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敏;陈忻怡;陈振发
目的:观察加味柴胡疏肝散治疗中青年冠心病心绞痛的治疗效果.方法:将81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2例)和对照组(39例).治疗组给予加味柴胡疏肝散、对照组给予抗血小板及硝酸酯类药物治疗,疗程均为30d.结果:加味柴胡疏肝散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总有效率为90.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9.2% (P<0.05);且该方对胸痛、胸闷、心悸、情绪急躁等症状、心电图改善明显,对血脂的调节作用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加味柴胡疏肝散治疗中青年冠心病心绞痛临床疗效确切,可明显改善心电图及临床症状,调节血脂.
作者:边振;昌艳艳;吕晓莉;邱丽君 刊期: 2012年第04期
针对新版《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10版)》中部分患者不建议行抗病毒治疗,而临床这部分患者的健康状况及预后仍然需要充分关注这一现状,综述了目前中医、西医对非抗病毒适应症患者的治疗思路、方法及存在问题,提出基于治未病思想,在扶正祛邪的原则下,准确寻找该类患者的辨证依据是治疗关键.
作者:范赟芝;王佳赢;叶放 刊期: 2012年第04期
自由基损伤在血管性痴呆发生、发展的过程中起着关键的作用,因此选取具有代表性的SOD和MDA作为检测指标.本实验从湿痰入手,选用既能祛湿又能轻身延年的独活为干预中药,并观察各组大鼠血清中SOD和MDA的表达,进一步阐明血管性痴呆的发病机制,并为临床上治疗血管性痴呆提供新的思路.
作者:翁姣;王彩霞;杨微微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中药五白散对308nm准分子激光诱导的色素沉着豚鼠模型的影响.方法:308nm准分子激光诱导色素沉着豚鼠模型.造模成功后,色素沉着区分为单纯基质乳膏组、2%氢醌组和中药五白散组,分别对应外涂于皮损区.外用治疗30无后,对各组的黑色素指数、黑素细胞、黑素颗粒及皮肤组织病理学检查观察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结果:五白散可降低黑色素指数水平,抑制黑素细胞活性,减少黑素生成,减轻UVB所致皮肤色素沉着的程度.结论:中药五白散对308nm准分子激光诱导豚鼠色素沉着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其机制可能是一定程度上抑制酪氨酸酶活性,减少黑素生成.
作者:查伟锋;宋为民;艾俊俊;郑俊惠;胡玲玲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扶正固本中药对内毒素所致大鼠急性肺损伤( Acute Lung Injury)的免疫调节作用.方法:3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成5组:正常对照(NS)组、急性肺损伤(AU)组、黄芪(HQ)组、参附(SF)组、黄芪+参附( HQ+ SF)组.NS组、ALI组予以生理盐水(NS)腹腔注射,HQ组予以黄芪注射液腹腔注射,SF组予以参附注射液腹腔注射,HQ+ SF组予以黄芪注射液+参附注射液腹腔注射.给药7天后除正常对照组外均尾静脉注射内毒素.分别测定各组大鼠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及血液中干扰素-γ(IFN -γ)、白介素-4(IL -4)浓度.同时观察各组大鼠肺组织的病理改变.结果:(1)与正常对照组比较,ALI组大鼠BALF及血液中IFN -y含量明显减少(P<0.01),IL-4含量明显增加(P<0.01).与ALI伤组比较,HQ组IFN -γ含量明显增加(P<0.01),SF组IFN -γ含量无明显变化(P>0.05),HQ +SF组IFN -γ含量较ALI组、HQ组、SF组明显增加(P<0.01).而各组IL -4含量较ALI组无明显变化(P>0.05).(2)与ALI组相比,HQ组、SF组、HQ+ SF组的肺系数、BALF中的蛋白含量均低于ALI组,其中HQ+SF组下降更为明显.结论:黄芪、参附、黄芪加参附中药液对ALI均有防治作用.其中黄芪、黄芪加参附中药液通过调节炎症反应而发挥对ALl的防治作用,对ALI以促炎症反应为主时可能更为有益;参附对抗炎症介质和促炎症介质均无明显影响,但肺病理结果显示肺损伤程度明显减轻,其对ALI的防治作用可能通过其他途径实现.
作者:朱黎红;石亚杰;张洁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中药配合运动疗法对心衰病人生活质量疗效的影响.方法:共选取9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其中60例在西药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配合运动康复疗法和6min步行法的测定,8周后进行明尼苏达心力衰竭生活质量调查表的评分和症状积分的比较.结果:中药加康复运动治疗组明尼苏达生活质量调查积分和症状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气活血中药结合运动疗法能提高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生活质量和临床疗效.
