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燕红;孟立娜
目的:观察温和灸小肠募穴“关元”穴对慢性疲劳综合征(CFS)大鼠血清IgA、IgM、IgG含量的影响.方法:清洁级SD雌性大鼠60只,体重(170±10)g,造模7d后,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成4组,每组15只.通过力竭游泳加慢性束缚法制备CFS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分别进行药物治疗和温和灸“关元”穴治疗,21 d后,采用ELISA检测各组大鼠血清IgA、IgM、IgG的含量.结果:①模型组血清IgA、IgM、IgG的含量降低,与正常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②艾灸组可使大鼠血清中血清IgA、IgM、IgG的含量增高至正常水平,与模型组相比都有显著性差异(P<0.05).③艾灸组可使大鼠血清中血清IgA、IgM、IgG的含量增高至正常水平,与正常组相比无显著性差(P>0.05).结论:温和灸小肠募穴“关元”穴能增高血清IgA、IgM、IgG的含量至正常水平,维持免疫功能的稳定,这可能是其抗疲劳的机制之一.
作者:成泽东;赵奕;陈以国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观察HBeAg阳性的HBV携带者体质的分布特点,为中医药及时有效干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120例HBeAg阳性的HBV携带者,根据《慢性HBV携带者证候规律研究的病例报告表》进行问卷调查,对体质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20例HBeAg阳性的HBV携带者以平和质为主,在异常体质中以肾虚质为主.结论:肾虚体质是慢性肝脏炎症及纤维化致病的重要基础.
作者:张建生;倪伟 刊期: 2013年第02期
配伍用药是中医特色之一,附子为回阳救逆要药,但有毒,甘草味甘、性平,能缓能解,故附子甘草临床多配伍应用.张仲景及历代各医家使用附子甘草配伍剂量各有特点,即用附子同时多配伍足量炙甘草.甘草对附子的增效减毒作用主要表现在两者各成分间,即附子主要成分乌头碱、次乌头碱与甘草主要成分甘草苷、甘草酸、甘草次酸之间的协同作用.采用新技术使附子甘草有效成分合理配伍,达到佳药效,发挥佳药理作用是未来研究的重点.
作者:周天梅;张宇燕;杨洁红;杨雯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建立蒙药清咽六味散中甘草酸的含量测定及薄层色谱鉴别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应用(Diamonsil C18 5μm,4.6 mm ×250 mm);流动相:甲醇-0.2 mol/L醋酸铵溶液-冰醋酸(67∶33∶1);检测波长:250 nm;流速:1.0 mL/min;柱温:30℃;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处方中的丁香、甘草、木香、诃子进行了鉴别.结果:甘草酸在0.506 2 ~3.543 8μg范围内与峰面积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甘草酸的平均回收率为100.45%,RSD为0.82%(n=6);薄层色谱鉴别中各味药的特征斑点清晰,专属性强.结论:含量测定方法简便,精密度高,分离度好;薄层色谱鉴别方法专属性强,无干扰,可作为该制剂的质控方法.
作者:包桂花;玉华;包同力嘎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通过与口服吡拉西坦片对照来评价针刺项颈部腧穴和头穴丛刺长留针法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血管性痴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采用针刺项颈部腧穴和头穴丛刺长留针法治疗,对照组30例服用吡拉西坦片治疗,疗程均为6周.治疗前后以MMSE和ADL量表评价其认知功能及社会行为能力的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MMSE和ADL评分较疗前均有改善(P<0.05,P<0.01),治疗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针刺项颈部腧穴和头穴丛刺长留针法治疗血管性痴呆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是一种简单、方便、经济、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于向华;陈丽娜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分析抽脂结合中医理疗治疗肥胖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取本院于2008年4月-2012年4月间门诊及住院收治的肥胖症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不同随机分为使用抽脂联合中医理疗的观察组患者及使用常规治疗的对照组患者各4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肥胖指标、负面情绪评分等差异.结论:观察组患者接受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接受治疗后的体重、腰围,体型,BMI值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接受治疗后的负面情绪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抽脂结合中医理疗可以有效提高治疗效果,降低肥胖指标,缓解患者负面情绪,给患者塑造良好的体型.
