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CYFRA21-1和CEA的临床应用

曾波航;李丹;黄慧;吕嘉春;于宪;邬勇坚

关键词:肿瘤标志物, 细胞角质蛋白19片段, 癌胚抗原, 非小细胞肺癌
摘要:目的研究癌标CYFRA21-1及CEA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诊断、病情及预后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用放射免疫法检测101例NSCLC患者和112例良性肺疾病患者血清CYFRA21-1和CEA,比较NSCLC的不同组织类型、临床分期、手术前后差异.结果 CYFRA21-1对NSCLC诊断敏感性、特异性、有效性为72.4%、87.3%、79.1%,CYFRA21-1对鳞癌诊断敏感性、有效性高于腺癌(P<0.05),而CEA对NSCLC诊断敏感性、特异性、有效性为47.5% 、 94.0% 、 71.6%,CEA对腺癌诊断敏感性、有效性高于鳞癌(P<0.01),CYFRA21-1与CEA联合应用可提高对NSCLC诊断敏感性、有效性.血清CYFRA21-1水平与TNM分期有关,随病情变化而改变.结论血清CYFRA21-1检测特别是与CEA联合应用对NSCLC患者诊断、病情监测、预后判断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肿瘤防治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p27kipl蛋白与雌、孕激素受体在子宫内膜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目的探讨p27kipl、雌激素受体(ER)与孕激素受体(PR)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用免疫组化法检测66例子宫内膜癌、29例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病变和31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p27kipl蛋白及其癌组织中ER和PR的表达.结果在癌组织中p27kipl的表达率为53.0%,明显低于非典型增生病变的75.8%和正常子宫内膜的87.1%,并与其分级有关;ER和PR的表达与p27kipl相似.结论 p27kipl与此癌的发展和恶性程度有关,这对其治疗和预后有参考价值.

    作者:安天义;刘民培;吕振涛;张晓艳;蔺迪;戴兵;刘亚革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食管穿孔修补术后并发食管癌1例报告

    病人,男,60岁.1991年11月因吞食肉团阻塞于食管下段,在当地医院采用纤维食管镜取出异物.术后出现右上腹剧烈疼痛,疑为胃穿孔而行急诊剖腹探察术,术中未发现穿孔病灶,实施了远端胃大部切除术.术后5小时出现左下胸痛,高烧,呼吸急促,经相关检查后疑为食管穿孔,当晚又经左胸剖胸探察,术中见胸腔有大量脓液,食管下段穿孔,冲洗胸腔,修补食管穿孔,并置胸管引流,术后抗炎治疗.至99年3月始出现进食梗阻,呈进行性加重.

    作者:周磊;周叔恭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河北磁县、河南林县食管癌流行趋势

    目的对我国河北磁县、河南林县食管癌发病死亡率进行趋势分析及预测.方法采用磁县、林县食管癌发病、死亡资料进行流行病学研究分析,并用灰色系统GM(1,1)模型预测其发病率、死亡率趋势.结果近十年来磁县、林县食管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呈下降趋势,但较为缓慢.预测2002年食管癌发病率男性为99.60/10万,女性为65.81/10万,食管癌死亡率男性为75.54/10万,女性为44.76/10万,食管癌发病率、死亡率均仍属较高水平.结论磁县、林县食管癌发病率、死亡率均仍属较高水平,提示我们应该继续深入地在该地区开展食管癌的综合防治工作,坚持不懈.

    作者:贺宇彤;杨玲;侯浚;邵壮;张思维;孟凡书;连士勇;乔友林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人肝癌细胞放射敏感性体外研究

    目的用体外实验方法探讨人肝细胞癌的放射敏感性.方法三株人肝癌细胞HepG2、SMMC-7402、SMMC-7721体外培养,应用集落形成法和MTT法测定6MVX线不同剂量照射后细胞的存活率,计算三株细胞放射敏感性参数.结果 HepG2的D0为1.5,SF2为0.45;7402的D0为1.6,SF2为0.63;7701的D0为1.8,SF2为0.79.MTT法与集落形成法相关性较好,r=0.958(P<0.05).结论 HepG2具有较高的放射敏感性,7402和7721的放射敏感性较低;MTT法可替代集落形成法作细胞放射敏感性的快速测定.

    作者:石卫民;范义湘;陈龙华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生化调节方案MTX/5-FU/DDP(MFP)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生化调节方案MTX/5-FU/DDP(MFP)治疗晚期胃癌的疗效与毒性.方法 1998年6月至2000年6月应MTX/5-FU/DDP(MFP)治疗晚期胃癌42例.结果全组总有效率(CR+PR)47.6%,对初次化疗患者有效率66.7%,对曾接受过化疗者有效率37.04%,对曾接受过5-FU治疗者有效率36.8%.统计学分析显示MFP方案对初次化疗者的有效率显著高于以往接受过化疗者.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该方案对晚期胃癌疗效较好,不良反应轻,而且十分经济便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哲海;孔莉;张恩宁;冯斌;周登光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HAB18G在肝癌细胞中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的研究

    抗人肝癌单抗HAB18早已证实与肝癌组织有很好的亲和力,以其为载体的导向药物治疗肝癌目前已进入临床实验.为了更好的了解其相应抗原在肝癌表达的意义,我们对四种肝癌细胞与正常肝细胞HAB18GmRNA及相应蛋白的表达进行了细胞内定位及半定量分析,试图探索HAB18G基因蛋白产物的表达规律.

