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玄府相关概念诠释

单媛莉;常富业

关键词:玄府, 概念, 定义, 结构, 生理, 病理, 治疗
摘要:回顾两千年来玄府概念的演变轨迹及现代医学发展,可以看出其有以下特点:其一,概念内涵不清:或言气门、鬼门,或言汗孔、汗空,或言毫窍,或言元府,或言细络,或言腠理等.其二,结构定位模糊:或言空,或言孔,或言窍,或言纹理,或言腔(缝)隙,或言白膜,或言细络等.其三,功能阐发不一:或言开阖,或言通利,或言渗泄,或言灌注等.其四,作用阐述不详:或谓发泄气汗,或谓气机通降,或谓津液渗泄,或谓气血渗灌等.诠释玄府概念,探讨玄府定义、结构、生理功能、病理状态、治疗等方面的内容,对促进中医学术的发展,更好地服务于临床实践,具有重要的意义.
中华中医药学刊杂志相关文献
  • 枳壳炮制前后HPLC特征图谱及橙皮苷含量测定研究

    目的:建立枳壳生品和炮制品的HPLC特征图谱分析方法,同时测定炮制前后橙皮苷的含量.方法:采用Kromasil C 18色谱柱(4.6 mm× 250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1%甲酸水溶液梯度洗脱法,检测波长254 nm,流速1.0 mL.min-,柱温35℃.结果:3个产地的枳壳特征图谱有一定差异;炮制后橙皮苷的含量略有降低.结论:采用特征图谱结合指标性成分含量测定的方法可以较好的控制药材及饮片的质量.该法精密度高、重现性好,所测组分均达到基线分离,可以用于炮制前后枳壳的质量评价.

    作者:陈学建;秦昆明;李鹏;蔡宝昌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艾草总黄酮的提取工艺优化及抗氧化活性研究

    目的:研究艾草总黄酮(total flavonoids from Artemisia argyi,TFAA)的佳提取工艺及抗氧化活性.方法:采用超声辅助提取法,以乙醇浓度、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料液比为考察因素,通过正交实验优选TFAA的佳提取工艺.采用化学模拟体系测定TFAA的抗氧化活性.结果:TFAA的佳提取条件为乙醇浓度60%、提取温度90℃、提取时间1.5h、料液比1∶45.TFAA清除DPPH和ABTS+的IC50分别为38.05 μg/mL和31.08 μg/mL.结论:经工艺优化后TFAA的提取量为177.5mg/g,具有很强的抗氧化活性.

    作者:何姿;夏道宗;吴晓敏;徐丽萍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小蓟中蒙花苷的制备工艺研究

    目的:筛选大孔树脂吸附法制备小蓟中蒙花苷的优条件.方法:采用大孔吸附树脂富集小蓟中的蒙花苷,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样品中蒙花苷的含量,评价6种大孔吸附树脂对蒙花苷的静态吸附/解吸和动态吸附/解吸程度,筛选出对小蓟中蒙花苷富集纯化能力佳的大孔吸附树脂.结果:经实验,确定6种树脂中的HPD450型大孔吸附树脂对小蓟中蒙花苷的富集纯化能力佳.其佳工艺条件为:以3 BV的小蓟供试品溶液(生药浓度为0.5g·mL-)为上样量,吸附速率为1 BV·h-1,吸附2h后,洗脱流速为4 BV·h-1,收集5 BV的水洗脱液,4 BV的30%乙醇洗脱液,3 BV的50%乙醇洗脱液,减压浓缩,即得.结论:用HPD450型大孔吸附树脂从小蓟中纯化得到的蒙花苷含量达75%以上.

    作者:徐广涛;王丽;钟旭;曹跃;许枬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痛经康口服液质量标准研究

    目的:建立痛经康口服液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方法对痛经康口服液中丹参、元胡、红花进行鉴别,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对羟基红花黄色素A进行含量测定,色谱柱:C18柱(250 mm×4.6 mm,5μm),甲醇-乙腈-0.7%磷酸(26∶2∶72)为流动相,流速1.0mL·min-1,检测波长403 nm,柱温:27℃.结果:丹参、元胡、红花的薄层色谱鉴别供试品溶液色谱在与对照药材或对照品相应位置上出现相同颜色的斑点,阴性对照无干扰.羟基红花黄色素A进样量在0.13~2.6 μg之间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R2 =1.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0.4%,RSD=1.168% (n=9).结论:薄层色谱斑点清晰无干扰,含量测定方法简便、稳定,可用于痛经康口服合剂质量控制.

