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玉华;巴图德力根;乌恩宝音;娜日苏;韩志强
黄芪桂枝五物汤出自《金匮要略》,为临床常用方剂.此方由黄芪、芍药、桂枝、生姜、大枣组成,功效为益气温经和血通痹.许多神经痛都属于中医痹症,如末梢神经炎,酒精性周围神经病变,化疗诱发的神经痛,压迫所致的根性神经病,痛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等.目前此方及其加减方在临床治疗神经痛已取得较广泛应用,现将其近5年来的临床应用结果进行分析整理,探讨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神经痛的临床运用可行性.
作者:张威;赵庆春;史国兵 刊期: 2013年第07期
压力性尿失禁是影响人类生活质量较为常见的慢性疾病,随着人口老龄化的迅速到来,压力性尿失禁的发生率日趋增高.中医药治疗压力性尿失禁具有一定优势,因此就近年来中医药对压力性尿失禁的病因病机研究及诊治情况进行归纳综述,为临床治疗压力性尿失禁提供一些信息和思路.
作者:周菲菲;谢臻蔚;顾颖尔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考察丹参注射液对于临床病毒性心肌炎的治疗效果,并分析其可能的.方法:选取我院收治患者72例,其中男38例,女34例,平均年龄为(22.98±8.26)岁,患者被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只接受基础治疗,治疗组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丹参注射液治疗.治疗结束后,检测患者心肌酶、TNF-α和IL-2、并记录不同组别的治愈率.结果:对照组患者36例,治愈14例(39.0%),显效11例(30.5%),无效11例(30.5%).治疗组患者36例,治愈21例(58.3%),显效12例(33.3%),无效3例(8.4%);两组血清中TNF-α,IL-2含量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而治疗组降低程度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CPK、AST、LDH、CK-MB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丹参注射液联合应用可有效的治疗病毒性心肌炎,其机制可能与丹参的抗炎、降低心肌酶作用有关.
作者:孙远南;陆帅;陆明荣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探讨黄连素(Ber)对大鼠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AE)的影响.方法:Lewis大鼠24只随机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EAE组和Ber组.采用动物行为学、常规HE染色和Kluver&Barrera髓鞘染色观察大鼠的发病情况与中枢神经系统(CNS)的病理变化.结果:EAE组8只大鼠全部出现典型的EAE行为学改变,CNS炎性细胞浸润和髓鞘脱失.Ber组有3/8只大鼠出现EAE行为学改变,临床症状减轻,潜伏期延长,CNS内炎性细胞浸润减少和髓鞘脱失减轻.对照组未见动物行为学和CNS病理学改变.结论:Ber能降低大鼠EAE发病率,延长潜伏期和减轻临床症状,对EAE具有神经保护作用.
作者:朱振国;黄艳君;李剑敏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舒肝解郁胶囊治疗老年抑郁与焦虑共病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将符合CCMD-3诊断标准、年龄≥60岁、首次发病、HAMD17得分≥17分,≤24分、HAMA14得分≥14分,≤29分,且无严重躯体疾病的71例老年抑郁症患者,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舒肝解郁胶囊治疗组(治疗组)36例,帕罗西汀治疗组(对照组)35例.治疗组给予舒肝解郁胶囊每天4粒(早、晚餐后各2粒).对照组给予帕罗西汀第1 d10mg、第4 d 20 mg、第7d后如有必要可增加到30~ 40 mg(早上餐后1次顿服).有睡眠障碍的患者允许使用唑吡坦5~ 10 mg/d(临睡前顿服).研究全程为期6周,禁止应用任何抗精神病药物,或者联合其他的抗抑郁的药物.入组前及疗后的第1、2、4、6周末分别进行HAMD17、HAMA14、TESS评定.疗效以HAMD17、HAMA14总分减分率来衡量,减分≥50%为有效、≤49%为无效,总分≤7为治愈.治疗后的第6周末复查血、尿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治疗前后的各量表分的数据用SPSS 11.5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均数用(x±s)表示,有效率用经Ridit分析,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两组患者应用唑吡坦例数、时间、剂量均无统计学意义(x2 =0.12、t=1.24、0.89,P>0.05).两组基线HAMD17、HAMA14得分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组内比较,两组HAMD17、HAMA¨得分在第1周末就出现了明显的下降并持续到研究结束,有统计学意义(P<0.01).组间比较,两组HAMD17、HAMA14得分治疗后无明显差异(P>0.05).在疗后第1周末治疗组的TESS得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并持续至第4周末,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结束时两组TESS得分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组治愈20例,治愈率55.56%,总有效率83.33%.对照组治愈18例,治愈率51.43%,总有效率85,71%.经Ridit分析两组患者的治愈率无统计学意义(R=0.51,P>0.05).结论 舒肝解郁胶囊对老年抑郁症患者的抑郁与焦虑的共病有快速缓解的作用,且不良反应轻微,是一个疗效确切既有抗抑郁又有抗焦虑的新型的中成药.
