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滋肾通关片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临床研究

代睿欣;白遵光;胡萍;王昭辉;吕立国;朱首伦;潘俊;陈志强

关键词:良性前列腺增生症, 滋肾丸, 古方今用
摘要:目的:观察滋肾通关片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的临床疗效,探讨古方今用的新思路.方法:以滋肾化气,活血软坚为治法,采用李东垣滋肾丸加减自制“滋肾通关片”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80例,观察治疗前后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生活质量指数评分(QOL)、前列腺体积、残余尿、尿流率变化,评价临床疗效.结果:80例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患者经治疗1个月,显效31例(占41.3%),有效26例(占34.7%),无效18例(占24%),总有效率76%.结论:短期服用滋肾通关片可以改善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患者的排尿症状,提高大尿流率,减少残余尿,但未能缩小前列腺体积,对轻度、中度前列腺增生症患者疗效肯定.
中华中医药学刊杂志相关文献
  • 清热解毒法基于Bcl-2/Bax等凋亡信号通路调控结肠癌的研究

    目的:观察含清热解毒中药小鼠血清对结肠癌CT-26细胞蛋白Bcl-2、Bax、P53、Caspase-3表达的影响.方法:将BALB/c小鼠随机分为用药A组、用药B组、用药C组和模型D组.A、B、C组分别连续使用解毒三根汤灌胃5、7、10d后,与D组一起通过眼球取血获得含药血清,并作用于结肠癌CT-26细胞,MTT法测细胞24h、48h、72h的抑制率,与未经鼠血清刺激的正常CT-26细胞分别裂解蛋白后,Western blot法检测Bcl-2、Bax、P53、Caspase-3蛋白的表达量.结果:MTT法结果显示解毒三根汤灌胃10天组,即C组对细胞的抑制率高,该组Bax、P53、Caspase-3蛋白的表达较正常结肠癌细胞(E组)升高,Bcl-2蛋白表达较正常结肠癌细胞降低,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解毒三根汤抑制结肠癌CT-26细胞的生长可能与抑制Bcl-2的表达,促进Bax、P53、Caspase-3的表达量有关.

    作者:阮善明;沈敏鹤;李梦婷;王益;林红;郑丽萍;张恺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中药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代谢综合征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六郁汤或二陈汤合桃红四物汤对精神分裂症患者伴发代谢综合征的疗效.方法:3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予以六郁汤或二陈汤合桃红四物汤治疗12周,观察治疗前后各代谢指标变化情况.结果:治疗8周后患者空腹血糖(FBG)、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甘油三酯(TG)均有明显下降,高密度脂蛋白(HDL-C)明显升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显著(P<0.05),体重指数(BMI)在12周内虽然也呈现下降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六郁汤或二陈汤合桃红四物汤能有效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代谢综合征的糖代谢紊乱、血脂紊乱、血压异常.

    作者:蒋永红;王乃信;金卫东;陈建玲;王士良;陈海支;任丽华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反流性食管炎中医证候特点探析

    目的:探讨反流性食管炎中医证候特点,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收集305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资料,对其临床主症、次症、伴随症状进行综合分析,对其病位、病性、病机特点进行归纳研究.结果:本病中烧心、泛酸、胸骨后烧灼感或疼痛、反胃等反流症状较为常见,而且腹胀、嗳气、胃脘痛、口苦发生率较高;证候实证多见,以气滞、郁热多见,虚证少见.证型中肝胃郁热多,脾胃虚弱其次,气郁痰阻少.结论:反流性食管炎以气滞、郁热居多,主要病机为肝失疏泄,升降失衡;胃失和降,浊气上逆.

    作者:叶蔚;王小奇;刘彬彬;姚嘉明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真头痛初探

    真头痛是以剧烈头痛,恶心呕吐,或伴意识障碍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证,其病位在脑,病机以真火上炎,热毒闭阻为主,与现代医学中致颅内压增高的多种急危重症相关.安宫牛黄丸清热解毒、豁痰开窍,实能安脑神之宫一泥丸宫.论述了安宫牛黄丸治疗真头痛的理论、临床及药理学机制,并作理论抽象,翼能为颅内压增高的救治提供新的思路.

