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祖辉;张兆和;鄢连和;郑宋明;李慧珍;任洁
泽泻汤出自《金匮要略》,为临床常用经典效方.从古代文献、临床应用、药理及药化研究等多方面进行综述,结果显示该方具有利水、降脂、扩血管、降压等作用,临床疗效确切,有很高的研究及开发价值.
作者:谭峰;陈学习;阮时宝 刊期: 2007年第10期
采用小鼠强迫游泳及悬尾实验方法观察酸枣仁汤对行为绝望小鼠模型的影响.结果显示酸枣仁汤能明显缩短小鼠强迫游泳和悬尾不动时间(P<0.05,P<0.01),提示该方具有一定的抗抑郁作用.
作者:张业;杨新年;李霏;赵欣纪 刊期: 2007年第10期
孙子兵法是兵学圣典,中医学是传统医学瑰宝,两者在各自的领域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试图从5个方面审视医学与兵学,医道与兵道,寻找两者之间的联系,发现两者关系密切,互为通融,互相启发.在中医学备受质疑的今天,更加固守己道,充满自信,光大中医,迎接挑战.
作者:姜海华 刊期: 2007年第10期
分别从外周血小板计数、骨髓巨核细胞计数及分类、脾脏病理切片等方面分别考察紫癜颗粒原方与核心方同中西药对照药的差异,并考察两方之间的差异.实验证明紫癜颗粒原方及核心方能明显提升ITP小鼠血小板、促进骨髓成熟分化、抑制骨髓增生活跃;紫癜颗粒原方与核心方同已上市的中西对照药比较疗效相同,核心方可以代替原方继续开发.
作者:曲道炜;马骥;李斌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目的:探讨益肾调肝汤对排卵障碍患者卵巢抗卵巢抗体的影响.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对60例病人血清抗卵巢抗体(AOVAb)进行检测,并随机分成两组,中药益肾调肝汤组西药克罗米芬组,两组为以3个周期为1个疗程.结果:两组治疗后排卵率无显著性差异,而抗卵巢抗体OD值及阳性率有明显差异,中药组治疗后AoAb OD值及阳性率明显低于西药组;西药组治疗后抗卵巢抗体值及阳性率无明显差异.结论:中药益肾调肝汤促排卵疗效肯定,与克罗米芬功效相当(P>0.05),中药还可明显降调排卵障碍患者血中抗卵巢抗体,能更多方面的调节免疫内分泌,从免疫学角度可见中药在促进卵泡发育、诱发排卵方面优于西药.
作者:陈芊;张华;颜建敏;姜国湖;冉雪梦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目的:观察姬松茸菌孢多糖对裸鼠SGC-7901移植瘤的抑瘤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将体外培养的人胃腺癌SGC-7901细胞接种于BALB/C-nu/nu裸鼠的皮下,建立人胃癌移植瘤模型,共30只,随机分为5组:香菇多糖组、姬松茸菌孢多糖大、中、小剂量组、阴性对照组.结果:姬松茸菌孢多糖大、中、小各剂量、香菇多糖组与阴性对照组之间移植瘤体积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姬松茸菌孢多糖中、大剂量组和香菇多糖组对照组裸鼠脾脏指数明显高于阴性对照组(P<0.05).结论:姬松茸菌孢多糖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可能是其抑瘤作用机制之一.
作者:白吉庆;席孝贤;贺新怀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痛泻之因机,综观古今医书传载及教材所述,大多归于食积胃肠及肝脾失调,治则多以调整脏腑为主.而气血失调实为病机关键,调气和血法为治法总纲.阐明痛泻关键在于气血不调的机理,论证调气和血法是治疗痛泻的大法,引用总结古代医家及现代临床报道,结合临床实际以调气和血法为基本法,以当归芍药散为代表方,分述痛泻各型的病机演化,治疗大法及方药加减.