    作者:段旭东;石梅;陈志南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原发性肝癌的局部治疗

    局部治疗是不能手术切除的原发性肝癌(以下简称肝癌)的重要治疗方法,其方法简便,疗效确切,自80年代开展以来,显著地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了生存期.现将肝癌的局部治疗研究现状综述如下.

    作者:李琦;凌昌全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p53、p21WAF1及p16在胃癌前病变和胃癌中的表达

    目的研究p53、p21WAF1、p16在胃癌前病及胃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探讨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采用SP免疫组化法检测慢性萎缩性胃炎65例、肠化93例、胃上皮不典型增生94例、胃癌60例中三者的表达.结果随着病变的发展三者均有较明显失活(P<0.05).结论 p53、p21WAF1及p16的失活对于胃癌的发生有重要作用,p53和p21WAF1的失活有协同性属于癌症发生的相对晚期事件,p16的失活发生于病变早期.

    作者:蓝菁;熊永炎;田素芳;余少平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端粒酶在乳腺癌临床上的应用

    1 端粒酶的研究概貌人染色体的末端有一个重要的复发结构(TTAGGG)称端粒,发现于30年代.它随细胞的分裂而缩短,到一定的程度,细胞将不再分裂,进入衰老、死亡期.即端粒的长度限制了细胞分裂的次数[1].端粒酶——一种依赖RNA的DNA核糖核酸蛋白聚合酶,是在特定的条件下被激活,修复缩短的端粒来稳定染色体,阻止TTAGGG重复结构的持续丢失.50年代检测出端粒酶.它是“永生”细胞和肿瘤细胞得以“永生”的关键.

    作者:余建军;高标;周咸亮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微血管密度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贲门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目的探讨贲门癌组织中微血管密度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与其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对48例具有较完整临床病理资料的贲门癌组织,进行了CD34、VEGF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分析VEGF和微血管密度(MVD)与贲门癌的分化程度、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的关系.结果 VEGF阳性表达与MVD均与癌组织分化程度、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有相关性(P<0.05),并且在VEGF阳性表达的肿瘤中,MVD明显高于阴性者(P<0.05).结论 VEGF与贲门癌的血管生成密切相关,对肿瘤生长、浸润和转移有促进作用.VEGF和MVD可作为预测贲门癌生物学行为指标之一.

    作者:刘钧;赵永年;朱治键;黄一凡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VEGF与MMP-9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相互关系的研究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与胃癌预后的关系.方法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了40例胃癌术后标本中VEGF及以原位杂交技术检测MMP-9 mRNA的表达.结果 VEGF、MMP-9mRNA在胃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5%、60%;VEGF蛋白表达与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关系密切;MMP-9mRNA的表达与胃癌的浸润程度、TNM分期、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而与性别、肿瘤大小、部位无关.结论 MMP-9、VEGF在肿瘤侵蚀转移中起重要作用;其共位表达有助于判断胃癌预后.

    作者:金海燕;沈志祥;谭诗云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晚期胃癌联合化疗疗效分析

    目的观察晚期胃癌联合化疗的临床疗效.方法联合应用HCPT+FUDR+CF+DDP治疗54例均经病理检查确诊的晚期胃癌患者,28天为一周期.每个病历应用2~6个周期.观察近期疗效及毒性.结果近期疗效CR 2例 (3.70%),PR29例(53.7%),NC14例(25.9%),PD 9例(16.6%),有效率CR+PR为57.4%,毒副反应以胃肠道和骨髓抑制为主,经一般处理可耐受.结论 HCPT+CF/FUDR+DDP(HFP)方案治疗晚期胃癌的疗效高于文献报道,值得进一步观察研究.

    作者:陆海波;白玉贤;吴瑾;杨淑萍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麻醉中2例心跳呼吸骤停的抢救

    例1.男,59岁,体重69kg,ASAⅠ级.在连硬外麻醉下行左乳癌根治术,T2-3穿刺顺利.术中以0.25%布比卡因维持麻醉,手术结束前15min推注10ml.患者术中清醒,监测心电图、血压正常.手术结束时患者突然出现叹气样呼吸,随即呼叫患者发现意识丧失,ECG显示HR 8 bpm,血压消失.急行面罩加压给氧、气管插管,同时胸外心脏按压.静注肾上腺素1mg,2分半钟后HR 58bpm、BP11.3/6kpa,5min后患者自主呼吸恢复.考虑术毕前推注0.25%布比卡因10ml剂量偏大、浓度偏高、阻滞范围较大而使胸交感神经广泛阻滞致循环功能不全,肋间肌、膈肌麻痹致呼吸功能不全,仍维持通气.8min后患者完全清醒拔出气管导管.观察10min未见异常后出室,12天后康复出院.

