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自拟愈疡散加味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消化性溃疡41例分析

廖茂杰

关键词:消化性溃疡, 中医药疗法, 螺杆菌感染, 自拟愈疡散
摘要:自2001年1月~2003年2月根据中医辨证利用自拟愈疡散加味治疗幽门螺杆菌(HP)相关性消化性溃疡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相关文献
  • 风咳汤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66例疗效观察

    咳嗽变异性哮喘是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的一种特殊类型,可发生在任何年龄和各阶层人士.近10年来,哮喘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其中5%~6%的病人在发病初期表现为咳嗽变异性哮喘.临床常与支气管炎,慢性咽炎,普通感冒,咽源性咳嗽等相混淆,予以抗菌素及化痰止咳药治疗无效且易导致病情迁延加重.我院近年应用风咳汤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取得满意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张书明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健脾醒脾运脾法治疗肥胖型糖尿病18例

    笔者近年来通过自拟健脾醒脾运脾方剂治疗18例肥胖型糖尿病患者,疗效较佳,现报告如下:

    作者:荣辉;吴金玉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从脾胃论治慢性肾功能衰竭考释

    慢性肾功能衰竭系危重病证,死亡率高,目前多采用透析或肾移植.笔者近3年来,从脾胃论治为主,配合西药及药物保留灌肠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28例,收到了减轻患者痛苦、改善症状、稳定病情、延长生命的良好疗效,现总结如下:

    作者:汤禹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五倍子膏按摩并用治疗新生儿腹泻临床观察

    我科对60例新生儿腹泻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配合五倍子膏及按摩进行治疗,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熊芬霞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半夏泻心汤治疗慢性口疮100例分析

    笔者自1998年至2003年,应用半夏泻心汤加味治疗慢性口疮溃疡100例,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莉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理气法治疗肾结石的研究

    肾结石,中医称之为砂淋、石淋,为淋证证型之一种.化石通淋为通用的基本治疗方法,若能在化石通淋的基础上,根据辨证论治的原则,据证配合运用理气法-行气、补益肾气、补中益气,可以提高疗效.笔者兹将37例肾结石患者进行单纯化石通淋法治疗与化石通淋结合理气法治疗的对照研究作一总结.

    作者:陈万祥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减治疗病窦综合征34例

    笔者自1998年9月至2002年11月用麻黄附子细辛汤治疗病窦综合征34例,疗效满意.现总结如下:

    作者:刘凤环;王秀玲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银花甘草合剂在口腔护理中的作用探析

    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对于急危重病人为防止其口腔炎症、口腔异味、口腔溃疡的发生,必须进行有效的口腔护理.笔者运用《医学衷中参西录》中银花甘草汤制成合剂,在临床对危重病人的口腔护理进行临床观察,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兹介绍如下:

    作者:颜祝云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中医药治疗心肌缺血及缺血后再灌注损伤动物实验研究

    近年研究中医药治疗心肌缺血及缺血后再灌注损伤的动物实验有所增多,有利于科学的探讨中医药治疗心肌缺血和再灌注损伤的机理.笔者就近5年来有关研究概况综述如下:

    作者:农慧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活血化瘀法治疗病毒性心肌炎50例

    心肌炎是指心肌中有局限性或弥漫性的急性、亚急性或慢性炎性病变,各种病毒都可引起心肌炎,是常见的心脏病之一.笔者用活血化瘀法治疗该病50例,取得良好疗效,现小结如下:

    作者:王英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清脂灵胶囊治疗高脂血症临床观察

    高脂血症是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也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HD)发病及冠状动脉病变增加的危险因素.近年来,随着社会生活的变化,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尤其在中青年中发病率较高.目前,临床上治疗本病的药物,有些虽有较强的降脂作用,但由于其肝损害、横纹肌溶解等副作用,使其在使用过程中受到一定限制.笔者自1998年1月~2004年1月应用清脂灵胶囊治疗高脂血症,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洪利生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自拟愈疡散加味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消化性溃疡41例分析

    自2001年1月~2003年2月根据中医辨证利用自拟愈疡散加味治疗幽门螺杆菌(HP)相关性消化性溃疡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廖茂杰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淫羊藿生用与炮炙临床疗效区别

    淫羊藿是传统补肾壮阳药.《中国药典》2000年版收载作为补肾壮阳、强筋骨、祛风湿药物,用于治疗阳痿遗精、筋骨痿软、风湿痹痛、麻木拘挛等症.可见其功用可概括为两方面:一为补肾壮阳;一为祛风湿.南北朝时刘宋时代的炮制专著《雷公炮炙论》将其用羊脂油炙,此法沿用至今.生用祛风湿,制后才具有补肾壮阳、强筋骨作用.