作者:宫爱民;桑希生;王艺勤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目的:观察西洋参抗疲劳作用,对迟发型超敏反应强度、单核吞噬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通过游泳法,观察西洋参对氢化可的松所致阴虚小鼠的游泳生存时间的影响;采用溶血空斑法,观察西洋参对豚鼠迟发型超敏反应强度的影响;采用小鼠碳粒廓清法,观察西洋参对小鼠单核细胞吞噬指数的影响.结果:西洋参能显著延长阴虚小鼠的游泳时间,与模型对照组比较,高、低剂量组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P<0.05);可显著提高豚鼠迟发型超敏反应的强度,空斑实验比色OD值与模型对照组比较,高、低剂量组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可提高小鼠单核细胞的吞噬指数,高、低剂量组与模型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西洋参可显著提高氢化可的松所致阴虚小鼠免疫能力;提高迟发型超敏反应的强度和小鼠单核吞噬细胞的能力.说明该药具有提高机体免疫力,扶正固本的作用.
作者:李冀;柴剑波;赵伟国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目的:初步评价苡仁六妙颗粒治疗慢性盆腔炎(湿热瘀结证)的安全性、有效性.方法:分层区组随机、双盲、阳性药平行对照、多中心试验,共入组221例,其中试验组111例,完成99例;对照组110例,完成104例.试验组:苡仁六妙颗粒1袋/次,3次/日,口服.对照组:妇炎康复颗粒1袋/次,3次/日,口服.疗程设定为6周(经期不停药,连续用药).痊愈病例随访1个月.结论:苡仁六妙颗粒治疗慢性盆腔炎(湿热瘀结证)安全、有效.
作者:陈莹;王昕;陈立怀;王喆;王小云 刊期: 2007年第10期
PBL(problem-based learning)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法,是1969年由美国神经病学教授Barrows在加拿大的麦克马斯特大学首创,目前已成为国际上较流行的一种教学方法.PBL是将教学活动的中心放在学生的学习上,使教学主体与学习主体统一起来,以病例讨论为中心,以问题为核心的高水平的学习,充分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笔者对本校的中西医结合2002年级和中西医结合7年制2003年级学生作了PBL教学法进行探讨.
作者:蒋凤荣;戴晓明;黄玉芳 刊期: 2007年第10期
贺丰杰教授、主任医师是陕西中医学院教学名师,医疗名医,又是科研骨干,拥有多项发明专利和一项国家新药证书.在从医、任教近30年中,始终坚持医、教、研并重,在中西医结合妇科应用研究方面做出了卓越的成绩.
作者:朱丽红;贺丰杰 刊期: 2007年第10期
探讨冲脉与月经的生理关系及病理联系,分析冲脉失利与月经不调的内在联系.分别从冲脉与月经的关系、固冲以固经、理冲以通经等3个方面探讨了月经不调与冲脉的辨证论治.
作者:徐重明;汪自源 刊期: 2007年第10期
论述了体质及体质因素的内涵及其在中医辨证中的意义,提出辨体质与辨证相结合的思路与方法,认为阴阳五行理论将辨体质与辨证融为一体,借助流行病学和科学统计学方法使体质辨证规范化将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临床辨施治诊疗水平.
作者:武月萍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目的:观察榄香烯对肺癌细胞系表面所表达与侵袭、转移相关的黏附蛋白的影响.方法:利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高转移人巨细胞肺癌细胞PG和低转移人肺腺癌细胞PAa表达的血小板免疫相关抗原CD42a、TSP、CD9的表达情况;利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的高转移人巨细胞肺癌细胞PG和低转移人肺腺癌细胞PAa表达的血小板免疫相关抗原CD42a、TSP、CD9的表达情况及二种癌细胞与高、中、低浓度的榄香烯注射液共同孵育后CD42a、TSP、CD9的表达改变.结果:利用激光扫描可见CD9、CD42a、TSP均匀的表达于细胞表面.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PG细胞表达的CD9阳性细胞数目和平均荧光强度低于PAa细胞,而PG细胞表达的CD42a、TSP阳性细胞数目和平均荧光强度均高于PAa细胞,从总的趋势来看,榄香烯注射液增高PG和PAa细胞CD9的表达,降低其CD42a、TSP的表达.结论:PG细胞系的转移能力高于PAa细胞系;对肺癌细胞表面所表达与侵袭、转移相关的粘附蛋白的影响,可能是榄香烯注射液抗肺癌转移的分子机理.
