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转化医学的现状和未来

章燕红;孟立娜

关键词:转化医学, 临床医学, 实验室
摘要:当今,转化医学正渗入到医学的各个学科,成为一个新的热点,受到了全球各国的关注.转化医学从实验室研究发现到临床实践,然后再回到实验室进一步深化完善,经过多次往复试验,逐步转化成临床疾病的诊断、评价和治疗实践的方法.它终将研究成果转化到临床,用于提高临床诊疗水平,真正实现从临床中来,到临床中去.转化医学在基础科学研究者和临床医生之间起到桥梁作用,给基础和临床研究带来了新的曙光,终将造福于患者,促进医学的发展.
中华中医药学刊杂志相关文献
  • 冬病夏治穴位敷贴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穴位敷贴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利肺片治疗(每次2粒,每日3次),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穴位敷贴.观察治疗前、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的变化,并评定疗效;观察治疗后半年内感冒次数.结果:观察组治疗后证候积分减少,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为83.33%,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治疗后感冒次数较对照组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冬病夏治穴位敷贴对慢性支气管炎有较好的近期疗效,并能预防感冒.

    作者:茅靖;宋海峰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中药日光浴家庭干预降低居家新生儿黄疸水平的研究

    目的:探讨中药日光浴家庭干预降低居家新生儿黄疸水平的效果.方法:将产科出院经皮胆红素测定TCB≥15~ 18 mg/dL,不愿转入新生儿科治疗的新生儿12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家庭干预者(产妇)在孕期均接受孕妇学校、育儿学校的培训.对照组新生儿出院时予茵枝黄针剂及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居家按医嘱口服.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配合中药(茵陈)日光浴家庭干预,两组居家1周内每天(18:00-21:00)采用经皮黄疸测量仪,由课题组成员每2人1组分社区上门负责测定并记录.结果:两组居家新生儿第1~7d经皮胆红素值、黄疸消退时间及回归新生儿科住院例数比较,干预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意义.结论:对居家新生儿采用中药日光浴家庭干预能降低黄疸水平.

    作者:徐彬;唐富琴;李晓华;陈朔晖;洪金丽;陈慧利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高效毛细管电泳法测定小儿清肺化痰颗粒中盐酸麻黄碱和苦杏仁苷的含量

    目的:建立高效毛细管电泳法测定小儿清肺化痰颗粒中的有效成分盐酸麻黄碱和苦杏仁苷的含量.方法:采用未涂层熔融石英毛细管柱(57 cm ×75 μm,有效长度50 cm)为分离通道,以20 mmol·L-1硼砂-甲醇(95∶5)为电泳介质,分离电压25 kV,检测波长207 nm.结果:在上述条件下,盐酸麻黄碱和苦杏仁苷在20 min内得到很好的分离,分别在0.0410 ~0.8200 mg·mL-1、0.1070 ~2.1400 mg·mL-1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6%.结论:方法简便快速、结果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小儿清肺化痰颗粒的质量控制.

    作者:熊秋菊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间歇期及慢性期痛风中医方药的文献研究

    目的:探求痛风间歇期及慢性期的方药特点,为中医临床治疗奠定基础.方法:采用计算机检索和人工检索相结合的方法,对1997年1月-2011年6月国内期刊中相关文献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检索出符合要求的文献85[1-82]篇,共涉及痛风间歇期、慢性期及慢性关节炎期患者累计4791例,主要中药(前15味)使用频率结果分别是:牛膝(36.11%)、桑寄生(31.48%)、薏苡仁(30.56%)、土茯苓(26.85%)、苍术(25.93%)、白术(25.93%)、白芥子(25.00%)、当归(24.07%)、黄柏(23.15%)、黄芪(22.22%)、防己(22.22%)、草薢(20.37%)、威灵仙(20.37%)、赤芍(18.52%)、秦艽(16.67%).结论:牛膝、桑寄生、苍白术、薏苡仁及黄芪健脾益肾,泄浊祛湿治病之本;当归、牛膝、苍白术、赤芍、黄柏、白芥子及威灵仙活血化瘀通络,燥湿化痰通痹治病之标.

    作者:李海昌;温成平;谢志军;韩春雯;汪梅姣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中医证型与EPO、COR相关性研究

    目的:围绕EPO、COR等指标,探讨它们与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CAA)中医辨证分型的关系.方法::对40例CAA患者进行辨证分型,分为肾阳虚型、肾阴虚型两组,并检测血常规、EPO、COR等指标的实验室检查.结果:(1)与健康对照组相比,CAA组EPO显著升高(P<0.01).(2)与肾阳虚虚证组相比,肾阴虚证组WBC、COR显著升高(P<0.05,P<0.05).结论:EPO在CAA患者中出现明显紊乱,WBC、COR这两指标可作为CAA临床辨证分型的客观依据.