作者:徐建国;武维凤;刘佳;石维娜;柳鸿志 刊期: 2013年第02期
在对清代眼科名著《目经大成》现存版本情况进行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对该书版本系统提出看法,发现该书初刊本达道堂本刊刻年代跨越了清嘉庆丁丑、戊寅两年,认为嘉庆戊寅年为刊刻完成年代.并指出了现代《目经大成》整理本存在的底本校本选择不当,对疑难字词、典故、章句注释较少,存在错字及校点不当等问题.认为有必要进一步整理研究后出版通行本.
作者:汪剑;和中浚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通过观察仁术健胃颗粒对慢性萎缩性胃炎(CAG)脾气虚证大鼠COX-2、EGFR的影响,探讨仁术健胃颗粒预防和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机制.方法:采用N-甲基-N-硝基-N-亚硝基胍(MNNG)和40%乙醇灌胃建立大鼠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模型,同时以破气苦降,饥饱失常和疲劳训练进一步建立CAG脾气虚证大鼠模型.将CAG脾气虚证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胃复春组和仁术健胃颗粒3个剂量组.给予相应的药物连续治疗5周,正常组给予等量NS.实验末检测各组大鼠胃组织中COX-2和EGFR的表达.结果:CAG脾气虚模型组的COX-2在胃腺体细胞胞浆中表达明显,EGFR从基底部到胃黏膜表层表达明显且范围广,与正常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采用仁术健胃颗粒干预后COX-2,和EGFR表达明显减弱(P <0.01;P<0.05).结论:仁术健胃颗粒治疗CAG脾气虚证与降低胃组织中COX-2和EGFR的表达,这可能是其治疗CAG脾气虚证的重要机制之一.
作者:朱萱萱;史淋峰;倪文澎;巢蕾;吴旭彤;王海丹 刊期: 2013年第02期
总结了吉中强教授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经验,包括冠心病病因病机的独特见解,常用方药及经验自拟方,并例举临床典型病例,较好地总结了吉中强教授治疗冠心病的学术经验.
作者:安佰海;吉中强;纪文岩;韩晶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建立高效毛细管电泳法测定小儿清肺化痰颗粒中的有效成分盐酸麻黄碱和苦杏仁苷的含量.方法:采用未涂层熔融石英毛细管柱(57 cm ×75 μm,有效长度50 cm)为分离通道,以20 mmol·L-1硼砂-甲醇(95∶5)为电泳介质,分离电压25 kV,检测波长207 nm.结果:在上述条件下,盐酸麻黄碱和苦杏仁苷在20 min内得到很好的分离,分别在0.0410 ~0.8200 mg·mL-1、0.1070 ~2.1400 mg·mL-1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6%.结论:方法简便快速、结果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小儿清肺化痰颗粒的质量控制.
作者:熊秋菊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评价国内针灸治疗原发性痛经(PD)的临床疗效,分析当前研究状况.方法:搜集相关随机对照试验文献,筛选合格研究共28项,并对其应用评分标准进行质量评价,运用Meta-分析,漏斗图分析等方法统计相关数据,得出综合结论.结果:24篇文献评分在3分以下,文献质量一般;Meta-分析合并OR=6.82,95%可信区间为5.20~8.94,菱形位于垂线右侧(Z=13.89,P <0.00001),表明针灸对PD的治疗效果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漏斗图左右不对称,呈偏态分布,提示可能存在发表性偏倚.结论:单纯从统计结果分析,可认为针灸治疗本病疗效基本肯定,但研究质量低是影响该系统评价结论的主要因素.因此,应用上述结论应谨慎.而要证实其疗效及安全性,尚需要严格设计、执行严格、多中心大样本且随访时间足够的随机对照试验.
