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基于现代文献揭示“脾主运化、统血”等脾脏象理论科学内涵

赵巍;唐晶;刘悦;张哲;杨关林

关键词:脾脏象, 脾主运化, 脾主统血, 现代文献研究
摘要:目的:探讨“脾主运化、统血”等脾脏象理论的科学内涵.方法:整理、归纳2009-2013年有关脾虚或脾实相关证型的文献,对病位、病种、脾脏象功能失调相关指标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805篇文献中呈逐年递增趋势,以胃肠道、内分泌和代谢、泌尿生殖系统疾病为主,412种脾脏象功能失调相关指标的变化可能与NEI网络,物质代谢,凝血因子与微循环,胰脏,线粒体对物质转运、能量转换和信号转导等整合调控对脾脏象的影响有关.结论:通过现代文献研究,中医脾脏象理论的科学内涵已纳入现代医学的研究序列,进一步探索中西医结合脏象本质研究对中医的发展和提高临床疗效有重大意义.
中华中医药学刊杂志相关文献
  • 益气解毒方对小鼠免疫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目的:探讨益气解毒方对卡介苗(BCG)联合脂多糖(LPS)所致小鼠免疫性肝损伤模型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尾静脉注射卡介苗(BCG)加脂多糖(LPS)建立小鼠免疫性肝损伤模型,观察益气解毒方对小鼠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活性及小鼠肝组织匀浆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水平的影响,并观察肝组织病理学改变.结果:益气解毒方能降低肝损伤小鼠血清中ALT、AST的水平,并能使肝组织匀浆中SOD、GSH-PX活性升高.病理检查结果显示可减轻肝组织坏死范围及程度,减少炎细胞浸润.结论:益气解毒方对BCG联合LPS诱导的小鼠免疫性肝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作者:白山岭;胡爱萍;刘建忠;李羚青;赵映前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骨伤一号对脊柱手术术后镇痛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骨伤一号对脊柱手术术后镇痛的效果以及对患者身体机能改善作用.方法:2013年1月-2013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脊柱疾病经手术治疗97例患者根据术后镇痛方法不同分为2组,对照组49例患者给予单纯舒芬太尼自控镇痛治疗,治疗组48例患者舒芬太尼自控镇痛联合骨伤一号.分析两组患者各时间点VAS评分、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和体内炎性因子改变情况.结果:两组患者VAS评分在术后24 h、48 h均有明显改善(P<0.05),各时间点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但治疗组镇痛药物用量小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恶心、眩晕和低血压等现象发生例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血浆IL-6水平在手术结束与术后24、48 h比较,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血浆IL-10水平在术后24、48 h比较,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骨伤一号用于脊柱手术患者术后镇痛效果良好,显著减少舒芬太尼的不良反应,有效调节机体内炎性因子水平,改善机体机能,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夏冬;冯智英;刘建芳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HPLC测定不同逆流萃取流速下的栀子苷含量及稳定性

    目的:采用逆流萃取的方法,在两种不同的萃取流速下,考察两种不同产地栀子的栀子苷含量及稳定性,以期对栀子药材的粗提工艺提供一定的参考.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不同栀子逆流萃取液中栀子苷含量.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C18色谱柱(5μm,4.6 ×250 mm);流动相乙腈一水(15∶85);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为238 nm;柱温30℃.结果:两种不同产地不同逆流萃取条件下,栀子苷均在5h达到大值,种植栀子比野栀子中栀子苷含量高,且同一产地栀子在B流速时大于A流速时栀子苷含量,1个月后重复测定1次,栀子苷含量稳定.结论:HPLC简便快速、灵敏度高、重复性好、稳定性好,可为栀子提取工艺研究提供参考.

    作者:杨培培;周函钰;张炎新;丛晓东;蔡宝昌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针灸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针灸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13例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随机分组.治疗组56例,给予针灸治疗;对照组57例给予口服盐酸特拉唑嗪片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7.6%,对照组为66.7%,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与口服盐酸特拉唑嗪片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均取得了一定的疗效,但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

    作者:陈雷;冯鑫鑫;张奕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滋阴益精补肾法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口服左归丸,配合阿仑膦酸钠片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符合诊断标准的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例,两组患者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两组都给予饮食,运动及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等基础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阿仑膦酸钠片,治疗组给予口服左归丸配合阿仑膦酸钠片进行治疗.治疗6个月,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骨密度,血钙和血磷,骨钙素和降钙素以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的骨密度、降钙素显著升高,血钙、骨钙素显著升高,而治疗组的骨密度、降钙素、骨钙素的变化更显著;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口服左归丸配合阿仑膦酸钠片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可以取得较好的疗效.