    作者:夏乐敏;王运律;胡琦;孙思明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止咳平喘凝胶剂成型工艺研究

    目的:优化止咳平喘凝胶剂成型工艺条件.方法:采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以凝胶剂外观、涂展性、稠度(或黏稠度)、稳定性为考察指标,经综合评分筛选确定凝胶剂成型工艺条件.结果优选确定凝胶剂生药∶(卡波姆-940∶吐温-80∶乙醇∶甘油∶羟苯乙酯∶氮酮)工艺处方质量比为1500∶(10∶2∶50∶50∶1∶30),共制凝胶剂1000 g.结论:经优化制备的凝胶剂具有工艺简捷、性质稳定、易于涂布、质地均匀细腻等特点.

    作者:张会宗;袁子民;啜飞飞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国内针灸治疗原发性痛经的系统评价

    目的:评价国内针灸治疗原发性痛经(PD)的临床疗效,分析当前研究状况.方法:搜集相关随机对照试验文献,筛选合格研究共28项,并对其应用评分标准进行质量评价,运用Meta-分析,漏斗图分析等方法统计相关数据,得出综合结论.结果:24篇文献评分在3分以下,文献质量一般;Meta-分析合并OR=6.82,95%可信区间为5.20~8.94,菱形位于垂线右侧(Z=13.89,P <0.00001),表明针灸对PD的治疗效果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漏斗图左右不对称,呈偏态分布,提示可能存在发表性偏倚.结论:单纯从统计结果分析,可认为针灸治疗本病疗效基本肯定,但研究质量低是影响该系统评价结论的主要因素.因此,应用上述结论应谨慎.而要证实其疗效及安全性,尚需要严格设计、执行严格、多中心大样本且随访时间足够的随机对照试验.

    作者:陈文;俞海虹;刘世红;黄万凌;田维珍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金匮要略》黄疸病论治临床解析

    《金匮要略》详细阐释了黄疸病的病因、病机、分类、证治及预后.其中,论黄疸病病因病机,以“湿”为重心;论黄疸病分类,以病因病机为依据;论黄疸病治疗,以清热利湿为引领,八法兼备;论黄疸病误治变证,勿忘本病之标;论黄疸病预后,以病程、病位及伴随症状为着眼点.因此,《金匮要略》论治黄疸病,理、法、方、药体系完备,若再呼应以《伤寒论》脉证中黄疸的相关内容,则可曲尽仲景黄疸病论治之精妙,结合临床予以深度解析,可大大提升黄疸病的中医论治水平.

    作者:蒋开平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仁术健胃颗粒干预脾气虚证CAG大鼠对COX-2和EGFR表达的实验研究

    目的:通过观察仁术健胃颗粒对慢性萎缩性胃炎(CAG)脾气虚证大鼠COX-2、EGFR的影响,探讨仁术健胃颗粒预防和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机制.方法:采用N-甲基-N-硝基-N-亚硝基胍(MNNG)和40%乙醇灌胃建立大鼠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模型,同时以破气苦降,饥饱失常和疲劳训练进一步建立CAG脾气虚证大鼠模型.将CAG脾气虚证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胃复春组和仁术健胃颗粒3个剂量组.给予相应的药物连续治疗5周,正常组给予等量NS.实验末检测各组大鼠胃组织中COX-2和EGFR的表达.结果:CAG脾气虚模型组的COX-2在胃腺体细胞胞浆中表达明显,EGFR从基底部到胃黏膜表层表达明显且范围广,与正常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采用仁术健胃颗粒干预后COX-2,和EGFR表达明显减弱(P <0.01;P<0.05).结论:仁术健胃颗粒治疗CAG脾气虚证与降低胃组织中COX-2和EGFR的表达,这可能是其治疗CAG脾气虚证的重要机制之一.

    作者:朱萱萱;史淋峰;倪文澎;巢蕾;吴旭彤;王海丹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蜂胶西洋参软胶囊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目的:观察蜂胶西洋参软胶囊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实验设蜂胶西洋参软胶囊低、中、高3个剂量(0.17、0.33、1.00 g/kg分别相当于人推荐量的5、10、30倍),另设阴性对照组(蒸馏水)和溶剂对照组(大豆油),分别观察对ConA诱导的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功能、绵羊红细胞诱导的小鼠迟发型变态反应(DTH)、血清溶血素、抗体生成细胞、巨噬细胞吞噬鸡红细胞功能、NK细胞活性的影响.结果:高、中剂量组可明显提高ConA诱导的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能力(P<0.05);高剂量组可明显提高绵羊红细胞诱导小鼠DTH功能,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中剂量组能提高小鼠血清溶血素抗体积数值(P<0.05);中、高剂量组能提高小鼠溶血空斑数(P<0.05);3剂量组均能提高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鸡红细胞的吞噬率和吞噬指数,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蜂胶西洋参软胶囊具有增强免疫力功能.