    作者:李英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肺癌异质性的分子病理学研究

    肿瘤异质性(heterogeneity)是指肿瘤性质上的多样性.异质性对于解释肿瘤基础研究及临床研究中出现的许多疑问具有重要意义.有关肿瘤异质性的研究,已经从肿瘤病理学深入到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分子遗传学,分子病理学等方面.肺癌异质性较为明显,一直是讨论肿瘤异质性的主要对象.大量研究表明肺癌的形态学表现、核型、生长速率、DNA含量、转移潜能、对化疗药物的耐药性等各方面都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异质性.

    作者:张伟;林宜先;熊永炎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4种水果的致突变及抗突变同步试验

    目的为筛选有抗突变作用的天然水果.方法采用抗突变和致突变同步快速试验对猕猴桃、石榴籽、冬雪蜜桃及野茄果4种可食性水果进行了试验.做加和不加大鼠肝脏微粒体酶(S9)的两种试验.结果全部受试物均未发现致突变毒性;猕猴桃及石榴籽显示对丝裂霉素C引起的致突变作用有拮抗效应;冬雪蜜桃有间接抗突变作用;野茄果未显示抗突变性 .结论猕猴桃、石榴籽及冬雪蜜桃是抗突变剂.

    作者:赵泽贞;魏丽珍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呕必停改进方案预防大剂量顺铂所致迟发性恶心呕吐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单用呕必停与呕必停联用地塞米松、胃复安预防大剂量顺铂所致恶心呕吐的效果 .方法病人分为两组,一组单用呕必停(对照组),一组应用呕必停联合地塞米松、胃复安(观察组),共观察4天.顺铂用量40~60mg/m2.结果控制迟发呕吐有效率:在观察组为93.8%(平均),对照组为73.9%(平均),控制迟发恶心有效率:观察组为91.8%(平均),对照组为68.7%(平均),有明显差异(P<0.05),但急性反应有效率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对大剂量顺铂引起的迟发恶心、呕吐有效率,观察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而急性反应两组效果差异不明显.

    作者:马磊;马海龙;赵旭林;贺利民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转化生长因子βⅠ型受体在老年胃癌组织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研究TGF-βRⅠ表达与老年胃癌的生物学行为和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方法检测50例内窥镜胃良性活检标本及61例老年胃癌手术标本中TGF-βRⅠ的表达情况.结果胃良性活检标本TGF-βRI表达阳性率>95.00%,胃癌表达阳性率为31.5%,其表达水平与胃癌浸润胃壁深度和pTNM分期呈负相关(P<0.01).TGF-βRⅠ阳性者术后3、5年生存率优于阴性者.结论检测胃活检粘膜及老年胃癌组织中TGF-βRⅠ表达状况,有助于了解胃粘膜癌变倾向及老年胃癌生物学行为和对患者预后的判断.

    作者:官国先;寿楠海;姜希宏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C-erbB-2及nm23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研究C-erbB-2和nm23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预后价值.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65例临床随访资料完整的乳腺癌患者标本中,C-erbB-2和nm23的表达情况,用Cox回归分析其预后意义.结果 C-erbB-2及nm23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0%和55.4%.C-erbB-2表达与腋淋巴结状态呈正相关,与生存率呈负相关,而nm23表达则相反.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腋淋巴结状态,C-erbB-2及nm23过度表达等3项指标反映乳腺癌预后情况,危险度分别为3.1046,2.6582,0.3704.结论 C-erbB-2及nm23是仅次于乳腺癌腋淋巴结状态的独立的预后指标,联合检测可提高其预后价值.

    作者:王涛;周云峰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肾颗粒细胞癌合并回肠间质瘤1例

    患者女,59岁.因间断黑便1年余,近来加重,并伴上腹部隐痛,恶心、呕吐,于2000年10月11日以“消化道出血”入院.检查:一般情况欠佳,神清,重度贫血貌.遂行急诊肠镜检查见升结肠及回盲部有较多积血致视野不清,未发现肿瘤及明确出血点.于10月19日行肠系膜上动脉造影检查,提示空肠占位性病变,考虑平滑肌肉瘤可能性大.后行腹部CT检查发现左侧肾腔占位.于11月13日行左肾切除及部分空肠切除吻合术.

    作者:任勇;陈寿松;齐曼丽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检测血清恶性肿瘤特异性标志物在肺癌早期诊断中的实验研究

    目的研究恶性肿瘤特异性标志物(TSGF)在肺癌早期诊断中的实用价值.方法采用对比分析法,检测TSGF的敏感性、特异性及诊断正确率.结果TSGF对肺癌诊断的敏感性为82.5%、特异性为96.2%及诊断正确率为91.7%.结论TSGF在肺癌诊断中具有敏感性和特异性高的特点,如果将TSGF检测与患者的临床表现以及影像学资料结合起来,并且动态观察TSGF的变化,可望进一步提高肺癌早期诊断率.

    作者:薛建平;王先广;朱虎;李伯良;刘大珍 刊期: 2001年第06期

肿瘤防治研究杂志

肿瘤防治研究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湖北省卫生厅;中国抗癌协会;湖北省肿瘤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