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琴;罗本燕;吴永红
目的探讨曲美他嗪对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治疗作用.方法 62例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为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在口服消心痛基础上,A组加倍他乐克,B组使用曲美他嗪,治疗前后作活动平板试验.4周后观察疗效.结果 AB组心肌总缺血负荷较治疗前分别减少76.84%与79.76%,心绞痛ⅡⅢ级降到Ⅰ级.并显著延缓ST段低平发生时间.结论曲美他嗪是抗心绞痛的有效药物.
作者:刘明;谢秀成;黄仕洲;邓斌 刊期: 2002年第04期
近年来,随着冠心病监护系统的建立、溶栓治疗、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ICS)及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治疗技术的应用,冠心病患者的死亡率已呈明显下降.但是,PTCA术后再狭窄,CABG血管狭窄,冠状血管多支弥漫性病变等仍待解决.目前一种新的治疗手段-血管新生疗法,通过促进心肌缺血小血管生长和侧支循环形成,为这类患者的治疗带来新的希望,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是目前公认的具有特异性而强大的促进新生血管形成的生长因子,现对VEGF基因治疗冠心病的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陈国雄;马业新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无ST段抬高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病人的冠状动脉病变情况,为冠脉血运重建提供依据.方法对146例无ST段抬高的ACS病人的冠脉造影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无ST段抬高的ACS病人血管闭塞率为26.0%,三支病变发生率为37.7%,B型及C型病变发生率为37.0%、42.5%,冠脉内血栓发生率为11.6%,侧支循环建立28.8%.结论无ST段抬高的ACS病人冠脉病变严重,大部分需及早进行冠脉血运重建.
作者:王胜煌;陈晓敏;夏鸿剑;陈君柱 刊期: 2002年第04期
动脉导管未闭封堵术开展已有30余年,方法很多.其中开展的Rashkind法(双面伞器)、Sideris法(纽扣或补片)、Porstmann法(海绵塞)、Buttoned法、Batalloocluder法等有3%~38%的残余血流发生率、复杂的运输系统及操作过程、不适合应用于大孔PDA[1]等缺点.近几年一种安全、简单的Amplatzer法(ADO法)在国内、外开展.我院自2000年11月至2001年成6月采用Amplatzer法封堵20例动脉导管未闭,均获成功.现报道如下.
作者:吴海宏;秦永文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胸部肿瘤术后心律失常的相关因素.方法随机抽取102例胸部肿瘤患者出现术后心律失常35例.根据年龄,术前是否伴发心血管疾病、EKG异常、肺部慢性疾病及肺功能异常,术后SO2改变及并发症,血Rt变化,血电解质变化等,观察其中出现术后心律失常的例数,进行发生率的对比分析,用卡方(X2)检验,并结合文献进行讨论.结果胸部肿瘤术后出现心律失常和多种因素相关,包括年龄、术前伴发病,如心血管疾病、EKG异常、肺部慢性疾病及肺功能异常,以及术后SO2下降及并发症(P<0.01~0.05).结论胸部肿瘤术后心律失常和术前、术中、术后多种因素相关.
作者:舒跃;毛伟敏;翁家乐;陈国平 刊期: 2002年第04期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综合防治工作的重点是高血压病的防治,1999~2001年期间,我们对丽水城镇社区机关干部人群的血压水平及高血压现患率作了连续监测研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周超平;陈伟伟;刘巧芬;吴素珍;李珊;王苏英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观察不同指标对诊断梗死后心包炎发生率的差异以及溶栓与PTCA对梗死后心包炎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160例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分为常规药物治疗组75例、溶栓组52例、PTCA组33例.于梗死后一周内每日常规检查病人且每1-2日记录心电图一次,部分常规药物治疗及溶栓的病人于梗死后5-7天行心脏超声检查.结果以心包摩擦音、胸膜炎样胸痛、典型心包炎心电图、心电图不典型T波演变、心包积液作为诊断标准:梗塞后心包炎发生率在常规组分别为8%、29.3%、1.3%、32%、20%;在溶栓组分别为3.8%、15.3%、0%、23%、17%;在PTCA组分别为0%、6.7%、0%、10%.结论不同指标诊断梗死后心包炎的发生率明显不同,其中以心电图不典型T波改变高.溶栓与PTCA治疗可明显降低梗死后心包炎的发生率.
作者:张静;林海龙;顾宇;汪浩;智永超;颜培实;赵驰;武晓东;陈淑敏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腔隙性脑梗死与脉压之间的关系.方法对用CT或MRI诊断有或无腔隙性脑梗死的高血压患者行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结果腔隙性脑梗死组与无腔隙性脑梗死组相比,其脉压明显增大.结论脉压增大可能与老年高血压腔隙性脑梗死有关.
作者:毛建华;徐岩;陈希年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研制一种新的脑卒中评定量表,并对其性能进行初步评定.方法 (1)采用目前国内外常用的4种量表(CNS、NIHSS、ESS和MESSS)对103例脑卒中病人进行同时评分.并将这些量表中的43个项目的评分值分别与BI进行等级相关及逐步回归分析,找出有代表性的BI预测项目,通过重新赋值组成新的评定量表,并检验其预测效度.(2)选取35例脑卒中病人对新量表的信度和可操作性进行检验.结果新的评定量表(CDSS)与BI的相关性(r 0.899-0.918)高于原有4个量表.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CDSS对死亡有充分预测能力;CDSS的观察者之间一致性与CNS相似而优于MESS.结论 CDSS是一种效果较好的新脑卒中评定量表,值得在临床和科研工作中试用和进一步验证.