    作者:杨锋;童晔玲;戴关海;任泽明;竹剑平;王波波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水蛭商品药材灰关联度质量评价研究

    目的:建立比较水蛭不同品种(水蛭、蚂蝗)、规格(生品、制品)的质量评价方法.方法:采用灰关联度模型,在对不同品种、不同规格的水蛭药材6类主要成分含量测定的基础上,以定义的相对关联度为测度,构建其质量评价模型.结果:通过该模型对20批水蛭药商品材(10批水蛭、10批蚂蝗)的质量评价,与水蛭药材的实际情况相符合.结论:该方法及模型可用于水蛭商品药材质量评价.

    作者:李峰;张振秋;丁冠华;刘建平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针刺项颈部腧穴和头穴丛刺长留针法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对照

    目的:通过与口服吡拉西坦片对照来评价针刺项颈部腧穴和头穴丛刺长留针法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血管性痴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采用针刺项颈部腧穴和头穴丛刺长留针法治疗,对照组30例服用吡拉西坦片治疗,疗程均为6周.治疗前后以MMSE和ADL量表评价其认知功能及社会行为能力的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MMSE和ADL评分较疗前均有改善(P<0.05,P<0.01),治疗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针刺项颈部腧穴和头穴丛刺长留针法治疗血管性痴呆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是一种简单、方便、经济、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于向华;陈丽娜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从微观辨证谈对高血压病血瘀证的认识

    高血压病发生和发展过程中的两个主要环节是阴阳失调和气血逆乱,血瘀是高血压病的重要病理机制,在高血压痛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在高血压病病程中,血瘀证可作为高血压病的主证或兼证而存在.近年来运用微观辨证的方法,从血流流变学、微循环、血小板功能、血管内皮细胞、心血管重构、基因、代谢组学等方面探讨高血压病血瘀证在结构、代谢、功能等方面的物质基础,但是任何单一指标的变化并不能诠释高血压病血瘀证的实质,应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病证结合、宏观辨证与微观辨证紧密结合,全面认识中医的证候.

    作者:郭慧君;王知佳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枸杞多糖对肥胖大鼠肾脏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的初步研究

    目的:探讨枸杞多糖对肥胖大鼠肾脏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制备肥胖大鼠模型,枸杞多糖连续灌胃12周,测定血清TC、TG、HDL、LDL、FBG、FINS、Cr、BUN及肾脏LDL与Ox-LDL,并计算ISI.结果:枸杞多糖具有降脂、降糖、改善胰岛素抵抗、改善肾功能、降低肾脏组织LDL与Ox-LDL的作用.结论:枸杞多糖对肥胖大鼠肾脏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减少肾脏组织Ox-LDL有一定的关系.

    作者:陈武;马卫成;徐锦龙;徐爱仁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援物比类”在中医藏象学说构建过程中的发生学意义

    “援物比类”方法对于中医藏象学说的构建具有重要的发生学意义,其中,“比类”说理为中医藏象学说提供了实用、有效的表述工具;而“比类”推理又直接构建出诸多藏象理论.从发生学意义角度深入研究“援物比类”方法对于中医藏象学说构建的作用,对于从本质上认识藏象学说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李如辉;王荣平;郭淑芳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经方中“角药”的配伍应用特点

    角药是3种中药联合使用,系统配伍而成,如三足鼎立,互为犄角.角药介于中药与方剂之间,在方剂中起主要作用或辅助作用或独立成方,以达到减毒增效之目的.经方中蕴含着丰富的角药配伍知识,谨遵经旨,将其分为同类相须、异类相使、阴阳配伍、气血配伍、寒热并用、升降相因、开阖并施、散敛兼顾、润燥相随、攻补同施、动静结合、刚柔相济、表里兼顾、气味配伍等14个方面,进行详实梳理,以期对深入挖掘经方配伍规律,指导临床有所裨益.