    作者:林士毅;滕依丽;王小同;郑国庆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黄柏不同炮制品中盐酸小檗碱在大鼠体内组织分布的研究

    目的:对黄柏不同炮制品中盐酸小檗碱在大鼠体内组织分布进行研究.方法:灌胃给药,提取组织样品中的盐酸小檗碱,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大鼠体内组织的盐酸小檗碱含量.结果:在大鼠的大肠、小肠、肝、胃、脾、肺、肾、心、胰组织中均可以检测到小檗碱,并在胃肠组织含量较多.结论:通过比较不同炮制品的大鼠不同组织中的含量,发现在1h的时间上,酒炙品中盐酸小檗碱在上焦组织分布的相对含量要相对于生品有所增加,盐炙品则体现在下焦脏器中相对含量的增加,进而说明了炮制趋向的作用.

    作者:张凡;林桂梅;沈晓庆;贾天柱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二妙散不同配伍比例干预Wistar大鼠佐剂性关节炎的实验研究

    目的:观察不同配伍比例二妙散对大鼠佐剂性关节炎(adjuvant arthritis,AA)模型血清IL-1、IL-4、IL-8、TNF-α的影响,探讨二妙散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机制.方法:将90只雌性大鼠随机分为9组,分别是空白组、模型组、对照组、苍术∶黄柏1∶1组(简称苍黄1∶1)、苍术∶黄柏1∶2组(苍黄1∶2)、苍术∶黄柏2∶1组(苍黄2∶1)、苍术组、黄柏组、苍术黄柏单提混合组.除空白组外,其他各组以完全弗氏佐剂造模后,观察不同配伍二妙散对AA足关节病理形态改变和血清中IL-1、IL-4、IL-8、INF-a的影响.结果:不同配伍二妙散对大鼠关节肿胀程度均有抑制作用,苍黄1∶1组效果优于雷公藤多苷组(P<0.05),同时各配伍比例二妙散均对炎性细胞因子有抑制作用,苍黄1∶1组效果优于雷公藤多苷组(P<0.05).结论:苍术黄柏1∶1配伍比例能有效抑制大鼠关节肿胀程度,对IL-1、IL-8、TNF-α有抑制作用,对IL-4有升高作用,其效果优于其他配伍比例.

    作者:刘喆;考希良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中药薏苡仁炮制前后GC指纹图谱研究

    目的:建立薏苡仁药材及炮制品的指纹图谱,并探讨炮制前后指纹图谱的变化.方法:利用毛细管气相色谱对薏苡仁生品及炮制品提取物进行分析,选择适宜的程序升温条件,并利用GC技术确认指纹图谱中的特征指纹信息.结果:获得了较为理想的包含特征信息的薏苡仁GC指纹图谱.结论:用本研究确定的分析条件所获得的指纹图谱可较全面地反映薏苡仁挥发性的化学成分,为薏苡仁生品及炮制品的质量控制提供有效手段.

    作者:吴国清;曹岗;夏云华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丹参注射液对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诊治效果分析

    目的:考察丹参注射液对于临床病毒性心肌炎的治疗效果,并分析其可能的.方法:选取我院收治患者72例,其中男38例,女34例,平均年龄为(22.98±8.26)岁,患者被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只接受基础治疗,治疗组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丹参注射液治疗.治疗结束后,检测患者心肌酶、TNF-α和IL-2、并记录不同组别的治愈率.结果:对照组患者36例,治愈14例(39.0%),显效11例(30.5%),无效11例(30.5%).治疗组患者36例,治愈21例(58.3%),显效12例(33.3%),无效3例(8.4%);两组血清中TNF-α,IL-2含量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而治疗组降低程度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CPK、AST、LDH、CK-MB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丹参注射液联合应用可有效的治疗病毒性心肌炎,其机制可能与丹参的抗炎、降低心肌酶作用有关.