作者:陈文;俞海虹;刘世红;黄万凌;田维珍 刊期: 2013年第02期
当今,转化医学正渗入到医学的各个学科,成为一个新的热点,受到了全球各国的关注.转化医学从实验室研究发现到临床实践,然后再回到实验室进一步深化完善,经过多次往复试验,逐步转化成临床疾病的诊断、评价和治疗实践的方法.它终将研究成果转化到临床,用于提高临床诊疗水平,真正实现从临床中来,到临床中去.转化医学在基础科学研究者和临床医生之间起到桥梁作用,给基础和临床研究带来了新的曙光,终将造福于患者,促进医学的发展.
作者:章燕红;孟立娜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化瘀汤对慢性心力衰竭大鼠血清脑钠素(BNP)、血管紧张素Ⅱ(AngⅡ)的影响,探讨其防治慢性心衰的作用机制.方法:以冠脉结扎法配合力竭式游泳、减食等造成大鼠慢性心衰动物模型;将大鼠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西药组及中药组.西药组灌服卡托普利50 mg/(kg·d),中药组灌服益气活血化瘀汤9g/(kg·d);其它两组分别灌服等量生理盐水,治疗结束后测定血清中AngⅡ及BNP的水平.结果:模型组血清BNP和AngⅡ的水平较正常组显著升高,具有统计学意义;给以益气活血化瘀中药治疗后其水平均明显降低,其治疗效果与西药组疗效相当.结论:冠状动脉结扎法可成功复制实验性慢性心衰模型;益气活血化瘀汤能够降低血清BNP、AngⅡ水平,这可能是其防治慢性心衰的作用机制之一.
作者:李志会;李国辉;石占利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溺毒清合剂延缓慢性肾衰的作用机理.方法:采用5/6肾切除造模方法复制大鼠慢性肾功能衰竭模型,实验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溺毒清低剂量组(简称溺低组)、溺毒清高剂量组(简称溺高组)、厄贝沙坦对照组(简称厄贝组).对各组进行干预治疗,然后观察其肾功能变化.并对贤组织经行IV胶原、FN(纤维连接蛋白)、TGF-β(转化生长因子-β)等免疫组化检测,后行肾组织病理检查.结果:溺毒清合剂可显著改善CRF大鼠肾功能,改善肾功能方面与厄贝沙坦相当.免疫组化显示溺毒清高剂量组比模型组IV胶原、FN、TGF-β表达减少.结论:溺毒清合剂可显著改善CRF大鼠的肾功能,通过降解Ⅳ型胶原等细胞外基质而抑制5/6肾切除大鼠残肾组织肾小球硬化,从而延缓慢性肾衰进展,与厄贝沙坦有相近的肾脏保护作用.
作者:李玉卿;张忠贤;费德升;张雪峰;丁伟伟;周富明;韦先进;成信法;陈华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观察穴位敷贴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利肺片治疗(每次2粒,每日3次),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穴位敷贴.观察治疗前、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的变化,并评定疗效;观察治疗后半年内感冒次数.结果:观察组治疗后证候积分减少,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为83.33%,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治疗后感冒次数较对照组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冬病夏治穴位敷贴对慢性支气管炎有较好的近期疗效,并能预防感冒.
作者:茅靖;宋海峰 刊期: 2013年第02期
Moms水迷宫是检测动物记忆水平的重要工具,依据Moms水迷宫实验原理及相关检测指标的数据分类,结合对研究者实验设计、实验目的及实验数据的认识,采用相应的统计学方法分析,以期帮助研究者筛选佳设计方案,精化实验数据、简化数据分析、优化实验结果.
作者:闫盼盼;闫国立;詹向红;杨丽萍 刊期: 2013年第02期
针灸作为一种有效的疾病治疗手段,越来越受到病人和医生的关注.随着实验针灸学的发展,针灸治疗癌症的实验研究的文献也见报道,但相对较少.对针灸治疗癌症的基础研究的部分文献进行回顾,加以总结,以为临床治疗和循证医学提供证据.
