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不同制法酸枣仁汤中总多糖和芒果苷的含量比较

王守勇;李正国;孔祥德;董瑞祥;王泽会

关键词:酸枣仁汤, 总多糖, 芒果苷, 高效液相色谱法,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摘要:目的:比较酸枣仁汤饮片汤剂与配方颗粒汤剂中总多糖和芒果苷的含量差异.方法: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分别对酸枣仁汤中总多糖和芒果苷含量进行了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选用Kro-masil C18柱(4.6 mm×250 mm,5μm);乙腈-1%冰醋酸溶液为流动相;流速为1.0 mL·min-1;柱温为30℃;检测波长为335 nm.结果:总多糖和芒果苷线性范围分别为2.83~ 14.13μg·mL-1(r=0.999 3)、0.078 56~0.392 8 μg(r =0.999 93).同批次饮片制备的2种汤剂中,合煎饮片汤剂中总多糖的含量明显高于单煎配方颗粒汤剂,而单煎汤剂中芒果苷含量则明显高于合煎汤剂.不同厂家及同一厂家不同批次配方颗粒汤剂中芒果苷量亦存在较大差异.结论:饮片合煎和单煎配方颗粒2种制备方法对酸枣仁汤中总多糖和芒果苷含量均有明显影响.生产厂家应加强质量控制,以保证配方颗粒有效成分含量稳定.
中华中医药学刊杂志相关文献
  • 葛根钩藤复方缓释片的制备及体外释放度考察

    目的:研究葛根钩藤中药复方缓释片的制备方法,并考察其体外释放特性.方法:以羟丙甲基纤维素(HPMC)为骨架材料,采用湿法制粒,制备葛根钩藤缓释片.采用正交设计以体外溶出度为评价指标,进行处方筛选.结果:HPMC规格与用量、乳糖用量对释放度影响显著,当以22%的HPMCK4M为骨架材料,18%乳糖为稀释剂时,制剂具有良好的12 h体外释药特性.结论:葛根钩藤中药复方缓释片处方合理,制备工艺简单可行,药物在体外释放可以达到缓释效果.

    作者:吴卫;唐丹;宋柏力;谭相端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不同频率捻转手法对大鼠胃运动和胃迷走神经传入纤维放电影响的分析研究

    目的:通过分析不同频率捻转手法针刺足三里穴对大鼠胃运动和胃迷走神经传入纤维放电频率的影响,探讨针刺手法作用规律.方法:选用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分为60次/min针刺组和120次/min针刺组.20%乌拉坦麻醉后暴露胃体部,经十二指肠放置球囊于胃窦部,分别用60、120次/min两种频率的均匀捻转手法针刺足三里,使用Biopac生理记录仪记录针前、行针时、留针时和出针后的胃运动和胃迷走神经传入纤维放电信号,对胃运动频率、波幅和迷走神经放电频率进行提取分析.结果:针刺正常大鼠足三里后,60次/min捻转手法对正常大鼠胃运动波幅、频率呈现抑制作用,120次/min捻转手法对大鼠胃运动波幅呈现促进趋势;行针及出针5 min、15 min时,捻转60次/min组胃迷走神经放电频率减少,针刺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不同频率捻转针刺手法对健康大鼠胃运动和胃迷走神经传入纤维放电频率作用效果有差异.

