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瑞湘;黄娟;黄志海;丘小惠
细胞代谢在癌症起始和转移性进展疾病中起到核心作用,代谢转换为有氧糖酵解和乳酸产生增加是侵袭性肿瘤细胞的特征,并且是肿瘤反应和治疗结果的共同决定因素.由于细胞代谢是相互依赖的途径的复杂网络,局部改变将对整体肿瘤代谢产生影响,而肺癌的发生和发展是一个多步骤过程,其特征在于许多遗传和表观遗传改变的积累,包括致癌基因和肿瘤抑制基因的改变,导致关键细胞-调节和生长-控制通路的改变.对肺癌相关癌基因和肿瘤抑制基因与中心碳代谢的研究做一论述,以期在葡萄糖转运和能量代谢途径中,挖掘可以阻断失调的癌基因和/或恢复功能丧失的肿瘤抑制基因的途径,以探索肺癌治疗的新方法,并作为开发新的抗肺癌转移疗法有价值的靶标.
作者:王晓燕;李卫东;花宝金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艾可清对艾滋病猴T细胞各亚群的免疫调节作用.方法:选取经静脉注射感染SIV-mac239的中国恒河猴15只,随机分为3组:艾可清低剂量组,艾可清高剂量组和模型对照组,每组5只.分别于给药前、给药4周、给药8周、停药4周和停药8周采集外周血,检测T细胞功能亚群、纯真亚群和记忆亚群,观察其变化;分离血浆检测外周血SIV病毒载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高剂量组CD4 CD28-(%)在给药第4周、第8周和停药4周均显著上升(P<0.05,P<0.01);CD;纯真细胞在高剂量组给药8周显著上升(P<0.05),CD8+纯真细胞在低剂量组给药第4周、第8周和高剂量组给药8周均显著上升(P <0.05,P<0.01);高、低剂量组各时间点病毒载量与对照相比没有显著变化.结论:艾可清对艾滋病猴CD4+ CD28-细胞和CD4+、CD8+纯真细胞有一定的提升作用.
作者:熊思艺;陈剑涛;张远芬;符林春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观察泻火解毒法对竹叶青蛇伤血管内皮细胞核转录因子-kB(NF-kB)信号通路相关因子的影响.方法:根据前期研究复制竹叶青蛇伤动物及细胞模型.均设置空白组(KB)、模型组(MX)和低、中、高剂量蛇伤胶囊药液组(DY、ZY、GY)5组,每组10样本.在动物实验中,KB经兔右后腿皮下注射0.75 mL/kg生理盐水,6h后灌胃10 mL/kg生理盐水.MX、DY、ZY和GY经兔右后腿皮下注射0.75 mL/kg竹叶青蛇毒液,6h后分别灌胃10 mL/kg生理盐水及低、中、高剂量药液.各组每日灌胃1次,连续灌胃1周后采血并分离出血清待测.细胞实验中,KB加入10%正常兔血清培养,MX在KB的基础上加入5μg/mL竹叶青蛇毒液培养,DY、ZY和GY在MX基础上培养6h后分别加入5%、10%和15%的含中药兔血清继续培养.各组培养72 h后,收集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VEC)及培养液检测.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兔血清中NF-kB、IkBs激酶(IKK)、NF-kB诱导激酶(NIK)的含量.蛋白免疫印迹法测定各组细胞IKK、NIK、NF-kB p65的蛋白表达,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NF-kB p65在各组细胞的表达.结果:动物实验中,MX组IKK、NIK和NF-kB p65含量较KB组均出现了显著升高(P<0.01);ZY组和GY组的IKK、NIK和NF-kB p65含量较MX组均出现显著降低(P<0.05或P<0.01).细胞实验中,MX组HUVEC中IKK、NIK和NF-kB 165的蛋白表达较空白组显著升高(P<0.05或P<0.01),DY组和ZY组HUVEC中IKK、NIK和NF-kB p65蛋白表达较MX组显著减少(P<0.05或P<0.01);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MX组HUVEC中NF-kB p65的表达显著高于KB组(P<0.01),而DY组和ZY组HUVEC中NF-kB p65的表达较MX组显著下降(P<0.01).结论:NF-kB信号通路是竹叶青蛇伤血管内皮细胞炎症损伤的关键,泻火解毒法可通过调控该信号通路来治疗竹叶青蛇伤血管内皮细胞炎症损伤.