    作者:孙远南;陆帅;陆明荣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冠心病心绞痛不同血瘀证的相关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目的:探讨冠心病心绞痛不同血瘀证与相关因素的关联性.方法:制定临床信息采集表,对符合纳入标准的病人进行信息采集,建立证候数据库,然后对不同血瘀证与相关因素关联性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冠心病心绞痛不同血瘀证分布为痰浊血瘀>气虚血瘀>血虚血瘀>气滞血瘀>热毒血瘀>寒凝血瘀,其中Lp-PLA2对气虚血瘀影响强度大,TC对痰浊血瘀影响强度大,糖尿病病史对血虚血瘀影响强度大.结论:气虚血瘀与Lp-PLA2相关性较强,痰浊血瘀与TC相关性较强,血虚血瘀与糖尿病病史相关性较强.

    作者:纪文岩;周景想;王珊珊;吉中强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肤纹与疾病的相关性国内外研究进展及展望

    肤纹与疾病的相关性研究已有逾半个世纪历史,遗传与医学研究者都对其热情不减,可见大量报道不断涌现.总结了近10年来国内外较有代表性的相关报道,综而述之,并对肤纹与疾病相关性的未来研究方向提出设想及展望.

    作者:雷昭;王忆勤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单双侧电针治疗对CCI模型大鼠脊髓SP基因表达影响的比较

    目的:比较单双侧电针对坐骨神经慢性挤压伤(CCI)大鼠脊髓中P物质(SP)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35只雄性SD大鼠造模后随机分为假模组(J组)、对照组(A组)、患侧电针组(B组)、健侧电针组(C组)、双侧电针组(D组).各电针组治疗9d后,观察电针前后痛阈变化;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技术法检测脊髓背角中SP基因的表达.结果:B、C、D各电针治疗组之间比较显示:SP基因和β-actin光密度比值D组<B组<C组,彼此间均具有差异(P<0.05).大鼠脊髓背角中SP基因表达与针刺前后的痛阈差值具有显著相关性(P<0.01).结论:电针疗法分别应用于大鼠患侧、健侧、双侧足三里和阳陵泉穴,均可通过抑制大鼠脊髓背角中SP基因的表达,产生镇痛作用.

    作者:王金金;屠文展;蒋松鹤;余清;楼新法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隔药饼灸对动脉粥样硬化兔主动脉超微结构的影响

    目的:观察隔药饼灸对动脉粥样硬化兔主动脉超微结构的影响,探讨隔药饼灸延迟AS形成的作用机理.方法:将40只新西兰大耳白兔,通过高脂饲料喂养及免疫损伤法建立兔AS模型后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隔药饼灸组和阿托伐他汀组4组,每组10只,从透射电镜下对兔主动脉内皮细胞结构进行了观察.结果:隔药饼灸组与阿托伐他汀组的病变明显轻于模型组,隔药饼灸组与阿托伐他汀组的内皮细胞较完整,大多形态正常,内弹力膜连续,厚薄较均匀或不一,平滑肌细胞基本正常,偶可见线粒体水肿、空泡样改变及少量脂滴.模型组内皮及内皮下层病变严重,充满了内含大量脂滴和脂质的泡沫样细胞,有纤维粥样斑块形成,内弹力膜厚薄不一,甚至缺失,平滑肌细胞增生,排列紊乱,胞浆内充满脂肪空泡.结论:隔药饼灸与阿托伐他汀钙片一样能保护血管内皮细胞的超微结构,起到延迟AS斑块形成的作用.

    作者:刘未艾;常小荣;刘密;林海波;岳增辉;符凌;谢辉;李金香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胃癌前疾病、癌前病变、胃癌与脾虚证的研究进展

    分别从病因病机及辨证分型、方证相应等方面探讨胃癌前疾病、癌前病变及胃癌与脾虚证的关系,提示脾胃虚弱是胃癌发生、发展的基础,存在于胃癌前疾病→癌前病变→胃癌的整个过程.

