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药注射剂临床使用安全性的探讨

曹建华

关键词:中药注射剂, 不良反应, 安全性
摘要:目的:分析中药注射剂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临床用药提供安全性信息.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中药注射剂在临床使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结论:中药注射剂使用过程中应严格掌握适应证,加强用药监护和不良反应申报工作,保障用药的合理、安全、有效.
中华中医药学刊杂志相关文献
  • 益肾调肝汤对抗卵巢抗体的影响

    目的:探讨益肾调肝汤对排卵障碍患者卵巢抗卵巢抗体的影响.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对60例病人血清抗卵巢抗体(AOVAb)进行检测,并随机分成两组,中药益肾调肝汤组西药克罗米芬组,两组为以3个周期为1个疗程.结果:两组治疗后排卵率无显著性差异,而抗卵巢抗体OD值及阳性率有明显差异,中药组治疗后AoAb OD值及阳性率明显低于西药组;西药组治疗后抗卵巢抗体值及阳性率无明显差异.结论:中药益肾调肝汤促排卵疗效肯定,与克罗米芬功效相当(P>0.05),中药还可明显降调排卵障碍患者血中抗卵巢抗体,能更多方面的调节免疫内分泌,从免疫学角度可见中药在促进卵泡发育、诱发排卵方面优于西药.

    作者:陈芊;张华;颜建敏;姜国湖;冉雪梦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化学模式识别在中药分类和质量评价中的应用

    近年来,国内外许多学者都在探索能够准确客观的评价中药质量的新方法,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模式识别技术在众多的方法中脱颖而出,成为目前评价中药质量,进行中药品种分类科学有效的方法之一.本文着重介绍了化学模式识别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以及它的几种常用技术,如聚类分析法、判别分析法、主成分分析法和人工神经网络技术在中药品种分类和质量评价中的作用.

    作者:朱晓勤;尹莲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孙子兵法与中医学的联系

    孙子兵法是兵学圣典,中医学是传统医学瑰宝,两者在各自的领域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试图从5个方面审视医学与兵学,医道与兵道,寻找两者之间的联系,发现两者关系密切,互为通融,互相启发.在中医学备受质疑的今天,更加固守己道,充满自信,光大中医,迎接挑战.

    作者:姜海华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富碘中药治疗瘿病的研究进展

    瘿病是指以颈前喉结两旁结块肿大为主要临床特征的一类痰病.中医学认为瘿病是由于情志内伤、饮食及水土失宜,以致气滞、痰凝、血瘀壅结颈前所引起的.中医使用富碘中药治疗瘿病已经有悠久的历史.1996年全国普遍食盐碘化(USI)以后,碘过量对甲状腺负面影响日益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因此,有必要从古今文献中研究古今医家使用富碘中药治疗甲状腺疾病的规律,以便更好的指导临床科研工作,遂作此综述.

    作者:崔鹏;高天舒;李贺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加味麻黄连翘赤小豆汤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合并免疫性肝炎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中药复方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并发免疫性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90例慢性乙型肝炎合并免疫性肝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对照组30例.治疗组给予加味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合用甘草酸二胺、左旋门冬酰氨钾镁、促肝细胞生长素;对照组给予甘草酸二胺、左旋门冬酰氨钾镁、促肝细胞生长素治疗.两组疗程均1个月.结果: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且对抗核抗体谱指标有明显的改善作用.结论:加味麻黄连翘赤小豆汤能提高慢性乙型肝炎并免疫性肝炎的临床疗效.

    作者:卢秉久;杨新莉;王欣欣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胰胆炎合剂的药效学实验研究

    经动物实验显示:胰胆炎合剂对角叉菜胶引起的大鼠足肿胀和对二甲苯引起的小鼠耳肿胀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具有很好的抗炎作用;尚可明显抑制醋酸引起的小鼠扭体反应和热刺激引起的小鼠疼痛反应,具有很好的镇痛作用;另外对葡萄球菌、链球菌、金葡菌、大肠杆菌等亦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具有很好的抗菌效果.

    作者:姜殿君;范晓东;赵丽妮;王俊平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消癖止痛散的药效学研究

    消癖止痛散对苯甲酸雌二醇造模的大鼠乳腺增生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造模大鼠乳腺增生有明显的镇痛作用.此外,消癖止痛散对蛋清所致的大鼠足肿胀有明显的抗炎作用,这些作用为消癖止痛散治疗乳腺增生症提供了有效依据.