作者:张艳;宫丽鸿;王辰;廖佳丹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120例环状混合痔患者分别采用TST加微创手工处理术及传统外剥内扎术,结合中医辨证施治治疗,对比两组的情况.方法:患者分为TST加微创手工处理术组和传统外剥内扎术对照组,分别采用不同的手术方式及中药辨证治疗,观察手术疗效、术后并发症、住院时间及治疗费用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通过分析得出差异,并对肛管口径、肛管直肠压力等数据进行对比观察,比较两组在各方面的影响.结果:两组在手术疗效、伤口愈合后肛管直肠压力对比、伤口出血及术后发热对比上无明显差异(P>0.05);在住院时间、治疗费用、伤口疼痛、伤口水肿、伤口愈合后肛管口径测量对比、术后尿潴留方面,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提示:TST加微创手工处理术优于传统外剥内扎术.
作者:张悦;魏志军;廖颖婴;方进;张小惠 刊期: 2012年第04期
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的发病率和致残率极高,故其发病机制及治疗的研究一直是当今神经科学的热点问题.对脊髓损伤的发病机制及治疗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作者:周红英;戚观树;侯群 刊期: 2012年第04期
中药材的地道性是中药的特色之一,也是影响中药质量的关键因素.从地道药材的概念、属性及影响药材地道性的因素方面对地道药材研究进展情况进行了探讨分析.
作者:李艳丽;许亮;杨燕云;张建逵;康廷国 刊期: 2012年第04期
《内经》中厥病的相关资料内容丰富,虽都以厥为病名,但其中许多厥病并非今天中医内科所说的厥,所以在教学及临证中常造成困扰.参考现代医学相关理论及古代医著中厥的相关论述,从疾病症状特点、病机特点两方面,对《内经》中常见的厥病的疾病实质进行分析讨论,以欲明确其疾病内涵.
作者:陈士玉;谢鑫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优选白芥子微波炮制的佳工艺.方法:以微波火力和加热时间为变量,采用均匀实验设计,以外观性状、水溶性浸出物、醇溶性浸出物、脂肪油和芥子碱硫氰酸盐含量5个方面为考察指标.结果:白芥子微波炮制的佳工艺为微波大火力,加热3min.结论:微波法炮制白芥子合理、稳定、可行.
作者:李慧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三七总皂苷在骨髓间质干细胞( MSCs)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中的调解作用.方法:①实验材料:成年健康Wister大鼠(雌雄不限),SRF级,体质量(150±30)g;②实验方法:无菌的条件下从大鼠的股骨中分离并继代培养MSCs细胞,当传至第5代时,先用完全培养液[含10μg/L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进行预诱导,再更换无血清培养液(含三七总皂苷0.25g/L)进行诱导,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检测神经丝蛋白(NF-M)、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巢蛋白(nestin)、微管联合蛋白-2(MAP -2)、生长相关蛋白43( GAP-43)以及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的表述.结果:①采用三七总皂苷诱导后,大多数MSCs呈神经元样细胞分化.经免疫组织化学鉴定,上述细胞表现为NSE、MAP-2和NF染色阳性,呈棕黄色,而GFAP染色阴性.②采用三七总皂苷进行诱导时,MSCs的胞体逐渐增大,并伸出细长的突起,在突起的末端出现分支,有些相邻细胞的突起还成网状连接,③三七总皂苷诱导MSCs转变为类似于神经元样的形态,经免疫组织化学鉴定,大多数细胞表现为NF -M、NSE、neslin、MAP -2和GAP -43染色阳性,并在胞质和突起中有棕黄色的物质,而GFAP染色均为阴性.SABC法显示NSE和MAP -2阳性细胞数分别为(72.64±2.04)%和(73.5±2.17)%.结论:三七总皂苷在体外能使MSCs向神经元样细胞转化,且具有神经元样细胞的特性,这为MSCs治疗相关疾病提供了理论基础.
作者:杨捷;王东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观察大黄(蔗)虫丸对免疫性肝纤维化大鼠血流变和微循环变化的影响,从“络病”角度探讨其抗肝纤维化的中医病机.方法:制备猪血清致大鼠肝纤维化模型,观察大黄(蔗)虫丸对该模型动物的全血黏度150/s切变率、30/s切变率、5/s切变率、1/s切变率、红细胞压积、舌下及耳廓的脉络变化的影响.结果:大黄(蔗)虫丸能显著降低肝纤维化大鼠的全血黏度150/s切变率、30/s切变率、5/s切变率、1/s切变率、红细胞压积、透明质酸酶(HA)、层黏连蛋白(LN)、Ⅲ型前胶原(PCⅢ)、ⅣV型胶原(CIV)、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指数,改善纤维化大鼠舌下和耳廓脉络的循环状态.结论:大黄(蔗)虫丸对免疫性肝纤维化大鼠血流变和微循环变化的改善,提示“活血通络”可能是其抗肝纤维的主要病机之一.