    作者:赵伟国;李运景;陈钧茂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四圣心源》“中气”学说在肾系疾病中运用探析

    《四圣心源》以“中气”学说阐释人体的生理、病理、治疗观,并将其运用到淋沥、溺血、精遗等肾系疾病中去,以诠释“中气”学说的重要性,对后世临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作者:范为民;王小琴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慢性胃炎不同证型患者唾液EGF与胃黏膜细胞增殖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慢性胃炎病证结合患者唾液EGF与胃黏膜细胞增殖的相关性.方法:慢性胃炎患者按辨证分为脾气虚组、胃阴虚组、脾胃湿热组、胃络瘀阻组;体检胃黏膜正常者为对照组,放免检测各组唾液EGF含量,免疫组化染色观察胃黏膜细胞EGFR,c-Jun、PCNA的表达水平.结果:脾胃湿热证及胃络瘀阻证组患者唾液EGF含量高于正常对照患者,EGFR,c-Jun、PCNA表达显著上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唾液EGF含量水平与胃黏膜细胞增殖密切相关,慢性胃炎患者胃黏膜细胞增殖中医实证较虚证明显.

    作者:张永锋;谭永港;张子理;杨敏;陈嫚茵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中药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代谢综合征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六郁汤或二陈汤合桃红四物汤对精神分裂症患者伴发代谢综合征的疗效.方法:3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予以六郁汤或二陈汤合桃红四物汤治疗12周,观察治疗前后各代谢指标变化情况.结果:治疗8周后患者空腹血糖(FBG)、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甘油三酯(TG)均有明显下降,高密度脂蛋白(HDL-C)明显升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显著(P<0.05),体重指数(BMI)在12周内虽然也呈现下降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六郁汤或二陈汤合桃红四物汤能有效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代谢综合征的糖代谢紊乱、血脂紊乱、血压异常.

    作者:蒋永红;王乃信;金卫东;陈建玲;王士良;陈海支;任丽华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从肾论治骨质疏松症证治规律的现代病案分析

    通过对近40年来治疗骨质疏松症的中医现代病案文献进行检索,运用描述性研究方法和关联规则方法,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归纳,探讨从肾论治骨质疏松症的用药规律和证型分布特点,为临床辨治骨质疏松症提供一定的依据和参考.

    作者:高明月;吕爱平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二妙散不同配伍比例干预Wistar大鼠佐剂性关节炎的实验研究

    目的:观察不同配伍比例二妙散对大鼠佐剂性关节炎(adjuvant arthritis,AA)模型血清IL-1、IL-4、IL-8、TNF-α的影响,探讨二妙散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机制.方法:将90只雌性大鼠随机分为9组,分别是空白组、模型组、对照组、苍术∶黄柏1∶1组(简称苍黄1∶1)、苍术∶黄柏1∶2组(苍黄1∶2)、苍术∶黄柏2∶1组(苍黄2∶1)、苍术组、黄柏组、苍术黄柏单提混合组.除空白组外,其他各组以完全弗氏佐剂造模后,观察不同配伍二妙散对AA足关节病理形态改变和血清中IL-1、IL-4、IL-8、INF-a的影响.结果:不同配伍二妙散对大鼠关节肿胀程度均有抑制作用,苍黄1∶1组效果优于雷公藤多苷组(P<0.05),同时各配伍比例二妙散均对炎性细胞因子有抑制作用,苍黄1∶1组效果优于雷公藤多苷组(P<0.05).结论:苍术黄柏1∶1配伍比例能有效抑制大鼠关节肿胀程度,对IL-1、IL-8、TNF-α有抑制作用,对IL-4有升高作用,其效果优于其他配伍比例.

