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文岩;周景想;王珊珊;吉中强
目的:探讨黄连素(Ber)对大鼠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AE)的影响.方法:Lewis大鼠24只随机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EAE组和Ber组.采用动物行为学、常规HE染色和Kluver&Barrera髓鞘染色观察大鼠的发病情况与中枢神经系统(CNS)的病理变化.结果:EAE组8只大鼠全部出现典型的EAE行为学改变,CNS炎性细胞浸润和髓鞘脱失.Ber组有3/8只大鼠出现EAE行为学改变,临床症状减轻,潜伏期延长,CNS内炎性细胞浸润减少和髓鞘脱失减轻.对照组未见动物行为学和CNS病理学改变.结论:Ber能降低大鼠EAE发病率,延长潜伏期和减轻临床症状,对EAE具有神经保护作用.
作者:朱振国;黄艳君;李剑敏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研究PHEBC的体外抗肿瘤作用.方法:通过硅胶柱层析技术,从有效部位PHEB中分离纯化PHEBC;体外培养多个人源性肿瘤细胞株,利用MTT法、生长抑制曲线、细胞形态学观察研究PHEBC的体外抗肿瘤作用.结果:分离得到的PHEBC体外对多个人源性肿瘤细胞株具有抑制作用、对SGC-7901人胃癌细胞的抑制作用具有时效、量效关系.结论:PHEBC体外具有一定的抗肿瘤作用.
作者:张玲;杨波;张如松;杨苏蓓;王一奇;陈雪园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通过观察针刺少阳经特定穴(角孙、风池、外关、阳陵泉、丘墟)治疗偏头痛急性发作的即时效应,探讨该效应缓解起效时间和持续时间.方法:将符合标准的90例偏头痛患者分为治疗组(少阳经特定穴组)和对照组(非经非穴1组和非经非穴2组),每组各30例,均针刺治疗30 min.记录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0.5、1、2、4、24 h的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缓解起效时间以及持续时间等指标的变化,以判定即时疗效.结果:缓解起效时间和持续时间:起效时间少阳经特定穴组明显快于非经非穴2组(P<0.01),持续时间少阳经特定穴组和非经非穴1组均长于非经非穴2组(P<0.05).结论:针刺少阳经特定穴与非经非穴均有疗效,起效时间阳明经特定穴位组明显快于非经非穴2组,即时疗效明显优于非经非穴,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刘密;张佳丽;常小荣;陈选;刘昭;李金香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真头痛是以剧烈头痛,恶心呕吐,或伴意识障碍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证,其病位在脑,病机以真火上炎,热毒闭阻为主,与现代医学中致颅内压增高的多种急危重症相关.安宫牛黄丸清热解毒、豁痰开窍,实能安脑神之宫一泥丸宫.论述了安宫牛黄丸治疗真头痛的理论、临床及药理学机制,并作理论抽象,翼能为颅内压增高的救治提供新的思路.
作者:林士毅;滕依丽;王小同;郑国庆 刊期: 2013年第07期
据浙江大盘山自然保护区药用植物调查显示,保护区共有1074种药用植物,其中药用藻类植物1种,药用真菌植物28种,药用地衣植物3种,药用苔藓植物28种,药用蕨类植物59种,药用种子植物955种,常用中药材486种,药用珍稀濒危植物39种,药用特有种植物36种,农兽药植物321种.并介绍了保护区药用植物资源特征及资源合理利用的概况.
作者:陈子林;徐攀;陈京;俞叶飞;姚振生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建立瓜桔止嗽丸中主要药味的薄层鉴别及含量测定方法,以控制制剂质量.方法:采用TLC法对制剂中桔梗、陈皮、甘草、百部进行了定性鉴别研究;采用HPLC-ELSD法测定制剂中桔梗皂苷D的含量,选用Dikma ODS C18(4.6 mm ×250 mm,5μm)色谱柱,乙腈-水(25∶75)为流动相,流速1.0 mL·min-1,ELSD参数:漂移管温度105℃,载气流速3.0L·min-1.结果:TLC法可鉴别出桔梗、陈皮、甘草、百部的特征斑点,且专属性强,分离度好;桔梗皂苷D浓度在0.06928~0.3464 mg·mL-1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6),平均回收率为99.31%,RSD=1.01%.结论:该方法简便可行,可用于瓜桔止嗽丸的质量控制.
