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重明;汪自源
目的:采用生脉散口服观察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将属NYHA心功能分级为Ⅱ-Ⅳ级的出院CHF患者8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两组均予相同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43例加用生脉散颗粒剂口服,3个月为1个疗程.主要观察治疗前后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各项指标及症状疗效变化.结果:症状疗效中总有效率治疗组88.4%,对照组为61.9%.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前后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各项指标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生脉散可改善CHF中医证候,有利于CHF的治疗,能提高CHF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万雪原;王淑芳 刊期: 2007年第10期
随着中西医学文化交流的不断增多,中医学以其独特的理论体系和显著的临床疗效正越来越受到世界的瞩目,如何用英语来阐述古奥的中医学道理,提高外籍学员学习中医兴趣,提高教学质量.这对我们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优化中医对外教学也是本院开展中医对外教学过程中所必须要面临的一大课题.
作者:胡臻;董飞侠 刊期: 2007年第10期
实验研究表明:肝脂消合剂能明显降低高脂乳剂致高脂血症小鼠血清TC、TG、LDL-C、ALT、AST的含量以及升高血清中HDL-C、ALB的含量,提示肝脂消合剂具有调节血脂及保肝作用.
作者:邓家刚;秦华珍;李彬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目的:通过胃癌康方对人胃癌细胞株酶活性影响,探讨该药作用机制.方法:以人胃腺癌细胞株SGC-7901为受试对象,利用血清药理学和酶细胞化学染色法,观察胃癌康对SGC-7901人胃腺癌细胞株Mg2+-ATP酶和G-6-P酶的活性影响.结果:(1)Mg2+-ATP酶与G-6-P酶在细胞株内定位准确.(2)中药组,Mg2+-ATP酶和G-6-P酶的酶反应颗粒变小,数量减少,活性下降,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胃癌康降低胃癌细胞株Mg2+-ATP酶和G-6-P酶的活性可能是体现其抗肿瘤作用机理之一.
作者:刘海兴;路学荣;蔡玉文 刊期: 2007年第10期
从新药研究角度分析了运用病证结合模式进行中药临床前有效性评价的必要性和实用性,以及实施该评价模式的载体--病证结合动物模型在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介绍了常见的病证结合动物模型研制思路并进行了评价;认为通过积极的探索研究,逐步完善病证结合动物模型的研制方法和评价指标体系,将其运用于中药临床前有效性评价是可行的.
作者:张晓东;潘国凤 刊期: 2007年第10期
孙子兵法是兵学圣典,中医学是传统医学瑰宝,两者在各自的领域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试图从5个方面审视医学与兵学,医道与兵道,寻找两者之间的联系,发现两者关系密切,互为通融,互相启发.在中医学备受质疑的今天,更加固守己道,充满自信,光大中医,迎接挑战.
作者:姜海华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目的:观察强心汤治疗慢性心力衰竭(CHF)的临床疗效及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方法:慢性心衰患者30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15例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15例采用西医常规治疗加用强心汤,30天为1个疗程,平均随访5个月.观察患者的总体疗效、心功能变化,及患者再住院率和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结果:患者的总体疗效、再住院率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心功能变化(P<0.05)、生活质量(P<0.01)治疗前后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强心汤对于CHF患者有确切疗效,能够改善患者症状、心功能,降低再住院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王艳霞;张艳;胡晓虹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目的:研究桂枝茯苓丸对小鼠S180肉瘤的生长抑制作用.方法:制备荷瘤小鼠动物模型,桂枝茯苓丸和环磷酰胺分别灌胃,检测小鼠的体重、胸腺指数、脾指数、抑瘤率.结果:桂枝茯苓丸、环磷酰胺对S180荷瘤小鼠的抑瘤率分别为37%、41%,桂枝茯苓丸组荷瘤小鼠脾脏指数和胸腺指数明显高于环磷酰胺组和生理盐水组,但体重不降低.结论:桂枝茯苓丸具有抗肿瘤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增强小鼠的免疫调节功能来实现的.
作者:艾华;刘海英;王凌志 刊期: 2007年第10期
通过侍诊脾胃病专家姜树民教授,总结出其治疗胆汁返流性胃炎的经验,认为本病因肝胆毒热之邪,逆行于胃,灼伤胃络所致.临床常见肝胃郁热、脾胃虚弱、胃阴不足、肝胃不和、寒热错杂等证.治疗大法为:清利肝胆、化腐生新、和胃化浊、疏肝理脾.
作者:姜永帅;姜树民 刊期: 2007年第10期
从外科学的发展角度分析中医在近代社会发展缓慢的原因:①科学技术的落后;②封建意识的禁锢;③中医理论体系自身的影响.当今的中医已不受历史条件的限制,我国的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也已日新月异.因此,在近代阻碍中医发展的中医理论体系中的一些直观性、模糊性和超稳定性的特点[1],要不断更新,中医理论体系要不断的完善,以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运用西医和中西医结合的研究方法不失为中医发展开辟了一条重要途径,虽初见成效,但也只是中西医结合的初级阶段.