    作者:刘喆;考希良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中药结合辛伐他汀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Meta分析

    目的:对中药结合辛伐他汀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Meta进行分析.方法:检索2011年12月-2012年12月,在CENTRAL、Pubmed、EMbas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人工检索纳入研究的参考文献以及相关杂志及会议报告,纳入符合标准高脂血症患者202例,单纯西药方法治疗患者为甲组100例;中药结合辛伐他汀进行治疗患者为乙组102例,来分析中药结合辛伐他汀进行临床治疗的效果和安全性.结果:通过对文献记载和结果的分析和对比,乙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血脂控制到正常水平时间、临床不良反应、治疗费用、复发率、用药治疗时间显著优越于甲组患者,差异性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结合辛伐他丁进行高脂血症的临床治疗具有临床有效率高、血脂控制到正常水平时间短、临床不良反应低、安全性高、治疗费用低等有点,能有效的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适宜临床上广泛应用和治疗.

    作者:钱维强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脂联素与肾脏疾病

    脂联素是由脂肪组织分泌的一种蛋白质,目前已发现脂联素与肥胖、胰岛素抵抗、2型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代谢综合征等有一定相关性,并证实了脂联素在这些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脂联素在肾脏疾病中的作用也逐渐被重视.脂联素浓度在各种肾脏病患者中有不同程度的变化,与肾功能损害密切相关.

    作者:马文玲;赵湘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微波消解-ICP-OES法测定浙八味中的21种无机元素

    目的:建立测定“浙八味”中21种元素含量的方法.方法:以硝酸为消化液,采用微波消解法消化样品,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光谱法测定各元素的含量.结果:被测样品中的重金属及砷元素含量均未超标,其中白术中的Ca含量达到53 66.75 μg/g,玄参的Fe元素含量较高,菊花的Mn、Zn元素相对比较高.该方法的加样回收率在91.22%~99.19%之间,RSD 1.20% ~9.8%之间.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可用于“浙八味”中多元素的同时测定.

    作者:盛振华;惠恩健;方文忠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参附注射液对大鼠心肺复苏后脑缺血损伤保护作用的研究

    目的:探讨参附注射液对大鼠心肺复苏后血清S100β蛋白、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和脑组织病理损伤的影响.方法:成年雄性SD大鼠16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复苏组、小剂量参附组(10 mL/kg)和大剂量参附组(20 mL/kg),每组40只.建立窒息型大鼠心肺复苏模型,分别于各时间点(0.5h、3h、6h、12 h和24 h)取血取样,ELISA法测定血清S100β蛋白、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光镜和电镜下观察大脑皮层组织病理改变.结果:复苏组和大、小剂量参附组血清S100β蛋白、NSE水平在ROSC后各个时间点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大、小剂量参附组与复苏组同时间比较,从ROSC后6h起血清S100β蛋白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或P<0.01);同复苏组相比,小剂量参附组ROSC后6h、12h血清NSE含量显著降低(P<0.05),大剂量参附组从ROSC后6h开始,血清NSE浓度显著降低(P<0.01);在ROSC后各个时相大、小剂量参附组间相比,血清S100β蛋白、NSE含量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光镜和电镜下组织病理改变均显示,大小剂量参附组大脑皮层组织结构损害程度明显轻于复苏组.结论:参附注射液尤其是大剂量应用对大鼠心肺复苏后脑缺血损伤具有较明显保护作用.

    作者:章杰;陈寿权;李章平;程俊彦;黄唯佳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反流性食管炎中医证候特点探析

    目的:探讨反流性食管炎中医证候特点,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收集305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资料,对其临床主症、次症、伴随症状进行综合分析,对其病位、病性、病机特点进行归纳研究.结果:本病中烧心、泛酸、胸骨后烧灼感或疼痛、反胃等反流症状较为常见,而且腹胀、嗳气、胃脘痛、口苦发生率较高;证候实证多见,以气滞、郁热多见,虚证少见.证型中肝胃郁热多,脾胃虚弱其次,气郁痰阻少.结论:反流性食管炎以气滞、郁热居多,主要病机为肝失疏泄,升降失衡;胃失和降,浊气上逆.

