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四逆散对实验性溃疡性结肠炎大鼠IL-4的影响

卢健;于彩娜;马骥;林蔗茹;王丽娜

关键词:四逆散, IL-4, 溃疡性结肠炎, 实验, 配伍
摘要:目的:探讨四逆散对实验性UC大鼠IL-4的影响,以及君臣配伍在组方中的作用.方法:将实验动物分为5组,采用免疫法造模,用ELISA法检测大鼠结肠黏膜组织和血清IL-4水平.结果:模型组实验大鼠血清和结肠黏膜组织的IL-4均显著低于正常组,灌服四逆散和柴芍后,实验大鼠血清和结肠黏膜组织IL-4明显增加,以四逆散组增加为显著.灌服柴芍枳后,实验大鼠结肠黏膜组织IL-4虽显著增加,但明显低于四逆散组:而实验大鼠血清IL-4含量无明显变化.结论:四逆散能够通过促进实验性UC大鼠IL-4的分泌上调IL-4水平来干预实验性UC,以全方作用为显著;方中君、臣药物的配伍作用与全方作用一致,发挥了主要作用,但配伍枳实后,作用反而降低.
中华中医药学刊杂志相关文献
  • 偏头痛的中医诊治规律初探

    偏头痛是一种反复发作并逐渐加重的疾病,在<甲乙经>中首先被提出,现代中医基本确立了偏头痛的诊断、证候分类和疗效评价标准.一般认为风、寒、火、痰、虚、瘀是偏头痛发病的病理基础.偏头痛治疗主要分为发作期和缓解期的分期治疗.发作期多以祛邪为主,重在祛风、清热、化痰、活血、平肝;缓解期多以补虚为主,重在益气养血、滋阴补肾.偏头痛在上述治则的基础上,还应结合头痛部位和经络循行路线,加用不同的引经药物和虫类药,有助于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章正祥;曹克刚;范吉平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中医术语里的模糊现象与翻译策略

    从中医符号的概括性与抽象性,物象问的相互关联性,对物象解释能力的有限性以及人为的语言模糊化这四个模糊语言产生的主要原因出发,结合实例,论证了中医术语里存在大量模糊现象,针对这一现象,文章提出通过西化法,补删法,阐析法,直译法,音译法和音译加附注法等,可使种种模糊术语浮出水面,从而推动中医英译工作的健康发展.

    作者:赵丽梅;杨雪松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运用半结构式访谈法构建中医辨证规范理论框架的研究

    目的:构建中医辨证规范的理论框架.方法:采用半结构式访谈法收集定性资料,运用扎根理论分析.结果:本研究构建出的中医辨证规范理论框架由辨证规范的分类、辨证规范的概念、辨证规范的内容以及辨证规范的研究方法四部分组成.结论:应用半结构式访谈法构建中医辨证规范的理论框架,可为中医规范辩证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架构.

    作者:刘悦;张哲;张会永;杜莹;李爽;齐文诚;杨关林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HPLC测定白带丸中盐酸小檗碱的含量

    目的:建立白带丸中盐酸小檗碱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用C<,18>柱(150×4.6mm,5μm),以乙腈-0.05mol/L三乙胺溶液(用磷酸调PH值至3.0)(35:6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347nm.结果:盐酸小檗碱的线性范围为0.060~0.300μg;相关系数r=0.9994,平均回收率为99.634%,RSD=0.45%(n=5).结论:所用方法测定样品灵敏度高,重复性好,能有效地控制白带丸的质量.

    作者:张玲容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中医药对狼疮肾炎激素不同使用阶段的治疗策略研究

    探讨狼疮肾炎(Lupus nephritis,LN)的中、西医治疗现状和存在问题,分析糖皮质激素治疗不同阶段的证候演变规律,确定LN激素不同使用阶段的中医治疗思路和方案.

