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安平;汪泳涛;赵玲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及护理干预小儿肺炎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48例住院患者按就诊顺序分为两组.对照组24例头孢哌酮舒巴坦,75mg/次,2次/d,静滴;肺炎支原体衣原体阳性用阿奇霉素,500mg/次,1次/d,静滴.治疗组24例特定穴位推拿护理、中药穴位贴敷三伏天用三伏贴方及耳穴压豆治疗.西药治疗同对照组.连续治疗7d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双肺哆音、肺部阴影、不良反应.连续治疗2疗程,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治愈12例,显效9例,有效2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5.83%.对照组治愈10例,显效4例,有效6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83.33%.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患儿平均住院时间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及护理干预小儿肺炎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凌爱秀;李永梦;覃瑶瑶;韦英丽;黄海敏;梁春胡;戴大琳 刊期: 2014年第02期
“药流后阴道出血”属“胞衣残留”、“产后恶露不断”、“堕胎下血”等,遵循“虚者朴之、热者清之、疲者化之”、“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原则,依据恶露的色、量、臭气、质等辨其寒、热、虚、实.药流净能够缩短药物流产后出血时间、减少阴道出血量,促进月经恢复,作用机理可能与抗感染、止血、兴奋子宫平滑肌、促进子宫内膜的修复以及促进绒毛或蜕膜变性、坏死等有关.目前对病因病机、用药选方认识还未完全统一规范,中药对生殖激素、子宫血管及形态变化影响机理还未明确;期待今后加强实验及临床研究,进一步探明病因病机.
作者:于田华 刊期: 2014年第02期
中药汤剂能充分适应辨证施治需要,疗效快,易吸收,作用强等特点,应用广泛.以往对中药汤剂研究集中在配伍、炮制及煎煮方面,对患者用药依从性研究较少.中药汤剂使用依从性是治疗基础.中药汤剂使用存在非依从性现象.提高病人依从性:①注重汤剂抓取、制备简单化,改善汤剂外观,适当加入辅料改善口感.②注重汤剂服用、吸收方便性.加入某一种药物配伍以改善汤剂的外观和口感.③注重汤剂费用低廉、效果灵验.有效沟通医、药、病三者关系,及时地解释处方用药的原因和意义,耐心解答病人的咨询.
作者:陈焕旭;龙丽;叶颖 刊期: 2014年第02期
脾肾气虚型慢性肾衰竭病因复杂多样,风邪、湿热、湿毒、瘀血等在疾病发生、病情加重过程中有重要影响.治疗当益气养阴、健脾补肾、去瘀泄浊为主;扶正祛邪,标本兼治;化湿、通腑、泻浊、活血化瘀、利水消肿.中药剂型改革“尿毒清颗粒”、“虫草排毒胶囊”等,中晚期结肠序贯透析加中药保留灌肠、药浴等疗效较好.系统治疗原发病是防范肾衰竭发生的重要措施;规律的血液透析和对症治疗主要手段;条件具备时行肾移植术是改善肾衰竭患者生活质量的较好办法.
作者:岳红梅 刊期: 2014年第02期
辛开苦降是辛温与苦寒两类药物巧妙配伍治疗疾病的独特方法,寒热并用以和阴阳,苦辛并进以调升降,补泻兼施以顾虚实,使寒热得解,脾胃升降恢复正常,泻不耗气,补不滞中.代谢综合征包括形体肥胖、血脂异常、高血压、血糖调节异常等多种代谢异常,肥胖是基础,内在机制是胰岛素抵抗,后果是引起心脑血管疾病和2型糖尿病;湿热内阻中焦系基本病机,临床准确辨证,温清并用、化湿泄热,升清降浊、斡旋气机,辛开苦降适当配伍芳香化湿药,能切中代谢综合征的病机,可作为治疗代谢综合征特色之法,屡见奇效.