    作者:陈静;赵爱光;曹妮达;朱晓虹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单味中药骨碎补对兔膝骨关节炎软骨细胞凋亡作用的实验研究

    目的:利用细胞、分子生物学技术,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蛋白印迹(Westem-blot)检测方法,观察其对实验性兔膝骨关节炎软骨细胞凋亡的影响并进行理论分析.方法:将24只成年新西兰大耳白兔,随机分为6组,空白组6只,模型组6只,治疗组(骨碎补组)6只,对照组(维固力组)6只.兔左后肢伸直位管型石膏固定6周得到兔膝OA的模型.用药4周后,以耳缘静脉空气栓塞法处死各组动物取下每只家兔左后肢股骨髁,取下的关节软骨分成两部分,股骨髁的一部分用于RT-PCR检测;另一部分用于Western blot检测.采用SPSS 13.0软件包对RT-PCR和Western Blot结果进行方差分析和Pearson相关分析,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 RT-PCR检测结果:模型组较空白组的TNF-αmRNA、Caspase-3mRNA表达水平差异有显著性(P<0.05));对照组较模型组的TNF-αmRNA、Caspase-3 mRNA表达水平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较模型组的TNF-αmRNA、Caspase-3mRNA表达水平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较对照组的TNF-αmRNA、Caspase-3 mRNA表达差异无显著性.(2)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模型组较空白组的TNF-α、Caspase-3表达水平差异有显著性(P<0.05);对照组较模型组TNF-α、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较模型组的TNF-α、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较对照组的TNF-α、Caspase-3蛋白表达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单味中药骨碎补对防治OA有重要作用.

    作者:金连峰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滋阴活血方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大鼠血清炎症相关因子表达的影响

    目的:观察探讨滋阴活血方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大鼠血清炎症相关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对SD大鼠尾静脉注射4.5%链脲菌素诱导糖尿病模型.将糖尿病大鼠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多贝斯治疗组、滋阴活血组,灌胃治疗6周.于治疗后采取各组大鼠采取尾静脉血,离心后测定血清中白介素6型(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以及C反应蛋白(CRP)水平.结果:喂养6周后,模型组、多贝斯组大鼠血清TNF-α、IL-6、CRP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滋阴活血方灌胃组大鼠TNF-α、IL-6、CRP水平可见明显低于糖尿病模型组(P<0.05),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结论:滋阴活血方可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大鼠全身的炎症反应起到一定的控制作用.

    作者:徐缨;倪海祥;徐英英;史奎钧;吴巧敏;方芳;寿旗扬;袁晓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论肿瘤治疗中的“辨靶论治”与“辨证论治”

    分子靶向治疗是肿瘤治疗的一种新型手段,辨证论治是中医认识和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两者是从微观与宏观两方面探索的肿瘤个体化治疗方式,两者的互通性对于研究中医证候本质有着一定的作用,对建立正确的临床思维也非常的重要.

    作者:刘莲芳;潘迎英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蛛网膜下腔移植骨髓源干细胞与中药联合治疗对缺血再灌大鼠脑内BDNF的影响

    目的:研究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和骨髓单个核细胞BMNC经蛛网膜下腔移植与口服中药联合应用对缺血再灌注脑组织中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含量的影响.方法:分离培养BMNCs和BMSCs,14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7组:①正常组、②假手术组、③模型组、④BMNC组、⑤BMNC联合中药组、⑥BMSC组、⑦BMSC联合中药组③④⑤⑥⑦组应用线栓法建立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2h模型(MCAO),24 h后通过蛛网膜下腔注射法移植100微升0.01MPBS溶液(③组)、BMNCs悬液(④组、⑤组,2.0×107个)或BMSCs悬液(⑥组、⑦组,2.0×107个),⑤组、⑦组当日进行中药灌胃.应用定量ELISA法于移植后4d、28 d检测脑组织)内BDNF的含量.结果:BMNC组和BMSC组在移植后4d即可成倍提高脑匀浆内BDNF含量,至28 d时仍较模型组含量高,两组间比较无差异;中药联合BMNC组和中药联合BMSC组在4d、28 d时均较单纯BMNC或BMSC移植组脑内BDNF含量成倍增高,且中药联合BMNC组在28 d时较中药联合BMSC组水平略高.结论:BMSC和BMNC经蛛网膜下腔移植可明显上调MCAO大鼠脑组织中BDNF水平,中药联合BMNC或BMSC治疗可使BDNF水平成倍提高,比单纯BMNC或BMSC移植更显优势.

