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老年重症脑梗死发生肺部感染的相关因素及中医治疗

周文军

关键词:老年重症脑梗死, 并发肺部感染, 相关因素, 中医治疗
摘要:目的:探讨老年重症脑梗死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相关因素及中医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3年6月收住符合纳入研究标准的老年重症脑梗死患者256例,对有关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可能导致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相关因素及中医治疗结果进行临床分析.结果:分析相关性肺炎的独立危险因素可能与吞咽功能障碍、意识障碍、患者年龄、吸烟史及梗死病史等因素有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有85例发生了肺部感染,感染率为33.2%;治疗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且P<0.05.结论:重症脑梗死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率较高,对相关独立危险因素需及早进行预防,发生老年重症脑梗死患者并发肺部感染者给予中医辨证论治,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借鉴.
中华中医药学刊杂志相关文献
  • TNF-α基因和IL-13基因多态性与哮喘患者大鱼际掌纹特应征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基因和白细胞介素13(interleukin-13,IL-13)基因多态性与青岛地区汉族成人哮喘患者大鱼际掌纹特应征的相关性.方法:应用SNaPshot方法对400例哮喘患者和200名正常对照的TNF-α基因的rs1799724,rs1800630,rs1799964和rs769178以及IL-13基因的rs2158177和rs1295687共6个多态位点的基因多态性进行检测.结果:TNF-α基因的rs1799724,rs1800630,rs1799964和rs769178以及IL-13基因的rs2158177和rs1295687的基因型频率在掌纹阴性组与掌纹阳性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未发现TNF-α基因和IL-13基因多态性与青岛地区汉族成人哮喘患者大鱼际掌纹特应征存在相关性.

    作者:吉中强;周兆山;朱习军;王燕青;薛卫林;陆学超;韩萍;梁文华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子宫肌瘤中西医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子宫肌瘤(Uterine Leiomyoma,UL)是育龄期妇女生殖器官中常见的良性肿瘤之一,主要由平滑肌纤维及结缔组织组成.但由于与发病相关的因素众多而且复杂,迄今为止,其病理机制尚未完全明确.中医认为其发生发展与气、痰、湿、瘀等因素的长期刺激密切相关,导致气滞、痰湿、血瘀停积于胞宫而成;现代医学研究认为子宫肌瘤发生可能与性激素及其受体、细胞增殖与凋亡、信号转导途径异常、分子遗传学等方面有关,从中医及西医学两个方面对子宫肌瘤相关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沈东成;徐秋霞;杜洁;冯文泽;余成浩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连钱草配方煮丸及其制备工艺研究

    目的:通过连钱草配方煮丸制备工艺的研究,为研究开发配方煮丸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显微鉴别,TLC法鉴别,水分,灰分,酸不溶性灰分等的测量,比较其基本情况.结果:连钱草配方煮丸,TLC法鉴别,水分,灰分,酸不溶性灰分等均符合药典规定.结论:连钱草配方煮丸具有有颖粒大小均一,密度均匀,流动性好,便于规范化生产、机械化包装,且疗效可靠,质量标准清晰、稳定可控,调配快速等特点,适合企业大规模生产;同时,可临方调配,进行群药共煮,服用等方法均符合传统中医药理论的要求.

    作者:黄芳;曹岗;葛卫红;岳显可;蔡宝昌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调脂积对慢性应激致抑郁老年大鼠行为及NO、ET-1影响的研究