作者:余东升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目的:观察疏肝和胃丸对胃溃疡大鼠G细胞的调节作用.方法:采用幽门结扎法复制大鼠胃溃疡模型,通过免疫组织化学观察胃黏膜G细胞的变化.结果:疏肝和胃丸组大鼠胃溃疡组织中G细胞数目明显减少,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疏肝和胃丸能促使胃溃疡组织中G细胞萎缩,从而减少胃酸、胃蛋白酶的分泌,达到治疗和预防溃疡病的作用.
作者:张国民;刘慧萍;莫新民;朱伟;彭琼辉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痛泻之因机,综观古今医书传载及教材所述,大多归于食积胃肠及肝脾失调,治则多以调整脏腑为主.而气血失调实为病机关键,调气和血法为治法总纲.阐明痛泻关键在于气血不调的机理,论证调气和血法是治疗痛泻的大法,引用总结古代医家及现代临床报道,结合临床实际以调气和血法为基本法,以当归芍药散为代表方,分述痛泻各型的病机演化,治疗大法及方药加减.
作者:宫爱民;桑希生;王艺勤 刊期: 2007年第10期
消癖止痛散对苯甲酸雌二醇造模的大鼠乳腺增生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造模大鼠乳腺增生有明显的镇痛作用.此外,消癖止痛散对蛋清所致的大鼠足肿胀有明显的抗炎作用,这些作用为消癖止痛散治疗乳腺增生症提供了有效依据.
作者:林霜;刘多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目的:研究冬虫夏草精粉的抑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以不同剂量冬虫夏草精粉腹腔注射H22肝癌小鼠,观察其肿瘤抑制率以及NK细胞、T淋巴细胞转化率的能力.结果:冬虫夏草精粉具有明显的抑瘤作用,可提高H22肿癌小鼠淋巴细胞增殖活力,增强NK细胞活性.结论:冬虫夏草精粉具有显著的抑瘤作用,其作用机制是通过提高荷瘤鼠机体免疫功能.
作者:孙艳;孙艳影;杜凤霞 刊期: 2007年第10期
刚才观摩了全军中医药技术大比武活动总决赛的精彩展示,从一个侧面看到了军队中医药工作取得的巨大成就,感到十分振奋.我代表国务院向参加这次大比武活动的军队中医药工作者并通过你们向全军的医务工作者表示亲切慰问,向获奖选手表示热烈祝贺.
作者:吴仪 刊期: 2007年第10期
2型糖尿病是威胁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其持续增长的流行病学趋势已构成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我国新近资料显示20岁以上的上海居民糖耐量低减(IGT)与糖尿病患病率分别为10%和9%[1],而在美国IGT患者转化为糖尿病的年转化率为4.76%[2],在中国相关的调查显示为8.9%[3],即使停留在IGT阶段仍然对机体具有危害性.
作者:唐奇志 刊期: 2007年第10期
对《内经》、《难经》脾病五行辨证进行研究,其概念是根据五行母子乘侮规律,识别脾脏病机五行传变所表现证候的辨证思维方法,包括脾土自病、母子相及、太过不及乘侮、胜复4种辨证模式,进而可丰富中医辨证学,直接为临床医学服务.
作者:谢裕竹;戴永生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经动物实验显示:胰胆炎合剂对角叉菜胶引起的大鼠足肿胀和对二甲苯引起的小鼠耳肿胀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具有很好的抗炎作用;尚可明显抑制醋酸引起的小鼠扭体反应和热刺激引起的小鼠疼痛反应,具有很好的镇痛作用;另外对葡萄球菌、链球菌、金葡菌、大肠杆菌等亦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具有很好的抗菌效果.
作者:姜殿君;范晓东;赵丽妮;王俊平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目的:观察无铅活血膏外帖治疗急性软组织损伤的疗效.方法:以无铅活血膏为治疗组53例与传统活血膏为对照组57例在临床上外帖治疗急性软组织损伤.结果:认为两组药物的疗效在观察时间内作用明显,两组药物在治疗急性软组织损伤均有确切的疗效,治疗组在消除症状的起效时间和损伤修复时间优于对照组.结论:无铅活血膏治疗急性软组织损伤疗效好于传统活血膏,适合推广应用.
作者:谢浩洋;沈国海;郑建林;孔琦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目的:现察参附(SF)注射液对链脲霉素诱导的1型糖尿病大鼠血清氧自由基及其抗氧化酶的影响.方法:Wistar雄性大鼠75只,随机留取15只为空白对照组,其余大鼠以链脲霉素诱导成糖尿病模型,随机选取25只为糖尿病组,25只为参附注射组,分别进行实验前后相关生化指标的检测的观察.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参附注射组治疗组、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过氧化脂质LPO均显著降低,谷胱甘肤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peroxidase,GSH-px),全血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dismutase,SOD)活性升高结论:参附注射液能有效地降低链脲霉素诱导的1型糖尿病大鼠的血清氧自由基水平,并能改善其抗氧化系统平衡的失调.
作者:潘琪;朱峰青;张新明;李界平 刊期: 2007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