    作者:温成平;谢志军;尤晓娟;孙静;范永升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异补骨脂素对小鼠胚胎前成骨细胞TGF-β受体影响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经不同浓度异补骨脂素干预对小鼠胚胎前成骨细胞(Mc313-E1)增殖、Ⅰ型骨胶原的表达、TGF-βⅠ、Ⅱ型受体的影响以及与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关系.方法: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与不同浓度异补骨脂素组.各组细胞采用MTT方法检测Mc313-E1细胞增殖情况,天狼星红染色法测定Ⅰ型骨胶原的表达,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TGF-β1通路活性以及Westem-Blot法检测TcF-βⅠ、Ⅱ型受体的表达.结果:经不同浓度异补骨脂素刺激,可明显促进Mc313-E1细胞增殖(P<0.05);Ⅰ型胶原表达逐渐增强;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显示TGF-β1通路活性明显增强;Western-Blot结果显示TGF-βⅠ、Ⅱ型受体表达明显增强.结论:异补骨脂素可促进小鼠胚胎前成骨细胞的增殖及Ⅰ型骨胶原表达,对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具有治疗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激活TGF-β信号通路而发挥抗骨质疏松作用.

    作者:塔娜;谭明生;移平;蒋欣;杨峰;唐向盛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不同材质针灸针温针灸的温度特性研究

    目的:研究不同材质针灸针温针灸在人体穴位的温度特性及初步调查受试者对其的响应.方法:纳入10名健康受试者,通过数字测温仪观察不锈钢针、金针、银针温针灸过程中针体与皮肤接触处针体的温度时间曲线,记录人体对温针灸的热痛阈和耐热痛阈.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健康受试者在不同温针灸过程中的舒适感、热感、不良反应以及对其的接受度.结果:大灸量(1.5g艾)的银针温针灸温热刺激强、持续时间长,其次依次为小灸量(1.2g艾)的银针、大灸量(1.5g艾)金针、大灸量(1.5g艾)不锈钢针.受试者对不锈钢针和金针温针灸都可忍受,30%的受试者觉得两种银针温针灸太烫而不能忍受;不锈钢针和金针温针灸后未见不良反应,而两种银针温针灸后分别有40%和90%的受试者出现表面轻度灼伤;受试者对温热刺激相对较小的不锈钢针、金针和小灸量银针灸表示都能接受,而对于大灸量银针灸,接受率为70%;所有受试者都表示愿意接受温针灸治疗后的表面轻度灼伤或起泡反应.结论:小灸量银针灸可产生足量的温热刺激而不引起明显的不良反应和不适感.但在临床施治前,仍需告知患者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并征求患者同意后再行施灸.

    作者:程珂;魏建子;沈雪勇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四逆散对实验性溃疡性结肠炎大鼠IL-4的影响

    目的:探讨四逆散对实验性UC大鼠IL-4的影响,以及君臣配伍在组方中的作用.方法:将实验动物分为5组,采用免疫法造模,用ELISA法检测大鼠结肠黏膜组织和血清IL-4水平.结果:模型组实验大鼠血清和结肠黏膜组织的IL-4均显著低于正常组,灌服四逆散和柴芍后,实验大鼠血清和结肠黏膜组织IL-4明显增加,以四逆散组增加为显著.灌服柴芍枳后,实验大鼠结肠黏膜组织IL-4虽显著增加,但明显低于四逆散组:而实验大鼠血清IL-4含量无明显变化.结论:四逆散能够通过促进实验性UC大鼠IL-4的分泌上调IL-4水平来干预实验性UC,以全方作用为显著;方中君、臣药物的配伍作用与全方作用一致,发挥了主要作用,但配伍枳实后,作用反而降低.

    作者:卢健;于彩娜;马骥;林蔗茹;王丽娜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旺拉格-37味丸对亚急性衰老小鼠自主活动记忆力、游泳耐力、SOD的影响

    目的:观察旺拉格-37对D-半乳糖所致小鼠亚急性衰老模型的自主活动、记忆能力、游泳耐力及SOD活性的影响,验证其强身、抗衰老作用.方法:将小鼠按体重随即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旺拉格-37、抗衰复春片组.旺拉格-37组以3g/ks、抗衰复春片组0.7g/ks、均0.2mL/10g灌胃给药,模型组与对照组灌胃同体积的蒸馏水,每日1次,连续灌胃45天.给药的同时模型组和给药组小鼠每天颈背部皮下注射5%D-半乳糖,0.5mL/只.连续注射49天.空白对照组皮下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观察旺拉格-37对D-半乳糖所致亚急性衰老小鼠自主活动、跳台学习记忆能力及学习记忆遗忘、游泳时间和血清SOD活性的影响.结果:旺拉格-37可使D-半乳糖所致亚急性衰老小鼠的站立次数和活动次数明显增多,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明显增强学习记忆和延长学习记忆遗忘时间,可使跳台实验潜伏期延长,错误次数减少,与模型组比较P<0.05;明显延长衰老小鼠游泳时间,与模型组比较P<0.05;升高血清SOD活性,与模型组比较P<0.05.结论旺拉格-37能够改善D-半乳糖所致亚急性衰老小鼠的多项体征,具有强壮身体、抗疲劳、抗衰老作用.