    作者:叶蔚;王小奇;刘彬彬;姚嘉明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单味中药骨碎补对兔膝骨关节炎软骨细胞凋亡作用的实验研究

    目的:利用细胞、分子生物学技术,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蛋白印迹(Westem-blot)检测方法,观察其对实验性兔膝骨关节炎软骨细胞凋亡的影响并进行理论分析.方法:将24只成年新西兰大耳白兔,随机分为6组,空白组6只,模型组6只,治疗组(骨碎补组)6只,对照组(维固力组)6只.兔左后肢伸直位管型石膏固定6周得到兔膝OA的模型.用药4周后,以耳缘静脉空气栓塞法处死各组动物取下每只家兔左后肢股骨髁,取下的关节软骨分成两部分,股骨髁的一部分用于RT-PCR检测;另一部分用于Western blot检测.采用SPSS 13.0软件包对RT-PCR和Western Blot结果进行方差分析和Pearson相关分析,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 RT-PCR检测结果:模型组较空白组的TNF-αmRNA、Caspase-3mRNA表达水平差异有显著性(P<0.05));对照组较模型组的TNF-αmRNA、Caspase-3 mRNA表达水平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较模型组的TNF-αmRNA、Caspase-3mRNA表达水平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较对照组的TNF-αmRNA、Caspase-3 mRNA表达差异无显著性.(2)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模型组较空白组的TNF-α、Caspase-3表达水平差异有显著性(P<0.05);对照组较模型组TNF-α、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较模型组的TNF-α、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较对照组的TNF-α、Caspase-3蛋白表达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单味中药骨碎补对防治OA有重要作用.

    作者:金连峰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中医目诊的研究进展与评述

    综述了近30年来中医目诊的研究进展并对其进行了评述.中医目诊的理论依据是目是五脏六腑的缩影,目与脏腑经络的密切关系;眼分五轮八廓,分属于脏腑;及现代生物全息理论、虹膜诊断理论的进一步支撑.其研究进展主要体现在:一是对《内经》、《伤寒杂病论》、《小儿药证直决》、《景岳全书》等经典著作中目诊文献资料进行整理发掘;二是在临床上将中医目诊应用到消化性溃疡、慢性胃炎、乙型肝炎、肝癌、子宫肌瘤、大肠癌、糖尿病、高血压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症、腰椎间盘突出症等疾病的诊断中.现代虹膜诊断和球结膜微循环诊察虽然丰富中医目诊方法和内容,但目诊仍存在有些理论如八廓学说尚有待进一步的临床验证;缺乏多中心、大样本的临床研究等一些问题.

    作者:黄惠勇;胡淑娟;彭清华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中医体质与基因多态性在抗结核药物性肝损害防治中的作用探析

    提出体质在抗结核药物性肝损害发生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地位,阐述了不同体质结核病患者其抗结核药物性肝损害发病率存在差异性,不同体质抗结核药物性肝损害患者存在基因多态性,探析抗结核药物性肝损害易感人群,为该病提供新的早期防治措施.

    作者:周敏;李凫坚;尹良胜;毛敏杰;朱敏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中医“肾主骨”之理论内涵及临床意义

    以中医“肾主骨”理论为出发点,初步探讨“肾主骨”之理论内涵,“肾主骨”之理论与骨之生、长、壮、老、已之间的关系,提出肾主骨之生长发育与衰老的观点,讨论了肾精化髓养骨,肾与骨功能密切相关及其对临床诊断治疗的指导意义.

    作者:王智民;郑洪新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重视子宫内膜异位症的非手术治疗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妇科常见疑难病,由于发病机制尚未明确,因而临床疗效不佳,复发和生育问题成为目前治疗难点.手术治疗有效,但其5年的复发率高达40%,而手术后及时予以药物治疗,可降低其复发率和促进生育.因此,非手术治疗应当引起重视.

    作者:周华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中药薏苡仁炮制前后GC指纹图谱研究

    目的:建立薏苡仁药材及炮制品的指纹图谱,并探讨炮制前后指纹图谱的变化.方法:利用毛细管气相色谱对薏苡仁生品及炮制品提取物进行分析,选择适宜的程序升温条件,并利用GC技术确认指纹图谱中的特征指纹信息.结果:获得了较为理想的包含特征信息的薏苡仁GC指纹图谱.结论:用本研究确定的分析条件所获得的指纹图谱可较全面地反映薏苡仁挥发性的化学成分,为薏苡仁生品及炮制品的质量控制提供有效手段.

    作者:吴国清;曹岗;夏云华 刊期: 2013年第07期

中华中医药学刊杂志

中华中医药学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 ,辽宁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