管入路.1999年以来,作者经床旁超声检查并指导治疗心导管术后并发动静脉瘘5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邬赟青;林仙方 刊期: 2006年第05期
原位肝移植(OLT)是目前治疗终末期肝病的有效手段,本院自2003年以来,共进行8例原位肝移植手术,均在非静脉转流下完成.作者通过对这8例患者的临床麻醉,着重探讨在麻醉中实施早期循环支持以维持循环的稳定,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筠;舒晓燕;雷李培;王越 刊期: 2006年第05期
哮喘是目前世界上常见的慢性病之一,已成为一个全球性的公共卫生乃至社会问题.哮喘是一种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目前尚不能根治,但经过长期正规治疗哮喘可以达到临床完全控制或称临床治愈.但哮喘患病率明显提高,其中依从性不佳可能是一个重要的原因.作者对135例哮喘患者进行吸入激素情况的调查和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倪淑红 刊期: 2006年第05期
本研究通过分析各种胰胆管病变的磁共振胰胆管造影(MRCP)原始及重建图像特征性影像表现,结合敏感编码(SENSE)技术,并与手术病理结果对照,旨在总结MRCP的影像表现与病理诊断的相关性和评价MRCP结合SENSE技术的应用价值.
作者:崔凤;姜永乐;袁杭;郝亮;邓国辉;姜远才 刊期: 2006年第05期
自发性硬脊膜外血肿(SSEH)十分罕见,但临床经过十分凶险,致残率较高,故早期诊断至关重要.搜集本院2000至2004年间SSEH 5例,现分析如下.
作者:蔡志琴;唐一帆;范海波 刊期: 2006年第05期
气囊止血带在肢体手术操作中会带来诸多方便,合理使用可以减少术中失血、使手术野暴露清晰、利于手术医生操作、缩短手术时间,还能减少血资源的应用,减轻患者经济负担.在四肢手术中应用较广泛,但临床上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在手术中引起皮肤损伤偶有发生,不仅给患者带来痛苦,对临床护理工作也带来诸多影响.作者通过对500例应用止血带手术患者进行观察护理,现报道如下.
作者:徐玉玲 刊期: 2006年第05期
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常因糖代谢异常、玻璃体反复出血、眼底血管纤维增殖、收缩牵拉视网膜脱离、缺血等并发症,导致视力丧失.近年来玻璃体切割术给PDR的治疗带来希望,挽救大量患者的视力.但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相对较高,因此,有效的术后护理十分重要.现将89例患者的护理总结如下.
作者:吴文栩;游逸安;杨娇弟;王小梅 刊期: 2006年第05期
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GLM)是一种少见的、局限于乳腺小叶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却极易误诊为乳腺癌而造成误治.现对本院近5年经彩色多谱勒超声检查并手术病理证实的12例患者超声声像图特点进行分析,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及诊断水平.
作者:张竹君;潘农;徐子宁 刊期: 2006年第05期
晚期食管癌引起食管梗阻,致患者进食困难或并发食管气管瘘、食管纵隔瘘则更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生存时间,直接危及生命.作者自2000年9月至2004年12月开展食管内支架置入治疗晚期食管癌梗阻患者28例,疗效较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周建勤;汤雷军;罗永荣;张亚珍;李俊 刊期: 2006年第05期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具有气流受限特征的疾病,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呈进行性发展,与肺部对有害气体或有害颗粒的异常炎症反应有关.与其它慢性疾病相比,在全球范围COPD的共性是危害大,确诊晚,疗效差.近年不少国家已将COPD作为慢性疾病中重点防治项目[1].
作者:刘敬东 刊期: 2006年第05期
气管支气管异物(FB)是儿科常见急症疾病,但由于种种原因,该疾病经常被误诊,据文献报道误诊率达20%[1].本院2002年1月至2004年5月共收治80例儿童FB患者,现将病史、性别构成、好发年龄、异物类别、部位及首诊时间、胸部X线等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李小兵;赵仕勇 刊期: 2006年第05期
肩部牵涉痛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术后疼痛的主要表现之一,以术后几小时为高峰期,随后2~3d逐步减轻.目前有关LC术后镇痛的研究日益受到关注[1~3].作者主要探讨腹腔内注入布比卡因对LC术后肩部牵涉痛的镇痛效果.
作者:张勇军;卫法泉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雾化吸入普米克令舒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治疗作用. 方法 40例中度COPD患者分为普米克令舒雾化吸入治疗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各20例,两组均常规给予口服小剂量氨茶碱和吸入β2受体激动剂,共6周.治疗前后检测诱导痰中性粒细胞数和IL-8水平、测定肺功能并评价临床症状积分. 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普米克令舒组诱导痰中性粒细胞数和IL-8水平明显降低,FEV1/FVC以及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明显增加,临床症状明显改善,而对照组差异均无显著性. 结论普米克令舒雾化吸入可有效抑制COPD患者气道炎症细胞浸润、改善肺功能并缓解临床症状.
作者:陈爱俊 刊期: 2006年第05期
超声对胎儿结构异常的诊断价值早已被公认.随着高分辨力仪器在临床的普及应用,使胎儿肾积水的检出率明显增加.作者通过对156例胎儿肾盂扩张>6mm的患儿进行产前跟踪及出生后随访观察,探讨肾盂扩张的程度与可复性肾积水的关系,进行预后评估.
作者:钱蓉蓉;汤海燕;杨松玉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评价计算机体层摄影(CT)在腮腺区肿块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方法通过观察46例腮腺区肿块的CT表现及其术前诊断,并与病理诊断进行对照分析. 结果 46例患者中,慢性炎性肿块4例,良性肿瘤26例,恶性肿瘤16例.CT扫描对恶性肿块的敏感性、特异性、诊断符合率分别为87.50%、92.31%、90.48%,CT扫描对颈淋巴转移诊断符合率为81.25%. 结论 CT扫描对腮腺区肿块的定位、定性有重要价值,可以提高腮腺区恶性肿瘤的诊断符合率.
作者:李鹏;张建明;金学成;陈关福 刊期: 2006年第05期
手术后并发念珠菌性败血症的报道日益增多,但剖宫产术后念珠菌性败血症发生极为罕见,本院于2005年3月收治1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潘群婕 刊期: 2006年第05期
如何减少气管内插管所引起的心血管应激反应一直是麻醉领域极为关注的课题.作者探讨右星状神经节阻滞对全麻气管内插管血流动力学变化的影响,以评价该方法在临床麻醉的应用价值.
作者:谢道奋;郭建荣 刊期: 2006年第05期
肥胖症已成为世界范围的流行病,早在20世纪50年代,Lauer MS研究[1]就证实了肥胖对左心室功能的影响.在美国,有34%的成人超重,27%的成人肥胖,患病率自1980年以来已上升75%以上[2].肥胖不仅引起左室增大和左室充盈障碍,且常伴发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和骨关节炎等疾病,是心血管性死亡的独立预测因素.通过超声影像学技术,尸检等方法对超重和肥胖人群左心室解剖测值及功能指标与体重指数的相关关系进行研究,作者作一综述.
作者:魏以新;韦铁民 刊期: 2006年第05期
在手术期间患者经常出现体温降低,这可能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手术室温过低,伤口长时间暴露及冷液体的输入,均会造成体温的降低.本研究的目的是检测中心体温下降的程度,平均皮温的改变程度,评价异氟醚吸入麻醉下耗氧量和代谢热的影响.
作者:沈国全;孙秀洪;顾张善 刊期: 2006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