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拥军;扈国杰;孙晓伟;周洁;张瑶
[目的]观察穴位推拿+灸盒灸+拔罐联合常规护理脑卒中肢体障碍效果.[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84例住院患者按住院号单双号分两组.对照组42例常规护理:①保持患肢功能位置,按良肢位(抗痉挛体位)摆放;②早期被动运动,中后期主动运动;③心理疏导:个体化、规范化心理疏导,分析和解释患者提出的问题,满足心理需求.治疗组42例①患肢穴位推拿,包括肩、肘、指、髋、膝、踝的屈曲、伸展、内收、外旋、抬举等活动;取穴肩前、手三里、曲池、合谷、血海、阳陵泉、足三里、解溪、太冲等穴,按压2min/穴,再用揉法、一指禅、推法等,1次/d,20min/次;②灸盒灸,选肩前、血海、足三里、涌泉等穴,以潮红为度,1次/d;③拔罐:走罐、留罐,动作轻、快、稳、准,以皮肤红润、充血或瘀血为度,隔日1次;④常规护理同对照组.两组均连续治疗3个月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肌力评分、肢体功能、生活能力、不良反应.治疗1个疗程,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治愈8例,显效25例,有效7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5.20%.对照组治愈3例,显效17例,有效14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81.0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护理联合常规护理规范护理卒中肢体障碍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单春香 刊期: 2014年第02期
从《内经》的按热邪所在部位循经取穴,到《难经》五输穴泄热,再到《伤寒论》六经辨证针刺,针灸治疗外感的热病的基本思想在春秋两汉时期已确立.晋代《针灸甲乙经》主要是具体辨治的发挥,唐代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在用穴上有更详细论述,并主张脉诊和针灸结合,并首先提出热病可灸,后世对此有所争议;宋金元是针灸的繁荣时期,虽然在理论框架上没有突破前人,具体临证理论和著述非常丰富,尤其是刺血泄热应用广泛;明代著述主要记述各种外感热病取穴,清代针灸逐渐没落,但各家的著述也有独到发挥.
作者:张安平;汪泳涛;赵玲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观察夹脊穴温针灸配合局部艾灸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68例门诊患者按就诊顺序编号简单随机法分为两组.对照组34例夹脊穴针刺,取病变相应脊髓节段夹脊穴:胸背部疼痛取胸4~胸11;腰腹取胸10~腰2;上肢取颈5~胸2;下肢取腰1~腰5;操作方法,稍向内斜刺0.5~1寸,待有麻胀感即停止进针,留针20~30min,1次/d.治疗组34例夹脊穴温针灸配合局部艾灸,夹脊穴针刺同对照组,留针时,用一段长约1~2cm艾条,插在针柄上,点燃施灸,待艾条烧完后除去灰烬,将针取出;温针灸同时配合患处温和灸,将艾条的一端点燃,对准患处,约距离皮肤2~3cm,进行熏烤,使患者局部有温热感而无灼痛为宜,灸10~15min,至皮肤红晕潮湿为度.连续治疗15d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不良反应.连续治疗2疗程,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痊愈23例,显效6例,有效3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4.12%.对照组痊愈12例,显效5例,有效7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70.59%;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VAS评分两组均有改善(P<0.05),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夹脊穴温针灸配合局部艾灸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疗效满意,无副作用,值得推广.
作者:滕艳;张玉芳;王强 刊期: 2014年第02期
中医外治法(针刺、灸法、耳穴疗法、拔罐疗法、穴位埋线、穴位贴敷、推拿疗法)治疗肥胖病操作简便,方法独特,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司均一;李加泉;龙燕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观察参枣汤治疗室性早搏疗效.[方法]使用前瞻性设计方法,对92例住院及门诊患者使用参枣汤(炙甘草12g,桂枝、生姜各9g,麦冬18g,酸枣仁9g,太子参12g,阿胶6g,生地黄48g,大枣30枚),气滞血瘀加制香附15g;水肿加车前子12g,益母草15g;气血两虚,动则汗出,少气,顽固之过早搏动,反复出现二联律、三联律加重炙甘草用量至30g,并加黄芪15g,茯苓12g,泽泻10g;肝阳亢盛加石决明15g,钩藤20g;血瘀加三七15g,桃仁、红花各10g;表虚自汗加黄芪30g,白术15g;心动过速加柏子仁15g,石菖蒲10g;心阳虚心动过缓加制附子10g,麻黄5g;胸阳不振兼痰浊加瓜蒌壳15g,薤白、制半夏各10g.1剂/d,水煎500mL,早晚分服.连续治疗7d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心律、心电图、不良反应.连续治疗5疗程,判定疗效.[结果]治愈17例,好转64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90.22%.[结论]参枣汤治疗室性早搏,疗效满意,无副作用,值得推广.