作者:何卫东;文丹;吴晖;邵丹;翁淑琴;高芳琳 刊期: 2018年第01期
高脂血症是体内脂类代谢紊乱导致血脂水平增高的一种疾病,并由此1发一系列临床病理表现的病症,如心肌梗死、心脏猝死、糖尿病、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等.决明子作为传统中药凭借其药源丰富、降脂作用温和、疗效确切稳定、多层次、多靶点等优点逐渐成为研究的热点.通过对决明子相关文献的查阅,对近年来相关研究中所提及的中药决明子降脂的有效成分、有效成分的提取方法以及其降脂作用机制进行综述,为决明子降脂作用的进一步研究及其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作者:许鹏飞;孙学斌;黄尹琦;单义珠;吴延丽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观察解毒通络调肝方对Purina #5008饲料饲养诱导ZDF大鼠2型糖尿病动物模型胰腺IRE1/pIR E1,JNK/PJNK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将以Purina #5008饲料饲养的SPF级雄性ZDF大鼠2型糖尿病动物模型分为模型组,盐酸二甲双胍组(0.5 g·kg-1·d-1),解毒通络调肝方大剂量组(5 g·kg-1·d-1)、中剂量组(3g·kg-1·d-1)、小剂量组(1 g·kg-1·d-1);普通饲料饲养的SPF级雄性ZL大鼠作为正常组.盐酸二甲双胍组,解毒通络调肝方小、中、大剂量组均灌胃给药,正常组、模型组用等体积去离子水灌胃.饲养第17周处死大鼠无菌取胰腺组织,免疫组化技术观察内质网应激相关蛋白IRE1/p-IRE1,JNK/p-JNK的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盐酸二甲双胍组、解毒通络调肝方大、中、小剂量组胰岛细胞胞浆中IRE1、P-IRE1、JNK,p-JNK蛋白表达增多(P <0.05,P<0.01);与模型组比较盐酸二甲双胍组、解毒通络调肝方大、中、小剂量组胰岛细胞胞浆中IRE1、P-IRE1、JNK,P-JNK蛋白表达减少(P <0.05,P<0.01);与盐酸二甲双胍组比较解毒通络调肝方大、中、小剂量组胰岛细胞胞浆中IRE1、P-IRE1、JNK,P-JNK蛋白表达减少(P<0.05);与解毒通络调肝方中剂量组比较大、小剂量组胰岛细胞胞浆中IRE1、P-IRE1、JNK,P-JNK蛋白表达减少.结论:以Purina #5008饲养诱导ZDF大鼠2型糖尿病动物模型可引起内质网应激,通过解毒通络调肝方干预,可减少IRE1、P-IRE1表达,同时降低JNK,P-JNK表达,其可能是防治2型糖尿病的机制及作用靶点之一.
作者:朴春丽;金美英;赵宗江;米佳;刘向荣;陈曦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研究与分析手术联合中药外洗治疗三踝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三踝骨折患者104例,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均52例.两组患者均实施手术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加以使用中药外洗的治疗方案.对比分析两组患者踝关节活动度、AOFAS评分、踝关节功能评分及治疗前后VAS、SAS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背伸(27.38±6.15)、屈曲(44.73±3.96)、内翻(16.96±7.18)、外翻(5.72±2.43)、屈伸(71.18±7.19)、内外翻活动度(23.91±6.17)、AOFAS评分(96.17±1.05)分等均明显优于对照组背伸(23.82±8.42)、屈曲(41.82±6.23)、内翻(14.43±4.24)、外翻(4.67±2.73)、屈伸(65.72±10.62)、内外翻(20.05 ±7.05)活动度、AOFAS评分(89.46±0.58)分;观察组(95 ~ 100分)百分比(73.08%)明显高于对照组(46.15%)、(<85分)百分比(3.85%)明显低于对照组(32.69%);观察组VAS评分(1.01±1.12)分、SAS评分(35.58±9.43)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VAS评分(3.05±1.08)分、SAS评分(49.57±10.2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踝骨折患者采用手术联合中药外洗进行治疗后,患者的疼痛程度明显减轻,创口恢复情况较优,临床治疗效果较佳.
