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大鼠神经干细胞体外培养及分化

杜杭根;李宏宇;杜理安

关键词:大鼠, 神经干细胞, 细胞体外培养, 分化, in vitro, neural stem cells, 神经退行性疾病, 损伤性疾病, 帕金森氏病, 组织移植, 神经发育, 前体细胞, 科学领域, 胶质细胞, 神经元, 治疗, NSCs
摘要:神经干细胞(neural stem ceils,NSCs)是一种能产生神经元和胶质细胞的前体细胞.它的发现是神经科学领域的重大进展,为神经发育研究与神经组织移植开辟了广阔的前景,在将来治疗诸如帕金森氏病等神经退行性疾病和神经损伤性疾病上有较为广泛的应用.
浙江创伤外科杂志相关文献
  • 颅脑损伤血糖测定及意义

    为进一步了解颅脑损伤患者血糖水平与患者病情及预后的关系,笔者对本院从2004年7月至2006年12月收治的96例颅脑损伤患者血糖变化及病情预后分析如下.

    作者:卢尚坤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钛重建带钢板治疗肩胛骨骨折

    肩胛骨骨折多在遭受高能量暴力情况下出现,肩胛骨骨折多类型复杂,移位明显,合并伤多,如治疗不当,可引起严重的肩关节功能障碍.自2005年1月至2007年6月,笔者采用手术复位钛重建带钢板固定治疗23例肩胛骨骨折,取得满意疗效.

    作者:胡伟锋;王伟东;曹根洪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腹腔镜在妇科急腹症中的应用

    妇科急腹症是妇科疾病中的常见病、多发病,起病急,发展快.如不及时诊治,容易导致严重后果,甚至危及生命.传统的治疗方法大多采用开腹手术,尤其对有内出血伴休克的患者.因此,明确诊断、迅速治疗具有重要意义.腹腔镜技术目前逐渐成为妇科诊断和治疗的主要手段.本院在2002年8月至2008年2月对89例妇科急腹症病人实施腹腔镜手术取得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徐正芬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氯胺酮复合异丙酚辅助臂丛神经阻滞在小儿上肢手术中的应用

    随着小儿骨科的发展,臂丛神经阻滞已广泛应用于小儿上肢手术,效果肯定.但小儿在麻醉和手术过程中常难以合作,需合理应用辅助药物作基础麻醉.近年来,氯胺酮复合异丙酚辅助小儿骶管麻醉已见报道[1,2],镇静作用理想.本文研究氯胺酮复合异丙酚辅助小儿臂丛神经阻滞,并与单纯氯胺酮或异丙酚作比较,观察其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现报道如下.

    作者:徐慧;程李健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温州市2006~2007年交通事故伤的流行病学调查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各种生产、生活活动带来的意外伤害所造成的人民生命财产损失日益突出,其中交通事故引发的人身意外伤害占很大部分.近年来,温州机动车数量逐年大幅增加,尤其是私家车的普及超前于道路建设及交通管理的发展速度,相应地道路交通事故所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日益增多.

    作者:赵峰;吴广宇;方军;徐洪波;程水兵;陶礼钧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迟发性对冲性颅脑损伤33例诊治体会

    临床上在颅脑外伤中,颅脑对冲伤常见,而迟发性对冲性颅脑损伤亦不少见.不少患者早期CT表现不确切,治疗过程中病情可能突然加重,造成手术时机不易把握,给治疗带来困难;若能及时发现迟发性对冲性颅脑损伤,对提高颅脑外伤者的生存率和降低致残率有重要的作用.

    作者:陈明忠;李燕芬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急性硬膜下血肿厚度与中线结构移位的临床意义

    急性硬膜下血肿(ASH)是颅脑损伤常见的继发性损害,一般病情较重,伤后病情变化急剧,难度较大,死亡率高达50%~80%.本研究通过对2003年1月至2007年12月外伤后首次颅脑CT扫描诊断为ASH的81例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其CT扫描的出血厚度、中线结构移位情况结合临床病情及预后进行相关性分析,旨在探讨其临床意义.

    作者:陈湛;段杨;章立清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入院时间对预后影响的研究

    颅脑损伤(troumatic brain injury,TBI)是严重影响人类生存质量的疾病,特别是重型颅脑损伤(severe TBI)(GCS3-8分)以其高死残率一直是研究的热点.本文在建立重型颅脑损伤数据库的基础上,回顾性分析了温州医学院附属一院、乐清市人民医院、乐清市第三人民医院3所医院1998年1月1日到2007年12月31日收治的2066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入院时间对预后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作者:倪乾生;张帆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应用碘伏冲洗治疗脓胸的临床观察与护理

    脓胸是呼吸内科及胸外科常见而难治的呼吸系统疾病,一般胸穿引流很难彻底治俞,抗生素难以进入包裹的脓胸,故往往病程长而治疗效果差.

    作者:马绽梅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比较布托啡诺与吗啡剖宫产术后硬膜外镇痛效果和不良反应

    吗啡镇痛效应强,作用时间持久,用于术后镇痛效果确切,但其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使其在临床的应用受到一定的限制.布托啡诺是混合型阿片受体激动拮抗剂,对中枢受体的激动作用而产生镇痛,而作为受体拮抗剂,对受体兴奋引起的恶性呕吐有抑制作用.本研究观察布托啡诺与吗啡剖宫产术后硬膜外镇痛效果与不良反应的比较.