作者:朱毅平;杨胜良;金学敏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建立枳壳生品和炮制品的HPLC特征图谱分析方法,同时测定炮制前后橙皮苷的含量.方法:采用Kromasil C 18色谱柱(4.6 mm× 250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1%甲酸水溶液梯度洗脱法,检测波长254 nm,流速1.0 mL.min-,柱温35℃.结果:3个产地的枳壳特征图谱有一定差异;炮制后橙皮苷的含量略有降低.结论:采用特征图谱结合指标性成分含量测定的方法可以较好的控制药材及饮片的质量.该法精密度高、重现性好,所测组分均达到基线分离,可以用于炮制前后枳壳的质量评价.
作者:陈学建;秦昆明;李鹏;蔡宝昌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观察不同配伍比例二妙散对大鼠佐剂性关节炎(adjuvant arthritis,AA)模型血清IL-1、IL-4、IL-8、TNF-α的影响,探讨二妙散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机制.方法:将90只雌性大鼠随机分为9组,分别是空白组、模型组、对照组、苍术∶黄柏1∶1组(简称苍黄1∶1)、苍术∶黄柏1∶2组(苍黄1∶2)、苍术∶黄柏2∶1组(苍黄2∶1)、苍术组、黄柏组、苍术黄柏单提混合组.除空白组外,其他各组以完全弗氏佐剂造模后,观察不同配伍二妙散对AA足关节病理形态改变和血清中IL-1、IL-4、IL-8、INF-a的影响.结果:不同配伍二妙散对大鼠关节肿胀程度均有抑制作用,苍黄1∶1组效果优于雷公藤多苷组(P<0.05),同时各配伍比例二妙散均对炎性细胞因子有抑制作用,苍黄1∶1组效果优于雷公藤多苷组(P<0.05).结论:苍术黄柏1∶1配伍比例能有效抑制大鼠关节肿胀程度,对IL-1、IL-8、TNF-α有抑制作用,对IL-4有升高作用,其效果优于其他配伍比例.
作者:刘喆;考希良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对中药结合辛伐他汀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Meta进行分析.方法:检索2011年12月-2012年12月,在CENTRAL、Pubmed、EMbas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人工检索纳入研究的参考文献以及相关杂志及会议报告,纳入符合标准高脂血症患者202例,单纯西药方法治疗患者为甲组100例;中药结合辛伐他汀进行治疗患者为乙组102例,来分析中药结合辛伐他汀进行临床治疗的效果和安全性.结果:通过对文献记载和结果的分析和对比,乙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血脂控制到正常水平时间、临床不良反应、治疗费用、复发率、用药治疗时间显著优越于甲组患者,差异性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结合辛伐他丁进行高脂血症的临床治疗具有临床有效率高、血脂控制到正常水平时间短、临床不良反应低、安全性高、治疗费用低等有点,能有效的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适宜临床上广泛应用和治疗.
作者:钱维强 刊期: 2013年第07期
脂联素是由脂肪组织分泌的一种蛋白质,目前已发现脂联素与肥胖、胰岛素抵抗、2型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代谢综合征等有一定相关性,并证实了脂联素在这些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脂联素在肾脏疾病中的作用也逐渐被重视.脂联素浓度在各种肾脏病患者中有不同程度的变化,与肾功能损害密切相关.
