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连城;李文;陈伟;王焕珍;高洁;柴艺汇;秦忠;陈云志
目的:探讨膝痹膏摩法对膝痹兔滑膜基质金属蛋白酶的影响.方法:66只健康的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10只为正常组对照,剩余用石膏铁丝固定法复制膝痹动物模型,8周时在模型中随机处死6只动物查看造模情况,造模成功后将其随机分模型组、手法组和膝痹膏高浓度、中浓度、低浓度组,膝痹膏3个浓度组给予膝痹膏摩法干预,手法组给予单纯手法,空白组和模型组不干预;干预8周处死动物,取滑膜利用ELISA试剂盒检测MMP1、MMP3、MMP13表达.结果:病理检测观察膝痹膏摩法不同浓度组均可改善关节软骨组织学结构,模型组膝关节软骨出现明显的关节软骨损伤.模型组中MMP-1、MMP-3、MMP-13含量均高于其余5组(P<0.05),正常组中MMP-1、MMP-3、MMP-13含量低(P<0.05).各组间比较:膝痹膏中浓度组MMP-1、MMP-3的含量明显低于高浓度、低浓度和手法组(P<0.05),而高浓度、低浓度和手法组之间比较没有统计学意义;膝痹膏中浓度组MMP-13低于低浓度和手法组(P<0.05),但与高浓度比较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膝痹膏摩法可明显改善膝痹的病理表现,其作用机制可能与3个金属蛋白酶的含量降低有关,进而降低了软骨基质的降解,缓解膝痹的进程,仍需进一步研究其具体的作用靶点,完善其作用机制.
作者:摆雪;孙芸;张洪平;王新军;刘俊昌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探讨人参与维生素D轴作用机制的潜在相关性.方法:大量查阅、搜集和整理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进一步做对比、分析和探讨.结果:人参与维生素D在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及治疗预后中存在着较高的关联度.结论:人参可能通过对维生素D轴的调节发挥治疗有关疾病的功效.
作者:管连城;李文;陈伟;王焕珍;高洁;柴艺汇;秦忠;陈云志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观察山茱萸总苷(TGCO)对刀豆蛋白A(ConA)诱导的小鼠急性免疫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60只C57BL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TGCOH组、TGCOM组、TG-COL组,每组10只;正常组和模型组以0.2 mL/10 g生理盐水灌胃,阳性对照组给予联苯双酯150 mg/kg灌胃,TGCOH组、TGCOM组、TGCOL组给予TGCO溶液460、230、115 mg/kg灌胃,1次/d,连续14 d.末次给药后2h,正常组尾静脉注射生理盐水,其余各组尾静脉注射ConA制备小鼠免疫性肝损伤模型.8h后称重,处死小鼠,计算各组小鼠肝、脾系数并取肝组织进行HE染色观察病理学变化;检测各组小鼠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水平;检测肝组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γ干扰素(IFN-γ)、白介素1(IL-1)、白介素6(IL-6)、超氧化物歧化酶(SOD)、鸟氨酸氨基甲酰转移酶(OTC)含量.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各浓度TG-CO组小鼠肝组织的病变程度较轻,血清ALT、AST水平及肝组织中TNF-α、IFN-y、IL-1、IL-6、OTC含量均降低,肝组织中SOD水平升高(P<0.05).结论:TGCO对免疫性肝损伤小鼠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转氨酶,提高抗氧化能力和抑制TNF-α、IFN-r、IL-1、IL-6生成有关.
作者:赵晨翔;张雅敏;刘宏胜;刘子荣 刊期: 2017年第08期
动物模型是中医药发展的基础.与单纯的疾病模型或证候模型相比,病证结合动物模型更为合理和完善,更能体现中医病证的特点,且更符合临床实际.然而目前的病证结合动物模型存在着诸如造模因素混杂、脱离临床、症状采集及评价方式不完善、客观指标与证候缺乏微观联系、以方测证存在方法学重要缺陷等问题,还需要不断的改进和完善.