作者:刘玉林;徐翀;王秋生;高建良;刘少华;刘书娟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温肾益气颗粒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大鼠气道PCNA的影响及相关机制.方法:4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温肾益气颗粒组、雾化组.以气道滴注LPS联合烟熏方法制备COPD大鼠模型.观察肺组织病理改变,免疫组化检测气道PCNA表达,Western Blot观察肺组织中PCNA,p-AKT,T-AKT,p-mTOR,T-mTOR的表达.结果: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大鼠出现COPD病理变化,肺组织PCNA表达增强,p-AKT及p-mTOR表达增加(P<0.05);与模型组相比,温肾组及雾化组大鼠COPD病理变化改善,PC-NA表达降低,p-AKT及p-mTOR表达下降(P<0.05).结论:温肾益气颗粒降低COPD大鼠气道PCNA表达,其机制可能通过调节PBK/AKT/mTOR信号通路实现.
作者:陈晔;蔡宛如;董雷;李敏静;何飞;洪辉华;周林水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观察不同成熟度预知子种子对肝癌SMMC7721细胞恶性增殖的抑制作用与差异.方法:采用乙醇回流提取法提取不同成熟度预知子种子药用成分,MTr检测其对SMMC7721肝癌细胞恶性增殖及观察形态学的影响.结果:不同成熟度预知子种子提取物对人肝癌细胞恶性增殖均存在抑制作用且存在差异,成熟者强于未成熟者;且成熟者诱导细胞内空泡发生的作用强,提示其诱导内质网应激成分得到富集.结论:随着预知子成熟,其种子中抑制肝癌细胞增殖和诱导其内质网应激的成分均得到富集,提示应收获成熟的预知子,提高其药用价值.
作者:卢涛;许群瑶;郝尧;宋艳荣;任红艳;方肇勤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给予精神分裂症患者乌灵胶囊联合奥氮平治疗对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9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数字抽样法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奥氮平治疗,观察组给予乌灵胶囊联合奥氮平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治疗效果、PSQI评分、PANSS评分、TESS评分.结果:治疗后两组PSQI各因子评分及总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的入睡时间得分比观察组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日间功能障碍得分比对照组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PANSS各因子分及总分均比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精神病理因子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而对照组阳性因子明显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TESS评分均明显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效果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给予精神分裂症睡眠障碍患者乌灵胶囊联合奥氮平治疗效果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睡眠状态,促进预后,利于其早日回归家庭及社会,且药物安全性较高.
作者:王轶虎;崔力军;潘鑫;陶百平 刊期: 2018年第01期
钙离子稳态异常是大脑神经元死亡的后共同通路,也是引起Aβ产生细胞毒性的关键因素,且其紊乱与Aβ沉积、tau蛋白异常磷酸化、自由基损伤、炎症损伤等具有密切关系,因此其是各种急慢性退行性神经病变发生的关键因素,也是产生阿尔茨海默病的原因之一.就近年来中药单体及有效成分和复方对阿尔茨海默病钙离子稳态干预的实验研究进行综述.
