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灵芝提取物配合化疗治疗癌症66例分析

林能俤;苏晋南;朱正;高益槐;高鹤;谢桂英;陈波;叶学延

关键词:癌症, 中医药疗法, 灵芝
摘要:将114例癌症患者随机分为化疗+灵芝组(66例)和单纯化疗组(48例)进行治疗前后对照和组间比较.结果表明:化疗+灵芝组治疗总有效率和存活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相关文献
  • 慢性结肠炎证治浅识

    非特异性慢性结肠炎是一种病因不明的直肠和结肠慢性炎症性疾病,以腹泻、腹痛、里急后重、便中挟有粘液脓血为特征.其病程较长,常迁延数年至数十年,具有反复急性发作的趋向,治愈较难.现代医学对本病主要采用抗菌、免疫抑制及对症治疗等方法.中医药辨证治疗具有明显的优势.

    作者:董正昌;王冠民;郝现军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减治疗病窦综合征34例

    笔者自1998年9月至2002年11月用麻黄附子细辛汤治疗病窦综合征34例,疗效满意.现总结如下:

    作者:刘凤环;王秀玲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银花甘草合剂在口腔护理中的作用探析

    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对于急危重病人为防止其口腔炎症、口腔异味、口腔溃疡的发生,必须进行有效的口腔护理.笔者运用《医学衷中参西录》中银花甘草汤制成合剂,在临床对危重病人的口腔护理进行临床观察,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兹介绍如下:

    作者:颜祝云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仕乐生胶囊治疗食管贲门癌术后残胃功能性排空障碍60例

    食管贲门癌术后残胃功能性排空障碍与手术时速走神经损伤有关,尚可能与胃肠激素、精神因素、膳食结构改变、水电解质紊乱等因素有关.治疗目前尚仍无特殊的手段.仕乐生胶囊是江西博士达药业有限责任公司根据蒙、藏民族之验方生产的纯中药制剂,方中有木香、大黄、山奈、诃子、寒水石、碱花6种成分,大黄泻热毒、破积滞、行瘀血并有缓泻作用为主药.

    作者:陈继理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中风后遗症的家庭调护

    1起居调护①居室保持阳光充足、安静、空气新鲜,温湿度适宜,光线柔和.3饮食调护①饮食定时,有节.注意滋补,多食润肠、降压、降脂等食品.②饮食宜清淡,少油腻.低糖易消化的食物,并少食多餐.进食时不宜过快.③禁忌肥甘油腻,辣刺激等助火生痰之品.4功能锻炼①肢体功能锻炼:对患肢加强功能锻炼,可以由小到大的强度进行锻炼.

    作者:王为霞;姜春萍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金匮肾气丸治疗消渴病机理新探

    金匮肾气丸又称八味肾气丸,是由干地黄、山药、山茱萸、茯苓、泽泻、牡丹皮与桂枝、附子等八味中药配伍组成.传统认为,该方能在补阴中生火助阳使之能达到温补肾阳之目的.因此,金匮肾气丸临床上常用于治疗肾阳虚所致的如腰酸腿软、畏寒肢冷、小便清长、大便溏薄、阳痿早泄、体胖、舌淡苔白、脉细无力或沉迟等症状,是临床治疗消渴病肾阳亏虚证的常用方剂.

    作者:牟新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理气法治疗肾结石的研究

    肾结石,中医称之为砂淋、石淋,为淋证证型之一种.化石通淋为通用的基本治疗方法,若能在化石通淋的基础上,根据辨证论治的原则,据证配合运用理气法-行气、补益肾气、补中益气,可以提高疗效.笔者兹将37例肾结石患者进行单纯化石通淋法治疗与化石通淋结合理气法治疗的对照研究作一总结.

    作者:陈万祥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死160例分析

    脑卒中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它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的特点.我院自2003年6月以来,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脑梗死160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栾兆芳;姜诗谦;王晓东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补中益气汤治疗老年原发性低血压35例

    老年原发性低血压是一种常见病.笔者从1995年以来用补中益气加味治疗效果很好,现总结如下:

    作者:虞亚菊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化痰解语颗粒治疗痰瘀阻络型中风后失语临床观察

    中风后失语是脑血管病后常见症状,约1/3的急性脑血管病患者可发生不同程度的语言障碍.本研究以中风后失语患者为对象,观察口服化痰解语颗粒治疗痰瘀阻络型中风后失语,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高兵兵;赵敬东;邱丽敏;孔庆爱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的辨治探微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SSS),简称病窦,是由于窦房结或其周围组织因缺血缺氧及炎症等所致器质性病变,使窦房结起搏和(或)冲动传出障碍所产生的多种心律失常和多种症状的综合征.主要特征为持续性窦性心动过缓.当合并快速室上性心律失常时,又称为心动过缓-心动过速综合征,简称为慢-快综合征.该病是内科一种比较少见的心律失常疾病.因其病因复杂,西医目前尚无有效的药物治疗方法,一些严重患者需要安置起搏器,但因其经济条件差,又无法安置而延误治疗.