    作者:布仁巴图;韩志强;巴图德力根;高玉峰;青玉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尹常健教授治疗肝硬化腹水经验选介

    尹常健教授长期从事肝病中医临床研究,在中医药防治常见肝脏痰病的诸多领域见解独到,在临床用药方面更是匠心独运,别具一格.笔者有幸跟随尹教授学习,获益匪浅,兹将其治疗肝硬化腹水的用药经验与学术思想简要总结如下:①提倡中西结合,注重病因治疗;②慎用肝毒药物,提倡处方筒约;③抓住病机主线,发挥整体优势;④重视对阴虚型肝硬化腹水的研究;⑤尊重前贤经验,慎用温热之药.

    作者:张永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温针灸对大鼠早期膝骨性关节炎血清和关节液NO PGE2的影响

    目的:观察温针灸对膝骨性关节炎大鼠模型关节液和血清中一氧化氮和前列腺素E2的影响.方法:将清洁级SD大鼠24只随机分为正常组(8只)、模型组(8只)和温针组(8只).模型组和温针组均采用关节腔注射含4%木瓜蛋白酶生理盐水造模.造模后,正常组和模型组均正常饲养,不给予任何治疗;温针组取穴内、外膝眼,温针灸治疗,每日1次,每2周为1个疗程,中间体息2天.治疗3个疗程后,收集血清和关节液,采用硝酸还原酶法测定NO含量,ELISA法测定PGE2含量.结果:治疗后,温针组关节液和血清中NO和PGE2含量均较模型组低,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温针灸治疗能降低膝骨性关节炎大鼠关节液和血清中NO和PGE2含量,从而发挥对膝骨性关节炎的防治作用.

    作者:吴广文;褚剑锋;蔡巧燕;黄云梅;陈采益;李照辉;吴明霞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冠心病不同中医证型与FIB、HS-CRP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检测冠心病中医不同证型血浆纤维蛋白原(FIB)、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为冠心病的中医辨证分型提供客观依据,为冠心病的辨证论治提供参考.方法:将179例冠心病患者,中医辨证分为心血瘀阻、痰浊内阻、阴寒凝滞、心肾阴虚、气阴两虚、阳气虚衰型6组,选对照组30例,测定FIB、HS-CRP水平.结果:①各组中FIB测值高于正常的比例阳以气虚衰型高,具体测值为阳气虚衰型>阴寒凝滞型>痰浊内阻型>气阴两虚型>心血瘀阻型>心肾阴虚型>对照组;冠心病中医证型中HS-CRP测值为心血瘀阻型>阳气虚衰型>痰浊内阻型>阴寒凝滞型>对照组>气阴两虚型>心肾阴虚型.②组的FIB及HS-CRP水平的两两比较的21对中,均为6对有统计学差异,15对元统计学差异;③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阳性率在冠心病的6证型组中有统计学差异.结论FIB、HS-CRP对冠心病中医辨证分型有一定参考价值,尤其是FIB在阳气虚衰型,HS-CRP在心血瘀阻型中的作用更大.

    作者:邢之华;徐采云;刘卫平;杨天伦;肖艳平;崔寒尽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南苑地区冠心病患者社区综合干预的对照研究

    目的:通过对冠心病患者相关危险因素的社区综合干预,探讨社区干预的临床意义.方法:将入组的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干预组通过定期宣教,针对不同的个体制定相应的干预计划(包括改善生活方式、控制饮食、戎烟、适量运动等);对照组但作定期随访,观察比较两组患者2年内不良生活方式的改变情况,体重、血压、空腹血糖、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等的控制情况及急性冠脉事件的发生率.结果:实施社区综合干预2年后干预组的体育锻炼、合理膳食、遵从医嘱、戒烟等行为形成率显著优于对照组,除体重指数外,血压、血糖、甘油三酯、胆固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急性冠脉事件发生率为16.67%,优于时照组的25.40%.结论:通过社区综合干预可以有效地控制冠心病危险因素,减少急性冠脉事件的发生率,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海丽;马晓梅;王石;孟莉;王珏;魏红;段九红;代兆东;田时来;郭艳玲;张丽君;刘继霞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问卷与量表在中医证候辨证中的研究与应用

