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馨;刘婉会
[目的]观察红花注射液治疗外伤后不同程度的头痛疗效.[方法]按照诊断标准把222例患者随即分为红花注射液治疗组112例和口服药对照组110例,观察治疗14天后的效果.[结果]治疗14天后,治疗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不同头痛程度上的疗效差异显著(P<0.01),轻度头痛疗效好于中度和重度.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0.4%(其中轻度组的有效率为90.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49.1%(其中轻度组的有效率为60.9%)(P<0.01).[结论]红花注射液在治疗轻度外伤性头痛的效果显著.
作者:张旸 刊期: 2008年第06期
指出慢性浅表性胃炎(脾胃虚寒型)病机为中焦气机不利、脾胃升降失职.病理性质不外虚实两端:虚为脾胃虚弱,脾阳不足;实为实邪内阻,虚实夹杂.方用六君子汤加减,治疗52例,显效35例,有效13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2.3%.
作者:王似春 刊期: 2008年第06期
以老年肺癌为例,对常见症状及治疗后缓解情况、心肝肾功能、一般功能状况、瘤体变化情况及生存期进行了量化.指出治疗老年肺癌时,应着眼于如何改善患者临床症状,达到患者一般状态较好且不损伤心、肝、肾等重要脏器的功能,以提高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期,不必以追求肿瘤缓解率为第一要务.今后研究工作中应增加样本例数.
作者:毛新罡;殷东风 刊期: 2008年第06期
《内经》曰:治病必求于本.言求其受病之本因也.有本因,斯有本证.如伤风恶风,伤寒恶寒,…….病轻者无传变,重者多传变,谓之变证.小伤寒谓绍派伤寒中一本证.为此加以介绍.
作者:沈元良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观察肾衰方治疗慢性肾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30例慢性肾衰竭患者,经过中医辨证分型,予以肾衰方为基础方根据不同证型加减应用,观察患者的临床症状和肾功检验的改善程度.[结果]慢性肾衰竭患者经肾衰方治疗后,临床症状和肾功检验均有所改善,以肾功作为评定疗效的标准,总有效率达76.7%.[结论]通过中医辨证以肾衰方为基础方治疗慢性肾衰竭,可以有效改善临床症状,并同时改善肾功能.
作者:费焱燚;崔丽娟;姜美娴;何学红 刊期: 2008年第06期
慢性结肠炎属中医泄泻、下痢、腹痛范畴.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以反复发作腹痛、腹泻、粘液便或白便,本病常因饮食所伤,情感失调而发病.
作者:瞿晓青 刊期: 2008年第06期
中风偏瘫多由肝肾虚弱,中气不足,血运无力,脉络瘀阻所致,治宜益气活血通络为原则,以求气得充,血能行,瘀可化.除内服中药外,针灸是治疗中风后遗症的有效方法,如能药针并用,有机结合,方能收到好的效果.
作者:武玉书 刊期: 2008年第06期
<幼科发挥>学术特点是重视四诊合参,关于切脉作了定性的补充.尤重望诊,对小儿的神色形态的观察进行总结归纳.重视脏腑辨证,谨守病机,治病求本,对肾病及兼证、咳嗽有痰、汗证等的治疗,颇为中肯.重视调治脾胃的王道之治,强调变蒸非病.其理论源自<内经><难经><伤寒论>等,又成为后世医家的学术源头.
作者:夏晨;韩桂贤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观察软坚清脉中药联合他汀类药物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疗效.[方法]将110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单用他汀类药物,治疗组运用他汀类药物和软坚化痰、健脾解毒中药口服.共观察6个月.[结果]两组非HDL下降明显(P<0.05).但组间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的颈动脉硬化斑块消退和减小的幅度要优于对照组(P<0.05).治愈率、显效率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软坚清脉中药可以促进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消退和减小.