    作者:闫军堂;刘晓倩;马小娜;梁永宣;刘敏;王庆国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眼科名著《目经大成》版本调查及整理概况

    在对清代眼科名著《目经大成》现存版本情况进行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对该书版本系统提出看法,发现该书初刊本达道堂本刊刻年代跨越了清嘉庆丁丑、戊寅两年,认为嘉庆戊寅年为刊刻完成年代.并指出了现代《目经大成》整理本存在的底本校本选择不当,对疑难字词、典故、章句注释较少,存在错字及校点不当等问题.认为有必要进一步整理研究后出版通行本.

    作者:汪剑;和中浚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透刺电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观察及对患者血浆TNF-α和IL1β的影响

    目的:观测透刺电针对神经根型颈椎病(CSR)患者治疗前后血浆TNF-α、IL1β含量的影响.方法:将160例CSR患者随机分为3组,透刺电针组60例,采用透刺电针治疗;夹脊电针60例,采用电针颈夹脊治疗;颈复康组40例,予口服颈复康治疗.评定临床疗效,并检测患者治疗前后血浆TNF-α和IL1β的变化.结果:(1)透刺电针组痊愈率68.9%,总有效率100%;电针夹脊组痊愈率39.2%,总有效率为91.61%;颈复康组痊愈率22.8%,总有效率为82.8%;3组痊愈率、总有效率比较,经统计学处理,有极显著性差异(x2=20.1、9.7,P<0.01).(2)治疗后3组血浆TNF-α、IL1β含量均呈下降趋势,但透刺电针组明显降低,与治疗前比较,有极显著差异(P<0.01),与电针夹脊组、颈复康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颈复康组对患者血浆TNF-α的降低优于电针夹脊组,电针夹脊组对血浆IL1β含量的调节优颈复康组.结论:透刺电针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电针夹脊组和颈复康组;透刺电针能调节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血浆TNF-α和IL1β恢复平衡,从而减少炎症反应,达到抗炎止痛的目的.

    作者:万碧江;黄伟;张压西;陈汉跃;张荒生;陈培红;肖凤英;付兰萍;张蕾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补肾活血方对前列腺增生模型大鼠膀胱胶原沉积的影响

    目的:观察补肾活血方补肾活血方对前列腺增生大鼠膀胱组织胶原沉积的影响.方法:清洁级雄性Wistar大鼠48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模型加补肾活血方组、模型加坦索罗辛组4组.除正常组外,其它实验大鼠以去势加睾酮注射法复制大鼠BPH模型.于去势第一天起,各组大鼠分别给予相应药物灌胃.模型+补肾活血方按1 mL/100 (g·d)体重予补肾活血方(由淫羊藿、枸杞子、穿山甲、丹参、菟丝子等组成,含生药量2.34g/mL)灌胃,模型加坦索罗辛组按1.8 μg/100 (g·d)体重予坦索罗辛灌胃.其余各组予等体积生理盐水灌胃.均每日1次,连续38 d后检测各组大鼠前列腺、膀胱湿重及脏器指数,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膀胱组织内胶原沉积.结果:模型组膀胱胶原Ⅲ阳性面积率、总IOD等均明显高于空白组(P<0.01).补肾活血方、坦索罗辛组膀胱胶原Ⅲ阳性面积率及总IOD均明显较模型组低(P<0.01).膀胱胶原Ⅰ沉积情况与胶原Ⅲ类似.模型组膀胱胶原Ⅰ/胶原Ⅲ总IOD可降至0.28,与空白组相比有非常显著的差异(P<0.01),补肾活血方组则明显高于模型组(P<0.01),与空白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结论:补肾活血方组可以明显降低BPH模型大鼠膀胱组织胶原Ⅲ沉积,提高胶原L/胶原Ⅲ比率,这可能是补肾活血方有效改善BPH继发膀胱改变的机制之一.

    作者:孙洁;李秋芬;田代志;江少波;邬贤德;裘顺安;任小刚;李玉兵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响应面法优化拳参总蒽醌超声提取工艺的研究

    目的:确定拳参总蒽醌的优化超声提取工艺.方法:采用直接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拳参总蒽醌含量并以总蒽醌提取率为指标,考察乙醇浓度、提取时间、料液比三因素对拳参总蒽醌提取率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选取试验因素与水平,采用响应面分析法优化超声提取工艺条件.结果:拳参总蒽醌的佳提取工艺为:乙醇浓度73%,提取时间30 min,料水比1∶35(W∶V).在佳工艺条件下,拳参总蒽醌的实际提取率可达3.03%.结论:该工艺提取率高、操作简便,可为拳参总蒽醌的生产提供参考.

    作者:杨仙凌 刊期: 2013年第02期

中华中医药学刊杂志

中华中医药学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 ,辽宁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