    目的:通过观察老年抑郁大鼠模型的心血管活性物质一氧化氮、内皮素-1(NO、ET-1)变化,了解抑郁与心血管疾病的相关性;同时观察调脂积冲剂的可能干预作用.方法:Wistar老年大鼠共32只,随机分为正常空白组、模型对照组、调脂积冲剂干预组、氟西汀干预组.适应性喂养后,给予持续性温和刺激(包括冰水游泳、热刺激、禁食、禁水、夹尾、昼夜颠倒、高速水平摇晃、频闪灯照射)造抑郁模型.经检测造模成功后观察大鼠体质量变化、糖水偏嗜等一般情况,同时检测血管活性物质(NO、ET-1)水平.结果:给予持续性温和刺激56 d后,模型组与正常组比较,糖水偏嗜度有降低趋势,但无明显差异(P>0.05);调脂积冲剂组、氟西汀组与模型组比较,糖水偏嗜度有明显升高,其中调脂积冲剂组差异明显(P<0.05).模型组与正常组比较,NO水平明显升高(P<0.05);调脂积冲剂组、氟西汀组与模型组比较,NO水平有下降趋势,其中调脂积冲剂组差异显著(P<0.05).模型组与正常组比较,ET-1水平明显升高(P<0.05);调脂积冲剂组、氟西汀组与模型组比较,ET-1水平均呈下降趋势,氟西汀组差异明显(P<0.05).结论:老年抑郁大鼠模型相关心血管活性物质(NO、ET-1)可产生变化,可能以此途径影响心血管疾病的发病及预后;调脂积冲剂对老年抑郁大鼠模型的行为及相关心血管活性物质具有干预作用.

    作者:唐黎群;余肖琴;潘智敏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巴戟天与雌激素对骨质疏松大鼠破骨细胞RANK和CAII的表达影响分析

    目的:探讨巴戟天与雌激素对骨质疏松大鼠破骨细胞RANK和CAII的表达影响.方法:选用4月龄SPF级健康成年雌性SD大鼠,建立去势大鼠骨质疏松模型,分离大鼠原代破骨细胞并分为3组:B组给予17β-雌二醇10-6 mmol/L,C组给予1.0 mmol/L巴戟天,D组给予17β-雌二醇10-6 mmol/L和1.0 mmol/L巴戟天进行培养,观察比较各组CAⅡ、RANKmRNA表达等指标差异.结果:B、C和D组破骨细胞数量均较A组明显减少,而D组减少明显(P<0.05);B、C、D组骨吸收陷窝面积相均低于A组(P<0.05),而D组骨吸收陷窝面积明显低于其他组(P<0.05);B、C、D组CAII、RANKmRNA基因表达水平明显低于A组(P<0.05),B组和C组RANK-mRNA基因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CAIImRNA基因表达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组CAII、RANKmRNA基因表达水平低(P<0.05).结论:巴戟天联合雌激素能明显降低骨质疏松大鼠破骨细胞RANK和CAII的表达,起到抑制骨质疏松的作用.

    作者:王青华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六味地黄丸对N-甲基-N-亚硝基脲(MNU)诱导C57BL/KsJ-db/db小鼠胃癌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目的:研究六味地黄丸对N-甲基-N-亚硝基脲(MNU)诱C57BL/KsJ-db/db小鼠胃癌的保护作用并对其机制进行初步探讨.方法:同批22只雄性糖尿病模型动物C57BL/KsJ-db/db小鼠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及六味地黄丸组,隔周给予新鲜配制的MNU120ppm自由饮水20周诱导胃癌模型,21周起两组小鼠分别给予蒸馏水及六味地黄丸,持续10周,观察记录各组小鼠一般情况.末次给药后测量体质量,空腹血糖,分离胃组织,HE染色观察各实验组胃组织的病理学改变,Real-time PCR法检测胃癌相关炎症因子IL-6,IL-1β,IL-10,IL-18,TNF-α及IFN-γmRNA的相对表达量.结果:六味地黄丸组C57BL/KsJ-db/db小鼠胃黏膜异型增生占10%,无肿瘤形成;对照组小鼠异型增生占67%,1例(11%)胃肿瘤形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eal-time PCR结果显示六味地黄丸能显著降低糖尿病小鼠胃癌相关炎症因子1L-6,1L-1β,1L-10 mRNA的表达(P<0.05),TNF-α的相对表达量降低58%,IL-10及IFN-γ的表达所有所下调,但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六味地黄丸可通过抑制胃癌相关炎症因子的表达降低糖尿病小鼠胃癌的发生风险.