    作者:胡书香;李翠艳;李强;刘阳阳;郭义;陈泽林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基于Wnt-β-catenin信号调控BMP-2表达探讨当归四逆汤防治类风湿性关节炎临床研究

    目的:通过观察类风湿性关节炎治疗前、后主要症状及血清Wnt3a、β-catenin及BMP-2表达变化,探讨当归四逆汤防治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可能机制及临床效用.方法:采用非劣效设计,随机、对照方法,将60例符合诊断标准、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予当归四逆汤加减治疗,对照组予仙灵骨葆胶囊治疗,连续4周.详细记录治疗前后中医临床症状计分变化,应用Real-time PCR技术检测治疗前后血清Wnt3a、β-catenin及BMP-2变化.结果:全部病例完成临床观察,无病例脱落.治疗组显效6例,有效13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63.33%;对照组显效4例,有效9例,无效17例,总有效率为43.33%.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RA患者临床症状计分无差异,具有可比性;治疗后2周及4周,治疗组患者临床症状计分较治疗前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在治疗后2周与治疗前比较,尽管临床症状计分下降,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4周,对照组临床症状计分较治疗前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在治疗后临床症状计分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 <0.05.治疗前,RA患者血清Wnt3a、β-catenin及BMP-2表达均呈上升趋势;治疗后,治疗组RA患者血清Wnt3a、β-catenin及BMP-2表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 <0.05.对照组治疗前、后血清Wnt3a、β-catenin及BMP-2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当归四逆汤可能通过下调Wnt3a、β-catenin及BMP-2表达,发挥缓解RA患者关节疼痛、改善关节功能的效用.

    作者:韦国雨;陈清雄;唐永亮;李钰威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基于TGF-β1/Smad3信号通路探讨血竭含药血清对皮肤成纤维细胞的影响

    目的:探讨血竭含药血清对皮肤成纤维细胞TGF-β1/Smad3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血竭高、中、低剂量含药血清组和正常对照组,每组6只.用药组分别以0.2、0.1、0.05 g·kg-1·d-1的血竭灌胃,正常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7d后取血制备含药血清.组织块法培养大鼠成纤维细胞,检测血竭含药血清对成纤维细胞增殖活性、TGF-β1分泌水平以及TGF-βR Ⅰ、TGF-βRⅡ、Smad3和p-Smad3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血竭各剂量含药血清能显著提高成纤维细胞的增殖活性和TGF-βR Ⅰ、TGF-βRⅡ及p-Smad3蛋白的表达(P<0.05或P<0.01);中、高剂量含药血清组TGF-β1水平、Smad3、和Smad3蛋白磷酸化水平明显上升(P<0.05或P<0.01).结论:血竭对创伤的修复作用可能与其调节TGF-β1/Smad3信号转导通路有关.

    作者:俞琦;王文佳;王平;韩洁;何光志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青藤碱抑制类风湿关节炎滑膜细胞增殖与诱导凋亡的研究

    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特征之一就是滑膜组织表现为增生性侵蚀性生长,其生长性质和病理学行为在许多方面类似于肿瘤组织的特性,对软骨组织造成进行性破坏.因此延缓甚至抑制滑膜细胞异常增殖与诱导其凋亡将成为治疗RA的主要策略之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青藤碱(sinomenine,SN)是青风藤中提取的生物碱单体,具有良好的抗炎、镇痛、免疫抑制等药理作用,临床用于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取得良好疗效.本文主要将近年来有关SN在RA抑制滑膜细胞异常增殖与诱导其凋亡方面的研究作一详细阐述,以期为后续的临床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张群燕;赵智明;姚茹冰;郭郡浩;蔡辉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电针对帕金森病模型大鼠黑质区c-Jun氨基末端激酶和TNF-α、IFN-γ、IL-1β蛋白表达的影响

