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立峰
目的 探讨组织多普勒技术(DYI)对2型糖尿病(DM)患者左室心功能进行评估的价值.方法 应用常规二维、M型超声心动图测量射血分数(EF)、左室短轴缩短率(FS);应用组织多普勒成像(DTI)检测二尖瓣环运动频谱、脉冲多普勒技术(PDW)检测二尖瓣口血流频谱,并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1.糖尿病组患者的EF、FS与对照组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2.糖尿病组患者二尖瓣环侧壁处VE、VE/VA、二尖瓣环室间隔处E/VE较对照组显著减低(P<0.05);左室等容舒张时间(IVRT)显著延长(P<0.05),但减速时间(DT)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DTI技术与PDW技术均可检出2型糖尿病患者左室舒张功能受损,但DTI技术更准确,能识别假性正常化模式,二者结合,可提高左室心功能受损诊断的准确性和敏感性,为糖尿病心肌病提供更早期的诊断依据.
作者:蔡劲;刘生祥;赵峻峰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一过性黑朦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方法 因一过性黑朦首诊于眼科的患者64例行彩色多普勒显像(color Doppler flow imaging,CDFI)检测颈动脉粥样斑块情况,同时检测眼动脉和视网膜中央动脉血流动力学变化.结果 一过性黑朦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检出率为90.63%,同侧眼动脉和视网膜中央动脉血流速度比无症状侧降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一过性黑朦与颈动脉硬化性狭窄有关,颈动脉粥样斑块导致同侧眼血流速度下降.
作者:徐洁慧;曹永葆;林益芳;楼继先;程克强 刊期: 2008年第06期
HELLP综合征(hemolysis, elevated liver enzymes,and lowplatelets syndrome, Hellp syndrome)是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伴溶血、肝酶升高及血小板减少的一组临床症候群,是妊高征的一种严重并发症.对母婴预后有严重影响[1].护理人员认识衄IP综合征的特殊情况,是抢救成功的关键之一.
作者:陆松琴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非药物疗法对高血脂患者临床症状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对本院体检中筛选出血脂异常患者100例(根据纳入标准)年龄35~55岁,男性59例,女性41例.要求:从未使用过任何降脂药物并且排除心、肝、肾功能缺陷及影响身体活动的骨关节疾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并观察体重(BW),体质指数(BMI),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空腹血糖变化.干预组实施非药物疗法:针对环境因素,纠正不良生活习惯,采用合理的膳食,合理地控制热能和糖,减少膳食脂肪,多吃蔬菜和水果及膳食纤维,适量的有氧运动,保持乐观的心态,戒烟限酒等方法.对照组:在进行常规抽血化验后不干预.结果 经过一年的观察和综合干预,BW,BMI,TC,TG等各项指标与对照组相比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DL-C无改变.提示干预组优于对照组.结论 非药物疗法对血脂异常患者是有效的疗法,可以降低患者血脂水平,使患者建立良好的饮食与运动行为习惯,不仅能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还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病人无痛苦,安全方便,无经济负担地接受这一疗法.从而希望为血脂异常患者提供不用服药即能控制体重和高血脂,提高人类的健康水平.
作者:李冬云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自发性脑出血患者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及其抑制因子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因子-1(TIMP-1)的含量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对62例48小时内入院的脑出血患者血清MMP-9和TIMP-1水平进行测定,与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同时用免疫比浊法测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并与CT所示血肿周围水肿体积和神经功能评分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脑出血患者血清MMP-9及TIMP-1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脑出血组MMP-9的含量与CT所示出血灶周围水肿区体积呈显著正相关(r=0.627,P<0.01).结论 脑出血患者血清MMP-9及TIMP-1水平明显增高,血清MMP-9可能成为早期反映脑出血患者血肿周围水肿严重程度和预后的指标.
作者:周元林;柯绍发;张丹红;金笑平;王恩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8例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治疗患者的资料,其中行开颅血肿清除术加去骨瓣减压术35例,直切口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36例,微创血肿引流术137例.观察比较三组患者手术疗效并与入院时GCS评分,出血量,手术时机的关系.结果 患者入院时GCS评分越高预后越好,血肿量较小者预后较好,患者在6h内及6~24h内手术较24h后手术预后好.三组术式患者近期疗效指标(术后2周GOS评分)和远期疗效(术后3月ADL评分)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GCS评分可用于判断HICH的严重程度和估计预后,超早期或早期手术能降低病死率,提高手术疗效,不同的血肿量决定了患者的不同预后,不同的手术方法对预后无显著性差异.