作者:王学妍;王士彪;李明哲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观察辨证分型治疗慢性咳嗽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78例门诊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39例氨溴索分散片,30mg/次,3次/d,口服;阿莫西林分散片,0.5g/次,3次/d,口服.治疗组39例辨证分型①风寒袭肺、风热犯肺.风寒袭肺,三拗汤及止嗽散;风热犯肺,桑菊饮.②痰热郁肺、肺阴亏耗.痰热郁肺,清金化痰汤;肺阴亏耗,沙参麦冬汤.③风燥伤肺、痰湿蕴肺.风燥伤肺,桑杏汤;痰湿蕴肺,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1剂/d,水煎300mL,分早晚2次温服.连续治疗7d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不良反应.连续治疗2疗程,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治愈24例,显效7例,有效5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2.31%.对照组治愈13例,显效6例,有效12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79.49%.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辨证分型治疗慢性咳嗽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梁锐中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观察益心活血祛瘀汤治疗冠心病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78例住院患者按就诊顺序编号法分为两组.对照组39例消心痛,10mg/次,3次/d,口服;肠溶阿司匹林,75mg/次,1次/d,口服;低分子右旋糖酐,250mL/次,1次/d,静滴;心绞痛加硝酸甘油片,0.5mg/次,1次/d,舌下含服.治疗组39例益心活血祛瘀汤(黄芪、山楂、葛根各30g,麦冬25g,瓜蒌、川芎各20g,人参、陈皮、薤白、丹参各15g,红花、菖蒲、郁金各10g),1剂/d,水煎200mL,早晚口服.连续治疗14d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硝酸甘油用量、心电图、血脂、血液动力学、不良反应.连续治疗2疗程,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显效21例,有效11例,无效5例,加重2例,总有效率82.05%.对照组显效9例,有效15例,无效8例,加重7例,总有效率61.54%.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心电图疗效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血脂(TC、TG、HDL-C、LDL-C)及血液动力学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心活血祛瘀汤在治疗冠心痛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黑家明 刊期: 2014年第02期
中医药慢性前列腺炎治疗效果显著.综述中医药治疗慢性前列腺炎作用机制、中医辨证论治在慢性前列腺炎治疗中起到重要作用以及对临床经验分析.
作者:关键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糖尿病胃轻瘫人数日益增多,现代医学在控制血糖的基础上应用促胃肠动力药,方法单一,疗效欠佳.应用连苏饮治疗,临证加减,标本同治,疗效良好,值得推广.
作者:周慎;戴芳芳 刊期: 2014年第02期
医院获得性肺炎有内源性和外源性,常见病原体为细菌和病毒,多由呼吸道感染,也有由血行入肺;传播过程包括感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缺一不可,加强感染源管理,开展医院感染的监测有助于减少感染源;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定期清洁与消毒可以减少病源传播;加强临床抗菌药物和激素管理,可减少院内感染性肺炎发生.中药治疗防治效果较好,尤其在预防方面,且毒副作用小,经济安全,期待医务人员的不断探索研究,可以逐渐克服难题,争取在防治医院感染性肺炎时,中医能获得更佳的治疗效果.
作者:王悦君;赵海明;闫成奎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观察天麻钩藤饮治疗腔隙性脑梗塞疗效.[方法]对17例门诊及住院患者使用天麻钩藤饮(天麻先煎30g,钩藤后下15g,石决明先煎30g,栀子、杜仲各15g,桑寄生、灯盏花各20g,僵蚕15g,蝉衣10g,紫贝齿先煎30g,怀牛膝15g);1剂/d,水煎300mL,餐后口服.连续治疗7d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不良反应.治疗1疗程,判定疗效.[结果]治愈15例,好转2例,无效0例,总有效率100.00%.[结论]天麻钩藤饮治疗腔隙性脑梗塞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赵会云;张洪进 刊期: 2014年第02期
从《内经》的按热邪所在部位循经取穴,到《难经》五输穴泄热,再到《伤寒论》六经辨证针刺,针灸治疗外感的热病的基本思想在春秋两汉时期已确立.晋代《针灸甲乙经》主要是具体辨治的发挥,唐代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在用穴上有更详细论述,并主张脉诊和针灸结合,并首先提出热病可灸,后世对此有所争议;宋金元是针灸的繁荣时期,虽然在理论框架上没有突破前人,具体临证理论和著述非常丰富,尤其是刺血泄热应用广泛;明代著述主要记述各种外感热病取穴,清代针灸逐渐没落,但各家的著述也有独到发挥.
作者:张安平;汪泳涛;赵玲 刊期: 2014年第02期
历代中医研究者认为老年性痴呆因脑髓失养而至,主从心,肾,脾三脏治疗.从肝论治,通过疏肝,养肝,清肝以行气补血,活血祛瘀,化痰解毒.
