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平目颗粒治疗非活动期Graves眼病阳气亏虚、痰瘀阻滞证的临床观察

张亚利;汪涛;李红;陆灏;刘志明

关键词:平目颗粒, 非活动期, Graves眼病, 温阳益气、化痰祛瘀
摘要:目的:观察平目颗粒治疗非活动期Graves眼病患者阳气亏虚、痰瘀阻滞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来自三个分中心90例非活动期Graves眼病患者,按照区组随机、双盲、对照原则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予平目颗粒,对照组予平目颗粒模拟剂,疗程24周,分别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突眼度,中医证候改善情况(中医证候积分)及有效率,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促甲状腺激素(TSH)的变化情况,安全性指标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肝肾功能及心电图,观察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两组突眼度总有效率比较,试验组为81.4%,对照组17.1%,试验组较对照组明显降低患者的突眼度(P<0.01).试验组中医证侯疗效总有效率为88.3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31.71%,试验组中医证侯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前后两组甲状腺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安全性指标检查均正常.结论:与对照组比较,平目颗粒可有效降低非活动期Graves眼病阳气亏虚、痰瘀阻滞证患者的突眼度,改善其临床中医证候,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中华中医药学刊杂志相关文献
  • 罗仙子提取物诱导白血病细胞凋亡作用研究

    目的:观察中药罗仙子提取物体外对白血病细胞的凋亡诱导作用.方法:罗仙子提取物处理人白血病HL-60细胞24 h后,MTT法检测细胞活率;采用光学显微镜、荧光显微镜、透射电镜观察细胞形态学改变,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结果:不同浓度罗仙子提取物可抑制HL-60细胞增殖同时诱导典型的细胞凋亡形态学变化,与对照组相比细胞凋亡率显著升高.结论:罗仙子提取可显著抑制白血病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凋亡.

    作者:屠凌岚;郑晓亮;颜冬梅;马臻;彭小英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热炸工艺对不同部位梅花鹿鹿茸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

    目的:考察传统热炸工艺对梅花鹿鹿茸不同部位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方法:利用传统热炸法炮制东北梅花鹿鹿茸,用Bradford法测定鹿茸可溶性蛋白含量;利用MTT法测定鲜鹿茸与热炸炮制鹿茸上、中、下部位对NRK-49F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结果:鲜鹿茸上中下部均具有促进细胞增殖的能力,从上到下活性减弱;热炸炮制品促细胞增殖活性降低.结论:梅花鹿鹿茸具有较强的促细胞增殖能力,传统热炸炮制明显降低鹿茸的促细胞增殖的能力.

    作者:丁倩男;王春梅;吴帆;田敬欢;赓迪;戴俊东;董玲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基于数学模型加拿大心绞痛严重度分级与SAQ、SF12的相关性研究

    背景:目前缺乏加拿大心绞痛严重度分级与SAQ、SF12的相关性研究.目的:数据采集通过多中心、随机、大样本横断面调查法建立加拿大心绞痛严重度分级与SAQ、SF12数学模型,明确加拿大心绞痛严重度分级与其的相关性,探索加拿大心绞痛严重度分级与SAQ、SF12的重要条目的关系,建立加拿大心绞痛严重度分级的函数式.方法:研究选择了全国12家医院作为分中心,采集人群涉及到不同地区.样本总量1788,经过严格质量控制和数据录入.用统计学相关系数法选取变量,用logistic回归方法建模,从而得到加拿大心绞痛严重度分级与SAQ、SF12相关性特征.结果与讨论:入选合格病例共为1788.SAQ、SF12的所有条目都与加拿大心绞痛严重度分级有关(P<0.05),建立的logistic回归模型是对加拿大心绞痛严重度分级进行评判.

    作者:夏伟;袁东超;张哲;孔德昭;吴瑾;杨关林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针感的溯源及其本质

    针感是临床上常见现象.多数医者认为针感与得气或气至同义,即针刺过程中出现针感说明预期治疗效果较好,无针感预示着疗效差.可目前也有学者提出相反的观点.通过查询古籍文献以及清华同方、重庆维普和PubMed上相关文献,在分析针感一词的演化过程和现代研究的基础上对针感与得气和气至进行了辨析认为:针感一词是针刺与现代医学相结合而产生的新名词,反应的是受术者的机能状态;针感不同于得气和气至,但三者的关系密切,是进行补泻获得气至、得气状态的重要标志.

