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彦文;赵英凯;崔蒙;李志勇
目的:观察复方附苓丸水提物对卵巢癌SKOV3细胞的凋亡作用.方法:以未加药组为阴性对照组,用MTT法测算不同浓度药物作用于SKOV3细胞的抑制率;Annexin V/PI双染色流式细胞术检测SKOV3细胞的凋亡率;RT-PCR法测定抑凋亡基因Bcl-2 mRNA的表达.结果:复方附苓丸水提物对人卵巢癌SKOV3细胞有明显抑制作用,能明显下调Bcl-2基因mRNA表达 结论:复方附苓丸抑制SKOV3细胞生长并能诱导其凋亡,其机制与下调Bcl-2抑凋亡基因相关.
作者:沈敏鹤;葛桂敏;林红;姚成;任函成;阮善明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检测D-半乳糖诱导衰老模型大鼠生化指标及HSP70的改变,探讨其是否也能有效模拟阳虚证动物表征,及探讨应激蛋白在诱导衰老和阳虚中的作用.方法:3月龄的雌性Wistar大鼠20只,随机取10只大鼠经皮下注射D-半乳糖42 d制作衰老阳虚模型,剩余10只为正常对照组.造模结束后,进行水迷宫实验共持续5d,实验结束后处死动物,检测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及甘油三酯(TG)及胆固醇(CHOL)的含量变化,同时检测脾脏细胞HSP70mRNA相对表达量.结果:衰老阳虚组大鼠水迷宫实验(空间探索实验)中经过平台次数(P<0.05)和有效区停留时间(P<0.01)明显少于正常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血清SOD的活性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而血脂的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具有显著性差异;脾细胞HSP70mRNA相对表达量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D-半乳糖诱导的衰老大鼠应激蛋白HSP70的表达降低,导致SOD活性降低,进一步导致高脂血症及行为认知水平降低,且与阳虚证动物模型表征相符.
作者:肖凌;王静芝;翁鑫宇;王华 刊期: 2013年第01期
探讨育泡饮对自身免疫性POF小鼠颗粒细胞凋亡及Bax、Bcl-2表达的影响.方法:以成熟的SD雌性大鼠卵巢组织制备卵巢抗原,皮下多点注射免疫BALB/C雌性小鼠,建立卵巢早衰模型.在3次免疫后连续灌服不同剂量育泡饮,以强的松为阳性对照,分别在实验结束后用TdT介导的dUTP缺口末端标记技术(TUNEL)法观察各组卵巢颗粒细胞凋亡,免疫组化法测各组卵巢Bax、Bcl-2的表达.结果:模型组卵巢颗粒细胞Bax蛋白高表达,与正常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育泡饮各剂量组Bax表达有不同程度降低.模型组Bcl-2蛋白低表达,与正常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育泡饮各剂量组Bcl-2表达有不同程度提高.模型组卵巢颗粒细胞凋亡数量增加,与正常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育泡饮各剂量组颗粒细胞凋亡数量有不同程度降低.结论:颗粒细胞凋亡是自身免疫性卵巢早衰发病的一个重要环节.育泡饮能降低自身免疫性卵巢早衰小鼠卵巢颗粒细胞Bax的蛋白表达,升高Bcl-2的蛋白表达,育泡饮可抑制颗粒细胞凋亡,从而恢复卵巢功能.
作者:梁欣韫;牛建昭;杨美娟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总结近10年国内雷公藤甲素减毒研究的情况,分析研究趋势及发展方向.方法:检索中国知网(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2001年1月-2011年10月发表的有关雷公藤甲素减毒的文献,总结分析汇总.结论:目前国内对于雷公藤甲素的减毒研究主要有中药配伍减毒,西药联用减毒,针灸减毒等方法.
作者:陈昊;顾一煌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评价银耳、麦冬、燕麦多糖的体外抗氧化能力及吸湿保温能力.方法:以水提醇沉得到的多糖为材料,对银耳、麦冬、燕麦多糖的保温吸湿性能进行评价,并通过DPPH自由基清除实验、铁氰化钾还原实验和亚铁离子螯合实验等体外抗氧化评价体积测定其体外抗氧化能力.结果:麦冬多糖具有很好的吸湿保湿性能,银耳多糖具有很好的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麦冬多糖具有很好的还原能力.结论:本实验为银耳、麦冬、燕麦多糖开发成保健品或化妆品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作者:陈刚;郭晓蕾;宝丽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根据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分析证候分布规律,探讨其病因病机.方法:收集389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研究.结果:一类共有表征信息的相关因子为气滞血瘀,并提取3个相关公因子,分别为寒凝、湿热、肾虚,389例患者经聚类分析形成3种证候:寒凝气滞血瘀证45.2% (176/389),湿热气滞血瘀证20.0% (78/389)和肾虚气滞血瘀证34.70% (135/389).结论:内异症的症状和体征信息经多元统计分析可得出1个共性特征和3个常见证候,气滞血瘀反映本病的基本病机和基础证候,寒凝、湿热、肾虚反映本病不同个体,不同阶段病理状态和临床表现,为临床辨证分型提供依据.