作者:刘岩;韩易言;郑曲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痰瘀相关学说起源于《内经》,经后世医家不断研究,现已广泛用于心脑血管疾病、脏器纤维化、糖尿病、高血压、肿瘤等慢性复杂性疾病的临床防治中;络病理论以络脉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发病特点等为核心,成为近几年的研究热点.痰瘀伏络、肝肾亏虚为膝骨性关节炎病机演变的中心环节,提出“肝肾亏虚为本,痰瘀伏络为标”的病因病机新理论,为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作者:任忠陆;付博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调查沈阳市部分老年高血压人群日常体力活动状况.[方法]使用前瞻性设计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在沈阳市5个行政区(皇姑区、大东区、铁西区、苏家屯区和东陵区)选择老年高血压人群,按性别分组进行个人基本信息、健康状况和体力活动(代谢当量MET、运动强度、机体代谢水平、能量消耗)、高血压病史问卷调查.[结果]发放问卷100份,回收100份,问卷回收率100.00%;有效问卷89人,有效问卷率89.00%.问卷前7d内工作期间、交通行程体力活动量男高于女(P<0.01);家务劳动体力活动量女高于男(P<0.05),娱乐休闲体力活动量无显著差异(P>0.05);中等强度、大强度和总体力活动量男高于女(P<0.01);总体力活动量处于中等及以上74人,高水平24人(26.96%,24/79),中等水平50人(67.42%,50/79),不足5人(5.61%,5/79).男女性别老年高血压人群体力活动等级存在差异(P<0.05),总体力活动量不足女性2.08%,男性9.75%;女性体力活动总体情况稍好于男性(P<0.05).[结论]沈阳市部分老年高血压人群绝大多数总体力活动量处于中等及以上,女性体力活动总体状况稍好于男性.
作者:高岩;张海平;白巍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观察血府逐瘀汤联合尿激酶治疗骨折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18例住院患者简单随机分为两组,均卧床休息、饮食低脂清淡、抬高患肢、穿弹力袜、镇痛剂、抗生素预防感染.对照组6例尿液酶20万U+0.9%生理盐水250mL,静滴,1次/d,亦可根据病情适当延长时间,监测出凝血指标,调整抗凝药物剂量.治疗组12例血府逐瘀汤(当归、生地各15g,桃仁12g,红花15g,枳壳10g,赤芍25g,柴胡5g,桔梗15g,川芎20g,牛膝15g,薏苡仁20g,甘草10g),随证加减,1剂/d,水煎2次,浓煎100mL/次,早晚饭后温服.西药治疗同对照组.连续治疗10d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患肢疼痛肿胀、血栓状况、出凝血指标、不良反应.治疗1疗程,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痊愈2例,显效6例,有效4例,无效0例,总有效率100%.对照痊愈0例,显效2例,有效3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83.3%.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府逐瘀汤联合尿激酶治疗骨折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疗效满意,无副作用,值得推广.
作者:赵海明;王悦君 刊期: 2014年第02期
医院获得性肺炎有内源性和外源性,常见病原体为细菌和病毒,多由呼吸道感染,也有由血行入肺;传播过程包括感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缺一不可,加强感染源管理,开展医院感染的监测有助于减少感染源;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定期清洁与消毒可以减少病源传播;加强临床抗菌药物和激素管理,可减少院内感染性肺炎发生.中药治疗防治效果较好,尤其在预防方面,且毒副作用小,经济安全,期待医务人员的不断探索研究,可以逐渐克服难题,争取在防治医院感染性肺炎时,中医能获得更佳的治疗效果.