作者:马文玲;赵湘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通过观察针刺少阳经特定穴(角孙、风池、外关、阳陵泉、丘墟)治疗偏头痛急性发作的即时效应,探讨该效应缓解起效时间和持续时间.方法:将符合标准的90例偏头痛患者分为治疗组(少阳经特定穴组)和对照组(非经非穴1组和非经非穴2组),每组各30例,均针刺治疗30 min.记录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0.5、1、2、4、24 h的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缓解起效时间以及持续时间等指标的变化,以判定即时疗效.结果:缓解起效时间和持续时间:起效时间少阳经特定穴组明显快于非经非穴2组(P<0.01),持续时间少阳经特定穴组和非经非穴1组均长于非经非穴2组(P<0.05).结论:针刺少阳经特定穴与非经非穴均有疗效,起效时间阳明经特定穴位组明显快于非经非穴2组,即时疗效明显优于非经非穴,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刘密;张佳丽;常小荣;陈选;刘昭;李金香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研究PHEBC的体外抗肿瘤作用.方法:通过硅胶柱层析技术,从有效部位PHEB中分离纯化PHEBC;体外培养多个人源性肿瘤细胞株,利用MTT法、生长抑制曲线、细胞形态学观察研究PHEBC的体外抗肿瘤作用.结果:分离得到的PHEBC体外对多个人源性肿瘤细胞株具有抑制作用、对SGC-7901人胃癌细胞的抑制作用具有时效、量效关系.结论:PHEBC体外具有一定的抗肿瘤作用.
作者:张玲;杨波;张如松;杨苏蓓;王一奇;陈雪园 刊期: 2013年第07期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妇科常见疑难病,由于发病机制尚未明确,因而临床疗效不佳,复发和生育问题成为目前治疗难点.手术治疗有效,但其5年的复发率高达40%,而手术后及时予以药物治疗,可降低其复发率和促进生育.因此,非手术治疗应当引起重视.
作者:周华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白长川主任医师系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从事临床、教学、科研近50年,积累了丰富的临床与教学经验,并逐步形成了自己的学术观点和临床诊疗特色.白主任善同用附子石膏,疗效显著.探析附子石膏同用源流,纵览古今应用,白主任认为二者合用相反相成,清温并用,可用于寒热互结证、上热下寒证、寒热错杂证的治疗,并例举白主任的临床医案加以证实.
作者:战丽彬;朱丽颖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参附注射液对大鼠心肺复苏后血清S100β蛋白、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和脑组织病理损伤的影响.方法:成年雄性SD大鼠16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复苏组、小剂量参附组(10 mL/kg)和大剂量参附组(20 mL/kg),每组40只.建立窒息型大鼠心肺复苏模型,分别于各时间点(0.5h、3h、6h、12 h和24 h)取血取样,ELISA法测定血清S100β蛋白、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光镜和电镜下观察大脑皮层组织病理改变.结果:复苏组和大、小剂量参附组血清S100β蛋白、NSE水平在ROSC后各个时间点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大、小剂量参附组与复苏组同时间比较,从ROSC后6h起血清S100β蛋白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或P<0.01);同复苏组相比,小剂量参附组ROSC后6h、12h血清NSE含量显著降低(P<0.05),大剂量参附组从ROSC后6h开始,血清NSE浓度显著降低(P<0.01);在ROSC后各个时相大、小剂量参附组间相比,血清S100β蛋白、NSE含量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光镜和电镜下组织病理改变均显示,大小剂量参附组大脑皮层组织结构损害程度明显轻于复苏组.结论:参附注射液尤其是大剂量应用对大鼠心肺复苏后脑缺血损伤具有较明显保护作用.
作者:章杰;陈寿权;李章平;程俊彦;黄唯佳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比较单双侧电针对坐骨神经慢性挤压伤(CCI)大鼠脊髓中P物质(SP)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35只雄性SD大鼠造模后随机分为假模组(J组)、对照组(A组)、患侧电针组(B组)、健侧电针组(C组)、双侧电针组(D组).各电针组治疗9d后,观察电针前后痛阈变化;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技术法检测脊髓背角中SP基因的表达.结果:B、C、D各电针治疗组之间比较显示:SP基因和β-actin光密度比值D组<B组<C组,彼此间均具有差异(P<0.05).大鼠脊髓背角中SP基因表达与针刺前后的痛阈差值具有显著相关性(P<0.01).结论:电针疗法分别应用于大鼠患侧、健侧、双侧足三里和阳陵泉穴,均可通过抑制大鼠脊髓背角中SP基因的表达,产生镇痛作用.