作者:钱静;王劲松;胡秀明;王静莲;仇颖琰;于文娟 刊期: 2013年第01期
介绍知识地图的概念,分析其在中医药领域建立知识地图的必要性,阐述中医药领域信息部门知识资源的分类;采用系统分析方法,进行中医药信息部门知识地图的总体框架设计;重点分析基于知识地图集的知识地图功能模块的构建.
作者:李彦文;赵英凯;崔蒙;李志勇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观察消渴平合剂对初发2型糖尿病胰岛素敏感性的影响及机制.方法:78例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在常规降糖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试验组加用消渴平合剂,治疗12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FBG、P2 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胰岛素敏感性指数IAI、HOMA-IR、HOMA—IS及CRP的变化.结果:试验组治疗后临床症状积分和FBG、P2hPG、HbAlc明显下降(P<0.05),HOMA-IR明显下降(P<0.01),IAI及HOMA—IS明显上升(P<0.01);CRP明显降低(P<0.01),与本组治疗前比较有明显差异.结论:消渴平合剂能改善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抵抗,提高机体胰岛素敏感性,改善β细胞功能,并能减轻机体的炎症反应.
作者:辛传伟;叶佐武;田云龙;王结胜;郑柳娟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研究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中医证型及症候出现的规律,为中医诊疗的规范化研究打下基础.方法:通过对古代文献、工具书及现代期刊文献数据库检索2000-2011年国内中医及中西医结合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文献308篇,进行中医证型及症候命名规律研究,总结各症候所出现频次、频率的规律.结果:古代文献、工具书与现代期刊文献中关于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证型命名规律基本一致;现代期刊文献症候的研究分析发现各症候均散在分布,少数频率超过50%.结论: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常见证型为湿热型、寒湿型、瘀积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症候信息尚缺乏统一规律.
作者:姚国芳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观察西黄解毒胶囊对Ⅲ期大肠癌术后患者复发转移的影响.方法:将52例大肠癌术后患者为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26例,两组均应用规范的术后辅助放化疗,治疗组同时联合西黄解毒胶囊,观察两组中位复发转移时间、1~3年复发转移率及患者生活质量影响.结果:大肠癌患者术后1年、2年、3年复发转移率对照组分别为41.66%,79.16%和91.66%;治疗组分别为15.38%,50.00%和57.69%,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术后第2、3年有统计学差异(P<0.05及P<0.01),大肠癌患者术后中位复发转移时间对照组为14个月,治疗组为21个月,两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KPS评分分别为73.35±6.21和81±5.47,统计学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大肠癌患者应用西黄解毒胶囊可以降低术后复发转移,改善生活质量.
作者:刘浩;关念波;王辉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研究大肠癌中医证候分类特征,明确化疗对其中医证候演变规律的影响.方法:收集780例1998年1月-2008年1月浙江省中医院肿瘤科住院大肠癌患者,将复杂证型分拆为单一证型进行统计,凡出现相应证型者即予归类.患者初次、末次入院及化疗前、后分别进行1次证型分类,比较初次末次入院及化疗前、后证型分布,观察化疗前后证型变化.统计接受化疗且存在证型变化患者,剔除化疗前即出现证型变化患者,分析化疗次数与中医证型变化相关性.结果:患者初、末次入院整体证型分布大致相仿,中医讧候频数从多到少依次为气虚证、脾虚证、阴虚证、血虚证、痰湿证、热毒证、气滞证、阳虚证和血瘀证;末次与初次入院证型出现频率比较气虚证减少,脾虚证和阴虚证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后大肠癌脾虚证及阴虚证病例明显增加(P<0.05),气虚证及血虚证例数减少(P>0.05),其他证型基本相仿;化疗2次发生证型变化例数多,占53.2%;从证型的纵向比较来看,接受化疗的病例与未接受化疗的病例,其发生中医证型变化的概率相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药介入大肠癌治疗需要考虑化疗对证型的影响,化疗后应着重对脾虚证和阴虚证的干预.
作者:王萧萧;舒静娜;林胜友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观察中药膏方联合ACR达标控制方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120例活动期RA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0例)采用ACR达标控制方案(甲氨蝶呤+柳氮磺吡啶+美洛昔康)治疗,观察组(6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药膏方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的总体疗效及相关指标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在具体的功能改善方面[关节肿胀数、关节压痛数、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观察组也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ACR达标控制方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膏方治疗RA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对改善关节功能及降低活动期炎症指标具有较好的作用.
作者:范利锋;陈汉玉;翁庚民 刊期: 2013年第01期
从骨关节疾病病证结合动物模型的构建和评价两方面来对该类模型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对骨关节疾病病证结合动物模型的研究意义、模型构建模式等环节及模型的评价方法和标准等方面分别进行阐述.同时指出骨关节疾病病证结合模型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建议.