作者:彭丹虹;王燕萍;刘晓琪;李先涛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探讨本实验中高脂饲料对血脂的影响及饲料组分的具体作用.方法:将55只巴马小型猪分为两组,正常组5只,手术组50只.正常组予基础饲料喂饲,手术组予高脂喂饲,实验周期为48周.手术组于第2周行冠状动脉机械损伤术,各组于第24、28、36、48周分别测定血脂水平变化.结果:因手术组分为模型组和药物干预组,故仅对正常组和模型组进行统计,以便观察高脂喂饲对血脂的影响.第24、28、36、48周时,模型组TC、TG、LDL-C、ox-LDL水平明显高于正常组,统计学差异显著(P<0.01);模型组HDL-C水平在第24周明显高于正常组,统计学差异显著(P<0.01);随后逐渐呈下降趋势但仍高于正常组,在28、36周时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48周时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实验采用的高脂饲料能够在短时间内造成小型猪的高脂血症,促进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
作者:冯元洁;尹妮;高玉竹;周鹤;王双;张哲;杨关林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类风湿关节炎(RA)是以关节滑膜为主要靶组织的炎症性自身免疫疾病.其病因病机不明,但研究表明成纤维滑膜细胞(FLS)是关节滑膜组织的主要细胞,在RA发生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尽管随着生物制剂的产生,RA有了较好的治疗方法,但仍不能终止病情.通过对相关文献的复习和基础实验的总结,发现中药直接以FLS为治疗靶点可能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新策略.通过总结FLS在RA中的发病机制,探讨中药对RA-FLS的治疗作用,为今后RA的实验研究及临床应用提供了新思路和依据.
作者:黄英;陈哲;王玉;汪会;涂胜豪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研究维吾尔药唇香草挥发油的抗炎、止咳、祛痰、平喘及镇痛作用.方法:采用蒸馏法提取唇香草挥发油、采用小鼠右耳二甲苯致炎法观察耳肿胀度和肿胀抑制率、氨水喷雾致咳法观察小鼠咳嗽潜伏期和咳嗽次数/2 min、小鼠气管酚红排泌法观察气管酚红排泄量、腹腔注射冰醋酸法和热刺痛法分别观察扭体次数/20 min和痛阈值.结果:唇香草挥发油不同剂量可明显抑制二甲苯致小鼠的耳廓肿胀(P<0.01)、减少氨水喷雾致小鼠咳嗽次数(P<0.01)、促进小鼠气管酚红排泌(P<0.05)、减轻冰醋酸和热辐射致小鼠疼痛(P<0.01),且其抗炎、止咳、祛痰及镇痛作用均呈明显的剂量依赖关系(P<0.01).结论:维吾尔药唇香草挥发油具有显著的抗炎、止咳、祛痰、镇痛作用.