    作者:简咏梅;孙永宁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生殖营养胶囊与五子衍宗丸对药物性少精模型生殖机能影响的比较研究

    目的:探讨生殖营养胶囊与五子衍宗丸对少精证大鼠模型生殖机能影响的差异.方法:SD雄性大鼠10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生殖营养胶囊组、五子衍宗丸组4组,每组25只.模型组、生殖营养胶囊组、五子衍宗丸组均按500 mg/kg剂量腺嘌呤灌胃造模,每周2次,为期2个月;同时,生殖营养胶囊组按1.96 g/kg灌服生殖营养方水煎液,五子衍宗丸组按1.96 g/kg灌服五子衍宗丸水煎液,对照组灌服等体积生理盐水.实验结束后禁食12 h,取血测睾酮、黄体生成素的含量;摘取附睾,用光学显微镜镜检精子数、精子存活率、精子活动度、精子畸形率;取双侧睾丸,HE染色,进行病理观察.结果:腺嘌呤可以导致大鼠精子数量减少、存活率降低、活动度低且精子畸形率增高;血清睾酮和黄体生成素含量下降.生殖营养胶囊和五子衍宗丸都可以改善腺嘌呤造成的此种情况,其中以生殖营养胶囊对精子数量,存活率、活动度,畸形率改善疗效为佳;生殖营养胶囊和五子衍宗丸都可以纠正分泌障碍,但两者在改善睾酮和黄体生成素的分泌方面作用力度相差不大.结论:在五子衍宗丸基础上添加生殖营养必需物质制成的生殖营养胶囊较传统制剂能更好地提高精子质量.

    作者:闫润红;霍俊凤;董爱国;王永辉;梁琦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模式识别与中医智能化辨证

    目的:探索中医药信息化的路径.方法:从中医信息化的角度探讨了中医辨证论治的核心内容和哲学思想,并通过回顾分析10余年来在中医智能化辨证所经历的症状、证、证型、辨证的数字化,以及计量指标的病因、病位、病性、病势表述研究,比对模式识别的理论与方法进行评价.结果:辨证论治数字化为智能化辨证探索了一条路径,但对证的智能化分类和识别还存在不足.结论:可以通过中医病、证、治法国家标准在电子病历中实施,以及中医医案的自然语言理解研究,以便在大数据时代更加深入地探索症状与病证的关系和分类.

    作者:倪荣;彭明德;沈玉强;朱晨曦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MCAO大鼠不同时相血浆TAT、F1+2、D-二聚体、vWF含量的变化

    目的:通过观察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大鼠血浆TAT、F1 +2、D-二聚体、vWF含量的动态变化,探讨MCAO大鼠缺血后血栓生物标记物的变化规律,为药物研究确定佳观察时间点.方法:雄性SD大鼠56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后不同时相组(1h、6h、12 h、24 h、48 h、72 h),每组8只.线栓法制造大脑中动脉闭塞大鼠模型,用EHSA法检测大鼠血浆TAT、F1 +2、D-二聚体、vWF的水平.结果:脑缺血后1h TAT的水平即上升且于24h达峰值;F1+2、D-二聚体的水平在缺血后1h骤然升高并于6h达峰值;而vWF在缺血后1h即骤然升高达峰值,然后维持在稳定的较高水平.结论:MCAO大鼠在急性脑缺血后血浆TAT、D-二聚体、vWF、F1+2水平均升高,表现出不同的时程规律,它们的峰值均集中在缺血后6h或24 h,提示脑缺血的早期即存在有凝血纤溶系统紊乱、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缺血后24 h可作为药物研究的佳观察时间点.

    作者:李定祥;刘文华;文果;覃弘宇;李平;邓奕辉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芎芷地龙汤对偏头痛风热证Glu-NMDAR-nNOS通路的影响

    目的:探讨偏头痛受风热侵袭后机体发生痛觉敏化的病理机制及芎芷地龙汤对模型的治疗机理.方法:使用热风及硝酸甘油协同诱导建立大鼠偏头痛风热证模型,观察2h内搔头次数,用免疫组化法测定三叉神经脊束核GLU、NR2B、nNOS表达情况.结果:偏头痛模型组、偏头痛风热证组2h内搔头次数明显增多,与正常组、风热组、中药治疗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偏头痛模型组、偏头痛风热证组三叉神经脊束核尾部GLU表达、NR2B表达、nNOS表达均明显上调,与正常组、风热组、中药治疗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风热对正常机体无影响,而对硝酸甘油致偏头痛模型病理状态有显著影响,说明风热外袭致偏头痛痛觉敏化的发生,芎芷地龙汤能明显改善偏头痛动物模型的行为学症状,减少动物的阳性反应次数,减少三叉神经颈复合体中Glu、NR2B、nNOS表达.