作者:王悦君;赵海明;闫成奎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观察超声电导药物透入联合独一味胶囊内服治疗老年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81例住院患者按抽签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1例超声脉冲电导仪及消炎止痛胶贴A1(主要成分:达克罗宁,透明质酸钠,尿囊素)加到2个电极贴片上,靶向给药,2次/d,30min/次.治疗组40例独一味胶囊,3粒/次,3次/d.超声脉冲治疗同对照组.两组均连续治疗4周为l疗程.观测临床症状、不良反应.连续治疗2疗程,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临床控制18例,有效13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77.50%.对照组临床控制15例,有效11例,无效15例,总有效率63.4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超声电导药物透入联合独一味胶囊治疗老年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曾庆辉;侯德才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观察清热涤痰定喘汤联合穴位贴敷治疗支气管哮喘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78例住院及门诊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39例氨茶碱,4~6mg/kg,3次/d;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50/250ug,1吸/次,2次/d.治疗组39例清热涤痰定喘汤(荆芥、麻黄、黄芩各12g,炙百部、炙冬花、炙金沸草、射干各6g,石膏、法夏各10g,葶苈子、苏子、神曲、山楂、橘红各15g,芦根30g);1剂/d,水煎至300mL,3次/d.痰涎壅盛、苔白腻加复方蛇胆陈皮末;腑气不通加胖大海10g,瓜壳15g;口渴加天花粉15g;舌苔黄腻加滑石15g,木通12g,郁金10g,黄连3g.穴位敷帖:在患者大椎、气海、肺俞等穴位贴敷冬病夏治消喘贴膏,白芥子、细辛各21g,甘遂、元胡各12g,皂角20g,研细末生姜汁调膏敷贴;0.5 ~ 2h/次,如皮肤异常,将贴敷时间缩短.每年夏季入伏日期,1次/10d,共贴3次.连续治疗30d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不良反应.治疗1疗程,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痊愈25例,显效12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4.87%.对照组痊愈12例,显效16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71.79%.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清热涤痰定喘汤联合穴位贴敷治疗支气管哮喘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朱军宝 刊期: 2014年第02期
脑中风急性期肺部感染原因.主要有身体机能明显下降、侵入性操作、无菌操作不严、长期卧床及环境因素.护理对策:综合护理、中医按摩、饮食护理、呼吸道管理、气管湿化、吸痰及口腔护理.在做好基础护理前提下,增强机体免疫力,减少肺部感染.
作者:梁雪珊 刊期: 2014年第02期
老年患者基础疾病多,机体免疫力低下,恢复能力差.约70%的老年患者存在失眠,不利于疾病恢复,甚至出现焦虑、急躁等情绪,严重影响生活质量.辨证应用饮食调理失眠,根据三因制宜,八纲辨证,结合脏腑、气血、三焦、六经,选择气味相宜的食物.此法疗效好,费用低,无毒副作用,更适合老年患者.
作者:贺荣 刊期: 2014年第02期
辛开苦降是辛温与苦寒两类药物巧妙配伍治疗疾病的独特方法,寒热并用以和阴阳,苦辛并进以调升降,补泻兼施以顾虚实,使寒热得解,脾胃升降恢复正常,泻不耗气,补不滞中.代谢综合征包括形体肥胖、血脂异常、高血压、血糖调节异常等多种代谢异常,肥胖是基础,内在机制是胰岛素抵抗,后果是引起心脑血管疾病和2型糖尿病;湿热内阻中焦系基本病机,临床准确辨证,温清并用、化湿泄热,升清降浊、斡旋气机,辛开苦降适当配伍芳香化湿药,能切中代谢综合征的病机,可作为治疗代谢综合征特色之法,屡见奇效.