    作者:马兆龙;贾文义;程克勤;顾洪辉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龟鹿二仙汤含药血清对大鼠成骨细胞增殖功能、OPG及ODF系统的研究

    目的:探讨龟鹿二仙汤含药血清对大鼠成骨细胞(osteoblast,OB)增殖功能、OB关键基因骨保护素(OPG)、破骨细胞分化因子(ODF)的mRNA表达变化的研究,分析龟鹿二仙汤防治骨质疏松症的作用机理.方法:①采用胰蛋白酶-Ⅱ型胶原同浓度(10%、15%、20%)的龟鹿二仙汤含药血清培养大鼠成骨细胞(OB)24、48、72 h,应用MTT比色法来检测其对OB增殖功能的影响.②采用荧光定量PCR测定OB中OPG、ODF的表达.结果:龟鹿二仙汤含药血清对OB的增殖作用呈浓度依赖性,即20%> 15%>10%;在培养24、48 h、72 h后显著促进其增殖作用.OPG mRNA表达在龟鹿二仙汤含药血清20%浓度时强,且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而ODF基因mRNA表达在20%浓度时低,且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龟鹿二仙汤含药血清对体外培养SD大鼠OB增殖具显著作用且呈浓度依赖性,可在分子水平上调节OPG、ODF表达,可能与其治疗骨质疏松机制相关.

    作者:钱康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新清开灵注射液干预脑出血后急性期MMP-9、TIMP-1的实验研究

    目的:观察大鼠脑出血后血肿周围组织48 h、72 h MMP-9、TIMP-1的表达,探讨新清开灵注射液干预大鼠脑出血血肿周围脑水肿的作用途径.方法:采用尾状核注射胶原酶的方法复制大鼠脑出血的动物模型,并给予新清开灵注射液进行干预.结果:脑出血组血肿周围脑组织各时间点MMP-9表达水平呈动态改变,模型组MMP-9水平48 h开始升高,72 h达高峰,皆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脑出血48 h模型组相比较,同一时间点新清开灵小剂量组、大剂量组血肿周围脑组织MMP-9表达均可显著降低(P<0.01).与脑出血模型72 h组比较,同一时间点新清开灵小剂量组MMP-9表达减少,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剂量组MMP-9表达亦减少,在统计学上有显著差异(P<0.01).脑出血组血肿周围脑组织TIMP-1各时间点表达水平均升高,在48 h达到高峰(P<0.01).与脑出血48 h模型组相比较,同一时间点新清开灵大剂量组可使血肿周围脑组织TIMP-1表达降低(P<0.05).72 h新清开灵各剂量组血肿可使TIMP-1表达减少,大剂量组TIMP-1表达减少更为明显(P<0.01).结论:通过调节TIMP-1而干预MMP-9表达是新清开灵注射液减轻脑出血后急性期水肿的可能途径.

    作者:刘敏;许红;高誉珊;王庆国;刘雪梅;王冬;华茜;程发峰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介类中药相关概念及“性/效/用”探讨

    目前对介类中药的概念尚无一个明确的定义,介类中药的临床应用亦多体现于“介类潜阳”方面,而对介类其他方面功效应用则了解不足.基于目前对介类中药的认识相对较少,故就其“性/效/用”进行系统地剖析和归纳.

    作者:洪寅;彭倩倩;廖广辉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熟地平颤汤治疗帕金森氏病的随机对照研究

    目的:观察熟地平颤汤协同左旋多巴治疗PD的增效减毒作用.方法:选择H&Y分级Ⅱ~Ⅳ级的PD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继续原有治疗方法,治疗组在原有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熟地平颤汤.疗程12周,观察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第12周治疗组UPDRSⅡ、Ⅲ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参照中医老年颤证功能障碍评分法,治疗组治疗有效率(明显进步率+进步率+稍有进步率)为86.6%,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中轻症组疗效优于中、重症组;患者日记中显示加用中药治疗后第12周:“开”期延长,“关”期缩短.结论:熟地平颤汤协同左旋多巴治疗PD能明显改善患者日常生活活动及运动功能、延长“开期”、缩短“关期”,有增效减毒的作用.