作者:张洪平;周月;李得新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应用关联规则和统计学方法分析导师刘健教授治疗骨关节炎所用中药及外用药对免疫炎症指标的影响,为优化治疗方案提供依据.方法:整理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风湿免疫科2012年6月-2015年10月骨关节炎住院患者的病历资料,根据是否采用中医外治法进行分成单纯内治和内外合治组,采用SPSS22.0对两组的相关实验组指标进行统计分析.并通过SPSS Clementine 12.0软件Aprior模块分析中药及外用药与指标的关系.结果:共有1414例骨关节炎患者.单纯内治组为670例(占47.3%),内外合治组744例(占52.6%).中药处方中以清热解毒、健脾化湿、祛风除湿、活血通络4类药为主,外治法以中药外敷为主,常用有芙蓉膏和消瘀接骨散.与治疗前相比,单纯内治和内外合治组均能降低补体C4、IgA、血沉(ESR)、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P<0.05或P<0.01);且内外合治组能降低IgG的水平,上调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水平;与单纯内治组相比,内外合治组在降低IgA、ESR、hs-CRP水平,以及上调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方面优于单纯内治组(P<0.05或P<0.01).在关联规则置信度设为75%,支持度设为20%条件下,以中药薏苡仁、茯苓、豨莶草、鸡血藤、蒲公英、川牛膝、独活与指标关联度较高.外用药以芙蓉膏和消瘀接骨散与指标关联度较高.结论:骨关节炎的内服药物以清热解毒、健脾化湿、祛风除湿、活血通络4类药为主,外用药以芙蓉膏和消瘀接骨散为主.内外合治组在改善体内炎症免疫反应,以及上调自由基清除剂SOD方面明显优于单纯内治组.其作用机制则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作者:周巧;刘健;忻凌;宋倩;郭锦晨;黄旦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和分析采取缬沙坦联合肾炎康复片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蛋白尿的临床疗效及价值.方法:选取医院2012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70例慢性肾小球肾炎蛋白尿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入院日期单双号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取缬沙坦治疗,观察组行缬沙坦治疗基础上,同时给予肾炎康复片治疗,分析和对比治疗前后血肌酐、血清尿素氮、尿蛋白含量的变化情况及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43%,明显高于对照组71.43%,治疗3个月后尿蛋白含量明显较对照组降低(P<0.05),其他血肌酐、血清尿素氮水平比较差异不大,且两组治疗前3项指标测定结果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对慢性肾小球肾炎蛋白尿患者采取缬沙坦联合肾炎康复片治疗,能有效减轻蛋白尿症状,治疗效果显著,这对于促进患者肾功能恢复有积极意义,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杨凤文;檀金川;魏晓娜;杨亚欣;陈文军;夏永辉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观察肉桂醛对高脂饮食C57BL/6小鼠骨代谢的影响,探讨其与组织蛋白酶K(Cathepsin K)表达的相关性.方法:肉桂醛治疗高脂喂养的C57BL/6小鼠8周后,分别取小鼠的股骨和胫骨,用HE染色和茜素红染色观察骨微结构变化、骨代谢以及骨发育情况;用质构仪评价骨生物力学性能;用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Ca-thepsin K在骨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肉桂醛治疗8周后,高脂饮食小鼠骨小梁断裂程度减轻,排列整齐,骨形成明显增多(P<0.05);骨的硬度形变量、第一循环硬度和峰值压力均明显升高.同时,肉桂醛能明显降低骨组织Cathcpsin K蛋白表达(P<0.05).结论:肉桂醛能改善高脂饮食喂养的C57BL/6小鼠骨强度,改善骨微结构,改善骨代谢,其作用机制可能是与调节Cathepsin K的表达有关.
作者:朱如愿;刘海霞;柳辰玥;李琳;陈贝贝;王丽丽;马如风;左加成;于娜;赵丹丹;张东伟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研究四君子汤对脾虚模型大鼠骨骼肌线粒体氧化损伤及能量代谢的影响.方法:采用皮下注射利血平方法建立脾虚模型,观察四君子汤对脾虚大鼠线粒体氧化损伤及能量代谢的影响.灌胃给药3周结束后,检测尿D-木糖排泄率,提取骨骼肌线粒体,检测线粒体SOD、GSH-Px、Na+-K+-ATPase、Ca2+-Mg2-ATPase活性及MDA含量变化;制备肝脏、脾脏组织单细胞悬液,流式细胞仪检测大鼠肝、脾组织线粒体膜电位水平,观察四君子汤对上述指标的影响.结果:与正常组相比,脾虚组大鼠骨骼肌线粒体SOD、GSH-Px活性降低(P<0.05),MDA含量上升(P<0.05),Na+-K+-ATPase、Ca+-Mg2+-ATPase活性显著降低(P<0.01或P<0.05);与脾虚组相比,四君子汤组大鼠骨骼肌线粒体SOD、GSH-Px、Na+-K+-ATPase、Ca2+-Mg2+-ATPase活性升高,MDA含量降低,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脾虚组大鼠肝、脾组织线粒体膜电位水平显著低于正常组(P<0.01);四君子汤组较脾虚组明显升高(P<0.05),但仍明显低于正常组(P<0.01或P<0.05).结论:脾虚模型大鼠体内存在脂质过氧化损伤,细胞能量代谢障碍;健脾益气中药可减轻线粒体氧化损伤,调节机体能量代谢.