作者:王学妍;王士彪;李明哲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观察羌菊蜈蝎汤治疗风湿痹痛、顽固性头痛疗效.[方法]将70例门诊患者按证型分组.顽固性头痛组40例羌菊蜈蝎汤(羌活、白菊花、天麻、川芎、僵蚕各10g、全蝎3g、蜈蚣5g),1剂/d,水煎3次,180mL/次,早晚口服;辨证分型加减.风湿痹痛组30例羌菊蜈蝎汤,1剂/d,水煎3次,180mL/次,早晚口服;辨证分型加减.连续治疗15d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不良反应.治疗1疗程,判定疗效.[结果]顽固性头痛组痊愈25例,有效14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7.50%.风湿痹痛组痊愈16例,有效12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3.33%.[结论]羌菊蜈蝎汤治疗风湿痹痛、顽固性头痛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刘英明 刊期: 2014年第02期
抗风湿药氯喹、硫唑嘌呤、甲氨喋呤、柳氮磺胺吡啶等都可导致乙型肝炎病毒(HBV)再激活,联合小剂量泼尼松亦可导致皿V再激活.免疫抑制剂减量或停用后发生HBV再激活的较多.使用免疫抑制剂后HBV活化概率24%~78%,进一步产生黄疸性肝炎10%~63%,肝衰竭4%~60%[1].HBsAg(+)患者化疗后可发生HBV再激活,出现黄疸型肝炎、非致死性肝衰竭、病死的概率分别为22.2%、3.7%和3.7%.故预防HBV再激活十分重要.将要接受化疗、免疫抑制治疗或器官移植者都应监测病毒DNA和肝功能、筛查乙肝标志物.早期、提前抗病毒治疗效果优于发生HBV再激活后再干预.无论HBeAg(+)与否以及HBV-DNA水平高低,都应进行预防性抗病毒治疗.可以用中医扶正固本法提升人体正气.
作者:王建龙;卢秉久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观察步长龙生蛭联合西药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58例住院患者按抽签法分为两组.对照组29例银杏达莫注射液25mL+生理盐水250mL,2次/d,静滴;肠溶性阿司匹林,0.1g/次,3次/d,口服.治疗组29例步长龙生蛭,2.0g/次,3次/d,口服;西医治疗同对照组.连续治疗28d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不良反应.治疗1疗程,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痊愈8例,显效6例,有效8例,无效5例,恶化2例,死亡0例,总有效率75.86%.对照组痊愈4例,显效6例,有效5例,无效10例,恶化3例,死亡1例,总有效率51.72%.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两组均有改善(P<0.05),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步长龙生蛭联合西药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符青伟 刊期: 2014年第02期
高天舒教授认为七情内伤影响肝脏功能,亦与饮食、环境、体质、性别相关,肝失条达,郁久化火,灼津成痰,阻滞脉络,痰气互结,发为瘿肿,以肝火旺盛、痰气互结型为多见.根据肝气郁结程度,应用消瘿散结汤,酌情加减治疗,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周婵媛;高天舒 刊期: 2014年第02期
咳嗽虽不独于肺,也“不离于肺”,慢性咳嗽为常见病,多发病,迁延难愈,给患者带来极大痛苦.通过具体病例,分析咳嗽的病因病机,治疗原则,辨证应用金沸草散,临证加减,疗效满意,值得推广.
作者:陈拥军;扈国杰;孙晓伟;周洁;张瑶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观察血栓通针剂联合西药常规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90例住院患者按入院先后分为两组.对照组45例西药常规抗心衰,低盐饮食、吸氧、休息、利尿、抑制神经内分泌因子活性等.治疗组45例血栓通针剂300mg+5%葡萄糖250mL,1次/d,静滴;西药常规治疗同对照组.连续治疗14d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左心室射血分数、血浆NT-proBNP水平、不良反应.治疗1疗程,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痊愈10例,显效18例,有效14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3.33%.对照组痊愈8例,显效15例,有效16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86.67%.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左心室射血分数两组均有提高(P<0.05),治疗组提高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血浆NT-proBNP水平两组均有下降(P<0.05),治疗组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栓通针剂联合西药常规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杨兰 刊期: 2014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