作者:夏炳江;童培建;肖鲁伟;谢健;金红婷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通过对生地黄、生地黄炭饮片吸附力的测定,探讨生地黄炭的止血机理.方法:利用饮片对色素亚甲基蓝的吸附情况,以分光光度法测定生地黄、生地黄炭吸附力的大小.结果:亚甲基蓝线性范围为0.02176~0.1088 mg(r =0.9996),加样回收率为99.81%,RSD为2.04%(n=6).吸附力的大小:生地黄炭>生地黄.结论:吸附力的变化可能是生地黄炭止血比较重要的机理之一.
作者:王娜;卫向龙;李娴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研究热敏灸在预防脑卒中后便秘中的作用.方法:将6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采用热敏点灸法进行治疗,对照组30例,为空白对照组,两组病人均采用西医常规药物及改善肢体功能的针刺治疗,连续观察2周.评测两组在治疗第4天便秘的发生率及治疗2周后便秘临床症状评分,并记录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出现便秘的人数比对照组的人数少,经x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便秘症侯评定标准的评分方面,治疗组评分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1),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热敏点灸法能减少卒中患者便秘的发生率,减少便秘临床症候评分,从而有效预防卒中后便秘的发生.
作者:楚佳梅;包烨华;李丽萍;林琳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观测从虚郁毒瘀立法组方对萎缩性胃炎鼠模型胃黏膜组织COX-2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乙醇+去氧胆酸钠+氨水+吲哚美辛+饥饱失常综合法复制萎缩性胃炎鼠模型,并用从虚郁毒瘀立法组方低、中、高剂量分别进行干预,观测其对萎缩性胃炎模型鼠胃黏膜组织COX-2mRNA表达的作用.结果:从虚郁毒瘀立法组方中剂量组可明显改善萎缩性鼠模型胃黏膜细胞COX-2mRNA表达.结论:从虚郁毒瘀立法组方可调节萎缩性胃炎黏膜组织COX-2 mRNA的表达.
作者:王常松;王启国;俞洁;闵莉;吴银盘 刊期: 2013年第01期
“隐曲”一词通行的解释有3种:指心情抑郁;指大小便;指房事.《素问》的一个行文惯例是“男女对举”,由“女子不月”可知“不得隐曲”应特指男性.因此可否定大小便的解释.由于《素问》原文为“不得隐曲”,通过逻辑判断可否定心情抑郁的解释.从文理的分析,“隐”通“檃”,“隐曲”即“檃曲”,意为“使曲为直”.而在《素问》的语境中,所谓“使曲为直”,即使下垂的阴茎勃起.有关隐曲的疾病,即为男子性功能障碍——阳痿.从医理上亦可支持这一观点.
作者:沈成;张亭立;孙文钟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研究千层塔内生真菌G324-4次生代谢产物中的化学成分和抑制乙酰胆碱酯酶活性.方法:应用微生物培养的方法获得微生物菌丝体,再用溶剂提取,色谱方法分离化合物,并通过波谱方法鉴定其结构,Ellman法测定其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活性.结果:从千层塔内生真菌G324-4中得到2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核丛青霉素(1)和Pencolide (2);核丛青霉素具有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活性,IC50值为(7.30 ±0.52) μg/mL; Pencolide没有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活性.结论:千层塔内生真菌G324-4可代谢产生核丛青霉素和pencolide,有望成为新的药源微生物.
作者:李晓誉;陈峰阳;徐世芳;叶益萍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对穴位埋线治疗单纯性肥胖的研究现状进行研究总结,探讨其优势.方法:通过查阅近几年文献资料,对穴位埋线治疗单纯性肥胖的信息进行整理和总结.结果:近年来我国在穴位埋线治疗单纯性肥胖方面已取得一定进展,虽然穴位埋线疗法仍有其不足之处,但目前已经广泛应用于临床,受到越来越多肥胖患者的青睐.结论:穴位埋线治疗单纯性肥胖总体疗效确切,操作简便,适宜推广应用,但仍有改进之处.
作者:于向华;何齐芳;陈文通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筛选五味子-细辛药对抗哮喘的活性部位.方法:采用氯化乙酰胆碱磷酸组胺引喘法、小鼠氨水引咳法和气管酚红排泌法,观察该药对5种提取物(五味子挥发油、五味子水提液、五味子总酸、细辛挥发油及细辛水提液)对豚鼠的平喘、小鼠的镇咳和祛痰作用.结果:豚鼠分别ig五味子挥发油、细辛挥发油,豚鼠哮喘潜伏期显著延长,其它3种提取物均无显著作用;小鼠分别ig五味子挥发油、五味子水提液、五味子总酸、细辛挥发油,小鼠咳嗽潜伏期显著或极显著地延长,咳嗽次数极显著地减少,细辛水提液无显著作用;小鼠分别ig五味子挥发油、五味子水提液、五味子总酸、细辛挥发油,小鼠气管酚红排泌量均极显著地增多,细辛水提液无显著作用.结论:该药对的平喘活性部位可能为五味子挥发油和细辛挥发油,镇咳及祛痰活性部位可能为五味子挥发油、五味子水提液、五味子总酸、细辛挥发油.
作者:吴建兵;褚裹萍;张永煜;邱明丰;贾伟 刊期: 2013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