    目的:观察电针对帕金森病模型大鼠黑质区c-Jun氨基末端激酶(c-Jun N-terminal kinase,JNK)信号通路及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γ-干扰素(interferon-γ,IFN-γ)、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lβ,IL-1β)的作用,探讨针刺治疗帕金森病的作用机制.方法:健康雄性SPF级SD大鼠32只,随机平均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电针组.模型组和电针组经颈背部注射鱼藤酮(1 mg/kg,溶于一定比例二甲亚砜和生理盐水中,浓度0.25 mg/mL)造模14 d.电针组给予电针“风府”(GV16)和“太冲”(LR3)两穴治疗,连续治疗14 d,其余各组不做治疗.假手术组给予相同剂量的二甲亚砜(Dimethyl sulfoxide,DM-SO)和生理盐水混合液.采用免疫蛋白印迹法检测大鼠黑质区酪氨酸羟化酶(Tyrosine hydroxylase,TH)、磷酸化的c-Jun和TNF-α、IFN-γ、IL-1β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与正常组、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黑质区TH蛋白表达明显减少(P<0.05),p-c-Jun、TNF-α、IFN-γ、IL-1β蛋白表达明显增加(P<0.05);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大鼠黑质区TH蛋白表达明显增加(P<0.05),p-c-Jun、TNF-α、IFN-γ、IL-1β蛋白表达明显减少(P<0.05).结论:电针可以通过调节帕金森病模型大鼠体内MAPK/JNK信号通路,降低p-c-Jun在帕金森病模型大鼠黑质区的表达,进而减少炎症因子TNF-α、IFN-γ、IL-1β的表达,对帕金森病的发生发展起到一定的调节作用.

    作者:王述菊;马骏;王彦春;龚元勋;余沛豪;王中明;王琪;王彬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甘草中甘草酸的粗提工艺研究

    目的:正交优化甘草中甘草酸的提取工艺.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建立甘草酸含量的测量方法;考察提取时间、提取次数、提取温度、液固比和乙醇浓度对提取效果的影响;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进行正交试验,采用正交表L9(34)优化甘草酸的提取工艺.结果:建立甘草酸的含量测定方法;通过考察5个单因素,结合正交试验优化得到甘草酸的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提取温度为50℃,液固比为8:1,提取次数为3次(每次为1h).结论:本实验优化的甘草酸提取工艺简单稳定,成本低,适用于工业化生产,可为含甘草酸的制剂工艺研究提供参考.

    作者:万嘉洋;张宇燕;黄平;范红晶;丁志山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超重和肥胖人群的中医兼夹体质分析

    目的:探析超重和肥胖人群的中医兼夹体质类型分布特点,掌握超重、肥胖人群的体质兼夹规律.方法:从我国9省市横断面调查的21 948例中医体质分类与健康调查数据库中,筛选出符合超重、肥胖诊断的人群4726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超重者3877例、肥胖者849例.并通过相关的统计方法来分析超重、肥胖人群的兼夹体质分布特点.结果超重人群中被辨识为单一体质的占71.75%,肥胖人群占72.32%.超重人群中出现两种偏颇体质相兼的占9.98%,其中排名前3的兼夹体质类型分别是气虚质+阳虚质、气虚质+气郁质、阴虚质+血瘀质;肥胖人群中兼夹两种偏颇体质的占8.83%,其中排名前3的兼夹体质分别是:气虚质+气郁质、痰湿质+湿热质、阴虚质+血瘀质.超重人群中兼夹三种偏颇体质的占5.96%,排名前3的分别是:气虚质+阳虚质+气郁质、气虚质+痰湿质+湿热质、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肥胖人群中兼夹三种偏颇体质的占6.71%,排名前3的分别是:气虚质+阳虚质+气郁质、气虚质+阴虚质+血瘀质、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超重人群中兼夹4种及以上偏颇体质的占12.30%,肥胖人群占12.13%.结论:接近一半的超重、肥胖人群被辨识为偏颇体质,其中单一偏颇体质以气虚的偏颇所占比例高;而对于超重、肥胖人群的兼夹体质分析亦不难发现超重、肥胖人群均以气虚质的兼夹为普遍,气虚质与超重、肥胖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作者:朱丽冰;王济;李玲孺;李英帅;郑燕飞;王琦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肿瘤血管生成机制的研究进展