    作者:池欣欣;郑洪新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艾草总黄酮的提取工艺优化及抗氧化活性研究

    目的:研究艾草总黄酮(total flavonoids from Artemisia argyi,TFAA)的佳提取工艺及抗氧化活性.方法:采用超声辅助提取法,以乙醇浓度、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料液比为考察因素,通过正交实验优选TFAA的佳提取工艺.采用化学模拟体系测定TFAA的抗氧化活性.结果:TFAA的佳提取条件为乙醇浓度60%、提取温度90℃、提取时间1.5h、料液比1∶45.TFAA清除DPPH和ABTS+的IC50分别为38.05 μg/mL和31.08 μg/mL.结论:经工艺优化后TFAA的提取量为177.5mg/g,具有很强的抗氧化活性.

    作者:何姿;夏道宗;吴晓敏;徐丽萍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从肾论治骨质疏松症证治规律的现代病案分析

    通过对近40年来治疗骨质疏松症的中医现代病案文献进行检索,运用描述性研究方法和关联规则方法,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归纳,探讨从肾论治骨质疏松症的用药规律和证型分布特点,为临床辨治骨质疏松症提供一定的依据和参考.

    作者:高明月;吕爱平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德都红花-7味散保肝利胆及调节免疫功能的实验研究

    目的:通过动物实验观察德都红花-7味散对D-GaLN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利胆、调节免疫功能的主要药效学作用.方法:以蒙药制剂“德都红花-7味散”为实验药物,设计高剂量组(0.83 g·kg-1)和低剂量组(0.5 g·kg-1).实验各组均采用灌胃法连续给药1周.分别采用腹腔注射D-GaLN制作小鼠急性肝细胞坏死模型观察肝功能及肝脏形态学的改变,评价德都红花-7味散对化学性肝损伤的防治作用;采用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鸡红细胞实验,评价德都红花-7味散对巨噬细胞吞噬功能的影响;采用小鼠摘除胆囊直接称重的方法,观察德都红花-7味散对小鼠胆汁分泌的影响;采用MTT法观察德都红花-7味散对刀豆蛋白A诱导的小鼠脾淋巴细胞增值反应的影响.结果:急性肝损伤实验结果表明,与模型组比较德都红花-7味散组和联苯双酯组均有显著降低ALT,AST作用(P<0.05),与模型组比较德都红花-7味散和联苯双酯组肝组织病理学改变明显减轻.巨噬细胞吞噬功能实验结果表明,与空白组比较德都红花-7味散组和香菇多糖组吞噬率和吞噬指数明显升高(P<0.05),与香菇多糖组比较德都红花-7味散高剂量组吞噬率明显升高(P<0.05).利胆实验结果表明,与空白组比较德都红花-7味散组测定时间内胆汁分泌量升高(P<0.05).小鼠脾淋巴细胞增值实验结果表明,与空白组比较德都红花-7味散组OD值升高(P<0.01).结论:德都红花-7味散对D-半乳糖胺(D-GlaN)所致小鼠急性肝损伤具有保肝降酶作用;能够明显增加小鼠胆汁分泌量;明显增强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对ConA诱导的淋巴细胞增值有促进作用.

    作者:包玉华;巴图德力根;乌恩宝音;娜日苏;韩志强 刊期: 2013年第07期

中华中医药学刊杂志

中华中医药学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 ,辽宁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