作者:胡万保;罗祖明 刊期: 2002年第04期
昏迷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症状,可由中枢神经系统及其以外的各种疾病所引起,属意识障碍之一种.脑电图(EEG)监测是了解脑病理状态的一种重要手段,对预后判断有重要意义.现将我院1999年1月至2001年12月收治的70例昏迷病人进行脑电图监测,以探讨昏迷病人的脑电图表现及与临床转归的关系.
作者:王钟瑾;孙慧芳;吴永红;李菊凤;钟国栋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观察螺内酯合用卡托普利组(治疗组)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与单用卡托普利组(对照组)的疗效.方法治疗组47例,对照组45例,比较两组CHF的NYHA心功能改善情况,心超射血分数(EF)改善程度,6分钟步行试验(6-MWT)结果及副作用.结果 CHF的心功能改善有效率两组分别为95.7%和77.8%(P<0.05);EF两组用药后各自较用药前有明显提高(P<0.001),两组间用药前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用药后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6-MW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副作用:咳嗽两组分别为10.6%和8.9%(P>0.05),均可坚持连续用药;男性乳房发育分别为4.3%和0%(P<0.05);两组均无高钾血症.结论螺内酯和卡托普利均是治疗CHF的有效药物,两者合用效果增强,副作用除男性乳房发育外,无明显差异.
作者:陈建明;陈安;吕冰;何鑫;严秋霞;张巍;沈琳娣 刊期: 2002年第04期
心脑血管病严重危害人民生命健康,为了准确了解我市心脑血管疾病死亡情况,1999年至2001年,我们对监测区的5万人群全死因进行分析监测,报告如下:
作者:胡金钟;杨庆华 刊期: 2002年第04期
原发性脑桥出血起病急,临床表现凶险,预后差.我科于1998.6~2001.6收治经头部CT确诊脑桥出血患者30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珍真;冯琳华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老年人群中无症状性脑梗死(SBI)的发病率、影像学表现及危险因素.方法 248例非脑卒中患者行头颅CT或MRI检查,分析SBI病灶部位、类型、年龄分布、基础疾病,与非SBI患者进行对照分析.结果本组SBI患者的发病率为25.8%,病灶直径以20mm以下多见,分布于大脑静区;SBI患者中高血压病、糖尿病、冠心病、高脂血症等的患病率明显高于非SBI患者,两者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 SBI在老年人群中发病率较高,为症状性脑梗死的危险因子.
作者:郑伟;吴玉泉;张存海;缪建良;陈兴灿 刊期: 2002年第04期
胸部被撞击所致的钝性心脏损伤常有程度不等的多种表现,如心肌挫伤、严重心律失常、心肌梗死、心包损伤、心脏瓣膜损伤、腱索乳头肌损伤及心脏破裂等.胸部钝性损伤后出现心脏扩大的病例在国内外罕见报道,本文报道4例如下.
作者:韦铁民;陈礼平;王春明 刊期: 2002年第04期
随着冠脉造影(简称冠造)及腔内手术的广泛开展,股动脉穿刺插管机会增多,拔管后压迫止血出现的血管并发症也有所发生,表现轻重不一,需要及时正确判断处理,严重的还需要迅速有效救治.本文就我院2000年6月至2001年8月期间冠造及腔内手术(PTCA)440例发生的非心脏并发症的10例情况及预防处理进行临床分析及讨论.
作者:葛琼珊;马辉;金建芬;李雄;徐坚;张邢炜 刊期: 2002年第04期
脑电图临床应用至今已有60多年的历史,它主要反映大脑神经电生理的变化,任何直接或间接原因引起脑部机能和结构方面的改变均可导致脑波异常.而缺血性脑卒中是脑部血液供应障碍、缺血、缺氧引起脑组织坏死软化.故脑电图可反映卒中发生后对脑电活动及脑功能的影响.为探讨脑电图(EEG)在缺血性脑卒中(CIS)的实际应用价值,本文对55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进行了EEG、CT及MRI检查.
作者:王建琴;罗本燕;吴永红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观察脑梗死患者血浆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含量变化,探讨其在脑梗死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和意义.方法用ELISA法检测37例脑梗死患者发病2~5天和2周,以及30例健康体检者血浆MMP-9的含量.结果脑梗死发病2~5天的血浆MMP-9水平显著高于发病2周(P<0.01)和对照组(P<0.01).后两者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梗塞灶面积大小与脑梗死发病2~5天血浆MMP-9水平呈正相关(r=0.757,P<0.01).结论 MMP-9水平可以反映脑梗塞灶面积大小.
作者:章昀;黄鉴政;闻树群;朱永良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通过对健康和原发性高血压者的C1、C2测定,分析研究血压、脉压与动脉屈从性的相关性.方法采用DO-2020无创动脉功能测定仪对201例健康人和139例原发性高血压者进行血压、脉压及大、小动脉屈从性测定.结果 1)健康人组随着年龄增加C1、C2逐渐减低,C2比C1的降低更早出现.高血压组中各动脉功能参数比健康人同年龄组有显著性差异,C1、C2明显降低(P<0.001);2)血压、脉压与C1、C2均呈显著性负相关(P<0.01);3)高血压组中,服药者与未服药者比较,脉压略降低,C1略增高,C2有显著性增加;结论 1)高血压症状出现之前已有血管屈从性改变,以小动脉为主,改变的程度不受年龄的影响;2)高血压经过药物治疗,血管屈从性可有所改善,首先是从小动脉开始;3)可将C2测定值作为心血管早期病变的揭示因素及疾病治疗过程中的疗效观察指标.
作者:唐新华;谢海宝;闫洪;金宏义 刊期: 2002年第04期
射频消融术(RFCA)已成为治疗各种原因的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重要的非药物性治疗方法之一[1-3].我院于1999年1月至2002年4月用RFCA方法治疗37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病人,现将治疗结果及点滴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彭放;马孝泉;杨彪;沙振球 刊期: 2002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