    作者:赵永烈;王玉来;姚卓亭;秦绍林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六君保玄颗粒质量标准研究

    目的:建立六君保玄颗粒质量控制标准.方法:含量测定采用HPLC法测定颗粒剂中马钱苷含量,其色谱柱:Diamonsil C1s色谱柱(250 mm×4.6 mm,5μm);柱温:25℃;流动相:乙腈-水(15∶85);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240 nm;定性鉴别采用TLC法对方中枸杞子、黄连、地龙、丹参4味中药进行鉴别.结果:马钱苷进 样量在0.039~0.78μg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99.78%,RSD为1.11%;枸杞子、黄连、地龙、丹参4味中药TLC鉴别阴性无干扰,专属性强.结论:为中药6类新药六君保玄颗粒质量控制标准的建立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王哲;袁子民;张会宗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新生血管中西医治疗进展

    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斑块的破裂是导致冠心病死亡的主要原因,近来研究发现AS斑块内的病理性新生血管能诱发斑块破裂,与斑块的不稳定密切相关,抑制斑块内血管新生有望成为防治AS的新策略.综述近年来中西医治疗斑块内新生血管的新进展.

    作者:蔡宏文;毛威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益气温阳利水活血法治疗急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益气温阳、活血利水法治疗急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中医辨证属气虚血瘀、阳虚水泛的急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载具有益气温阳、活血利水作用的强心合剂口服,7d后观察疗效.结果: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和血浆BNP水平具有显著性差异,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载中医益气温阳、活血利水法可以改善急性心力衰竭中医证候积分和血浆BNP水平,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

    作者:于占文;王敬民;韩建秋;朱志芳;沈丽娟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右归饮促进骨折愈合的佳浓度的实验研究

    目的:观察右归饮不同浓度促进骨折愈合的效果,获得右归饮治疗骨折的佳浓度,并获得右归饮治疗的佳时间.方法:将120只SD雄性大鼠,体质量(250 ±20)g,随机分为4组:骨折组、低浓度右归饮+骨折组、中浓度右归饮+骨折组、高浓度右归饮+骨折组,每组6只.造模完成后,骨折组用生理盐水灌胃,右归饮组灌服不同浓度右归饮汤剂,于造模后3、7、14、21、28 d处死大鼠取骨痂进行影像形态学及QPCR检测.结果:在各个时间点高、中、低浓度右归饮组均较对照组骨痂量明显增多,VEGF表达量显著升高(P<0.01),表达高峰出现时间明显提前、维持时间延长,且与浓度呈一定的正相关.结论:右归饮能明显促进骨折愈合,高浓度为治疗骨折的佳浓度,并且应在早期即开始使用.

    作者:季卫锋;杨成贵;肖鲁伟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海参配伍西洋参毒理学安全性实验研究

    目的:研究海参配伍西洋参的安全性与毒性.方法:采用不同剂量的海参冻干粉与西洋参提取物的混合物进行小鼠急性经口毒性试验、遗传毒性试验和大鼠30 d喂养试验,研究不同剂量实验组与对照组间的差异.结果:受试物大耐受量达20000 mg/(kg·BW)时,对小鼠无毒性作用;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试验、小鼠精子畸形试验、Ames试验的结果均为阴性;大鼠30 d喂养试验的动物体质量、进食量、食物利用率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各剂量组血常规、生化检测指标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表明,受试物对大鼠肝、肾、胃肠、脾和睾丸等组织均无损害作用.结论:海参配伍西洋参在当前试验条件下未见产生不良反应.

    作者:王彦武;赵鹏;张洁宏;彭亮;姚思宇;何励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从瘿病论治甲状腺肿

    系统总结治疗甲状腺肿的临床经验.认为甲状腺肿相当于中医的瘿病,并从肝对其进行论治,采用中药内服与外敷联合治疗本病.为中医药治疗甲状腺肿提供相应的诊疗方法.

