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昭;王忆勤
据浙江大盘山自然保护区药用植物调查显示,保护区共有1074种药用植物,其中药用藻类植物1种,药用真菌植物28种,药用地衣植物3种,药用苔藓植物28种,药用蕨类植物59种,药用种子植物955种,常用中药材486种,药用珍稀濒危植物39种,药用特有种植物36种,农兽药植物321种.并介绍了保护区药用植物资源特征及资源合理利用的概况.
作者:陈子林;徐攀;陈京;俞叶飞;姚振生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观察丹参酮ⅡA对兔心肌梗死再灌注后无复流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新西兰大白兔40只,随机分成生理盐水灌注对照组(Ⅰ)、丹参酮再灌注治疗组(Ⅱ)、冠脉结扎前丹参酮治疗组(Ⅲ)、假手术组(Ⅳ),每组10只.制备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模型.再灌注后观察左心室心肌梗死程度、无复流程度及ST段抬高指数.结果:①与Ⅰ组相比,Ⅱ组、Ⅲ组的梗死面积及无复流面积均较小(P<0.05),而Ⅱ组及Ⅲ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②Ⅰ组、Ⅱ组及Ⅲ组组结扎前ST段抬高指数无明显差异(P>0.05),再灌注后Ⅱ组、Ⅲ组ST段抬高指数均小于Ⅰ组的(P<0.05),而Ⅱ组及Ⅲ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结论: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能减小心肌梗死面积、减轻无复流的发生,减轻心肌损伤.
作者:林冬铭;黄抒伟;陆明;岑明秋;窦丽萍;王琳莉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综述了近30年来中医目诊的研究进展并对其进行了评述.中医目诊的理论依据是目是五脏六腑的缩影,目与脏腑经络的密切关系;眼分五轮八廓,分属于脏腑;及现代生物全息理论、虹膜诊断理论的进一步支撑.其研究进展主要体现在:一是对《内经》、《伤寒杂病论》、《小儿药证直决》、《景岳全书》等经典著作中目诊文献资料进行整理发掘;二是在临床上将中医目诊应用到消化性溃疡、慢性胃炎、乙型肝炎、肝癌、子宫肌瘤、大肠癌、糖尿病、高血压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症、腰椎间盘突出症等疾病的诊断中.现代虹膜诊断和球结膜微循环诊察虽然丰富中医目诊方法和内容,但目诊仍存在有些理论如八廓学说尚有待进一步的临床验证;缺乏多中心、大样本的临床研究等一些问题.
作者:黄惠勇;胡淑娟;彭清华 刊期: 2013年第07期
苦痛习惯用语是社会成员传达苦痛的特殊方式,代表性苦痛习惯用语包括文化综合征、心理或躯体主诉、谴责巫术攻击和发泄行为等.苦痛习惯用语可能是精神病理学、生活苦痛、社会心理功能等的指标,还是破坏性行为的风险指标或精神病理学的原因.躯体主诉是中国本土背景下苦痛表达的习惯用语,同时可能还夹杂着心理主诉.需要在本土背景下理解患者的躯体主诉.
作者:蒙玲莲;沈春琼;沈红艺;倪红梅;何裕民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建立枳壳生品和炮制品的HPLC特征图谱分析方法,同时测定炮制前后橙皮苷的含量.方法:采用Kromasil C 18色谱柱(4.6 mm× 250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1%甲酸水溶液梯度洗脱法,检测波长254 nm,流速1.0 mL.min-,柱温35℃.结果:3个产地的枳壳特征图谱有一定差异;炮制后橙皮苷的含量略有降低.结论:采用特征图谱结合指标性成分含量测定的方法可以较好的控制药材及饮片的质量.该法精密度高、重现性好,所测组分均达到基线分离,可以用于炮制前后枳壳的质量评价.