作者:姚辛敏;李新新;周佳;王琪;柳广周;周妍妍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泻宁口服液对大鼠内脏高敏感性腹泻的抑制作用和机制,为中医药防治小儿腹泻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方法:复制内脏高敏感性大鼠模型,采用结直肠扩张刺激法评估肠道敏感性,治疗组用中药泻宁口服液,对照组用匹维溴铵进行治疗,病理学检测结肠组织及肥大细胞变化,免疫组化染色检测大鼠结肠组织中5-HT、促炎因子TNF-α、IL-1β、抗炎因子IL-10表达.结果:模型组内脏疼痛阈值和大耐受阈值均明显低于正常组,泻宁口服液治疗组及匹维溴铵对照组均较模型组的内脏敏感性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E染色后各组结肠黏膜组织结构未见明显炎性细胞浸润及组织损伤.泻宁口服液治疗组能够减少模型大鼠结肠黏膜内肥大细胞数目,有效控制肥大细胞受P物质刺激后脱颗粒状态,降低模型大鼠结肠黏膜5-HT表达;模型组的促炎因子IL-1β、TNF-α表达高于正常组,抑炎因子IL-10表达低于正常组.结论:泻宁口服液能够降低大鼠内脏高敏感性,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结肠组织中5-HT表达,下调肠道黏膜促炎因子IL-1β、TNF-α的表达,上调抑炎因子IL-10的表达有关.
作者:杜建民;桑杲;陈明显;陈宇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建立脑得生固体分散体胶囊中山楂黄酮类成分(牡荆素鼠李糖苷、牡荆素、金丝桃苷)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色谱柱Hyspersil ODS-2(5μm,250 mm×4.6 mm),柱温25℃,流动相乙腈-甲醇-四氢呋喃-0.04%磷酸水(1∶1∶19.4∶78.6),流速0.9 mL·min-1,检测波长370 nm.结果:牡荆素鼠李糖苷在0.167 2 ~1.003 2 iμg(r =0.999 9)范围,牡荆素在0.124 8~0.748 8 μg(r=0.999 9)范围,金丝桃苷在0.276 0 ~1.656 0 μg(r =0.999 9)范围均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7.27%,99.12%,99.09%;RSD分别为1.57%,2.15%,2.71%.结论:所建立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控制该制剂的质量.
作者:罗兰;李明丽;康家珍;王淑美;梁生旺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建立研究药物与肠道内多药耐药相关蛋白2之间相互作用的Ussing chamber实验验证模型.方法:运用Ussing chamber技术评价存在于大鼠肠道内多药耐药相关蛋白中主要亚型MRP2的抑制剂环孢素A对底物普伐他汀经肠转运吸收方向(M-S)与分泌方向(S-M)的外排转运率及表观渗透系数的影响.采取LC-MS/MS法测定样品中普伐他汀含量,通过计算,比较对照组与抑制剂组之间的差异.结果:建模实验表明,对照组中普伐他汀经大鼠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外排转运率分别为1.06±0.31、1.73±0.41、2.10±0.67,加入50μg·mL-环孢素A之后减少了普伐他汀在各肠段的外排转运率,其中空肠(0.89±0.30)与回肠(0.81±0.13)段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加入100 μg·mL-1环孢素A后也同样减少了普伐他汀在各肠段的外排转运率,其中空肠(0.82±0.24)段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结论:运用Ussing chamber技术建立了研究肠道内MRP2与药物间相互作用的实验验证模型,为此后研究肠道内转运蛋白与药物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奠定了基础.