    作者:赵君;王泉;俞新兰;蒋铁均;周伟烽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阑尾术后早期再手术38例临床分析

    阑尾炎是普外科常见疾病,绝大多数病人早期诊断,早期手术,收到良好效果.但是,临床医生在本病的诊断和手术中还是会遇到麻烦,导致阑尾术后发生再次手术,现就本院1987至2007年间收治的38例早期再手术病人分析如下.

    作者:周岳松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骶前间隙的相关影像解剖学测量

    椎间融合术已被广泛应用于治疗腰椎不稳,目前的手术入路主要分前路和后路,但术中两者都不可避免的要广泛剥离椎旁软组织.这样的操作破坏了周边的稳定结构,同时也增加了手术的并发症.微创手术由于其更少的组织损伤,更少的术后并发症,更低的手术风险,正越来越受到广大骨科医生欢迎.

    作者:娄伟钢;武垚森;盛孙仁;池永龙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动脉静脉化断指再植的观察和护理

    在断指再植手术中,因断指指体严重损伤遇远端无静脉可吻合而近端尚有静脉无法再创静脉回流,把远端动脉缝合到近端静脉上,成为断指再植重建血液循环的一种方法,称之为动脉静脉化.本院自2007年3月至2008年6月共行动脉静脉化断指再植术45例,术后经严密观察手指血液循环,同时采取一系列防止出现血液循环障碍的护理措施,取得了满意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宋春郁;吴敏;李光明;叶海油;胡晓明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治疗脊柱多发性骨髓瘤

    脊柱多发性骨髓瘤易致椎体塌陷、骨折、高钙血症和严重的腰部疼痛.多发性骨髓瘤可通过化疗、放疗或手术等治疗.目前,药物治疗依赖于双磷酸盐类药物和激素,但长期应用激素本身易导致骨破坏.放疗治疗多发性骨髓瘤有效,但在治疗多阶段的脊柱多发性骨髓瘤时存在缺陷[1,2].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是治疗骨质疏松症等病理性骨折导致腰部疼痛的有效方法[3].笔者运用该方法治疗脊柱多发性骨髓瘤患者,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音;潘骏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脑弥漫性轴索损伤46例的MRI诊断价值

    脑弥漫性轴索损伤(diffuse axonalinjury,DAI)是在外力作用下颅脑加速度运动过程中造成的轴索和小血管的损伤具有死亡率高,预后不良和影象学表现不明显的特点.笔者将46例弥漫性轴索损伤的MRI表现进行分析,探讨MRI在诊断中的价值,为临床进行及时的治疗提供信息.

    作者:田勇;杜杭根;殷利春;何民;章国军;王承;郝必烈;陈立;李宏宇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神经外科护理风险管理初探

    随着现代神经外科学的发展及高新技术的应用,使神经外科护理工作的难度和风险逐年增高,加之其工作节奏快、强度大、病人病情急、变化快,是医院风险高发区域.因此,重视与加强神经外科的护理风险管理,是值得深思熟虑的一项重要课题.

    作者:黄芳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面中部骨折的治疗分析

    面中部由两侧上颌骨、颧骨、颧弓、眶底、鼻骨及颞骨、蝶骨共同组成[1].随着交通事故、工伤及暴力事件的增多,面中部骨折的发生率逐年增加.由于组成面中部诸骨的形态不规则,骨缝多,骨质薄弱,在遭受暴力击打后,常常出现严重移位的多发性骨折,骨折后骨块互相钳合,复位难度大.

    作者:方厚重;徐章荣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桡骨茎突部分切除、克氏针张力带固定治疗腕舟状骨骨折

    腕舟状骨骨折是腕骨中常见的骨折,占腕骨骨折的70%-80%.根据Mayo分类,可分为结节部、远端关节面、远端1/3、腰部(中1/3)、近极部5种类型.其中腰部骨折常见约占全部舟骨骨折的70%,近极骨折占20%,其它类型少见.损伤机理为跌倒手臂前伸着地,桡偏背伸位,手接触地的反作用力通过舟骨向近心端传导,舟骨的桡背侧被桡骨茎突及背侧关节缘阻挡,掌侧有紧张的桡腕韧带压迫,易造成骨折.

    作者:赵川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前臂骨间膜的磁共振成像及其动态变化

    前臂骨间膜(interosseous membrane,IOM)损伤常作为前臂骨折的伴随损伤而出现(如Essex-Lo-presti骨折、盖氏骨折和桡骨远端骨折等).由于常规平片检查无法显示骨间膜,因而漏诊和误诊的病例较多,患者多出现长期腕部疼痛、握持力量减弱、前臂旋转功能受限及肘关节活动障碍等严重并发症.

    作者:苏嘉;潘骏;周云新;郭晓山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CR系统在婴幼儿摄影中的应用

    计算机摄影(computed radiography,CR)技术,是使用可记录并由激光读出X线成像信息的成像板(imaging plate,IP)作为载体,经X线曝光及信息读出处理,形成数字式平片影像的技术.在基层医院放射科日常工作中,婴幼儿患者占相当比例,由于其解剖生理特点,患儿难与工作人员合作,给获得理想X线照片带来一定困难.本院自2004年9月引进CR系统行婴幼儿摄片,收到满意的影像效果,现就其临床应用价值报告如下.

    作者:江宏斌 刊期: 2009年第01期

浙江创伤外科杂志

浙江创伤外科杂志

主管:浙江省教育厅

主办:温州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