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建敬
目的 探讨丙泊酚对大鼠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相关肺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 45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n=15):假手术组(S组)、重症胰腺炎组(SAP组)、丙泊酚组(P组).以4%牛磺胆酸钠逆行胰胆管注射的方法制作SAP模型.丙泊酚组(P组)在制作SAP模型前30分钟经股静脉注射5mg·kg-1,随后以10mg·kg-1·h-1继续持续输注.各组均于造模12小时后取材,测定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采用RT-PCR法检测肺组织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mRNA的表达;同时检测肺组织丙二醛(MDA)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湿干重比及对肺脏进行病理学评分.结果 与SAP组相比,P组肺组织病理损伤程度、湿/干重比、肺组织MDA含量和SOD活性以及血清TNF-α和ICAM-1 mRNA水平表达均显著降低(P<0.05).结论 丙泊酚可减轻大鼠SAP相关肺损伤,其机制可能与其减少炎症因子的释放,减少中性粒细胞在肺内的积聚,抑制过氧化损伤有关.
作者:卢建喜;杨涛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五常法区域化管理在神经外科病区中的作用.方法 对开展五常法区域化管理活动前后8个月科室五常法检查的平均优秀达标率、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数、患者对病区环境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 与开展五常法活动前相比,科室五常法检查的平均优秀达标率54%上升至75%(P<0.05)、发生护理不良事件从13件减少至5件(P<0.05)、患者对病区环境满意度评分从平均住院满意度(21.5±6.5)分上升至平均分数(26.4±2.6)分(P<0.05).结论 开展五常法区域化管理能美化工作环境,护士可控区域改善明显,能加强护士的主人翁精神,促进医护沟通,提高工作效率,促使护理管理体系科学化、规范化,公平化,杜绝差错.
作者:徐苏芹;沈爱芝;陈金芳;祁海琴;张丽;宋大刚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通过评价自控静脉舒芬太尼或曲马多镇痛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后患者血浆中细胞因子及免疫细胞的影响,探讨不同种类镇痛药物对术后早期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80例LC术患者用抽签法随机分为2组(每组40例):A组患者为术后自控静脉舒芬太尼镇痛;B组患者为术后自控静脉曲马多镇痛.观察麻醉前30分钟、手术后即刻、术后24小时、术后72小时4个时点患者血浆中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及T细胞总数、NK细胞、CD4+及CD8+细胞的水平,以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评价各组患者术后2、24、48、72小时的镇痛效果.结果 术后各时点A组、B组的VAS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除术毕即刻T细胞总数较麻醉前基础值升高外(均P<0.05),余时间段T细胞总数、NK细胞、CD4+及CD8+细胞的变化与基础值及组间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术毕即刻至术后72小时血浆IL-2水平与麻醉前值比较均降低(均P<0.05),两组患者术毕即刻IL-6、IL-10水平与麻醉前值比较均显著升高(均P<0.05),并持续升高至术后24小时达峰值后逐渐下降,但术后72小时两组患者IL-6、IL-10水平仍高于术前.结论 舒芬太尼和曲马多对LC患者术后均取得良好的镇痛效果,并且两者的免疫抑制作用无明显差异.
作者:胡崇辉;胡桂英;傅理;徐军;陈元良;吴俊琪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前列腺增生合并膀胱结石的腔镜治疗方法.方法 联合采用经尿道侧视膀胱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术和内窥镜下双极等离子前列腺电切术治疗前列腺增生合并膀胱结石110例.结果 110例均取得镜下碎石和电切成功.未发生严重并发症.所有病人术后随访3个月~3年,排尿情况良好,无结石复发和前列腺再次手术病例.结论 采用前列腺电切镜联合侧视膀胱镜治疗前列腺增生合并膀胱结石是安全、有效的,也符合腔道泌尿外科的发展潮流.
作者:楼国新;张军平;吴兆平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为了解创伤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以便为有效的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用常规方法对创伤部位标本作细菌和真菌培养,药敏试验采用K-B法,ESBLs检测采用纸片扩散确证法,MRSA和MRCNS检测采用头孢西丁纸片法.结果 共检出病原菌163株,其中革兰阴性杆菌和革兰阳性球菌分别占57.1%和41.7%;ECO中ESBLs检出率42.6%; MRSA检出率73.5%;SEP中MRCNS的检出率64.3%.结论 创伤部位感染的病原体主要是ECO,SAU,PAE和SEP;这些细菌的耐药性普遍较强,临床应加强预防措施,并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用有效的抗生素,保证创伤治疗的及时愈合.
作者:赵瑛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报告1例严重开放性骨盆骨折的成功处理体会.方法 开放性骨盆骨折合并股动脉破裂,直肠损伤、前尿道碾挫伤,后期出现严重感染,需敞开创口,加强健侧置管冲洗,加强骶前部引流,加强换药.结果 骨盆开放性骨折,右髋离断创面,经敞开引流,半月植皮存活良好,创面愈合良好.结论 骨盆开放性骨折,截肢创面,需充分敞开创口,健侧置管冲洗,加强骶前部引流,加强换药,腹前有活力组织右移,并左侧相对健康组织VSD引流、植皮手术后,换取创口愈合.
