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阑尾术后早期再手术38例临床分析

周岳松

关键词:阑尾术后, 术后早期, 再手术, 早期诊断, 早期手术, 再次手术, 手术病人, 临床医生, 常见疾病, 手术中, 普外科, 阑尾炎, 分析
摘要:阑尾炎是普外科常见疾病,绝大多数病人早期诊断,早期手术,收到良好效果.但是,临床医生在本病的诊断和手术中还是会遇到麻烦,导致阑尾术后发生再次手术,现就本院1987至2007年间收治的38例早期再手术病人分析如下.
浙江创伤外科杂志相关文献
  • 迟发性对冲性颅脑损伤33例诊治体会

    临床上在颅脑外伤中,颅脑对冲伤常见,而迟发性对冲性颅脑损伤亦不少见.不少患者早期CT表现不确切,治疗过程中病情可能突然加重,造成手术时机不易把握,给治疗带来困难;若能及时发现迟发性对冲性颅脑损伤,对提高颅脑外伤者的生存率和降低致残率有重要的作用.

    作者:陈明忠;李燕芬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四肢骨折钢板内固定失效30例分析

    四肢骨折治疗常选用手术钢板内固定治疗,其内固定失效也较为常见.笔者自2000年9月至2007年9月,收治钢板内固定失效30例,对内固定失效原因进行了临床分析,探讨骨折钢板内固定失效的原因.

    作者:陈谷才;杨兵;朱兴建;冯俊松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脑弥漫性轴索损伤46例的MRI诊断价值

    脑弥漫性轴索损伤(diffuse axonalinjury,DAI)是在外力作用下颅脑加速度运动过程中造成的轴索和小血管的损伤具有死亡率高,预后不良和影象学表现不明显的特点.笔者将46例弥漫性轴索损伤的MRI表现进行分析,探讨MRI在诊断中的价值,为临床进行及时的治疗提供信息.

    作者:田勇;杜杭根;殷利春;何民;章国军;王承;郝必烈;陈立;李宏宇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入院时间对预后影响的研究

    颅脑损伤(troumatic brain injury,TBI)是严重影响人类生存质量的疾病,特别是重型颅脑损伤(severe TBI)(GCS3-8分)以其高死残率一直是研究的热点.本文在建立重型颅脑损伤数据库的基础上,回顾性分析了温州医学院附属一院、乐清市人民医院、乐清市第三人民医院3所医院1998年1月1日到2007年12月31日收治的2066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入院时间对预后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作者:倪乾生;张帆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29例严重胸腹部联合伤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的救治

    凡有膈肌破裂,累及膈肌毗邻胸,腹两大体腔及其内脏的损伤均称为胸腹部联合伤[1].近年来,交通业及建筑业迅猛发展,交通及工伤事故等因素所引起的胸腹部外伤发生率呈上升的趋势,而胸腹部联合伤所引起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会威胁到伤者的生命.笔者从1995年8月至2006年6月共参与救治严重胸腹部联合伤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29例,现就救治的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蔡元晖;杨敏;兰玲友;洪溪平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急性硬膜下血肿厚度与中线结构移位的临床意义

    急性硬膜下血肿(ASH)是颅脑损伤常见的继发性损害,一般病情较重,伤后病情变化急剧,难度较大,死亡率高达50%~80%.本研究通过对2003年1月至2007年12月外伤后首次颅脑CT扫描诊断为ASH的81例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其CT扫描的出血厚度、中线结构移位情况结合临床病情及预后进行相关性分析,旨在探讨其临床意义.

    作者:陈湛;段杨;章立清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脑电监测与预后关系

    重型颅脑损伤后脑组织发生出血、水肿、肿胀,大脑皮层许多维体细胞线粒体发生肿胀,影响轴突后电位释放和正常脑电活动,这可在脑电图上得到反应.而通过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进行脑电图监测,可能会对判断其预后有一定帮助.本文通过对2007年1月至2008年3月收住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GCS≤8分)进行脑电图动态监测,并探讨其与预后关系,报告如下.

    作者:徐玮;王蜀江;冯博;郑嵘;何国栋;潘金龙;常学军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桡骨茎突部分切除、克氏针张力带固定治疗腕舟状骨骨折

    腕舟状骨骨折是腕骨中常见的骨折,占腕骨骨折的70%-80%.根据Mayo分类,可分为结节部、远端关节面、远端1/3、腰部(中1/3)、近极部5种类型.其中腰部骨折常见约占全部舟骨骨折的70%,近极骨折占20%,其它类型少见.损伤机理为跌倒手臂前伸着地,桡偏背伸位,手接触地的反作用力通过舟骨向近心端传导,舟骨的桡背侧被桡骨茎突及背侧关节缘阻挡,掌侧有紧张的桡腕韧带压迫,易造成骨折.

    作者:赵川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硬膜外术前镇痛对老年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的影响

    随着社会的老龄化,老年冠心病患者行非心脏手术日益增多.冠心、病患者围术期因心肌缺血导致心肌梗死、心功能障碍机会增多[1,2].