作者:陈学建;秦昆明;李鹏;蔡宝昌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对中药结合辛伐他汀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Meta进行分析.方法:检索2011年12月-2012年12月,在CENTRAL、Pubmed、EMbas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人工检索纳入研究的参考文献以及相关杂志及会议报告,纳入符合标准高脂血症患者202例,单纯西药方法治疗患者为甲组100例;中药结合辛伐他汀进行治疗患者为乙组102例,来分析中药结合辛伐他汀进行临床治疗的效果和安全性.结果:通过对文献记载和结果的分析和对比,乙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血脂控制到正常水平时间、临床不良反应、治疗费用、复发率、用药治疗时间显著优越于甲组患者,差异性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结合辛伐他丁进行高脂血症的临床治疗具有临床有效率高、血脂控制到正常水平时间短、临床不良反应低、安全性高、治疗费用低等有点,能有效的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适宜临床上广泛应用和治疗.
作者:钱维强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观察滋肾通关片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的临床疗效,探讨古方今用的新思路.方法:以滋肾化气,活血软坚为治法,采用李东垣滋肾丸加减自制“滋肾通关片”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80例,观察治疗前后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生活质量指数评分(QOL)、前列腺体积、残余尿、尿流率变化,评价临床疗效.结果:80例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患者经治疗1个月,显效31例(占41.3%),有效26例(占34.7%),无效18例(占24%),总有效率76%.结论:短期服用滋肾通关片可以改善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患者的排尿症状,提高大尿流率,减少残余尿,但未能缩小前列腺体积,对轻度、中度前列腺增生症患者疗效肯定.
作者:代睿欣;白遵光;胡萍;王昭辉;吕立国;朱首伦;潘俊;陈志强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观察六郁汤或二陈汤合桃红四物汤对精神分裂症患者伴发代谢综合征的疗效.方法:3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予以六郁汤或二陈汤合桃红四物汤治疗12周,观察治疗前后各代谢指标变化情况.结果:治疗8周后患者空腹血糖(FBG)、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甘油三酯(TG)均有明显下降,高密度脂蛋白(HDL-C)明显升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显著(P<0.05),体重指数(BMI)在12周内虽然也呈现下降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六郁汤或二陈汤合桃红四物汤能有效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代谢综合征的糖代谢紊乱、血脂紊乱、血压异常.
作者:蒋永红;王乃信;金卫东;陈建玲;王士良;陈海支;任丽华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舒肝解郁胶囊治疗老年抑郁与焦虑共病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将符合CCMD-3诊断标准、年龄≥60岁、首次发病、HAMD17得分≥17分,≤24分、HAMA14得分≥14分,≤29分,且无严重躯体疾病的71例老年抑郁症患者,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舒肝解郁胶囊治疗组(治疗组)36例,帕罗西汀治疗组(对照组)35例.治疗组给予舒肝解郁胶囊每天4粒(早、晚餐后各2粒).对照组给予帕罗西汀第1 d10mg、第4 d 20 mg、第7d后如有必要可增加到30~ 40 mg(早上餐后1次顿服).有睡眠障碍的患者允许使用唑吡坦5~ 10 mg/d(临睡前顿服).研究全程为期6周,禁止应用任何抗精神病药物,或者联合其他的抗抑郁的药物.入组前及疗后的第1、2、4、6周末分别进行HAMD17、HAMA14、TESS评定.疗效以HAMD17、HAMA14总分减分率来衡量,减分≥50%为有效、≤49%为无效,总分≤7为治愈.治疗后的第6周末复查血、尿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治疗前后的各量表分的数据用SPSS 11.5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均数用(x±s)表示,有效率用经Ridit分析,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两组患者应用唑吡坦例数、时间、剂量均无统计学意义(x2 =0.12、t=1.24、0.89,P>0.05).两组基线HAMD17、HAMA14得分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组内比较,两组HAMD17、HAMA¨得分在第1周末就出现了明显的下降并持续到研究结束,有统计学意义(P<0.01).组间比较,两组HAMD17、HAMA14得分治疗后无明显差异(P>0.05).在疗后第1周末治疗组的TESS得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并持续至第4周末,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结束时两组TESS得分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组治愈20例,治愈率55.56%,总有效率83.33%.对照组治愈18例,治愈率51.43%,总有效率85,71%.经Ridit分析两组患者的治愈率无统计学意义(R=0.51,P>0.05).结论 舒肝解郁胶囊对老年抑郁症患者的抑郁与焦虑的共病有快速缓解的作用,且不良反应轻微,是一个疗效确切既有抗抑郁又有抗焦虑的新型的中成药.