作者:姚琳;孙妍;谭思思;高菲;王伟明 刊期: 2013年第07期
以中医“肾主骨”理论为出发点,初步探讨“肾主骨”之理论内涵,“肾主骨”之理论与骨之生、长、壮、老、已之间的关系,提出肾主骨之生长发育与衰老的观点,讨论了肾精化髓养骨,肾与骨功能密切相关及其对临床诊断治疗的指导意义.
作者:王智民;郑洪新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参附注射液对大鼠心肺复苏后血清S100β蛋白、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和脑组织病理损伤的影响.方法:成年雄性SD大鼠16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复苏组、小剂量参附组(10 mL/kg)和大剂量参附组(20 mL/kg),每组40只.建立窒息型大鼠心肺复苏模型,分别于各时间点(0.5h、3h、6h、12 h和24 h)取血取样,ELISA法测定血清S100β蛋白、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光镜和电镜下观察大脑皮层组织病理改变.结果:复苏组和大、小剂量参附组血清S100β蛋白、NSE水平在ROSC后各个时间点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大、小剂量参附组与复苏组同时间比较,从ROSC后6h起血清S100β蛋白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或P<0.01);同复苏组相比,小剂量参附组ROSC后6h、12h血清NSE含量显著降低(P<0.05),大剂量参附组从ROSC后6h开始,血清NSE浓度显著降低(P<0.01);在ROSC后各个时相大、小剂量参附组间相比,血清S100β蛋白、NSE含量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光镜和电镜下组织病理改变均显示,大小剂量参附组大脑皮层组织结构损害程度明显轻于复苏组.结论:参附注射液尤其是大剂量应用对大鼠心肺复苏后脑缺血损伤具有较明显保护作用.
作者:章杰;陈寿权;李章平;程俊彦;黄唯佳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考察丹参注射液对于临床病毒性心肌炎的治疗效果,并分析其可能的.方法:选取我院收治患者72例,其中男38例,女34例,平均年龄为(22.98±8.26)岁,患者被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只接受基础治疗,治疗组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丹参注射液治疗.治疗结束后,检测患者心肌酶、TNF-α和IL-2、并记录不同组别的治愈率.结果:对照组患者36例,治愈14例(39.0%),显效11例(30.5%),无效11例(30.5%).治疗组患者36例,治愈21例(58.3%),显效12例(33.3%),无效3例(8.4%);两组血清中TNF-α,IL-2含量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而治疗组降低程度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CPK、AST、LDH、CK-MB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丹参注射液联合应用可有效的治疗病毒性心肌炎,其机制可能与丹参的抗炎、降低心肌酶作用有关.
作者:孙远南;陆帅;陆明荣 刊期: 2013年第07期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妇科常见疑难病,由于发病机制尚未明确,因而临床疗效不佳,复发和生育问题成为目前治疗难点.手术治疗有效,但其5年的复发率高达40%,而手术后及时予以药物治疗,可降低其复发率和促进生育.因此,非手术治疗应当引起重视.
作者:周华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观察滋肾通关片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的临床疗效,探讨古方今用的新思路.方法:以滋肾化气,活血软坚为治法,采用李东垣滋肾丸加减自制“滋肾通关片”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80例,观察治疗前后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生活质量指数评分(QOL)、前列腺体积、残余尿、尿流率变化,评价临床疗效.结果:80例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患者经治疗1个月,显效31例(占41.3%),有效26例(占34.7%),无效18例(占24%),总有效率76%.结论:短期服用滋肾通关片可以改善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患者的排尿症状,提高大尿流率,减少残余尿,但未能缩小前列腺体积,对轻度、中度前列腺增生症患者疗效肯定.
作者:代睿欣;白遵光;胡萍;王昭辉;吕立国;朱首伦;潘俊;陈志强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观察含清热解毒中药小鼠血清对结肠癌CT-26细胞蛋白Bcl-2、Bax、P53、Caspase-3表达的影响.方法:将BALB/c小鼠随机分为用药A组、用药B组、用药C组和模型D组.A、B、C组分别连续使用解毒三根汤灌胃5、7、10d后,与D组一起通过眼球取血获得含药血清,并作用于结肠癌CT-26细胞,MTT法测细胞24h、48h、72h的抑制率,与未经鼠血清刺激的正常CT-26细胞分别裂解蛋白后,Western blot法检测Bcl-2、Bax、P53、Caspase-3蛋白的表达量.结果:MTT法结果显示解毒三根汤灌胃10天组,即C组对细胞的抑制率高,该组Bax、P53、Caspase-3蛋白的表达较正常结肠癌细胞(E组)升高,Bcl-2蛋白表达较正常结肠癌细胞降低,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解毒三根汤抑制结肠癌CT-26细胞的生长可能与抑制Bcl-2的表达,促进Bax、P53、Caspase-3的表达量有关.