作者:陈永;乐毅敏;龚安;杨宗保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研究黄芪水蛭制剂对糖尿病肾病大鼠IL-1β及C-IV、FN表达的影响,进而探讨其在糖尿病肾病大鼠肾保护中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高脂饲料喂养+ STZ腹腔注射制作糖尿病肾病大鼠模型.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中药治疗组(黄芪水蛭制剂组)、西药治疗组(洛汀新组)、雷公藤治疗组(雷公藤组)、中西药治疗组(黄芪水蛭制剂+洛汀新组),测定大鼠24h尿蛋白定量、尿视黄醇结合蛋白、尿微量白蛋白,放射免疫方法测定大鼠血清中IL-β1及免疫组化方法测定大鼠肾脏组织中的C-IV、FN表达.结果:经黄芪水蛭制剂治疗2个月后,24h尿蛋白定量、尿视黄醇结合蛋白、尿微量白蛋白、IL-1β各治疗组均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大鼠模型组的C-IV、FN分别呈现高阳性表达,明显高于各治疗组(P<0.05).结论:黄芪水蛭制剂对糖尿病肾病大鼠有一定的治疗效果,可以改善肾功能,延缓糖尿病的肾脏损伤,其可能机制是抑制了大鼠的炎症反应及肾纤维化的进展,与抑制了C-IV、FN在大鼠肾组织中的表达有关.
作者:傅晓骏;熊荣兵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探讨退黄汤(THT)联合熊去氧胆酸(UDCA)对α-异硫氰酸萘酯(ANIT)诱导大鼠肝损过程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选取Sprague-Dawley (SD)大鼠84只,设立空白组6只,对剩余78只在0h时间点均以ANIT 100 mg/kg予以灌胃造成急性肝损伤,在肝损后24 h取6只处死留取标本(肝损24h组),然后分为生理盐水组(18只,9 mL/kg体重的生理盐水灌胃)、UDCA组(18只,20 mg/kg体重的UDCA溶液灌胃)、THT组(18只,20 mL/kg体重的THT灌胃)、UDCA/THT组(18只,20 mg/kg体重的UDCA和20 mL/kg体重的THT联合灌胃),各组分别在肝损造模后48 h、72 h、96 h处死6只大鼠.所有大鼠处死留取血清和肝组织,生化仪检测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总胆汁酸(TBA),酶联免疫吸附法(ELlSA)检测血清白介素-10(IL-10)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肝组织多药耐药相关蛋白2(Mrp2)mRNA,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肝组织炎症活动度.结果:UDCA和THT在降低血清ALT、AST、TBI、TBA、IL-6、TNF-α和提升血清IL-10及肝组织Mrp2 mRNA均存在明显的主效应(P<0.01),两药在调控血清TBI、IL-6、TNF-α、IL-10及肝脏Mrp2mRNA均存在明显交互协同作用(P<0.01或P<0.05).HE染色显示联合用药组96 h肝组织炎性程度轻于单药组及生理盐水组.结论:UDCA和THT联合降低了ANIT诱导的肝损作用可能和两药联合作用调控血清细胞因子及肝脏Mrp2表达有关.
作者:薛川;李绍民;徐方明;丁贤君;黎运呈;张国梁;林志益;李绍佐;张浙恩;曾芳;李世波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建立比较水蛭不同品种(水蛭、蚂蝗)、规格(生品、制品)的质量评价方法.方法:采用灰关联度模型,在对不同品种、不同规格的水蛭药材6类主要成分含量测定的基础上,以定义的相对关联度为测度,构建其质量评价模型.结果:通过该模型对20批水蛭药商品材(10批水蛭、10批蚂蝗)的质量评价,与水蛭药材的实际情况相符合.结论:该方法及模型可用于水蛭商品药材质量评价.
作者:李峰;张振秋;丁冠华;刘建平 刊期: 2013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