作者:谭瑞湘;黄娟;黄志海;丘小惠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观察硝菔通结方对功能性便秘大鼠肾脏以及结肠组织水通道蛋白的影响,从现代医学肾脏调节水液代谢的角度探讨中医“肾主水司二便”的科学内涵,揭示硝菔通结方从肾论治便秘的作用机制.方法:48只成年雄性SD大鼠,采用随机法分为空白组(8只)和造模组(40只),造模组灌胃复方地芬诺酯混悬液6周复制便秘模型后随机分为模型组(FC组)、硝菔通结方高、中、低剂量组、阳性药物对照组(苁蓉通便口服液组,简称口服液组).各治疗组给予不同剂量的硝菔通结方、阳性药物对照组给予苁蓉通便口服液(后简称口服液组)灌胃1个月.观察各组大鼠的一般情况,采用ELISA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清中精氨酸加压素(AVP)、环磷酸腺苷(cAMP)的含量,Western-Blot法检测肾脏组织中AQP2以及AQP3的表达,结肠组织中AQP3的表达.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粪便量少、质地干硬,血清中AVP、cAMP的含量升高(P<0.05),肾脏组织中AQP2以及AQP3的表达明显升高(P<0.01),结肠组织中AQP3的表达明显升高(P<0.01).与模型组相比,各剂量硝菔通结方组以及口服液组大鼠粪便量增加且质地稀软,血清中AVP、cAMP的含量降低(P<0.05),肾脏组织中AQP2以及AQP3的表达明显降低(P<0.01),结肠组织中AQP3的表达明显降低(P<0.01).结论:肾脏能通过调节水通道蛋白而影响肠道的水液代谢,这可能是中医“肾主水司二便”的科学内涵之一;硝菔通结方可通过影响肾脏组织的水通道蛋白而纠正肠道水液代谢紊乱,从而对功能性便秘发挥治疗作用.
作者:梁星琛;周永学;张小波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观察石氏伤科推拿整复手法结合红桂酊涂擦治疗膝骨关节炎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将90例膝骨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3组:石氏伤科推拿整复手法结合红桂酊涂擦治疗组(简称“手法+红桂酊组”)、石氏伤科推拿整复手法治疗组(简称“手法组”)和红桂酊涂擦组(简称“红桂酊组”),每组各30例.红桂酊组采用红桂酊涂擦治疗,手法组采用石氏伤科推拿整复手法治疗,手法+红桂酊组采用石氏伤科推拿整复手法结合红桂酊涂擦治疗,各组疗程均为4周.于治疗前、治疗后每周及治疗结束后1个月、3个月对3组患者的西安大略和麦克玛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量表评分(WOMAC)从疼痛、僵硬、关节活动和总分4个维度进行评价,并于末次治疗后对患者的安全性进行评价.结果:治疗后及疗程结束后1个月、3个月,3组患者的WOAMC各项评分较治疗前均降低(P<0.05).治疗3周后,手法+红桂酊组的疼痛评分优于手法组(P<0.05),僵硬评分优于红桂酊组(P<0.05),WOMAC总分优于手法组(P<0.05)和红桂酊组(P<0.05).治疗4周后,手法+红桂酊组的WOM-AC疼痛评分优于红桂酊组(P<0.05),手法+红桂酊组、红桂酊组的疼痛评分优于手法组(P<0.05),手法+红桂酊组的僵硬评分优于手法组(P<0.05),手法+红桂酊组、手法组的僵硬评分优于红桂酊组(P<0.05),手法+红桂酊组的关节功能评分优于手法组(P<0.05),手法+红桂酊组、手法组的关节功能评分优于红桂酊组(P<0.05),手法+红桂酊组的WOMAC总分优于手法组(P<0.05)和红桂酊组(P<0.05).随访1个月和3个月表现出与治疗4周后较为一致的治疗效果.治疗全程3组患者均未出现不良反应事件.结论:红桂酊涂擦治疗膝骨关节炎有较好的镇痛效果,石氏伤科推拿整复手法则对僵硬和关节活动度有明显的改善作用.二者合用,不但可以增强治疗效果,而且能够提高远期疗效.