作者:汤崇辉;刘伟国 刊期: 2008年第06期
肺动脉栓塞(pulmonary embolism PE)是内源性或外源性栓子堵塞肺动脉及分支引起肺循环障碍的一种临床综合征.PE临床表现多样,且缺乏特异性,漏诊、延诊及误诊率极高.若未及时诊治,病死率较高,所以PE的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至关重要.本文对25例肺动脉栓塞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
作者:陈亚娣;葛世俊;朱海东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胼胝体梗死的病因及临床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14例经头颅MRI扫描证实的胼胝体梗死的临床和影响像学资料.结果 胼胝体梗死临床表现复杂,且很少单一发生,多合并其他部位脑梗死.结论 胼胝体梗死应及早诊断,及时治疗,预后多较好.
作者:曹国军 刊期: 2008年第06期
胰岛素具有抗炎、舒张血管等重要的心血管作用.外源性胰岛素治疗在临床中能有效控制血糖,并且可能具有改善内皮损伤等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但亦可能人为造成高胰岛素血症对心血管系统产生不良影响.
作者:叶艳;谷卫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空腹血糖受损(IFG)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特点,与血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关系及意义.方法 对经冠脉造影确诊的冠心病患者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IT),据结果用1999年WHO标准选取冠心病合并IFG组69例,另设糖代谢正常冠心病组64例(对照组).测定两组体重、血压、血脂、血肌酐、血hs-CRP,记录其年龄、冠心病危险因素(性别、高血压、高胆固醇血症、吸烟)和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并计算冠脉病变积分.结果 血hs-CRP水平、冠脉病变积分在IFG组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相关分析显示,在冠心病合并IFG患者中,空腹血糖水平、血hs-CRP水平与冠脉病变Gensini评分呈正相关(r分别=0.2685,0.5232均P<0.05).结论 冠心病合并IFG患者冠脉病变严重,多支冠脉病变发生率高,病变呈弥漫性狭窄.冠心病合并IFG患者存在炎症反应,血hs-CRP水平与冠脉狭窄程度相关.
作者:李嘉;陈鹏;季亢挺;杨鹏麟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烟雾病(moyamoya disease,MMD)是双侧颈内动脉终末段进行性狭窄或闭塞,双侧脑底可见不同程度的异常网状血管的慢性脑血管疾病.其临床表现可分为缺血性和出血性两大类.儿童患者(10岁以下多见)主要以频繁发生的短暂性缺血症状常见,颅内出血较罕见;而成年患者常以颅内出血为主要表现.通常认为病变血管破裂是造成脑出血的主要原因.
作者:林海云;林海珍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后交通动脉瘤所致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死亡的影响因素.方法 以76例后交通动脉瘤致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死亡组(9例)和存活组(67例),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比较两组年龄、血糖、血红蛋白,入院时Hunt-Hess分级,入院时GCS评分等指标的差异.结果 Hunt-Hess分级≥Ⅳ级在死亡组占55.56%,存活组占8.96%(P=0.002).入院时平均GCS评分死亡组8.44,存活组14.03(P<0.001).平均血糖死亡组7.74mmol/L,存活组6.38mmol/L(<0.05).平均年龄死亡组54.1岁,存活组55.4岁,无显著性差异(P=0.96).平均血红蛋白死亡组123.7g/L,存活组125.2g/L,无显著性差异(P=0.38).结论 入院血糖较高,Hunt-Hess分级较高,GCS评分较低的后交通动脉瘤致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死亡风险较大.
作者:林高平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老年严重脓毒血症患者血浆BNP水平的改变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观察对象分为三组:78例老年严重脓毒血症患者,45例急性心力衰竭患者和59例健康对照组,测定其血浆BNP浓度.对其中的22例严重脓毒血症患者和16例心力衰竭患者分别进行肺动脉导管监测以评价血流动力学状态.结果 (1)老年严重脓毒血症组、老年心力衰竭组和健康对照组的血浆BNP水平依次为912±757pg/ml,1143±791pg/ml和64.15±46.08pg/ml.严重脓毒血症组和心力衰竭组的血浆BN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老年严重脓毒血症组和老年心力衰竭组两组之间BNP无统计学差异(P>0.05).(2)对部分病例进一步血流动力学监测表明老年严重脓毒血症组和老年心力衰竭组血流动力学不同但两组间的血浆BNP水平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3)严重脓毒血症患者的血浆BNP水平与PAOP、CI无相关性,r值分别为0.164和0.004,P>0.05.结论 严重脓毒血症和急性心衰时血浆BNP水平均明显升高,和急性心衰不同的是两者的血流动力学状态不同,BNP升高水平与炎症本身及脓毒血症相关的心肌功能不全及年龄等因素均有关,BNP不能作为替代严重脓毒血症时的血流动力学指标.