    作者:周慧君;唐晓军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缺血性中风36例分析

    笔者自1999至2003年,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缺血性中风36例,与单纯西药治疗(静脉点滴维脑路通注射液)32例作对照,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现总结如下:

    作者:张弦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蛛网膜下腔出血的辨证施护

    珠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ioid Hemorrhage)是指血液进入蛛网膜下腔引起神经精神症状的综合征.

    作者:许玲珠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健脾醒脾运脾法治疗肥胖型糖尿病18例

    笔者近年来通过自拟健脾醒脾运脾方剂治疗18例肥胖型糖尿病患者,疗效较佳,现报告如下:

    作者:荣辉;吴金玉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阴黄重症临证例析

    余某,女,52岁.两年前因胆石症和右股骨颈骨折行手术两次.半月前肌肤、巩膜黄染至医院检查.B超提示:肝内胆管结石、总胆管内见19×12mm结石回声团声、胆管扩张、腹腔异常积液.肝功能:黄胆指数值117mmol/l,血浆总蛋白低,自蛋白27g,球蛋白47g,比例倒置,要求住院治疗被婉言拒绝.求生无望,已备后事.经某亲威介绍,抱一线希望于2003年5月来诊:抬入诊室,身体消瘦,一身俱黄,黄色晦暗,语声低微,四肢不温,指甲失荣;自述右胁下隐痛,不欲饮食,时时欲吐,腹部胀满,大便不实,溲少而赤,口干不欲饮,身时寒战,诊之苔薄黄质淡,脉来濡缓.思乃阳黄失治,转为阴黄,胃气受损,运化失司.当健脾和胃,兼以通络祛湿.药用黄芪30g,党参15g,白术15g,白茯苓20g,陈皮10g,法夏10g,柴胡6g,郁金10g,茵陈20g,金钱草25g,鸡内金15g,威灵仙6g,泽兰10g.6剂,水煎服,每日1剂,分3次温服.二诊:患者肌肤、巩膜黄染渐退,面有起色,寒战未作,渐思饮食,腹胀转缓,小便渐多,苔薄黄质淡,脉来沉缓;医技检查:总胆管内见10×13mm增加回声团块;黄疸指数61.5mmol/l.嘱其饮食清淡,少食多餐,保持乐观情绪.原方去法夏加当归10g,金钱草至40g继服6剂.三诊:其夫购药,代诉黄染已淡,饮食如常,腹胀消,已能拄杖行走.原方化裁,前后共进42剂,诸症皆失.随访8个月,未有不适.已恢复劳动.

    作者:张永健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止嗽散加味治疗喉源性咳嗽568例

    笔者自1999年至2003年采用止嗽散加味治疗本病568例,疗效满意.现总结如下:

    作者:杨立波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温胆汤加减治疗胸痹50例

    用温胆汤加减治疗胸痹50例,经与复方丹参片组作对照观察,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提示温胆汤化裁应用具有理气化痰、活血定通之功,能有效缓解胸痹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心电图的心肌缺血表现.

    作者:徐亚君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镇肝熄风汤加味治疗高血压36例

    高血压是一种危害人民健康的常见多发病,以头痛头昏、目眩为其典型症状,笔者以镇肝熄风汤加味治疗顽固性高血压36例,结果如下:

    作者:赵孟碧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降胆汤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68例分析

    笔者用自拟降胆汤治疗此病取得明显效果.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降胆汤治疗)和对照组(西药治疗)两组进行临床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道厚;张妍华;王辉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分期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眩晕52例分析

    笔者自1999年1月~2002年12月,运用中医分期辨证加葛根素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52例,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传兰 刊期: 2004年第05期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主管:辽宁省卫生厅

主办:辽宁省中医药学会,中华中医药学会,辽宁省中医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