    作者:孙喜荣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镇肝熄风汤加味治疗高血压36例

    高血压是一种危害人民健康的常见多发病,以头痛头昏、目眩为其典型症状,笔者以镇肝熄风汤加味治疗顽固性高血压36例,结果如下:

    作者:赵孟碧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慢性结肠炎证治浅识

    非特异性慢性结肠炎是一种病因不明的直肠和结肠慢性炎症性疾病,以腹泻、腹痛、里急后重、便中挟有粘液脓血为特征.其病程较长,常迁延数年至数十年,具有反复急性发作的趋向,治愈较难.现代医学对本病主要采用抗菌、免疫抑制及对症治疗等方法.中医药辨证治疗具有明显的优势.

    作者:董正昌;王冠民;郝现军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胃泰舒颗粒对大鼠实验性慢性胃炎的治疗作用研究

    目的:研究胃泰舒颗粒对大鼠慢性胃炎的治疗作用.方法:采用0.02%氨水自由饮用诱发大鼠实验性慢性胃炎,观察不同剂量中药胃泰舒颗粒及维霉素对慢性胃炎的治疗作用.结果:胃泰舒颗粒可降低胃液PH值和胃蛋白酶活性,使黏膜上皮病变减轻,壁细胞计数升高,PAS阳性层增多,粘膜厚度增加.结论:胃泰舒颗粒对氨水诱发的慢性实验性胃炎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作者:李忠林;陈世虎;许刚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香砂六君子汤两则新用例析

    香砂六君子汤出自《和剂局方》,由四君子汤加陈皮、半夏、木香、砂仁而成,为临床治气虚而兼食、痰、气滞所致的痞满、脾胃素虚的妊娠呕吐等证的常用方剂.笔者根据该方补气健脾之功效,用治顽固性口腔溃疡、全身性瘙痒两例,均获显效,报告如下:

    作者:卢绍霞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雷诺氏病中医证治述要

    雷诺氏病是一组以肢端皮肤对称性、发作性苍白、紫绀和潮红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它是一种原发性肢端动脉痉挛性疾病,与寒冷刺激、神经异常兴奋、内分泌紊乱等因素有关,与雷诺氏现象由风湿病、硬皮病、动脉硬化等全身性疾病所产生的局部表现症状似而病因有别.相关内容,中医文献记之不多.笔者在长期临床工作中认识到,要充分发挥中医药优势,有必要对雷诺氏病病机用中医学角度进行深入阐发,兹结合有关文献作粗探以下:

    作者:孙宏伟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中风后遗症的家庭调护

    1起居调护①居室保持阳光充足、安静、空气新鲜,温湿度适宜,光线柔和.3饮食调护①饮食定时,有节.注意滋补,多食润肠、降压、降脂等食品.②饮食宜清淡,少油腻.低糖易消化的食物,并少食多餐.进食时不宜过快.③禁忌肥甘油腻,辣刺激等助火生痰之品.4功能锻炼①肢体功能锻炼:对患肢加强功能锻炼,可以由小到大的强度进行锻炼.

    作者:王为霞;姜春萍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温胆汤加减治疗胸痹50例

    用温胆汤加减治疗胸痹50例,经与复方丹参片组作对照观察,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提示温胆汤化裁应用具有理气化痰、活血定通之功,能有效缓解胸痹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心电图的心肌缺血表现.

    作者:徐亚君 刊期: 2004年第05期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主管:辽宁省卫生厅

主办:辽宁省中医药学会,中华中医药学会,辽宁省中医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