作者:阮善明;沈敏鹤;李梦婷;王益;林红;郑丽萍;张恺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阐述气机活动状态的具体含义.方法:采用统计学方法和心理学构念理论.结果:考试前后画线测验分值有明显差异,以量化表示气机刺激后变化状态.结论:画线测验对气机活动状态的测评具有一定的可行性,但是具体的意义,还需要进一步探讨.讨论:“气机”是中医基础理论的一个重要概念,进一步拓展中医气机理论的原有理论体系,需要借助新的学科,新的方法.
作者:王洪展;张辉;范怀昌;薛声波;王米渠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舒肝解郁胶囊治疗老年抑郁与焦虑共病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将符合CCMD-3诊断标准、年龄≥60岁、首次发病、HAMD17得分≥17分,≤24分、HAMA14得分≥14分,≤29分,且无严重躯体疾病的71例老年抑郁症患者,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舒肝解郁胶囊治疗组(治疗组)36例,帕罗西汀治疗组(对照组)35例.治疗组给予舒肝解郁胶囊每天4粒(早、晚餐后各2粒).对照组给予帕罗西汀第1 d10mg、第4 d 20 mg、第7d后如有必要可增加到30~ 40 mg(早上餐后1次顿服).有睡眠障碍的患者允许使用唑吡坦5~ 10 mg/d(临睡前顿服).研究全程为期6周,禁止应用任何抗精神病药物,或者联合其他的抗抑郁的药物.入组前及疗后的第1、2、4、6周末分别进行HAMD17、HAMA14、TESS评定.疗效以HAMD17、HAMA14总分减分率来衡量,减分≥50%为有效、≤49%为无效,总分≤7为治愈.治疗后的第6周末复查血、尿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治疗前后的各量表分的数据用SPSS 11.5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均数用(x±s)表示,有效率用经Ridit分析,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两组患者应用唑吡坦例数、时间、剂量均无统计学意义(x2 =0.12、t=1.24、0.89,P>0.05).两组基线HAMD17、HAMA14得分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组内比较,两组HAMD17、HAMA¨得分在第1周末就出现了明显的下降并持续到研究结束,有统计学意义(P<0.01).组间比较,两组HAMD17、HAMA14得分治疗后无明显差异(P>0.05).在疗后第1周末治疗组的TESS得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并持续至第4周末,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结束时两组TESS得分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组治愈20例,治愈率55.56%,总有效率83.33%.对照组治愈18例,治愈率51.43%,总有效率85,71%.经Ridit分析两组患者的治愈率无统计学意义(R=0.51,P>0.05).结论 舒肝解郁胶囊对老年抑郁症患者的抑郁与焦虑的共病有快速缓解的作用,且不良反应轻微,是一个疗效确切既有抗抑郁又有抗焦虑的新型的中成药.
作者:朱毅平;杨胜良;金学敏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研究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和骨髓单个核细胞BMNC经蛛网膜下腔移植与口服中药联合应用对缺血再灌注脑组织中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含量的影响.方法:分离培养BMNCs和BMSCs,14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7组:①正常组、②假手术组、③模型组、④BMNC组、⑤BMNC联合中药组、⑥BMSC组、⑦BMSC联合中药组③④⑤⑥⑦组应用线栓法建立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2h模型(MCAO),24 h后通过蛛网膜下腔注射法移植100微升0.01MPBS溶液(③组)、BMNCs悬液(④组、⑤组,2.0×107个)或BMSCs悬液(⑥组、⑦组,2.0×107个),⑤组、⑦组当日进行中药灌胃.应用定量ELISA法于移植后4d、28 d检测脑组织)内BDNF的含量.结果:BMNC组和BMSC组在移植后4d即可成倍提高脑匀浆内BDNF含量,至28 d时仍较模型组含量高,两组间比较无差异;中药联合BMNC组和中药联合BMSC组在4d、28 d时均较单纯BMNC或BMSC移植组脑内BDNF含量成倍增高,且中药联合BMNC组在28 d时较中药联合BMSC组水平略高.结论:BMSC和BMNC经蛛网膜下腔移植可明显上调MCAO大鼠脑组织中BDNF水平,中药联合BMNC或BMSC治疗可使BDNF水平成倍提高,比单纯BMNC或BMSC移植更显优势.