作者:朱毅平;杨胜良;金学敏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探讨黄连素(Ber)对大鼠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AE)的影响.方法:Lewis大鼠24只随机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EAE组和Ber组.采用动物行为学、常规HE染色和Kluver&Barrera髓鞘染色观察大鼠的发病情况与中枢神经系统(CNS)的病理变化.结果:EAE组8只大鼠全部出现典型的EAE行为学改变,CNS炎性细胞浸润和髓鞘脱失.Ber组有3/8只大鼠出现EAE行为学改变,临床症状减轻,潜伏期延长,CNS内炎性细胞浸润减少和髓鞘脱失减轻.对照组未见动物行为学和CNS病理学改变.结论:Ber能降低大鼠EAE发病率,延长潜伏期和减轻临床症状,对EAE具有神经保护作用.
作者:朱振国;黄艳君;李剑敏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建立测定“浙八味”中21种元素含量的方法.方法:以硝酸为消化液,采用微波消解法消化样品,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光谱法测定各元素的含量.结果:被测样品中的重金属及砷元素含量均未超标,其中白术中的Ca含量达到53 66.75 μg/g,玄参的Fe元素含量较高,菊花的Mn、Zn元素相对比较高.该方法的加样回收率在91.22%~99.19%之间,RSD 1.20% ~9.8%之间.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可用于“浙八味”中多元素的同时测定.
作者:盛振华;惠恩健;方文忠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对黄柏不同炮制品中盐酸小檗碱在大鼠体内组织分布进行研究.方法:灌胃给药,提取组织样品中的盐酸小檗碱,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大鼠体内组织的盐酸小檗碱含量.结果:在大鼠的大肠、小肠、肝、胃、脾、肺、肾、心、胰组织中均可以检测到小檗碱,并在胃肠组织含量较多.结论:通过比较不同炮制品的大鼠不同组织中的含量,发现在1h的时间上,酒炙品中盐酸小檗碱在上焦组织分布的相对含量要相对于生品有所增加,盐炙品则体现在下焦脏器中相对含量的增加,进而说明了炮制趋向的作用.
作者:张凡;林桂梅;沈晓庆;贾天柱 刊期: 2013年第07期
通过对近40年来治疗骨质疏松症的中医现代病案文献进行检索,运用描述性研究方法和关联规则方法,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归纳,探讨从肾论治骨质疏松症的用药规律和证型分布特点,为临床辨治骨质疏松症提供一定的依据和参考.
作者:高明月;吕爱平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利用细胞、分子生物学技术,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蛋白印迹(Westem-blot)检测方法,观察其对实验性兔膝骨关节炎软骨细胞凋亡的影响并进行理论分析.方法:将24只成年新西兰大耳白兔,随机分为6组,空白组6只,模型组6只,治疗组(骨碎补组)6只,对照组(维固力组)6只.兔左后肢伸直位管型石膏固定6周得到兔膝OA的模型.用药4周后,以耳缘静脉空气栓塞法处死各组动物取下每只家兔左后肢股骨髁,取下的关节软骨分成两部分,股骨髁的一部分用于RT-PCR检测;另一部分用于Western blot检测.采用SPSS 13.0软件包对RT-PCR和Western Blot结果进行方差分析和Pearson相关分析,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 RT-PCR检测结果:模型组较空白组的TNF-αmRNA、Caspase-3mRNA表达水平差异有显著性(P<0.05));对照组较模型组的TNF-αmRNA、Caspase-3 mRNA表达水平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较模型组的TNF-αmRNA、Caspase-3mRNA表达水平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较对照组的TNF-αmRNA、Caspase-3 mRNA表达差异无显著性.(2)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模型组较空白组的TNF-α、Caspase-3表达水平差异有显著性(P<0.05);对照组较模型组TNF-α、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较模型组的TNF-α、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较对照组的TNF-α、Caspase-3蛋白表达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单味中药骨碎补对防治OA有重要作用.