    作者:李强;叶金甜;杨柳;闵霏;梁凤霞;王华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经前方中挥发油的气相色谱-质谱分析

    目的:分析经前方中的挥发油成分,并探讨其对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作用.方法:采用水蒸气法提取挥发油,GC毛细管柱色谱法进行分析,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辅助人工检索鉴定其化学成分.结果:经前方挥发油中共检测出38个色谱峰,鉴定了35个化合物,占挥发油总量的98.5%,其中含量高的为反式茴香脑(68.1%),其次为藁本内酯(12.1%).结论:通过经前方挥发油GC-MS成分比较分析;提示藁本内酯和反式茴香脑可能是发挥作用的主要活性成分,为揭示经前方的效应物质基础提供依据.

    作者:代娜;刘新宇;方玲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79例健康人手掌颜色的初步研究

    目的:运用手掌颜色分析软件研究手掌颜色取色区域及不同性别的手掌颜色特征,以期为手掌颜色的客观化研究提供依据.方法:选取79例正常人,分为男性、女性两组,将手掌颜色取色区域分为鱼际组、非鱼际组、全掌组.运用手掌颜色分析软件按不同分组对手掌图片分别进行取色,在RGB空间及HSV空间进行色度分析,应用独立样本t检验、方差分析比较各组数值.结果:男性与女性的手掌颜色有差异,男性较女性的手掌颜色偏红、偏暗(P<0.001).取色区域:鱼际组与全掌组无差异,鱼际组、全掌组与非鱼际组均有差异(P<0.05).结论:在手掌颜色研究中要考虑不同性别对手掌颜色的影响,鱼际区与非鱼际区手掌颜色均有临床判别意义,尚需做进一步的研究明确各区的不同特征.

    作者:钟盛兰;雷昭;燕海霞;王忆勤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中医药治疗功能性便秘的临床研究进展

    功能性便秘(FC)属于一类功能性肠病,表现为持续困难的、不频繁的或不完全的排便感,钡剂或肠镜检查未发现器质性病变.我国发生率10% ~ 15%左右,60岁以上的老年人占发生人群的18%~23%,且随年龄的增长,便秘的发生率和程度也随之增加.便秘不仅降低人们的生活质量,而且还可以成为急性心力衰竭、心肌梗死、脑溢血等急性心脑血管疾病的诱发因素.西医对本病大多采取对症疗法,常用泻药,且有不良反应,而中医治疗本病方面优势明显.从该病的病因病机、辨证论治、针灸治疗、穴位敷贴、综合治疗等方面将近年来有关功能性便秘研究及文献进行综述,为今后科研临床提供参考.

    作者:孙纪峰;陈懿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银花平感颗粒镇咳作用的实验研究

    目的:观察银花平感颗粒的镇咳作用.方法:分别采用氨水诱导小鼠咳嗽和枸橼酸诱导豚鼠咳嗽,考察银花平感颗粒大中小3个剂量组对豚鼠咳嗽的影响.结果:与生理盐水对照组相比,咳必清、蛇胆川贝液和银花平感颗粒各剂量组均能显著抑制氨水诱导小鼠咳嗽,银花平感颗粒各剂量组量效呈正相关,银花平感颗粒大剂量组作用显著优于中、小剂量组;咳必清、蛇胆川贝液和银花平感颗粒大中剂量组均显著抑制枸橼酸诱导豚鼠咳嗽,银花平感颗粒各剂量组量效呈正相关,银花平感颗粒大中剂量组作显著优于小剂量组的镇咳作用.结论:银花平感颗粒具有镇咳作用.

    作者:何昱;余道军;张宇燕;杨洁红;周惠芬;万海同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电针对慢性应激抑郁模型大鼠海马内甘丙肽表达的影响

    目的:观察电针对慢性应激抑郁模型(chronic unpredictable mild stress,CUMS)大鼠海马内甘丙肽(galanin,Gal)蛋白及mRNA表达的影响,探讨Gal在大鼠实验性抑郁症发病过程中的作用机制及电针干预对其的影响.方法:将36只清洁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及电针组,每组12只.孤养结合CUMS21d复制抑郁症模型,通过开野试验观察大鼠行为学变化,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和实时定量荧光PCR检测Gal蛋白及mRNA的表达.结果:模型组大鼠开野实验水平运动及垂直运动明显减少(P<0.01),电针可逆转此变化(P<0.01);模型组大鼠海马内GAL蛋白和mRNA表达均明显下降(P<0.01),电针可改善此病理变化(P<0.05).结论:慢性轻度不可预见性应激可使大鼠海马内GAL的表达量下降,电针可能通过增加海马内GAL表达发挥抗抑郁作用.