作者:林勋;王建平;陈博;庞坚;张旻;王辉昊;张明才;詹红生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探讨金樱通淋汤对老年顽固性尿路感染致膀胱颈挛缩患者T淋巴细胞及尿流率影响.方法:研究对象选取74例老年顽固性尿路感染所致膀胱颈挛缩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37例.均根据尿细菌培养以及药敏结果选用抗菌药物,对照组予坦索罗辛0.2 mg/次,日1次口服,研究组在上述基础上再予中药金樱通淋汤口服,均治疗15 d.检测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以及血清球蛋白水平,评估尿动力学变化,行中医主要症状评分,比较临床疗效.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外周血CD;、CD4以及CD;/CD8水平升高(P<0.05),CD;水平降低(P<0.05),血清IgG、IgM以及IgA水平升高(P<0.05),尿动力学Qm.和Qave升高(P<0.01),PVR降低(P<0.01),夜尿次数、排尿困难、腰膝酸软以及小腹胀满等中医主要症状评分降低(P<0.01);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CD3、CD4以及CD;/CD;水平较高(P<0.05),CD;水平较低(P<0.05),IgG、IgM以及IgA水平较高(P<0.05),尿动力学Qmax和Qave较高(P<0.01),PVR较低(P<0.01),夜尿次数、排尿困难、腰膝酸软以及小腹胀满等中医主要症状评分较低(P<0.01),临床疗效较高(P<0.05).结论:金樱通淋汤能提高顽固性尿路感染所致膀胱颈挛缩机体免疫功能,促进尿液排出.
作者:古军;胡鑫明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基于治疗前、后IBS大鼠pPKCγ和ERK1基因在背根神经节的表达,探讨安肠汤治疗肝郁脾虚型IBS的机制.方法:40只清洁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10只/组,正常组、模型组、西药组、中药组.采用番泻叶+束缚应激法造模.造模后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予安肠汤煎剂及得舒特片2周,用腹部回缩反射评估大鼠内脏敏感性,用PCR和Western-blot技术检测pPKCγ和ERK1基因与蛋白表达.结果:模型组背根神经节中的pPKCγ和ERK1基因表达与另外3组对比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组与西药组及中药组比较,P<0.05,有统计学意义;西药组和中药组相比,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说明pPKCγ和ERK1的基因参与肝郁脾虚型IBS大鼠疼痛信号外周敏化机制;中药安肠汤可以有效调控pPKCγ和ERK1基因在背根神经节的表达,从而达到缓解腹痛的临床效应机制.
作者:黄适;刘鹏;林春李;林福旭;王松;雷力民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观察西黄胶囊辅助治疗恶性肿瘤合并肺部感染的疗效.方法:65例恶性肿瘤并发肺部感染的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33例,对照组32例.对照组采用抗生素,化痰,营养支持,必要时应用糖皮质激素.实验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口服西黄胶囊.7d以后评价疗效,并测定炎症指标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值的变化,以及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D-二聚体(D-D)的水平.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81.8%)明显高于对照组(6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体温恢复正常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肺部罗音和影像学检查恢复正常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PCT,CRP测定值治疗后均有下降,实验组下降更为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FDP,D-D测定值治疗后均有下降,实验组下降更为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西黄胶囊联合西医治疗恶性肿瘤并发肺部感染安全有效,优于单纯西医治疗.
作者:马东阳;耿良;崔庆丽;郭选贤;胡彦辉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为开展间断禁食的相关研究提供一些基础资料,同时为健康饮食方式提供实验依据.方法:综述间断禁食对神经系统疾病防治作用的研究进展.结果与结论:间断禁食在某些常见神经损伤与神经系统疾病的防治方面取得了值得肯定的实验基础,其应用范围及作用机制尚需进一步研究求证.
作者:孙年怡;何宇;王文春;柏玲;张安仁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通过期门、肝俞、中都穴位贴敷对肝脏门静脉血液动力学参数影响效应的比较研究,探讨穴位贴敷的科学性.方法:以HBV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以就诊时间为标准分为穴位贴敷组和空白对照组,两组患者均未进行抗病毒和其他药物治疗.以彩色超声多普勒检测受试者治疗前和治疗3周之后门静脉内径(DPV)、门静脉血流速度(VPV)和门静脉充血指数(CI)为指标,进行对照研究.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组间配对结果显示,治疗组VPV提升,P<0.05.结论:期门、肝俞、中都穴组实施中药贴敷,具有加快HBV感染患者门静脉血流速度的效应.对慢乙肝治疗具有临床应用价值和意义.
作者:刘宏;谷忠悦;焦倩倩;刘金凯 刊期: 2018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