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爽;黄鉴政;张艳艳;袁敏敏
目的比较吲哒帕胺单用及与氯沙坦合用对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病人血压、血尿酸、糖、脂代谢及血钾的影响.方法 60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病人分2组,吲哒帕胺单用组(单用组)30例,吲哒帕胺与氯沙坦合用(合用组)30例,在原氯沙坦基础上加用吲哒帕胺.结果单用组和合用组治疗后收缩压和舒张压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均P<0.01),2组组间比较无差异(P>0.05);单用组和合用组治疗后的血钾均下降(均P<0.01);但单用组血钾水平明显低于合用组(P<0.01).单用组和合用组治疗后血尿酸均下降(均P<0.01);但合用组血尿酸水平明显低于单用组(P<0.01).结论吲哒帕胺与氯沙坦合用有协同降压作用,且能降低尿酸及减少低血钾的发生,对糖、脂代谢无不良影响.适合老年高血压长期治疗.
作者:陈杭;杜永远;潘轶斌 刊期: 2004年第05期
脑出血是一种发病率、死亡率和致残率均很高的急性脑血管病,至今仍无特别有效的治疗方法.近年来,人们注意到有一部分脑出血患者在发病后一段时间内仍出现进行性神经功能恶化,提示除血肿引起的急性神经组织损害外,还存在有血肿周边的继发性损害--脑水肿持续性加重.现将我院2000年6月至2003年3月住院的124例脑出血患者,其中脑出血继发脑水肿15例的临床资料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厉永伟;贺侠;王兴华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缬沙坦长期降压评估试验(VALUE)结果于2004年6月14日正式发表于Lancet杂志,其结果为医学临床实践提供了哪些有价值的证据与线索,引起广泛关注与兴趣.
作者:张廷杰;徐俊波 刊期: 2004年第05期
ACEI类药降压物作用明显,但咳嗽副作用发生率很高,报道在2%~30%之间[1,2,6,8].在我们的临床实践中,发现咪达普利降压作用明显,而咳嗽发生率极低;服用其它ACEI类咳嗽的患者,改用咪达普利后,咳嗽往往消失或者减轻.为此,我们选择一批病人进行随机开放交叉研究,观察咪达普利和雷米普利降压效果和咳嗽副作用发生情况及安全性.
作者:乔建洪;刘峰;冯湘君;赵文强 刊期: 2004年第05期
VALUE研究是高血压领域一项非常重要的临床研究,不仅参加人数多、规模大,而且整个研究过程严格、规范,结果可信.VALUE研究给了我们很多有价值的信息,也让我们对高血压治疗有更多的思考.以下是对VALUE研究结果及其临床意义的分析.
作者:诸骏仁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了解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肺动脉高压时血浆B型尿钠肽(BNP)水平变化.方法 49例慢性阻塞性肺病病人在心脏超声测定肺动脉压同时采用免疫荧光法测定BNP,根据肺动脉压分为肺动脉高压组及正常肺动脉压组,比较两组BNP水平.结果肺动脉高压组BNP水平显著高于正常肺动脉压组(505±472pg/Vs68±54pg/ml,P<0.01).肺动脉压力与BNP水平有较强的正相关性(r=0.79,P<0.001).结论 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肺动脉高压时血浆BNP水平增高,BNP增高的程度与肺动脉压有较强的正相关.
作者:吕干新;曾春来;韦铁民;陈群英;陈方红 刊期: 2004年第05期
原发性高血压(EH)是一种常见病、高发病.其确切病因至今尚不十分清楚.除遗传因素、盐摄入过多外,还与多种复杂因素有关.有报道认为其中与甲状腺激素失控有关[1].本研究旨在观察EH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及药物降压后的变化.
作者:赵金龙;陆卫良;陈永清;胡驰雄;王良平 刊期: 2004年第05期
肥厚梗阻型心肌病(HOCM)是以室间隔高度肥厚向左心室腔内突出,收缩时引起左心室流出道梗阻的一种疾病.它可出现呼吸困难、心绞痛、晕厥等症状,易发生猝死.1995年sigwart[1]率先采用化学消融术(PTSMA)治疗HOCM成功,PTSMA手术因其创伤小,恢复快,费用相对低廉,而逐渐被病人接受.现对我科住院的5例HOCM患者进行了PTSMA治疗,并配合了高质量的护理,取得了满意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吕娜 刊期: 2004年第05期
富含胆固醇的脂蛋白在动脉壁内皮下沉积和滞留是动脉粥样硬化(AS)发病关键.流行病学、冠脉造影和尸解等研究均证明血清高胆固醇、AS与冠心病(CHD)进展的因果关系.降低胆固醇能显著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1].前瞻性多危险因子干预试验(MRFIT)对超过35万人筛查资料的分析表明,胆固醇水平和CHD死亡的关系是连续的,强大的,并且在各个胆固醇水平上都呈剂量依赖性[2].通过对降脂药物一级和二级预防试验的回顾分析,血清胆固醇每增加1%,CHD增加2%[3].
作者:王国印;卢韵琦;李玉梅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评价脑络通胶囊对缺血性中风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平行试验,以通心络为对照药物,观察脑络通胶囊对缺血性中风患者治疗前后肌张力,上肢运动功能的改善情况,对有步行能力的患者进行步态分析,计算步长、步速.病人随访时间为3月.结果治疗3月后与治疗2月后比较,脑络通组患者的临床痉挛指数下降.而通心络组患者临床痉挛指数上升.治疗3月后,脑络通组患者的临床痉挛指数评分为6.24±0.92,显著低于对照组7.05±1.43.步态分析示脑络通治疗组的病人行走的速度(0.54±0.15m/s),步长(0.42±0.10m)均增加,显著高于对照组步速(0.45±0.15m/s),步长(0.37±0.10m).结论对缺血性中风患者,脑络通胶囊能协调患肢肌肉收缩,促进患肢功能重建.脑络通对运动功能的疗效比通心络理想,而且,有较好的安全性.