作者:王金金;屠文展;蒋松鹤;余清;楼新法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观察步长脑心通合并阿托伐他丁治疗颈动脉斑块的疗效.方法:选择颈动脉斑块患者100例,随机分两组:A组给予阿托伐他丁20 mg 1次/d+步长脑心通胶囊4粒/次,3次/d,B组步阿托伐他丁20 mg 1次/d,疗程12周.用药前及用药12周后行颈动脉彩超及肝、肾功能、血、尿常规检查.结果:治疗12周后,两组患者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斑块总面积及斑块积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优于B组.结论 步长脑心通联合阿托伐他丁对治疗颈动脉斑块有确切疗效,且优于单用阿托伐他丁.
作者:姚欢;吕明睿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反流性食管炎中医证候特点,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收集305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资料,对其临床主症、次症、伴随症状进行综合分析,对其病位、病性、病机特点进行归纳研究.结果:本病中烧心、泛酸、胸骨后烧灼感或疼痛、反胃等反流症状较为常见,而且腹胀、嗳气、胃脘痛、口苦发生率较高;证候实证多见,以气滞、郁热多见,虚证少见.证型中肝胃郁热多,脾胃虚弱其次,气郁痰阻少.结论:反流性食管炎以气滞、郁热居多,主要病机为肝失疏泄,升降失衡;胃失和降,浊气上逆.
作者:叶蔚;王小奇;刘彬彬;姚嘉明 刊期: 2013年第07期
回顾两千年来玄府概念的演变轨迹及现代医学发展,可以看出其有以下特点:其一,概念内涵不清:或言气门、鬼门,或言汗孔、汗空,或言毫窍,或言元府,或言细络,或言腠理等.其二,结构定位模糊:或言空,或言孔,或言窍,或言纹理,或言腔(缝)隙,或言白膜,或言细络等.其三,功能阐发不一:或言开阖,或言通利,或言渗泄,或言灌注等.其四,作用阐述不详:或谓发泄气汗,或谓气机通降,或谓津液渗泄,或谓气血渗灌等.诠释玄府概念,探讨玄府定义、结构、生理功能、病理状态、治疗等方面的内容,对促进中医学术的发展,更好地服务于临床实践,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单媛莉;常富业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冠心病心绞痛不同血瘀证与相关因素的关联性.方法:制定临床信息采集表,对符合纳入标准的病人进行信息采集,建立证候数据库,然后对不同血瘀证与相关因素关联性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冠心病心绞痛不同血瘀证分布为痰浊血瘀>气虚血瘀>血虚血瘀>气滞血瘀>热毒血瘀>寒凝血瘀,其中Lp-PLA2对气虚血瘀影响强度大,TC对痰浊血瘀影响强度大,糖尿病病史对血虚血瘀影响强度大.结论:气虚血瘀与Lp-PLA2相关性较强,痰浊血瘀与TC相关性较强,血虚血瘀与糖尿病病史相关性较强.
作者:纪文岩;周景想;王珊珊;吉中强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建立瓜桔止嗽丸中主要药味的薄层鉴别及含量测定方法,以控制制剂质量.方法:采用TLC法对制剂中桔梗、陈皮、甘草、百部进行了定性鉴别研究;采用HPLC-ELSD法测定制剂中桔梗皂苷D的含量,选用Dikma ODS C18(4.6 mm ×250 mm,5μm)色谱柱,乙腈-水(25∶75)为流动相,流速1.0 mL·min-1,ELSD参数:漂移管温度105℃,载气流速3.0L·min-1.结果:TLC法可鉴别出桔梗、陈皮、甘草、百部的特征斑点,且专属性强,分离度好;桔梗皂苷D浓度在0.06928~0.3464 mg·mL-1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6),平均回收率为99.31%,RSD=1.01%.结论:该方法简便可行,可用于瓜桔止嗽丸的质量控制.
作者:姚琳;孙妍;谭思思;高菲;王伟明 刊期: 2013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