作者:虞意华;严静;龚仕金;蔡国龙;戴海文;张召才;陈进 刊期: 2008年第06期
血管性认知障碍(vascular cognitive impairement,VCI)是一组以脑血管病危险因素、明显或不明显的脑血管病引起的从轻度认知障碍到痴呆的综合征[1].本文采用都可喜(阿米三嗪与萝巴新的复合制剂)联合尼莫地平对VCI进行干预治疗,观察其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作者:周立峰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扩张型心肌病患者恶性心律失常与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LA)、左室射血分数(LNEF)及血浆心房脑钠肽(BNP)的相关性.方法 通过回顾性分析,观察2006年10月到2008年6月72例扩张性心肌病患者,根据动态心电图结果,将其分为恶性心律失常组,非恶性心律失常组及无心律失常组,分别测定各组病人的LVDLA、LVEF、血浆BNP水平.结果 恶性心律失常组LVDIA74.52±6.38mm,LNEF27.6±4.7%,BNP1236±103ng/L;非恶性心律失常组LVDIA60.23±4.56mm,LVEF38.6±6.5%,BNP645±76ng/L;无心律失常组LVDIA51.45±6.12mm,LVEF46.2±5.8%,BNP245±81ng/L,各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扩张性心肌病恶性心律失常与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室射血分数直接相关,早期监测血浆BNP水平能预测恶性心律失常的发生.
作者:刘春霞 刊期: 2008年第06期
不稳定性心绞痛是临床常见的急性冠脉综合症,易发展为急性心肌梗死或心脏性猝死,近年来我院应用低分子肝素和氯毗格雷治疗65例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收到比较满意的效果,报道如下.
作者:江玮琪 刊期: 2008年第06期
脂联素(adiponectin)是脂肪细胞分泌的一种激素蛋白,具有调节能量平衡、增强胰岛素敏感性、抗炎、抗动脉粥样硬化等广泛的生物学作用.脂联素在健康机体血浆中含量丰富,但在肥胖、2型糖尿病、冠心病及原发性高血压等状态下,脂联素水平降低.康复作为一种对机体的有益刺激能否影响患者体内脂联素水平,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本文对此做一综述.
作者:马庆平;马跃文 刊期: 2008年第06期
近十余年来,已有较多的资料证明炎症参与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各个阶段.Ross[1]于1999年著文称动脉粥样硬化是一个炎症性疾病.认为血浆炎性分子(CRP,IL-6)可预测心血管疾病的发生,而降低炎性分子水平的药物,可减少发生心肌梗死和脑卒中的危险性[2],而高血压是心血管疾病和脑卒中的主要危险因素,控制血压可减少冠心病和脑卒中的发生率.
作者:张继业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评价多巴酚丁胺超声心动图和心电图负荷试验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54例经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患者,给予多巴酚丁胺心电图负荷试验和超声心动图负荷试验并将其结果与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对比.结果 多巴酚丁胺心电图负荷试验诊断冠心病的敏感性为66.67%、特异性72.22%、准确性68.52%,超声心动图负荷试验其敏感为88.8%、特异性50%、准确性75.93%.结论 多巴酚丁胺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负荷试验对冠心病的诊断分别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两者结合进行更佳,而且二者与冠脉造影相比费用低,在基层医院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无创检查方法.
作者:王松国;孙俞峰 刊期: 2008年第06期
脑钠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是一种心脏神经激素,主要由心室肌合成和分泌,可反映心室的功能.近年来,BNP作为一个新的实验室检测指标在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heart failure,CHF)的临床诊断中被广泛关注,由于缺乏循证医学证据和严格的检测标准,尚未作为CHF诊断的常规指标.本文对40例慢性心衰患者进行了血浆BNP的检测,同时与超声心动图检测的心功能指标进行了相关性研究,旨在评价血浆BNP在CHF诊断及病情判断等方面的应用价值.
作者:王宝囡;徐同珊 刊期: 2008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