    肿瘤的生长、侵袭、转移、复发和预后均与肿瘤血管生成有关,肿瘤微环境在炎症及炎症介质的刺激下,通过多种机制促进肿瘤血管生成.肿瘤侵袭和转移的复杂机制在于肿瘤细胞与各种宿主细胞之间发生广泛作用,其中肿瘤与血管内皮之间的相互作用在支持肿瘤血行转移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就肿瘤血管生成机制以及信号调控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赵川;李俊萱;刘雪梅;赵铁建;韦燕飞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亚健康量表研制和应用的现状与展望

    通过对运用量表研究亚健康的优势、当前亚健康量表研制所体现的6个特征,亚健康量表应用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三方面的阐述和分析,提出从加强量表反应度的检测、基于结构方程模型验证结构效度、建立地区性或全国性常模、加强具有中医特色的亚健康人群测量量表的研制、加强证候量表与微观指标的相关性研究五个方面进一步做好亚健康量表的研制和应用.

    作者:赵晖;薛飞飞;王智瑜;李淳;王悦竹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胰腺炎文献的系统评价与Meta分析

    目的:用循证医学的方法评价中药联合西医常规治疗急性胰腺炎的疗效.方法:检索建库至今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NKI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发表的有关中药口服联合西医常规治疗急性胰腺炎疗效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相关文献.根据纳入及排除标准,有15项临床试验,1267例AP患者(中药口服治疗组665例,对照组602例)纳入本研究.使用RevMan 5.2软件合并分析纳入研究的急性胰腺炎患者的有效率、血淀粉酶恢复正常时间、腹痛缓解时间、腹痛持续时间及平均住院天数等结局指标.结果:中药口服联合治疗组的有效率合并效应量RR值为4.35,95% CI为(2.97,6.37),Z=7.56,P<0.000 01;x2 =5.70,df=14,P=0.97 >0.05,I2=0%,表明15项的研究资料具有同质性,故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分析.血淀粉酶恢复正常时间WMD=-2.11,95%CI为(-2.45,-1.76),P<0.000 01;腹痛缓解时间WMD=-1.72,95%CI为(-2.18,-1.25),Z=7.26,P<0.000 01;患者平均住院天数WMD=-4.53,95%CI为(-5.82,-3.24),Z=6.88,P<0.000 01,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药口服联合西医常规治疗能显著缩短急性胰腺炎患者腹痛缓解时间,缩短血淀粉酶恢复正常时间,减少患者平均住院天数,明显提高治疗的有效率.

    作者:汪楠;王垂杰;李玉锋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天南星潜在功能的考察与分析

    通过考察古代本草、古代方剂、2015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对天南星功能的记载,认为历代本草所载基本功能与《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相一致.但考察古代本草文献所提炼的止痛、活血化瘀、清热解毒、祛风除湿、宁心安神、止瘁等功能,以及《普济方》数据库中含天南星复方治疗疼痛、打扑损伤、癥瘕积聚、疮疡、痈疽、诸热、痹病、惊悸、疥癞癣疹等病症,《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未曾收录.综合比较,初步认为止痛、活血化瘀、清热解毒、宁心安神、祛风除湿和止痒是天南星的潜在功能.

    作者:刘立萍;李然;梁茂新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芦根及其混淆品菰根的鉴别研究

    目的:提供一种既简单又方便的方法,来区分中药饮片芦根及其混淆品菰根,以确保两药的临床用药安全.方法:分别采集芦根和菰根两者的药材标本,进行性状和显微构造观察,对两者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芦根及菰根在表面颜色、断面、内表面、气味等性状及横切面显微和粉末显微等方面都具有差异.结论:芦根及菰根在药材性状和显微构造等方面的特征,补充和完善了两者的鉴定指标,从而避免两者的混用、误用、代用,确保临床用药正确、安全、有效,同时也能够为其深入研究和临床用药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蔡卫军;郑珊娇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被动吸烟对仔鼠认知功能及NF-κB介导的炎症反应影响