作者:池欣欣;郑洪新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通过动物实验观察德都红花-7味散对D-GaLN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利胆、调节免疫功能的主要药效学作用.方法:以蒙药制剂“德都红花-7味散”为实验药物,设计高剂量组(0.83 g·kg-1)和低剂量组(0.5 g·kg-1).实验各组均采用灌胃法连续给药1周.分别采用腹腔注射D-GaLN制作小鼠急性肝细胞坏死模型观察肝功能及肝脏形态学的改变,评价德都红花-7味散对化学性肝损伤的防治作用;采用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鸡红细胞实验,评价德都红花-7味散对巨噬细胞吞噬功能的影响;采用小鼠摘除胆囊直接称重的方法,观察德都红花-7味散对小鼠胆汁分泌的影响;采用MTT法观察德都红花-7味散对刀豆蛋白A诱导的小鼠脾淋巴细胞增值反应的影响.结果:急性肝损伤实验结果表明,与模型组比较德都红花-7味散组和联苯双酯组均有显著降低ALT,AST作用(P<0.05),与模型组比较德都红花-7味散和联苯双酯组肝组织病理学改变明显减轻.巨噬细胞吞噬功能实验结果表明,与空白组比较德都红花-7味散组和香菇多糖组吞噬率和吞噬指数明显升高(P<0.05),与香菇多糖组比较德都红花-7味散高剂量组吞噬率明显升高(P<0.05).利胆实验结果表明,与空白组比较德都红花-7味散组测定时间内胆汁分泌量升高(P<0.05).小鼠脾淋巴细胞增值实验结果表明,与空白组比较德都红花-7味散组OD值升高(P<0.01).结论:德都红花-7味散对D-半乳糖胺(D-GlaN)所致小鼠急性肝损伤具有保肝降酶作用;能够明显增加小鼠胆汁分泌量;明显增强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对ConA诱导的淋巴细胞增值有促进作用.
作者:包玉华;巴图德力根;乌恩宝音;娜日苏;韩志强 刊期: 2013年第07期
分子靶向治疗是肿瘤治疗的一种新型手段,辨证论治是中医认识和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两者是从微观与宏观两方面探索的肿瘤个体化治疗方式,两者的互通性对于研究中医证候本质有着一定的作用,对建立正确的临床思维也非常的重要.
作者:刘莲芳;潘迎英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对黄柏不同炮制品中盐酸小檗碱在大鼠体内组织分布进行研究.方法:灌胃给药,提取组织样品中的盐酸小檗碱,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大鼠体内组织的盐酸小檗碱含量.结果:在大鼠的大肠、小肠、肝、胃、脾、肺、肾、心、胰组织中均可以检测到小檗碱,并在胃肠组织含量较多.结论:通过比较不同炮制品的大鼠不同组织中的含量,发现在1h的时间上,酒炙品中盐酸小檗碱在上焦组织分布的相对含量要相对于生品有所增加,盐炙品则体现在下焦脏器中相对含量的增加,进而说明了炮制趋向的作用.
作者:张凡;林桂梅;沈晓庆;贾天柱 刊期: 2013年第07期
脂联素是由脂肪组织分泌的一种蛋白质,目前已发现脂联素与肥胖、胰岛素抵抗、2型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代谢综合征等有一定相关性,并证实了脂联素在这些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脂联素在肾脏疾病中的作用也逐渐被重视.脂联素浓度在各种肾脏病患者中有不同程度的变化,与肾功能损害密切相关.
作者:马文玲;赵湘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建立痛经康口服液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方法对痛经康口服液中丹参、元胡、红花进行鉴别,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对羟基红花黄色素A进行含量测定,色谱柱:C18柱(250 mm×4.6 mm,5μm),甲醇-乙腈-0.7%磷酸(26∶2∶72)为流动相,流速1.0mL·min-1,检测波长403 nm,柱温:27℃.结果:丹参、元胡、红花的薄层色谱鉴别供试品溶液色谱在与对照药材或对照品相应位置上出现相同颜色的斑点,阴性对照无干扰.羟基红花黄色素A进样量在0.13~2.6 μg之间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R2 =1.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0.4%,RSD=1.168% (n=9).结论:薄层色谱斑点清晰无干扰,含量测定方法简便、稳定,可用于痛经康口服合剂质量控制.
作者:赵伟国;李运景;陈钧茂 刊期: 2013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