作者:李道睿;祁鑫;于明薇;裴迎霞;张培彤;林洪生 刊期: 2007年第10期
近年来,国内外许多学者都在探索能够准确客观的评价中药质量的新方法,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模式识别技术在众多的方法中脱颖而出,成为目前评价中药质量,进行中药品种分类科学有效的方法之一.本文着重介绍了化学模式识别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以及它的几种常用技术,如聚类分析法、判别分析法、主成分分析法和人工神经网络技术在中药品种分类和质量评价中的作用.
作者:朱晓勤;尹莲 刊期: 2007年第10期
为了解实验中医学的教学效果,以指导教师改进教学方式、提高教学质量,以实验中医学对学生的教学效果为变量,选取学习兴趣、创新能力、团队精神、科学思维、科研能力、艰苦耐劳等指标,设计调查问卷,在课程完成后发给学生,当场完成、收回,进行整理、分析.结果发现实验中医学在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科学研究的能力、科研素质方面起到了很好作用;但是传统教学方法在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上还需要改进.
作者:李荣群;庄爱文;庄爱民;范丽丽 刊期: 2007年第10期
消癖止痛散对苯甲酸雌二醇造模的大鼠乳腺增生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造模大鼠乳腺增生有明显的镇痛作用.此外,消癖止痛散对蛋清所致的大鼠足肿胀有明显的抗炎作用,这些作用为消癖止痛散治疗乳腺增生症提供了有效依据.
作者:林霜;刘多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目的:对自己临床治疗甲状腺疾病的经验和体会加以总结.方法:用夹叙夹议的形式对甲状腺疾病的临床论治加以阐述.结果:把握甲状腺病的发病机制痰邪为患,抓住化痰、消痰、豁痰治疗的中心环节,从本论治;明确用药原则,辩证辨病加减运用;治疗强调规范连续,中西医治疗相结合;阐述了甲状腺功能亢进、甲状腺功能减退、甲状腺癌病具体治疗.结论:甲状腺病的发生应明确甲亢的痰与热、甲减的痰与寒、甲状腺癌的痰与瘀的主要病理特征,用药辨证、辨病从痰邪着手,注重脏腑、气血、阴阳的调治,强调中西医结合.
作者:钱彦方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经动物实验显示:胰胆炎合剂对角叉菜胶引起的大鼠足肿胀和对二甲苯引起的小鼠耳肿胀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具有很好的抗炎作用;尚可明显抑制醋酸引起的小鼠扭体反应和热刺激引起的小鼠疼痛反应,具有很好的镇痛作用;另外对葡萄球菌、链球菌、金葡菌、大肠杆菌等亦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具有很好的抗菌效果.
作者:姜殿君;范晓东;赵丽妮;王俊平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目的:观察化痰软坚祛瘀法对肾小球硬化的干预作用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用化痰软坚祛瘀药干预肾小球硬化大鼠模型,用苦味酸法和二乙酰-肟法检测大鼠血清肌酐、尿素氮水平,HE、PAS、Masson染色法观察肾组织病理学变化,SABC法和免疫荧光法检测肾组织纤维连接蛋白(FN)、层粘连蛋白(LN)的表达.结果:化痰软坚祛瘀药能降低模型大鼠血清肌酐、尿素氮水平,改善肾组织病理学变化,并能减少FN、LN在肾组织的沉积.结论:本实验提示化痰软坚祛瘀法能有效保护模型大鼠肾功能,延缓肾小球硬化病变进程,该作用与其抑制肾小球细胞外基质的过度积聚有关.
作者:孙敬昌 刊期: 2007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