    目的:观察孕鼠被动吸烟对仔鼠炎症相关信号通路及炎症因子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探讨炎症反应与认知功能的相关性.方法:按照母鼠怀孕先后顺序随机分成两组,采用孕鼠被动吸烟法制造仔鼠发育迟缓模型,均灌胃蒸馏水.自然分娩后喂养仔鼠1个月,对仔鼠采用Morris水迷宫法测试空间定位学习能力和空间记忆水平,并用免疫组化法及RT-qRCR检测P50、P65及TNF-α、IL-1β的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逃逸潜伏期延长,垮台次数减少(P<0.05);免疫组化及RT-qPCR检测大致相同,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P50、P65及IL-1β、TNF-α表达高于正常组(P<0.05).结论:孕期被动吸烟可导致神经组织产生炎症反应,脑内P50、P65及IL-1β、TNF-α表达上调,学习记忆能力下降.

    作者:彭千元;易健;汤艳;吴琨鹏;周胜强;刘柏炎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不同制法酸枣仁汤中总多糖和芒果苷的含量比较

    目的:比较酸枣仁汤饮片汤剂与配方颗粒汤剂中总多糖和芒果苷的含量差异.方法: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分别对酸枣仁汤中总多糖和芒果苷含量进行了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选用Kro-masil C18柱(4.6 mm×250 mm,5μm);乙腈-1%冰醋酸溶液为流动相;流速为1.0 mL·min-1;柱温为30℃;检测波长为335 nm.结果:总多糖和芒果苷线性范围分别为2.83~ 14.13μg·mL-1(r=0.999 3)、0.078 56~0.392 8 μg(r =0.999 93).同批次饮片制备的2种汤剂中,合煎饮片汤剂中总多糖的含量明显高于单煎配方颗粒汤剂,而单煎汤剂中芒果苷含量则明显高于合煎汤剂.不同厂家及同一厂家不同批次配方颗粒汤剂中芒果苷量亦存在较大差异.结论:饮片合煎和单煎配方颗粒2种制备方法对酸枣仁汤中总多糖和芒果苷含量均有明显影响.生产厂家应加强质量控制,以保证配方颗粒有效成分含量稳定.

    作者:王守勇;李正国;孔祥德;董瑞祥;王泽会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脑梗死后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痰瘀证与炎症细胞因子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索脑梗死后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痰瘀证与炎症细胞因子的相关性.方法:选择60例脑梗死后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分为痰瘀证和非痰瘀证各30例,进行神经心理学量表评分及炎症因子血清IL-6和TNF-α水平检测,探索两者间的相关性.结果:脑梗死后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痰瘀证组患者神经心理学量表MMSE、MoCA评分均明显降低,血清IL-6、TNF-α水平均明显升高;与非痰瘀证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痰瘀证组神经心理学量表评分与血清IL-6、TNF-α水平呈负相关.结论:脑梗死后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痰瘀证的认知功能障碍程度更严重,炎症细胞因子可能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作者:王艳旭;刘建忠;黄鸿程;梁晖;李世举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响应面法优化白蔹多糖的闪式提取工艺

    目的:通过单因素实验筛选和响应面分析,确定闪式提取白蔹多糖的优工艺条件.方法:以中药白蔹为原料,通过单因素试验,以料液比、电压、提取时间为自变量,确定主要影响因素;通过响应面分析法确定闪式提取白蔹多糖的优工艺条件.结果白蔹多糖的闪式提取优工艺条件为料液比(g/mL)1∶25,电压220 V,提取时间110 s,此条件下提取白蔹多糖的理论提取率为10.14%,验证实验中白蔹多糖的提取率为9.92%.结论:闪式提取法适合白蔹多糖的提取,该方法提取率高,提取时间少,具有快捷、方便的优点.