作者:杨植媛;吴红彦;李海龙 刊期: 2014年第02期
从中医肾病内涵及外延出发,促进中医肾病发展与进步,需要立足中医传统,并深入挖掘中医肾病诊疗突出特点和独特优势,也要积极将各种中西医肾病理论与实践结合,以中医为主,西医为辅,互为补充和促进,达到更好诊疗效果.
作者:朱弋黔;唐荣芬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观察参枣汤治疗室性早搏疗效.[方法]使用前瞻性设计方法,对92例住院及门诊患者使用参枣汤(炙甘草12g,桂枝、生姜各9g,麦冬18g,酸枣仁9g,太子参12g,阿胶6g,生地黄48g,大枣30枚),气滞血瘀加制香附15g;水肿加车前子12g,益母草15g;气血两虚,动则汗出,少气,顽固之过早搏动,反复出现二联律、三联律加重炙甘草用量至30g,并加黄芪15g,茯苓12g,泽泻10g;肝阳亢盛加石决明15g,钩藤20g;血瘀加三七15g,桃仁、红花各10g;表虚自汗加黄芪30g,白术15g;心动过速加柏子仁15g,石菖蒲10g;心阳虚心动过缓加制附子10g,麻黄5g;胸阳不振兼痰浊加瓜蒌壳15g,薤白、制半夏各10g.1剂/d,水煎500mL,早晚分服.连续治疗7d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心律、心电图、不良反应.连续治疗5疗程,判定疗效.[结果]治愈17例,好转64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90.22%.[结论]参枣汤治疗室性早搏,疗效满意,无副作用,值得推广.
作者:刘岩;韩易言;郑曲 刊期: 2014年第02期
从药性功能、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等四方面阐述人参治疗气虚欲脱证的作用和功效.
作者:周光珍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观察黄芪注射液联合西药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60例门诊及住院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阿昔洛韦,0.2g/次,3次/d,口服.维生素C,0.25g次,1次/d,口服;辅酶A,50U/次,1次/d,静滴;控制并发症,心衰及心律失常.治疗组30例黄芪注射液20mL+ 10%葡萄糖溶液200mL,1次/d,静滴;西药治疗同对照组.连续治疗23d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不良反应.连续治疗2疗程,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痊愈14例,显效11例,有效5例,无效0例,总有效率100.00%.对照组痊愈8例,显效9例,有效9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86.67%.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黄芪注射液联合西药治疗病毒性心肌炎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王磊;黄艳平;戚琳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观察羌菊蜈蝎汤治疗风湿痹痛、顽固性头痛疗效.[方法]将70例门诊患者按证型分组.顽固性头痛组40例羌菊蜈蝎汤(羌活、白菊花、天麻、川芎、僵蚕各10g、全蝎3g、蜈蚣5g),1剂/d,水煎3次,180mL/次,早晚口服;辨证分型加减.风湿痹痛组30例羌菊蜈蝎汤,1剂/d,水煎3次,180mL/次,早晚口服;辨证分型加减.连续治疗15d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不良反应.治疗1疗程,判定疗效.[结果]顽固性头痛组痊愈25例,有效14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7.50%.风湿痹痛组痊愈16例,有效12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3.33%.[结论]羌菊蜈蝎汤治疗风湿痹痛、顽固性头痛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刘英明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观察血栓通针剂联合西药常规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90例住院患者按入院先后分为两组.对照组45例西药常规抗心衰,低盐饮食、吸氧、休息、利尿、抑制神经内分泌因子活性等.治疗组45例血栓通针剂300mg+5%葡萄糖250mL,1次/d,静滴;西药常规治疗同对照组.连续治疗14d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左心室射血分数、血浆NT-proBNP水平、不良反应.治疗1疗程,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痊愈10例,显效18例,有效14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3.33%.对照组痊愈8例,显效15例,有效16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86.67%.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左心室射血分数两组均有提高(P<0.05),治疗组提高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血浆NT-proBNP水平两组均有下降(P<0.05),治疗组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栓通针剂联合西药常规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杨兰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护理脑卒中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60例门诊患者按掷骰子法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常规护理.治疗组30例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连续治疗10d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护理效果、不良反应.连续治疗3疗程,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痊愈16例,显效10例,有效3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6.67%.对照组痊愈10例,显效11例,有效4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83.33%.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护理脑卒中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高秀红;胡小军 刊期: 2014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