    作者:周洁;叶青;袁灿兴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中药方剂联合腹腔镜甲状腺肿瘤切除术对甲状腺肿瘤患者的临床效果研究

    目的:探讨中药方剂联合腹腔镜甲状腺肿瘤切除术对甲状腺肿瘤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8年1月-2013年1月我院收治的甲状腺肿瘤患者共8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34例,两组患者均行腹腔镜甲状腺肿瘤切除术,观察组患者术后加用我院自拟中药方,观察两组患者术后1月的疗效及患者治疗前后甲状腺球蛋白(TG)水平的变化.结果: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70.59%,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2.0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G水平比较,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显著低于治疗后的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中药方剂联合腹腔镜甲状腺肿瘤切除术能够显著提高患者术后的疗效,同时能够显著降低患者血清TG水平,从而降低肿瘤的复发率,值得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李敏献;赵刚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玄府相关病因病机及治法探析

    随着对玄府认识的不断深化,关于玄府概念及其生理与病理作用机制的研究正逐渐引起关注.玄府病变的基本痛机是玄府阻滞,玄府一旦发生病变,作为气、血、津、液运行通道的作用不能维持,便会出现玄府开阖通利失常,气血运行障碍,进而产生许多病症.根据参阅大量文献资料,拟从气郁玄府、水淫玄府、血瘀玄府、玄府亏虚等4个方面探讨其病机表现形式,并且根据各自病因病机总结相应的具体治疗原则.

    作者:张子洋;常富业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中医药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的Meta分析

    目的:评价中医药治疗再障的临床疗效,为中医诊疗指南再障的治法提供循证医学证据.方法:检索中医药治疗再障的随机对照或半随机对照试验,对入选文献进行Jadad量表评分,提取数据,使用RevMan 5.2.1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2篇六味地黄丸联合皂甙丸治疗再障的研究.Meta分析的结果发现六味地黄丸联合皂甙丸和雄激素治疗再障的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5),但前者治疗再障的肝损害、女性男性化的不良反应较后者轻(P<0.05).其他中医药治疗再障的研究均缺少临床试验报道.结论:中医药治疗再障有一定的疗效.因所纳入的文献质量普遍偏低且样本量小,势必影响结果的论证强度,故尚需更多高质量的研究,提供高质量的证据.

    作者:刘姗;季聪华;李秋爽;张颖;周郁鸿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五紫三黄方对激素依赖性哮喘小鼠模型支气管和肺组织形态学的影响研究

    目的:复制小鼠哮喘模型,并进行激素干预治疗来制作激素依赖性哮喘小鼠模型,在撤减激素过程中,以五紫三黄方干预治疗,观察其对激素依赖性哮喘小鼠模型支气管和肺组织形态学的影响.方法:小鼠雌雄各半共120只,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泼尼松对照组、五紫三黄方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每组20只.利用卵蛋白(OVA)复制小鼠哮喘模型,并进行激素干预治疗来制作激素依赖性哮喘小鼠模型,在撤减激素过程中,以五紫三黄方干预治疗,观察小鼠模型支气管和肺组织形态学的影响.结果:五紫三黄方不仅能明显减轻小鼠激素依赖性哮喘气道炎性细胞的浸润,而且能明显改善小鼠哮喘气道的重塑.

    作者:苏奎国;姜良铎;郭勇英;魏广平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芪连扶正胶囊含药血清对肺癌A549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目的:观察芪连扶正胶囊含药血清对肺癌A549细胞增殖、迁移及侵袭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肺癌A549细胞,按实验分组干预,采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划痕试验观察细胞迁移,Transwell实验观察细胞侵袭情况.结果:芪连扶正胶囊含药血清对肺癌A549细胞的增殖抑制且呈时间、浓度依赖性,且与化疗联合有协同作用;各药组细胞迁移值均小于对照组,与之比较除芪连扶正胶囊低剂量组外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与顺铂组相比,芪连扶正胶囊各组迁移值均大于顺铂组(P<0.01),而联合组迁移值小于顺铂组(P<0.01);芪连扶正胶囊低、中、高剂量组、顺铂组及联合组的侵袭抑制率分别为8.87%、19.11%、24.57%、37.88%、47.10%.结论:芪连扶正胶囊含药血清可抑制肺癌A549细胞增殖、迁移、侵袭,具有抗肿瘤转移作用.