作者:吕小燕;刘强;苏娟萍;王晞星;吕志平 刊期: 2012年第04期
余瀛螯先生系我国著名的中医文献学家和中医临床家,是我国早倡导临床文献研究的学者之一.通过跟随余瀛鳌先生出诊学习多年,对先生治学和为医两方面均深有体悟,认为其在治学和为医两方面,颇多值得当前中医学子们参阅借鉴的地方.
作者:李哲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研究白塞氏综合征(BD)患者治疗前后负性情绪和生活质量的变化及清补活血法的干预作用,进一步评价清补活血法对BD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108例BD患者,随机分为清补活血汤组(治疗组)54例,泼尼松组(对照组)54例.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SF - 36生存质量测定表进行问卷调查,采用半定量症状分级法对BD患者相关临床症状积分统计,进行前后对比治疗研究.结果:BD患者焦虑抑郁指数(SAS+ SDS积分)较健康人明显升高(P<0.05);BD患者生活质量(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总体健康、活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和精神健康)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与健康人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 <0.05或P<0.01);经治疗后两组患者上述各观察指标有不同的升落,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P<0.01).结论:BD患者处于轻中度精神抑郁状态,生活质量有一定程度的下降,清补活血法可改善BD患者的负性情绪,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史彦章;李桂;贾凤新;高向红;云雅卿;王永辉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左金丸中盐酸小檗碱、吴茱萸碱和吴茱萸次碱含量的液相色谱方法.方法:采用Agilent ODS C18柱(250mm ×4.6mm,5μm);以乙腈-0.3%磷酸-0.3%三乙胺为流动相连行梯度洗脱;流速为1.0mL·min-1;柱温为40℃;检测波长为225 nm.结果:盐酸小檗碱、吴茱萸碱和吴茱萸次碱分别在5.00~500.00(R2=0.9992)、1.13-30.00(R2=0.9999)、1.25~50.00(R2=1)μg.mL-1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5.04%( RSD=3.04%)、92.98%( RSD =1.23%)、97.90%( RSD=1.44%).结论:本方法准确、可靠、灵敏度高、重复性好,可用于左金丸制剂的质量控制.
作者:林崇良;郑冰珊;陈晓城;黄珍珍;林观样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病毒性心肌炎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心肌疾病.它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以心肌细胞变性、坏死和间质炎细胞浸润及纤维渗出为主要改变.中医认为气阴两虚是病毒性心肌炎的基本病因病机,贯穿该病始终,故在本病治疗的整个过程中均需补益心气,顾护阴液,即“益气养阴”.因此,益气养阴法在病毒性心肌炎的治疗上得到了广泛应用.
作者:栾海燕;张明雪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通过考察微波温度,乙醇浓度,料液比和提取次数对提取液杀菌性能的影响,得到苦参微波提取的佳提取工艺.方法:采用微波辅助提取方法对苦参中的杀菌物质进行提取,通过抑菌环法测试了提取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环直径.结果:在微波温度为70℃,乙醇浓度为45%,料液比为1∶12,提取次数为4次的条件下,苦参提取液的杀菌性能好.
作者:郭锦棠;殷俊威;张瑾;路春宇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观察黄芪建中汤对脾气虚证肺癌转移小鼠TIMP1基因转录的影响.方法:用苦寒泻下法建立脾气虚证Lewis肺癌转移小鼠模型,药物治疗组小鼠分别给予不同的药物处理,用药15天后,眼球取血,脱颈椎处死小鼠,无菌剥取瘤块,取肺及肿瘤组织.检测血清木糖及胃泌素水平,计算抗转移率,采用RT - PCR方法检测TIMP1 - mRNA转录水平.结果:黄芪建中汤低、中、高剂量组均可抑制转移灶,上调TIMP1 - mRNA的转录水平,以高剂量组明显,与模型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黄芪建中汤上调TIMP1 - mRNA的转录,可能是其抑制肿瘤转移的机理之一.
作者:包素珍;郑小伟;宋红;曹月娇;孙在典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探讨黄芪注射液对大鼠重症急性胰腺炎(SAP)肺损伤的防治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将96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AP组及黄芪低、高剂量组,各组再分制模后6、9、12h 3个时间点,每个时间点8只.通过逆行胰胆管注射牛磺胆酸钠建立SAP肺损伤大鼠模型.各组于相应时间点处死大鼠,取肺组织检测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含量,并观察胰腺、肺组织病理改变.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SAP组各时间点ET、NO含量均明显升高而CGRP含量明显下降(P<0.01).与SAP组比较,黄芪低、高剂量组ET、NO含量均明显下降而CGRP含量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且胰腺和肺组织损伤程度也较SAP组减轻.黄芪低、高剂量组间ET、NO、CGRP含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芪注射液对大鼠SAP肺损伤具有一定防治作用,其机制可能与调节NO、ET、CGRP含量有关.
作者:朱渊红;王真;蔡宛如 刊期: 2012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