作者:金掌;张立岩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改良小骨窗早期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与相关问题.方法 回顾性分析106例采用改良小骨窗早期开颅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术后24小时内复查CT,血肿全部(>90%)清除92例,大部分(70%~90%)清除14例.106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格拉斯哥预后评分恢复良好34例,轻度残疾38例,重度残疾11例,植物生存7例,死亡或自动出院23例(含植物生存).结论 改良小骨窗早期手术手术具有创伤小、术野显露充分、血肿清除彻底、止血可靠等特点,能使移位的中线尽快恢复及脑功能损害的可逆,具有积极作用,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较好的救治方法之一.
作者:孙涛;柳守武;郑祝荣;熊义强;程杨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经脐单孔腹腔镜在年轻妇女疾病中应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分析本院因输卵管妊娠或卵巢囊肿年轻患者22例,行单孔腹腔镜手术治疗情况,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疼痛发生率、术后进食时间、住院时间及切口疤痕,并与同期传统腹腔镜组患者进行对比.结果 两组对比,单孔腹腔镜组术后疼痛感、切口美观优于传统腹腔镜组;手术时间长于传统腹腔镜组,但随着病例的积累,手术时间可缩短,同传统腹腔镜组无明显差别;术中出血、术后进食时间及住院时间无两组无明显差异.结论 单孔腹腔镜对比传统腹腔镜有一定的优势,特别是美容效果,但由于学习曲线较长,故应掌握指征,特别适合于美容要求高的年轻患者.
作者:田国琴;陈建炜;徐虹;倪惠娟;陈琳琳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原发性结肠癌的诊断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5月至2011年10月超声诊断结肠癌47例的临床资料及声像图特征,并与术后病理对照.结果 超声诊断误诊1例,共46例彩色多普勒诊断结肠癌与结肠镜术后病理对照符合率约90%以上.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结肠癌是一种方便而有效的检查方法,还能了解病变浸润的深度及远处转移情况.
作者:徐顺和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评价帕瑞昔布钠在无痛人流术术后镇痛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120例ASAⅠ~Ⅱ级要求进行无痛人工流产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单用异丙酚)和帕瑞昔布钠组(帕瑞昔布钠复合异丙酚).在手术过程中连续监测平均动脉压(MAR)、心率(HR)、呼吸(RR)和脉搏血氧饱和度(SaO2),分别记录清醒后5分钟、0.5小时和6小时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同时记录术后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患者术中MAR、HR、RR的低值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清醒后0.5小时和6小时两个时点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手术时间、丙泊酚用药总量、苏醒时间及不良反应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无痛人工流产术术中静脉注射帕瑞昔布钠不能即时产生充分的镇痛,但有良好的人工流产术术后镇痛作用,可安全用于人流术后镇痛.
作者:林佩君;徐韶怡;柯建韩;林江海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总结复合皮混合移植早期修复踝关节深度烧伤创面的手术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 2006年9月至2010年10月,本组12例含踝关节深度烧伤的病例.烧伤总面积18%~65%,Ⅲ度5%~35%TBSA,烧伤后72小时内行踝关节深度创面削痂,采用J-Ⅰ型异体脱细胞真皮(北京桀亚莱福生物技术有限责任公司)与自体刃厚皮片复合移植修复.复合皮移植面积10cm×8cm~18cm×12cm.结果 术后2例因皮下积血部分皮缺血坏死脱落,肉芽形成Ⅱ期自体皮移植修复,其余均Ⅰ期愈合.随访2~24个月,踝关节外形及功能满意.结论 早期削痂复合皮移植是修复踝关节深度烧伤创面的理想方法之一.
作者:喻三宝;蒋金珩;宗文政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后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合并肾盏小结石的临床应用.方法 4年来对12例经后腹腔途径在腹腔镜下使用胆道镜取出肾盏结石的手术进行回顾总结.结果 12例手术均获成功,手术时间90~180分钟,术中出血40~100ml,术后住院5~8天,未发生因器械、设备故障或改变手术方式,术中、术后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后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取石术是输尿管上段结石合并肾盏小结石治疗的一个可选择方法.
作者:翁责茗;贾万伟;薛川;张建球;杨崇一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总结可吸收螺钉治疗不稳定型腕舟骨骨折临床疗效的体会.方法 通过分析26例不稳定型腕舟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均采用切开复位、可吸收螺钉内固定治疗.结果 26例均获随访,时间6~21月,均获骨性愈合,骨折愈合时间平均2.5~5.5月.疗效评价:优21例,良5例,差0例.结论 可吸收螺钉内固定对腕舟骨骨折治疗效果良好,且可避免二次手术取出内固定,对腕关节损伤小,是治疗不稳定型腕舟骨骨折的有效方法.