作者:胡齐;孙莹;宋雅芳;雷孝文;胡芳玉 刊期: 2017年第08期
合并症能够影响疾病的防治及预后,对临床治疗意义重大.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伴随多种合并症,焦虑抑郁是其常见的合并症之一,尤其在其急性发作期表现突出.从AECOPD合并焦虑抑郁的流行病学、危险因素、发病机制及临床治疗进行概述,以期指导临床、完善AECOPD的治疗体系.
作者:陈学昂;王明航;李素云;赵虎雷;张一;史阳琳;郑路鑫;叶培磊 刊期: 2017年第08期
吴莱萸为芸香科植物吴茱萸、石虎或疏毛吴茱萸的干燥近成熟果实.化学成分复杂,质量控制方法集中在含量测定、指纹图谱及化学模式识别,对其化学成分及质量控制方法进行了综述.
作者:楼璐璐;徐姗姗;方淡思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探讨滋阴潜阳辨证治疗顽固性高血压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NO、CGRP以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2013年8月-2016年1月收治的顽固性高血压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8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分别42例,对照组予以降压、稳定斑块治疗;研究组在降压、稳定斑块基础上予以滋阴潜阳辨证治疗,共治疗2个月为1疗程,采血测定炎症因子以及血管内皮功能,超声观察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决改变,记录SF-36生存质量,同时对比临床疗效.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FMD升高,斑块Crouse积分、IMT降低,治疗后生理功能、总体健康、活力、社会功能、精神健康评分升高,治疗后IL-6、CRP、vWF含量降低,治疗后ET降低,NO、CGRP含量升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治疗后FMD较高,斑块Crouse积分、IMT较低,治疗后生理功能、总体健康、活力、社会功能、精神健康评分较高,治疗后IL-6、CRP、vWF含量较低,治疗后ET较低,NO、CGRP含量较高(P<0.05);对照组有效率71.43%与研究组有效率90.48%数据对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滋阴潜阳辨证治疗顽固性高血压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疗效确切,稳定斑块,改善内皮功能及炎症指标,提高生存质量.
作者:王鸿超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观察沙棘总黄酮对过氧化氢(H2O2)损伤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株(CRL-1730)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H2O2诱导制备CRL-1730细胞损伤模型;采用Annexin V-FITC双染色法测定沙棘总黄酮对H2O2损伤后内皮细胞凋亡率的影响;采用ELISA法检测内皮细胞培养液中组织纤溶系统激活剂(t-PA)纤溶酶原活化物抑制剂(PAI-1)以及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WF)和血栓调节蛋白(TM)活性变化.结果:沙棘总黄酮能够显著降低H2O2损伤内皮细胞的凋亡率;与H2O2损伤后的模型组相比,沙棘总黄酮可以使培养液中vWF和TM活性降低,t-PA活性加强,并抑制PAI-1的分泌.结论:沙棘总黄酮具有明显的内皮细胞保护作用,其保护作用可能与清除氧自由基,抗脂质过氧化,修复和保护细胞膜的完整性有关.
作者:刘兵;苑博;宁天一;程嘉艺 刊期: 2017年第08期
上世纪50年代开始中医研究者们致力于中医证候研究,至今未能揭示证候本质.总结60年来证候研究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阐述生物电磁辐射是生物体一个固有的功能,结合机体电磁辐射相干性理论及部分实验依据,通过比较中医证候与电磁辐射特性的一致性,提出中医证候假说:中医证侯是机体电磁辐射形成的量子叠加态,是一种偏离正常健康态的量子叠加态.