    作者:倪剑武;谷志飞;黄玉霜;蒋柳明;杨沛;徐旭仲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泡沫敷料(有粘胶)在重型颅脑外伤预防压疮中的应用

    压疮是因神经营养紊乱及血液循环障碍,局部组织持续缺血、营养不良而发生的软组织坏死.重型颅脑外伤患者常处于昏迷和肢体功能障碍状态,长期卧床,易发生压疮.为了预防压疮的发生,本院使用泡沫敷料预防枕部、尾骶部压疮,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杨百芬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眶周骨折并发眼球内陷的手术治疗

    眶骨位于颅面中央向前突起,容易遭受外力打击发生骨折.随着交通事故的增加和颅面部外伤病例的逐年递增,眶周骨折发生率也呈上升的趋势.而眶骨结构复杂,与额骨、筛骨、鼻骨、额骨及上颌骨等关系密切,骨折后不仅易导致眼球内陷,而且其复位、固定的难度也相对较大.笔者采用眶周小切口等进路进行微型钛板坚强内固定及高密度多孔聚乙烯Medpor眶壁缺损填充修补,对近3年眶周骨折伴眼球内陷27例患者进行了手术治疗,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玲;杨庆福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神经外科护理风险管理初探

    随着现代神经外科学的发展及高新技术的应用,使神经外科护理工作的难度和风险逐年增高,加之其工作节奏快、强度大、病人病情急、变化快,是医院风险高发区域.因此,重视与加强神经外科的护理风险管理,是值得深思熟虑的一项重要课题.

    作者:黄芳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手术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123例临床分析

    肱骨髁上骨折是常见的儿童肘部骨折,约占全部肘关节损伤的72%,全身骨折的15.9%[1].对本病治疗方法较多,传统夹板或石膏固定治疗的方法常会遗留肘内翻畸形,影响患儿的肘关节外观,早期处理不当可致前臂Volkmann肌挛缩,造成终身残疾.

    作者:马一平;倪康裕;周成洪;黄小刚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应用碘伏冲洗治疗脓胸的临床观察与护理

    脓胸是呼吸内科及胸外科常见而难治的呼吸系统疾病,一般胸穿引流很难彻底治俞,抗生素难以进入包裹的脓胸,故往往病程长而治疗效果差.

    作者:马绽梅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CR系统在婴幼儿摄影中的应用

    计算机摄影(computed radiography,CR)技术,是使用可记录并由激光读出X线成像信息的成像板(imaging plate,IP)作为载体,经X线曝光及信息读出处理,形成数字式平片影像的技术.在基层医院放射科日常工作中,婴幼儿患者占相当比例,由于其解剖生理特点,患儿难与工作人员合作,给获得理想X线照片带来一定困难.本院自2004年9月引进CR系统行婴幼儿摄片,收到满意的影像效果,现就其临床应用价值报告如下.

    作者:江宏斌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温州市2006~2007年交通事故伤的流行病学调查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各种生产、生活活动带来的意外伤害所造成的人民生命财产损失日益突出,其中交通事故引发的人身意外伤害占很大部分.近年来,温州机动车数量逐年大幅增加,尤其是私家车的普及超前于道路建设及交通管理的发展速度,相应地道路交通事故所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日益增多.

    作者:赵峰;吴广宇;方军;徐洪波;程水兵;陶礼钧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阑尾术后早期再手术38例临床分析

    阑尾炎是普外科常见疾病,绝大多数病人早期诊断,早期手术,收到良好效果.但是,临床医生在本病的诊断和手术中还是会遇到麻烦,导致阑尾术后发生再次手术,现就本院1987至2007年间收治的38例早期再手术病人分析如下.

    作者:周岳松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大鼠神经干细胞体外培养及分化

    神经干细胞(neural stem ceils,NSCs)是一种能产生神经元和胶质细胞的前体细胞.它的发现是神经科学领域的重大进展,为神经发育研究与神经组织移植开辟了广阔的前景,在将来治疗诸如帕金森氏病等神经退行性疾病和神经损伤性疾病上有较为广泛的应用.

    作者:杜杭根;李宏宇;杜理安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阿仑膦酸钠对实验性骨质疏松性大鼠的生物力学影响

    目的 探讨阿仑膦酸钠对维甲酸所致骨质疏松性大鼠的生物力学影响.方法 通过维甲酸80mg/kg·天灌胃15天制造实验性雌性SD大鼠骨质疏松模型35只,5只经确认骨质疏松造膜成功后,随机分成2组,每组15只,分别给予灌胃对照组生理盐水8ml/kg·w,阿仑膦酸钠40mg/kg·w,并分别于2周,4周,6周处死后取股骨给予生物力学测试以了解阿仑膦酸钠对实验性骨质疏松性大鼠的生物力学影响.结果 2周时阿仑膦酸钠不能明显的改善骨质疏松大鼠股骨的生物力学性能,4周时阿仑瞵酸钠能改善骨质琉松大鼠股骨的大载荷,P<0.05.6周时又变得不明显,但弹性比率明显增加.结论 阿仑膦酸钠能明显增加维甲酸所致骨质疏松性大鼠股骨的生物力学性能.

    作者:陈龙;陈临炜;徐华梓;郭晓山;陈辉;祁旦巳;宋红浦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37例小儿弥漫性轴索损伤的治疗体会

    弥漫性轴索损伤(diffuse axonal in-jury,DAI)是当头部遭到突然的加速或减速运动时,因剪切力而造成神经轴索扭曲、断裂的一种病理生理过程.伤后即刻出现意识障碍是其典型的临床表现.本院自2002年9月至2007年10月,共收治的37例弥漫性轴索损伤小儿患者,通过综合治疗,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詹寒;胡居恒;宋光太 刊期: 2009年第01期

浙江创伤外科杂志

浙江创伤外科杂志

主管:浙江省教育厅

主办:温州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