作者:王政琨 刊期: 2008年第06期
2005年5月至2006年5月,笔者用葛根素治疗颈性眩晕50例,并与用尼莫地平联合三磷酸腺苷治疗的24例作对照.现介绍如下:
作者:刘兰霞 刊期: 2008年第06期
肾小球性血尿是肾内科常见疾病,临床上以病程绵长、病理改变多样、临床表现较少为特征.但目前西医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而中医药治疗收到了较好的疗效,有不少病例获得了完全缓解.近年来笔者采用补肾活血法治疗原发性肾小球性血尿50例,效果良好.
作者:陈路 刊期: 2008年第06期
认为慢性萎缩性胃炎病机为正虚为本,邪实为标.正虚为气虚、阳虚、阴虚或阴阳两虚.邪实以湿、寒、热、炎、滞、瘀等.治疗关键一是治标(祛邪),二是固本(扶正).治疗65例,其中痊愈3例,显效21倒,无效3例.总有效率95.4%.
作者:韩文功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通过用中药(藤仙)和西药(甲氨喋呤)结合与单纯西药(甲氨喋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对比观察,了解中西医结合治疗类风湿的优势,确定其疗效.[方法]将确诊的150例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藤仙甲组)100例给予鸡血藤威灵仙为主的中药胶囊,配合甲氨喋呤口服;对照组(西药组)50例单纯给予甲氨喋呤口服.[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与对照组分别为89%与90%,各组治疗前后的8项疗效观察指标改善明显,(P<0.01)治疗前后均值差变化两组间比较不明显,(P>0.05).[结论]藤仙甲组与西药组治疗RA疗效肯定,但前者起效快,不良反应明显少于和轻于后者,中西医结合治疗比单纯西医治疗有一定的优势.
作者:姜玉娟;范玉明 刊期: 2008年第06期
膝部的创伤及手术、骨折后固定时间过长等引起的关节内纤维粘连、关节囊挛缩、股四头肌短缩,都是造成膝关节僵硬的主要原因.我院自2006以来共对87膝关节粘连的患者进行了康复治疗,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作者:吴迪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各30例,对照组单用强心、利尿、扩血管方法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益气温阳法中药治疗,两组均治疗4周.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的变化情况.[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6.7%,对照组为66.7%,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疗效显著.
作者:陈联中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通过晚期肺癌患者中医临床症状进行的因子分析,探讨晚期肺癌中医辨证规律,为合理的运用中医理法方药治疗晚期肺癌提供新思路.[方法]对183例各种晚期肺癌患者的中医临床症候进行回顾性调查,制定症状评估量表统计数据,对所获得的相关数据用SPSS12.0软件进行因子分析.[结果]气阴两虚、脾胃虚弱是晚期肺癌的主要证型.[结论]治疗晚期肺癌,建议以益气养阴,调补脾胃为基本治疗法则.此治疗法则为规范化治疗晚期肺癌的组成部分,以达到提高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的目的.
作者:张学哲;张宁苏 刊期: 2008年第06期
中医胁痛症,是临床较多见的病症之一.常见的中医辨证分型有肝气郁结型、瘀血停滞型、血不养肝型、肝阴不足型.用<伤寒论>经方四逆散加味为基本方,根据临床伴随症状辨证加减,治疗本病症收到满意的效果.对胁痛的发病原因、机理转变以及四逆散加味组方原理及现代药理作用进行了探讨.
作者:周永安;刘路芬 刊期: 2008年第06期
过敏性紫癜以邪热迫血妄行为多见,以清热凉血为主要治则.自拟方紫癜灵,不仅缩短疗程,而且克服了激素治疗出现的反弹弊端.
作者:张丽娜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观察理气和胃方联合铝碳酸镁治疗妊娠期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90例患者分为治疗组60例,对照组30例,治疗组用中药理气和胃方联合铝碳酸镁,对照组单用铝碳酸镁,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临床症状改善的总有效率为91.3%,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3.3%,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中药理气和胃方联合铝碳酸镁是治疗妊娠期胃炎的有效治疗方法.
作者:赵清 刊期: 2008年第06期
蛋白尿是原发性或者继发性肾小球疾病的主要临床表现之一,亦是肾脏病 实验室诊断和疗效判断的重要指标,对肾脏病的病程、治疗和预后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作者:常自恩 刊期: 2008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