作者:茅国军;朱少兵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改良臂丛阻滞在手部手术的应用效果.方法 180例拟行手部手术的患者,随机分成E、F组,每组90例.E组采用肌间沟、外加腕部正中神经、尺神经阻滞;F组为对照组,行肌间沟阻滞加腋路阻滞.比较两组患者感觉、运动神经阻滞起效及维持时间,有无局麻药毒性反应,麻醉效果评定(按完全、基本完全、部分阻滞和失败4级标准评定).结果 感觉、运动阻滞维持时间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E组感觉、运动阻滞起效时间快于F组(P<0.05),局麻药毒性反应E组少于F组(P<0.01),E组阻滞效果完全率高于F组(P<0.01).结论 肌间沟阻滞加腕部正中神经、尺神经阻滞,麻醉起效时间迅速,效果完全,局麻药毒性反应少,是手部手术较理想的麻醉方法.
作者:郦萍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粘连性肠梗阻手术治疗的时机,总结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4年12月至2010年12月在本院进行手术治疗的粘连性肠梗阻5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分析手术治疗的时机、方法和临床效果.结果 手术治疗的58例中治愈57例,1 例死于中毒性休克.术后伤口感染4例,经换药治愈4例,两次出现梗阻者2例,均经保守治疗缓解.结论 粘连性肠梗阻的佳手术时机应在肠绞窄发生之前.
作者:季剑芳;潘晓峰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三阴性乳腺癌的临床特征及预后情况.方法 收集2000年3月至2007年8月间,本院收治的78例三阴性乳腺癌患者,回顾性分析其临床病理资料及预后相关因素.结果 78例TNBC患者的中位年龄为51岁(32~73岁),发病年龄≤35岁者9例(11.5%);绝经前患者47例(60.3%);有乳腺癌家族史(≥1个Ⅰ级亲属患乳腺癌)6例(7.7%),淋巴结阳性患者49例(62.8%),肿瘤大径≥5cm者12例(15.4%),浸润性导管癌66例(85%);病理分级Ⅰ级12例(15.4%),Ⅱ级48例(61.5%),Ⅲ级18例(23.15%);病理分期Ⅰ期11例(14.1%),Ⅱ期40例(51.3%),Ⅲ期22例(28.2%),Ⅳ期5例(6.4%).术后3年内复发转移者37例(78.7%),3年总生存率69.4%,3年无疾病进展生存率为48.6%.结论 三阴性乳腺癌具有确诊时原发肿瘤较大、病理分期较晚、病理分级较高、淋巴结转移数目较多、术后早期复发转移率较高等特征,淋巴结转移数目是三阴性乳腺癌预后的独立指标.
作者:任伟丽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玻璃酸钠关节腔注射联合痛点超激光照射治疗膝骨关节炎的疗效.方法 150例膝骨关节炎患者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每周1次,5周为1疗程.超激光疼痛治疗仪B型探头痛点照射,每点照射时间5~10分钟,每天1次,每周6次.结果 治疗5周后,88.7%的患者膝关节疼痛、肿胀及功能障碍较治疗前明显改善.结论 玻璃酸钠关节腔注射联合痛点超激光照射治疗膝骨关节炎疗效确切,尤其对早中期患者效果更佳.
作者:许丽华;牟朝晖;徐卫平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十二指肠损伤治疗体会.方法 对收治的11例十二指肠损伤的临床质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 治愈10例,治愈率90.91%,术后并发症1例9.09%,无死亡.结论 掌握十二指肠损伤的临床特点,提高术中探查的确诊率,根据伤情选择合理的手术方式,建立有效的十二指肠引流减压及术后足量抗酸药物及生长抑素的应用是提高治愈率的关键.
作者:彭小根;王晓年;邹萍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乌司他丁联合三七总皂甙对大鼠急性坏死性胰腺炎TNF-α、IL-1β水平的影响,探讨中西药联合治疗急性胰腺炎的意义.方法 将健康大鼠随机分组,分别测定各组血清炎性因子TNF- α、IL-1 β水平,并相互进行比较.结果 急性胰腺炎大鼠血清炎性因子TNF-α、IL-1β水平明显升高,三七总皂甙、乌司他丁均可以抑制急性胰腺炎大鼠血清炎性因子TNF-α、IL-1β水平,其中以两者联合应用的抑制作用为明显,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乌司他丁与三七总皂甙联合治疗能有效抑制急性胰腺炎大鼠血清炎性因子TNF- α、IL-1β水平,对治疗大鼠急性胰腺炎有积极意义.
作者:傅丽霞;罗鸣;陈然;陈俊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琥珀酰明胶预注对直肠癌手术病人全麻诱导期血流动力学的影响,评价其价值.方法 2006年1月至2008年12月本院收治ASAⅠ~Ⅱ级无心、肺、肝、肾及血压异常的择期直肠癌手术病人60例,随机分为三组,观察其效果及并发症.结果 Ⅱ组、Ⅲ组在T1、T2较Ⅰ组的MAP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琥珀酰明胶预注能有效地提高直肠癌手术患者全麻诱导期血容量和灌注压,保持循环稳定,降低血粘度,改善微循环.
作者:吴伟华;蓝建良 刊期: 2012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