作者:范华;朱笑笑;庞靖祥;杨美娜;韩金祥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四妙勇安汤及其单体绿原酸、阿魏酸对于凝血酶处理的内皮细胞p-选择素及NF-κb p65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MTT法检测绿原酸、阿魏酸、四妙勇安汤对于内皮细胞活力的影响;0.2 U/mL凝血酶处理内皮细胞15 min作为模型组,3种药物预处理内皮细胞24 h作为干预组,流式细胞术、Elisa检测内皮细胞p-选择素的表达,RT-PCR检测NF-κb p65mRNA的表达.结果:绿原酸102 ng/mL、阿魏酸104 ng/mL时OD值大;模型组p-选择素及NF-κbp65mRNA的表达均高于空白组(P<0.05),各干预组p-选择素及NF-κbp65mRNA的表达均低于模型组,组间无差异,但四妙组数值低于其余两组.结论:四妙勇安汤及其单体能减少内皮细胞p-选择素的表达,这一作用可能是通过抑制NF-κbp65mRNA的表达来完成的.
作者:李光辉;张军平;丁义;曹阳;董玮;彭立 刊期: 2017年第08期
中医药调控肝再生是提升中医/中西医结合防治肝脏病证及其相关病证的能力和水平的重要途径与方法.“生机学说”、“肝主生发”等中医药理论的继承创新是中医药调控肝再生的理论基础,“髓生肝”的生理机制、“髓失生肝”的病理机制及“补肾生髓成肝”的疗效机制是中医药调控肝再生的生物学基础,“补肾生髓成肝”治疗肝脏病证的循证医学证据是临床推广应用的科学依据.
作者:李瀚旻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研究分析中医药治疗糖尿病并发抑郁症的临床效果及各相关指标的变化.方法:通过检索2005-2016年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CBM),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VIP)中国内公开发表的中医药治疗糖尿病并发抑郁症的随机对照试验(RCT),运用Rev Man 5.3软件对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进行Meta分析,比较分析中医药疗法与单纯西医疗法治疗糖尿病并发抑郁症的临床效果,以及治疗后患者空腹血糖,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的变化.结果:经过逐步筛选,终纳入12个随机对照试验,共836例糖尿病并发抑郁症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中医药治疗糖尿病并发抑郁症的总体疗效较好,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治疗后空腹血糖,HAMD评分均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药治疗糖尿病并发抑郁症的疗效优于单纯西医治疗,在降低血糖、HAMD评分方面具有较好的疗效,因纳入文献样本有限以及文献质量不高,尚需大样本以及多中心随机对照双盲试验的高质量研究来加以验证.
作者:曹雯;彭智远;喻嵘;王琦威;苏丽清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建立金莲花中荭草素半乳糖苷、荭草素、牡荆素和藜芦酸的HPLC含量测定方法,并比较市售金莲花与野生金莲花药材中这4种成分的含量差异.方法:采用HPLC法,色谱柱为Synergi Polar-RP苯基C18(4 μm,250 mm× 4.6 mm);流动相为乙腈(A)-1%乙酸(B);洗脱程序(0 ~ 23 min,2%~20%A;23~28 min,20%~25% A;28~40min,25% ~50% A),柱温:35℃;检测波长256 nm.结果:市售金莲花中荭草素半乳糖苷、荭草素、牡荆素、藜芦酸的含量分别在0.92 ~9.72、0.77~7.32、0.18 ~2.53、0.09 ~ 0.30 mg/g范围内,野生金莲花中荭草素半乳糖苷、荭草素、牡荆素、藜芦酸的含量分别在1.06~ 4.82、0.47 ~ 2.89、0.64~2.16、0.13 ~0.46mg/g范围内.结论:市售金莲花与野生金莲花中4种成分的含量整体上没有明显差异,但是,无论是市售金莲花还是野生金莲花,4种成分的含量一致性均较差.
作者:郑时奇;郭丽娜;胡俊红;王如峰 刊期: 2017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