    回顾近年中医证候辨证量表的编制情况,归纳中医量表在研究和临床中的应用现状,分析目前中医证候辨证量表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今后中医证候辨证量表的研究思路.

    作者:黄诚;宋炜熙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中药结肠透析治疗慢性乙型重型肝炎99例护理体会

    目的:观察中药结肠透析治疗慢性乙型重型肝炎的临床效果,总结相关护理经验.方法:对99例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患者在常规内科综合治疗基础上行中药结肠透析,采取系统的针对性护理,自身前后对照统计疗效,记录护理要点并总结护理经验.结果:治疗总有效率71.7%;自发性腹膜炎有效率80.8%,肝性脑病有效率93.3%,肝肾综合征有效率22.2%;除短暂腹胀、腹泻外无其他不良反应发生;围绕结肠透析进行护理的要点主要有针对性术前宣教、严格执行术中护理流程并注意个体化细节处理、操作后不放松病情观察.结论:中药结肠透析治疗慢性乙型重型肝炎疗效肯定,围结肠透析针对性护理操作性良好.

    作者:郑虹英;过建春;荀运浩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PBL教学方法在《中医基础理论》教学应用中的几点体会

    <中医基础理论>作为整个中医课程体系中的入门基础课,新生普遍认为接受本课程比较困难.如何使学生更有兴致、更有效地学习,应用多种教学手段已是迫在眉睫.我们在<中医基础理论>教学过程中试行了传统教学结合PBL教学的教学改革,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并进一步探讨了传统教学与PBL教学比例的确定、讨论问题的提出、讨论形式的确定及教师角色的掌握等方面的应用体会.

    作者:宋琳;谢宁;刘华生;郑杨;周妍妍;关慧波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生命之养——也谈养生

    沿着中医养生大道、中庸、仁与智的源流,结合时下养生之病,通过查阅大量文献资料,复习了以<黄帝内经>为代表的中医养生思想,得出养生乃人类之于生命的质朴思考与实践,活着就活的更好、更健康、更和谐,养生具有医学与社会二重性,东西方传统给出了不尽相同,然相通的解.该理念的提出,对于中西医汇通扬长避短有重大意义.

    作者:王宏;王菲;李华峰;郭勇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细胞凋亡机制概述

    细胞凋亡是一种重要的生物学过程,是在基因调控下所发生的一系列细胞主动死亡过程.就近几年细胞凋亡信号传递机制、酶学机制以及基因调控机制的研究作一概述.

    作者:陈津;张如松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医学期刊编辑工作模式信息化研究

    在信息化时代,尽管编辑的基本功能并没有改变,但编辑的工作模式和手段会发生变化,医学期刊工作模式面临着如何提高效率、提高编辑质量问题,文章研究如何充分运用计算机技术提高效率、提高质量,运用统筹学、系统论等原理优化工作流程,以实现医学编辑工作模式与信息化的有机融合,从而创造和构筑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作者:任忠钦;凌娜;李立;覃芳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香薷总黄酮的超声提取工艺研究

    目的:确定香薷中总黄酮的佳超声提取工艺.方法:采用L<,9>(3<'4>)正交实验,以总黄酮提取得率为考察指标,考察乙醇浓度,提取温度,料液比和超声时间等因素对超声提取工艺的影响,确定其佳超声提取工艺条件.结果:在所有考察的因素中,料凌比和超声时间对香薷中总黄酮超声提取的影响为显著,佳提取工艺条件是:加药材质量30倍量的50%乙醇、50℃超声提取30min.结论:超声提取法具有时间短、收率高、耗能小等优点,可用于香薷总黄酮的提取.

    作者:钱克藏;余陈欢 刊期: 2011年第04期

中华中医药学刊杂志

中华中医药学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 ,辽宁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