作者:王爽;黄鉴政;张艳艳;袁敏敏 刊期: 2004年第05期
1病例介绍患者女,年龄78岁,因反复心悸,气急十余年,加重1天来我院就诊.两年前因反复发作室上速,在某市医院行射频消融手术.术后胸闷心慌减少.查体BP 150/94mmHg.心界叩诊,略向左下扩大,心律不齐,心尖区可闻及Ⅱ~Ⅲ级收缩期杂音,两肺呼吸音清晰,肝脾肋下未触及.心脏B超:左室内径略增大,临床诊断:心律失常.
作者:田路;王桂花;许攀 刊期: 2004年第05期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5期
前列腺素E1具有扩张血管和抗血小板凝聚的作用.本文选择38例经常规抗心绞痛治疗症状无明显缓解的冠心病患者,加用前列腺E1静脉滴注,观察其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朱建伟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观察奥扎格雷钠与阿斯匹林合用对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血液流变学影响.方法随机将收治的42例UAP患者分为对照组21例和治疗组21例,对照组给予口服阿斯匹林片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则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每天用奥扎格雷钠160mg溶于500ml生理盐水中静滴,连用2周,监测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参数、心电图和心绞痛症状等.结果治疗组在心绞痛缓解和消失时间等方面优于对照组(P均<0.01).治疗组治疗后纤维蛋白原含量、血细胞比容、血小板聚集率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0.05),全血比黏度较治疗前有所降低,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血小板聚集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其余各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用药过程中均无出血并发症.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奥扎格雷钠能显著降低血小板聚集率等血液流变学参数,更有效治疗UAP.
作者:陈安;陈建明;何鑫;吕冰;邱万敏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观察厄贝沙坦对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左室肥厚(LVH)的干预作用.方法 EH伴有LVH患者48例,用厄贝沙坦75-150mg/日,总疗程≥12周,治疗前后用彩色超声多普勒检测左室相关数据,计算左室重量指数(LVMI),并行24h动态血压监测.结果厄贝沙坦能有效降低EH患者24h血压,逆转室间隔及左心室壁肥厚,降低左心室重量指数.结论国产厄贝沙坦能逆转EH患者的LVH,降低血压,安全有效.
作者:张向阳;王文标;梁亚非 刊期: 2004年第05期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评价利喜定静脉注射治疗高血压急症的降压效果.方法 40例高血压急症患者予25mg利喜定5min内静脉注射,然后以200μg/min速度微泵静注,观察用药前后血压、心率变化及左心衰改善情况.结果血压在用药后5min即明显下降,20~30min达到高峰,至120min均保持稳定,显效率92.5%,有效率100%,心率无明显变化,25例高血压合并急性左心衰患者,急性左心衰控制满意.结论利喜定治疗高血压急症起效快,降压效果显著、平稳、副作用少.
作者:钱健;朱建华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浙江省人群高血压流行水平以及影响我省的主要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心血管流行病学的调查研究方法和标准,对浙江省十一市城市、农村≥15岁的自然人群11916人进行高血压抽样调查,所得数据采用X2检验、相关系数、危险度强弱指标分析.结果①浙江省高血压患病率33.4%,标化患病率18.7%,其中:城市35.4%,农村31.5%;②收缩压/舒张压均随年龄增长递增,40岁开始患病率明显增高,与本省1990年高血压调查相比,显示高血压的患病年龄提前了10年;③血压水平与年龄、BMI、血糖水平、血脂水平、高血压家族史以及心脑血管病病史呈正相关;④危险强度指标RR>1.5的主要影响因素顺位为:年龄、心脑血管疾病史、超重、糖尿病或高血糖、高血脂;结论①浙江省人群高血压患病率13年间成倍上升,以农村人群增长为显著;②高血压患病年龄提前10年;③影响我省高血压的主要危险因素为高血糖、超重、高血脂;④我省高血压防治工作形势严峻,迫切需要开展社区高血压综合防治工作.
作者:浙江省第三次高血压调查项目协作组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癫痫的脑循环研究日趋深入[1,2],我院对1995年至2003年期间42例癫痫患者进行经颅多普勒超声观察,发现有一定的临床价值,现报告如下.1资料和方法1.1临床资料:42例原发性癫痫患者,男性24例,女性18例,年龄10~49岁,平均26岁,病程半年至10年,临床诊断符合1985年第一届全国癫痫学术会议制定的癫痫发作草案的标准[3],其中全身性强直阵挛发作34例,单纯部分性发作5例,复杂部分性发作3例.
作者:陈笑琳;何伟娟;雷建明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了解绍兴市人群高血压流行特点与趋势.方法采用多阶段抽样方法,随机抽取绍兴市城乡各2个社区和行政村,对15岁以上自然人群1038名居民进行高血压流行病学调查.结果绍兴市居民高血压患病率27.26%,标化患病率19.60%,较1990年增长10个百分点,每年几乎以1%的速度递增.高血压患病率随年龄的增长而逐年上升,与1990年相比,高血压患病年龄前移了5年.城乡居民的高血压患病率基本一致(患病率分别为27.08%、27.44%,标化患病率为19.75%、20.11%).血脂、血糖、体重指数、高血压家族史、饮酒和尿酸等因素与高血压密切相关.结论绍兴市居民高血压患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血脂、血糖、体重指数、高血压家族史、饮酒和尿酸等是高血压的危险因素;提示加强高血压的社区综合干预十分必要.
作者:章一丰;陈恩慈;单杏仁 刊期: 2004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