作者:金连峰 刊期: 2013年第07期
《四圣心源》以“中气”学说阐释人体的生理、病理、治疗观,并将其运用到淋沥、溺血、精遗等肾系疾病中去,以诠释“中气”学说的重要性,对后世临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作者:范为民;王小琴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筛选大孔树脂吸附法制备小蓟中蒙花苷的优条件.方法:采用大孔吸附树脂富集小蓟中的蒙花苷,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样品中蒙花苷的含量,评价6种大孔吸附树脂对蒙花苷的静态吸附/解吸和动态吸附/解吸程度,筛选出对小蓟中蒙花苷富集纯化能力佳的大孔吸附树脂.结果:经实验,确定6种树脂中的HPD450型大孔吸附树脂对小蓟中蒙花苷的富集纯化能力佳.其佳工艺条件为:以3 BV的小蓟供试品溶液(生药浓度为0.5g·mL-)为上样量,吸附速率为1 BV·h-1,吸附2h后,洗脱流速为4 BV·h-1,收集5 BV的水洗脱液,4 BV的30%乙醇洗脱液,3 BV的50%乙醇洗脱液,减压浓缩,即得.结论:用HPD450型大孔吸附树脂从小蓟中纯化得到的蒙花苷含量达75%以上.
作者:徐广涛;王丽;钟旭;曹跃;许枬 刊期: 2013年第07期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妇科常见疑难病,由于发病机制尚未明确,因而临床疗效不佳,复发和生育问题成为目前治疗难点.手术治疗有效,但其5年的复发率高达40%,而手术后及时予以药物治疗,可降低其复发率和促进生育.因此,非手术治疗应当引起重视.
作者:周华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冠心病心绞痛不同血瘀证与相关因素的关联性.方法:制定临床信息采集表,对符合纳入标准的病人进行信息采集,建立证候数据库,然后对不同血瘀证与相关因素关联性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冠心病心绞痛不同血瘀证分布为痰浊血瘀>气虚血瘀>血虚血瘀>气滞血瘀>热毒血瘀>寒凝血瘀,其中Lp-PLA2对气虚血瘀影响强度大,TC对痰浊血瘀影响强度大,糖尿病病史对血虚血瘀影响强度大.结论:气虚血瘀与Lp-PLA2相关性较强,痰浊血瘀与TC相关性较强,血虚血瘀与糖尿病病史相关性较强.
作者:纪文岩;周景想;王珊珊;吉中强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研究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和骨髓单个核细胞BMNC经蛛网膜下腔移植与口服中药联合应用对缺血再灌注脑组织中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含量的影响.方法:分离培养BMNCs和BMSCs,14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7组:①正常组、②假手术组、③模型组、④BMNC组、⑤BMNC联合中药组、⑥BMSC组、⑦BMSC联合中药组③④⑤⑥⑦组应用线栓法建立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2h模型(MCAO),24 h后通过蛛网膜下腔注射法移植100微升0.01MPBS溶液(③组)、BMNCs悬液(④组、⑤组,2.0×107个)或BMSCs悬液(⑥组、⑦组,2.0×107个),⑤组、⑦组当日进行中药灌胃.应用定量ELISA法于移植后4d、28 d检测脑组织)内BDNF的含量.结果:BMNC组和BMSC组在移植后4d即可成倍提高脑匀浆内BDNF含量,至28 d时仍较模型组含量高,两组间比较无差异;中药联合BMNC组和中药联合BMSC组在4d、28 d时均较单纯BMNC或BMSC移植组脑内BDNF含量成倍增高,且中药联合BMNC组在28 d时较中药联合BMSC组水平略高.结论:BMSC和BMNC经蛛网膜下腔移植可明显上调MCAO大鼠脑组织中BDNF水平,中药联合BMNC或BMSC治疗可使BDNF水平成倍提高,比单纯BMNC或BMSC移植更显优势.
作者:池欣欣;郑洪新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观察步长脑心通合并阿托伐他丁治疗颈动脉斑块的疗效.方法:选择颈动脉斑块患者100例,随机分两组:A组给予阿托伐他丁20 mg 1次/d+步长脑心通胶囊4粒/次,3次/d,B组步阿托伐他丁20 mg 1次/d,疗程12周.用药前及用药12周后行颈动脉彩超及肝、肾功能、血、尿常规检查.结果:治疗12周后,两组患者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斑块总面积及斑块积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优于B组.结论 步长脑心通联合阿托伐他丁对治疗颈动脉斑块有确切疗效,且优于单用阿托伐他丁.
作者:姚欢;吕明睿 刊期: 2013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