    作者:莫雨平;姚海江;宋洪涛;许安萍;唐银杉;王鑫;加吾拉·阿不力孜;赛音朝克图;张淑静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成骨性诱导

    目的:观察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成骨细胞诱导分化的效果.方法:采用全骨髓贴壁法培养SD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把生长状态良好的第3代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为两组,对照组用DMEM-LG培养基培养;实验组用含有成骨诱导剂的DMEM-LG培养基培养.结果:全骨髓贴壁法培养的原代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贴壁且呈梭形;经成骨诱导剂诱导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呈卵圆形贴壁生长,碱性磷酸酶活性明显强于对照组(P<0.01),茜素红染色出现阳性的钙化结节.结论:全骨髓贴壁法培养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方法简单、实用,所培养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成骨诱导后表现了成骨细胞的形态学和生物学特性.

    作者:杨武斌;王平;师彬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桑黄在古代中医典籍中的应用记载及其现代药用研究进展

    桑黄是一种具有药用价值的真菌.古代医家总结桑黄具有活血止痛化瘀、补虚、收涩止痛、清热解毒等功效.近代国内外研究发现桑黄多糖具有抗肿瘤、提高免疫、抗炎、降血糖等药理作用;黄酮类及三萜类成分具有抗肿瘤、抗氧化活性.综述桑黄在古代中医典籍中的应用记载,并对近代国内外的研究及开发应用进行分析归纳.

    作者:黄孝闻;俞忠明;董宇;陈莉君;李洪玉;章建民;寿旦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眼针配合芍药甘草汤治疗面肌痉挛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眼针配合芍药甘草汤治疗面肌痉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面肌痉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采用眼针配合芍药甘草汤治疗,对照组采用芍药甘草汤治疗.两组均10 d为1疗程,疗程间休息2~3d,3个疗程后评定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眼针加芍药甘草汤治疗面肌痉挛临床疗效优于单纯芍药甘草汤的疗效,其总有效率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眼针配合芍药甘草汤治疗中面肌痉挛的临床疗效显著,且优于体针组治疗.

    作者:毛亮;张威;张明波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幽门螺杆菌的中医治疗与进展

    概括总结了近些年来中医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病证的实验及临床研究进展,形成病因是“邪毒内犯”,病机为“本虚标实,升降失调”的幽门螺杆菌相关病证的病因病机认识.建立“邪毒”(幽门螺杆菌)的存在及强度,病理损害的类型和程度作为幽门螺杆菌相关病证的客观量化指标及标准,极大地了提高辨证论治的准确性和疗效判断的客观性和可靠性.现代药理实验结果和初步的循证医学证据是中医药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病证的重要科学依据.

    作者:李瀚旻;严永祥;程思思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益肾汤治疗早期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疗效及对相关指标的影响

    目的:探讨益肾汤治疗早期肾功能衰竭的疗效,观察其对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11月-2013年10月确诊的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8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1例,对照组41例.对照组给予肾衰宁胶囊,治疗组给予益肾汤治疗.两组均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6周为1个疗程,两组均治疗12周,观察疗效及相关指标.结果:治疗组显效率为39.02%、有效率为87.80%明显高于对照组显效率17.07%、有效率65.85%,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中医症状积分、肾功能指标、Hb、ALB、PAB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治疗组较对照组改善显著,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肾汤能够改善慢性肾衰竭患者临床症状及肾功能,改善肾性贫血,延缓慢性肾衰竭进程.

    作者:周海明;韩俊俊;毛慧鹃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IL-4R基因rs1805012、rs1801275、rs1805010多态性与哮喘患者大鱼际掌纹特应征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4受体(interleukin-4 receptor,IL-4R)基因多态性与青岛地区汉族成人哮喘患者大鱼际掌纹特应征的相关性.方法:引入计算机识别系统,实现大鱼际掌纹特应征客观量化分级,应用SNaPshot方法对400例哮喘患者和200名正常对照的IL-4R基因的rs1805012、rs1801275和rs1805010共3个多态位点的基因多态性进行检测.结果:哮喘组大鱼际掌纹特应征阳性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63.459,P <0.001).对于rs1805010,假设为Log-additive模型时,掌纹阴性组等位基因A的频率高于掌纹阳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 =0.76,95% CI:0.59 ~0.98,P<0.05).以掌纹分层,仅在大鱼际掌纹阴性分层中,对于rs1805012,相对于TT基因型,对照组CT基因型频率高于哮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 =0.33,95%CI:0.13 ~0.81,P<0.05).结论:大鱼际掌纹特应征和青岛地区汉族成人哮喘之间具有显著相关性,但IL-4R基因的rs1805012、rs1801275和rs1805010这3个多态位点与大鱼际掌纹特应征阳性没有相关性.