    作者:王东;高梦欣;李敬林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社区干预管理模式联合中草药干预对血脂异常的分析研究

    目的:观察并分析社区干预管理模式联合中草药干预对血脂异常的临床效果,从而建立一套完整的、规范化干预管理方案,为血脂管理提供依据和指导.方法:依据纳入排除标准共选取本社区602例已确诊的血脂异常患者,并随机分为两组,按照规范的随访和管理流程对其进行干预管理,其中对照组给予单纯的社区干预管理,研究组给予社区干预管理模式联合中草药干预管理,进行为期两年的干预管理后对干预效果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制定了血脂异常的干预管理方案,构建了规范化的随访管理流程;研究组患者干预后满意度得分(7.3±1.0)和满意率(90.4%)均高于对照组(4.9±1.5)、(62.8%),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组干预总有效率(91.1%)显著高于对照组(65.8%),有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各项血脂含量明显低于治疗前,而高密度脂蛋白增加;对照组治疗后血脂状况变化不大,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社区干预管理模式联合中草药干预在管理血脂异常中具有显著效果,不仅提高了血脂异常患者的服药和治疗依从性,而且对于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我国社区居民血脂异常监测、干预和预防,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值得在各个社区进行广泛的推广.

    作者:张雪丽;朱绥;陈悦能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针刺联合椎管内麻醉的辅助镇静效果分析

    目的:观察针剌联合椎管内麻醉用于辅助镇静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对ASA分级为Ⅰ级或Ⅱ级的320例经明确要采用椎管内麻醉的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分别为160例.实验组患者针刺联合静脉注射咪达唑仑4 μg/kg辅助镇静,对照组患者静脉注射咪达唑仑4μg/kg辅助镇静.记录两组给药前(T0),给药后10 min(T1),20 min(T2),30 min(T3)和患者苏醒后(T4)各时点的RR、MAP、HR、SPO2以及OAA/S评分情况,以及手术过程中两组患者出现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对照组的患者在T2和T3时间点的RR和SPO2与用药前相比明显降低(P<0.05);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研究对照在T3时间点的OAA/S分级评分明显低于用药前的评分(P<0.05).在手术过程中对照组患者出现呼吸抑制、上呼吸道梗阻和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实验组(P<0.05).结论:针刺联合椎管内麻醉采用咪达唑仑比使用依托咪酯具有较好的辅助镇静作用,安全性高,呼吸抑制程度较轻.

    作者:丁一;俞盛辉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中医辨证论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研究进展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呼吸系统疾病中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患病率和病死率均居高不下,其病程分期大体可分为稳定期和急性加重期.COPD稳定期治疗对患者至关重要,正如世界卫生组织COPD全球策略(GOLD)明确提出通过稳定期治疗从而达到预防COPD急性加重是其重要治疗原则.现代医学主要采用吸入性糖皮质激素联合长效β2-受体激动剂治疗,长期应用可发生耐药且药物自身不良反应会越发明显,中医药以其独特的辨证论治思想指导COPD稳定期治疗,取得了显著疗效且安全性较高.回顾近5年来中医药辨证论治COPD稳定期的文献.

    作者:吴健广;郭思佳;封继宏;刘伟;郝正华;付敏;窦钊;李云辉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银黄清肺胶囊含药血清体外抗流感病毒实验研究

    目的:检测银黄清肺胶囊含药血清体外对A型流感病毒的抑制作用.方法:通过体外培养技术进行MDCK细胞培养,以A型流感病毒株感染狗肾细胞(MDCK细胞),采用中药血清学药理方法[1]及MTT[2-3]法,分预防给药(先加药物)、治疗给药(先加病毒)、及直接抑制给药(药物病毒同时加入)3种方式测定银黄清肺胶囊含药血清对A型流感病毒感染MDCK细胞病变的作用.结果:与相应浓度空白血清比较,各浓度银黄清肺胶囊含药血清与利巴韦林片含药血清组,预防、治疗、直接抑制3种给药方式中,A型流感病毒感染MDCK细胞OD值均明显增高(P<0.05);与相应浓度利巴韦林片含药血清组比较,各浓度银黄清肺胶囊含药血清对A型流感病毒感染MDCK细胞OD值无明显差别(P>0.05).结论:银黄清肺胶囊含药血清体外可以抑制流感病毒在细胞内增殖.

    作者:李湘兰;卢芳国;易登峰;李玲;范伏元;葛资宇;彭志 刊期: 2015年第05期

中华中医药学刊杂志

中华中医药学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 ,辽宁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