    作者:李秀荣;李慧杰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中医综合治疗盆腔炎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盆腔炎患者应用中医综合治疗的临床疗效,并为临床开展科学、合理的治疗方案提供经验积累.方法:选取医院于2010年3月-2012年9月收治的154例盆腔炎患者,利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分别设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77例.其中研究组给予膈下逐瘀汤联合大柴胡汤用药,而对照组给予头孢羟氨苄联合甲硝唑口服用药.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及用药总有效率,并做好对比.结果:研究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为(3.6±1.7)d,对照组症状消失时间为(4.4±1.8)d,两组之间存在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组治愈64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6.4%,对照组治愈47例,无效23例,总有效率为70.3%,2组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于盆腔炎患者而言,给予膈下逐瘀汤联合大柴胡汤治疗相较于头孢羟氨苄联合甲硝唑能够缩短症状消失时间,提高临床疗效,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

    作者:袁秋玮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肝郁血虚型慢性荨麻疹患者负性情绪对神经生长因子和P物质水平的影响

    目的:探讨肝郁血虚型慢性荨麻疹(CU)患者焦虑负性情绪与血清神经生长因子(NGF)和P物质(SP)水平的关系.方法:应用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对肝郁血虚型CU患者进行评分,评价患者的焦虑程度,应用双抗体夹心法测定患者血清中NGF和SP水平,与正常组作比较.结果:肝郁血虚型CU组HAMA评分高于正常组,可能对血清NGF和SP水平有影响.结论:肝郁血虚型CU患者焦虑负性情绪对病情影响与血清NGF和SP水平变化可能有关联.

    作者:王冬梅;马丽俐;祝永强;王一枫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心血瘀阻证心肌微环境基质金属蛋白酶-2、9表达的实验研究

    目的:观察基质金属蛋白酶-2、9在心血瘀阻证心肌微环境的变化.方法:建立大鼠急性心梗心血瘀阻证模型,分为假手术组、健康对照组、心虚瘀阻证组,然后用ELISA方法观测其基质金属蛋白酶2、9的表达.结果:基质金属蛋白酶2血瘀阻证表达高于健康对照和假手术组(P<0.05),基质金属蛋白酶9三组间均有差异,其中心血瘀阻证组高,其次为假手术组、健康对照组(P<0.05).结论:基质金属蛋白酶-2、9参与心血瘀阻证心肌微环境的变化,是中医证候本质的物质学基础.

    作者:郑景辉;杨恒宝;宁桂兰;陈建军;刘华盛;吴发胜;李勇华;简维雄;王丽萍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升血小板冲剂大给药量的确定及其对血小板减少小鼠的体重和脾脏指数影响

    目的:明确升血小板冲剂的大给药量及安全有效性,为临床该药的科学使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通过观察小鼠的死亡、体重、神经系统、消化系统等一般情况和测定血小板减少模型小鼠的体重和脾脏指数来明确升血小板冲剂确定大给药量和有效性.结果:小鼠一次灌胃升血小板冲剂0.4 mL/l0 9,1日内3次灌胃给药累计大给药量为120 mL/kg,相当于生药量为360 g/kg,均不引起动物死亡;升血小板冲剂分别能使化疗后小鼠的体重增加,脾脏指数提高,且药效强度与其给药剂量呈一定的相关性.结论:升血小板冲剂的安全性可靠,同时可以改善化疗模型的一般情况.

    作者:刘振东;周维顺;杨永波;李清林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滋肾平肝、活血化痰法对高血压病(早期)肾损害相关指标影响的研究

    目的:观察滋肾平肝、活血化痰法治疗早期高血压肾损害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早期高血压肾损害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予西药降压治疗,治疗组加服中药以滋肾平肝、活血化痰,治疗4周后评价疗效.结果:两组均能显著降低血压水平(P<0.01),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夜尿次数比较:对照组治疗后夜尿次数较治疗前有所减少,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较治疗前显著减少(P<0.01),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尿微量白蛋白(MALB)、尿β2-微球蛋白(β2-Mg)、血胱抑素C(CysC)比较:对照组上述指标均较治疗前下降、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上述指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且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滋肾平肝、活血化痰法治疗早期高血压肾损害疗效满意.

    作者:王道成;屈长宏;薛刚;蒋红心;王小芳;李七一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小青龙汤对体外培养RBL-2H3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

    观察小青龙汤对体外培养RBL-2H3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探讨小青龙汤治疗过敏性鼻炎的机理.方法:取RBL-2 H3细胞,含10% FBS的MEM培养液培养,传代后接细胞培养板,MTT法检测各浓度组细胞的增殖情况,倒置显微镜拍照记录细胞生长情况;Hoechst33258荧光染色法观察各组细胞凋亡情况,荧光倒置显微镜观察并拍照记录.结果:小青龙汤可抑制体外培养RBL-2H3细胞的增殖,呈一定的浓度依赖性,并可促进体外培养RBL-2H3细胞的凋亡.结论:小青龙汤对过敏性鼻炎的治疗作用与其抑制肥大细胞增殖及促进其凋亡有关.

    作者:张银萍;朱吾元;赵变;李明丽 刊期: 2014年第06期

中华中医药学刊杂志

中华中医药学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 ,辽宁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