    作者:梁文华;周兆山;吉中强;朱习军;王燕青;薛卫林;陶红卫;姜文青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田维柱教授针灸治疗头痛病经验

    田维柱教授治疗头痛病主张以经络辨证为经,以中医辨证为纬,以眼针治疗为首选,以体针精妙取穴为佐,注重针法行气调经来达到治愈头痛的目的,值得临床学习借鉴.

    作者:黄春元;张威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中药组合方作用于流感病毒H1N1感染MDCK细胞的实验研究

    目的:观察中药方剂大青叶、马齿苋、甘草组合物在流感病毒H1N1感染的MDCK细胞模型中抗流感病毒的作用.方法:建立流感病毒H1N1感染MDCK细胞模型,试验分为药物组、正常对照组和病毒对照组,37℃、5%CO2培养箱中培养18h后观察各组细胞的增殖变化,收集细胞上清液,检测各组流感病毒血凝效价及ELISA法检测TNF-α、IFN-γ、IL-2与IL-6的含量.结果:与病毒对照组相比,用药后流感病毒的血凝效价从2-8降为2-4,二组流感病毒血凝效价比较,P<0.01.与病毒对照组相比,中药方剂大青叶、马齿苋、甘草组合物组TNF-α水平下降(P<0.05),IFN-γ水平升高(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IL-2有升高的趋势(P>0.05).结论:用流感病毒H1N1感染MDCK细胞模型,可以较好的评价中药抗流感病毒的作用.中药方剂大青叶、马齿苋、甘草组合物可通过降低TNF-α的含量以减轻病毒对宿主细胞的免疫病理损伤,并通过促进IFN-γ、IL-2等的分泌以提高机体的抗病毒能力;同时该中药组合物可较好的抑制流感病毒的复制.

    作者:张琳琳;李利丹;蒋美娟;李玉虎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中医药治疗大肠癌及其术后患者的临床研究进展

    大肠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逐年上升,目前西医治疗以手术、放化疗为主.但由于手术后复发与转移的发生率相当高,导致病人生存期不高;且放化疗等所产生的不良反应,严重时致使患者不能耐受.故在大肠癌术后各阶段配合以中医中药治疗,对缓解化疗不良反应、增强化疗疗效、术后调整机体功能、降低复发率与转移率、延长病人生存期、提高生活质量等方面都具有明显优势.通过对近年来相关专著、期刊报道等文献资料的查阅,从学术经验及临床研究两方面对大肠癌及其术后患者的中医药治疗进展加以归纳综述.

    作者:程悦蕾;朱惠蓉;张卓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的中医研究概况

    通过阐述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的病因病机,梳理古今医家对冠心病合并糖尿病证治的认识,展现中医药防治该病的独特优势,为临床诊疗提供了有效参考.

    作者:李广元;张明雪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姜黄素对急性肺栓塞大鼠核转录因子kappa B的影响

    目的:探索姜黄素(CUR)对急性肺栓塞(APE)大鼠肺组织核转录因子kappa B(NF-κB)的影响.方法:72只SD大鼠随机分为4组,对照、假手术、模型和CUR治疗组.采用自体血栓复制法制备APE大鼠模型,栓塞后6h、24h和72h分别随机取各组大鼠各6只,水合氯醛麻醉后取肺组织病理检查,Western免疫印迹分析NF-κB蛋白的表达水平,免疫组化染色检测NF-κB阳性细胞数.结果:肺组织病理证实典型APE的血栓及肺泡坏死出血,CUR治疗能够减轻肺组织的病变.免疫组化染色可见在肺泡细胞、巨噬细胞、支气管上皮细胞及支气管平滑肌周围均有不同程度的NF-κB蛋白表达.栓塞后6h、24 h和72 h,CUR治疗组的NF-κB阳性细胞计数明显低于模型组(P<0.001),接近对照和假手术组.栓塞后6h、24 h时,Western免疫印迹显示CUR治疗组NF-κB蛋白的表达水平低于模型组(P<0.01),接近对照和假手术组.结论:CUR可通过下调APE大鼠肺组织NF-κB转录因子的表达水平而改善其肺部的损害,这可能是其干预APE的机制之一.

    作者:张微;赖志珍;王灵聪 刊期: 2014年第09期

中华中医药学刊杂志

中华中医药学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 ,辽宁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