    作者:李岩;赵宏;王宇亮;初维;李显明;宁兴盛;王丽红;张义秀;张宇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补阳还五汤调节高血压前期大鼠黏附分子表达作用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对高血压前期大鼠主动脉黏附分子表达的影响,探讨补阳还五汤调节血管内皮功能发挥保护血管的作用机制.方法:将20只雄性盐抵抗大鼠(dahl salt resistant rat,SS)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10只),中药对照组(10只);20只雄性dahl盐敏感大鼠(dahl salt sensitive rat,DS)随机分为模型组(10只)和中药治疗组(10只).采用高盐喂养法制备高血压前期模型.给予补阳还五汤灌胃治疗,共治疗5周.取材,Elisa法检测胸主动脉中p-选择素(P-selectin)、E-选择素(E-selectin)含量;荧光定量PCR法检测胸主动脉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MCP-1,monocyte chemoattractant protein-1),血管细胞间黏附分子-1(VCAM-1,vascularcell adhesion molecule-1),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1)的mRNA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主动脉MCP-1,VCAM-1,ICAM-1 mRNA表达与P-selectin、E-selectin含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中药治疗组主动脉MCP-1,VCAM-1,ICAM-1mRNA表达与P-selectin、E-selectin含量降低(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可能通过下调血管黏附分子表达,改善高血压前期大鼠血管损伤.

    作者:曲怡;李欣欣;张立德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温针灸联合耳针埋压治疗痰湿内阻型肥胖并发高脂血症疗效分析

    目的:观察温针灸联合耳针埋压对女性痰湿内阻型肥胖并发高脂血症患者的干预效应,并分析影响疗效的因素.方法:选取来自2006年2月-2011年2月南京中医药大学国医堂门诊部单纯性肥胖病并发高脂血症痰湿内阻型患者113例,根据中医辨证论治基本理论,采用温针灸联合耳针施治,观察治疗3个月前后患者肥胖指标:体质量、肥胖度(A%)、体质指数(BMI)、体脂百分率(F%),脂质指标: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的变化和疗效.结果:温针灸联合耳针治疗后各肥胖指标及脂质指标均明显改善,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总有效率为94.7%;疗效分析:不同性别、年龄段、病程与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病因、诱因与疗效关系中,情志因素、嗜烟酒因素、过食少动引起者疗效好,有效率分别为96.3%、94.4%、92.9%,更年期因素引起者疗效稍差,有效率为80%.结论:温针灸联合耳针埋压治疗痰湿内阻型肥胖并发高脂血症患者减肥、降脂疗效显著;年龄、性别、病程、情志、烟酒、过食少动等因素与疗效明显相关.

    作者:闫利敏;刘志诚;徐斌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家兔心肌缺血造模前后内关穴红外辐射温度特异性的观察

    目的:观察新西兰家兔心肌缺血造模前后内关穴的红外辐射温度的变化,比较穴位与对照点在生理、心肌缺血病理状态下红外辐射信息的差异,揭示穴位与生命不同状态的关联.方法:使用红外热像仪分别采集12只家兔心肌缺血造模前后(造模前、造模即刻、造模后10、20、30、40、50、60 min)内关穴与其对照点的红外辐射温度.结果:①家兔心肌缺血造模后,内关穴及相应对照点红外辐射温度低于造模前.内关穴红外辐射温度在心肌缺血造模即刻明显高于对照点,P<0.05;②内关穴与对照点红外辐射温度的差异表现在左侧内关穴,左内关穴红外辐射温度明显高于左内关对照点,P<0.05,右内关与其对照点比较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①家兔穴位及对照点红外辐射温度在心肌缺血病理状态低于正常.②家兔心肌缺血造模即刻,左侧内关穴红外辐射温度明显高于左内关对照点.左侧内关穴的穴位特异性在心肌缺血造模即刻得以显现.

    作者:魏海燕;沈雪勇;魏建子;邓海平;张海蒙;王士安;赵玲 刊期: 2017年第01期

中华中医药学刊杂志

中华中医药学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 ,辽宁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