    作者:林霜;刘多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酸枣仁汤对行为绝望小鼠模型的影响

    采用小鼠强迫游泳及悬尾实验方法观察酸枣仁汤对行为绝望小鼠模型的影响.结果显示酸枣仁汤能明显缩短小鼠强迫游泳和悬尾不动时间(P<0.05,P<0.01),提示该方具有一定的抗抑郁作用.

    作者:张业;杨新年;李霏;赵欣纪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金匮要略》泽泻汤研究概况

    泽泻汤出自《金匮要略》,为临床常用经典效方.从古代文献、临床应用、药理及药化研究等多方面进行综述,结果显示该方具有利水、降脂、扩血管、降压等作用,临床疗效确切,有很高的研究及开发价值.

    作者:谭峰;陈学习;阮时宝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桂枝茯苓丸对小鼠S180肉瘤的生长抑制作用

    目的:研究桂枝茯苓丸对小鼠S180肉瘤的生长抑制作用.方法:制备荷瘤小鼠动物模型,桂枝茯苓丸和环磷酰胺分别灌胃,检测小鼠的体重、胸腺指数、脾指数、抑瘤率.结果:桂枝茯苓丸、环磷酰胺对S180荷瘤小鼠的抑瘤率分别为37%、41%,桂枝茯苓丸组荷瘤小鼠脾脏指数和胸腺指数明显高于环磷酰胺组和生理盐水组,但体重不降低.结论:桂枝茯苓丸具有抗肿瘤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增强小鼠的免疫调节功能来实现的.

    作者:艾华;刘海英;王凌志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疏肝和胃丸对幽门结扎胃溃疡大鼠胃黏膜G细胞的调节作用

    目的:观察疏肝和胃丸对胃溃疡大鼠G细胞的调节作用.方法:采用幽门结扎法复制大鼠胃溃疡模型,通过免疫组织化学观察胃黏膜G细胞的变化.结果:疏肝和胃丸组大鼠胃溃疡组织中G细胞数目明显减少,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疏肝和胃丸能促使胃溃疡组织中G细胞萎缩,从而减少胃酸、胃蛋白酶的分泌,达到治疗和预防溃疡病的作用.

    作者:张国民;刘慧萍;莫新民;朱伟;彭琼辉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西洋参抗疲劳作用及对迟发型超敏反应单核吞噬细胞功能影响的实验研究

    目的:观察西洋参抗疲劳作用,对迟发型超敏反应强度、单核吞噬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通过游泳法,观察西洋参对氢化可的松所致阴虚小鼠的游泳生存时间的影响;采用溶血空斑法,观察西洋参对豚鼠迟发型超敏反应强度的影响;采用小鼠碳粒廓清法,观察西洋参对小鼠单核细胞吞噬指数的影响.结果:西洋参能显著延长阴虚小鼠的游泳时间,与模型对照组比较,高、低剂量组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P<0.05);可显著提高豚鼠迟发型超敏反应的强度,空斑实验比色OD值与模型对照组比较,高、低剂量组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可提高小鼠单核细胞的吞噬指数,高、低剂量组与模型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西洋参可显著提高氢化可的松所致阴虚小鼠免疫能力;提高迟发型超敏反应的强度和小鼠单核吞噬细胞的能力.说明该药具有提高机体免疫力,扶正固本的作用.

    作者:李冀;柴剑波;赵伟国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强心汤治疗慢性心衰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强心汤治疗慢性心力衰竭(CHF)的临床疗效及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方法:慢性心衰患者30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15例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15例采用西医常规治疗加用强心汤,30天为1个疗程,平均随访5个月.观察患者的总体疗效、心功能变化,及患者再住院率和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结果:患者的总体疗效、再住院率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心功能变化(P<0.05)、生活质量(P<0.01)治疗前后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强心汤对于CHF患者有确切疗效,能够改善患者症状、心功能,降低再住院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王艳霞;张艳;胡晓虹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中医临床总结和设计的几个问题

    近年来,发现不少具有特色的、有价值的中医或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论文和设计,但也看到一些因科研设计不够严密或结论根据不足,致使其科学性受到一定的影响,殊为惋惜.为及时引起同道的足够注意,特列举下述几例,供借鉴和分析.

    作者:王明辉;金杰辉;王风雷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坚定不移地大力扶持和发展中医药事业

    刚才观摩了全军中医药技术大比武活动总决赛的精彩展示,从一个侧面看到了军队中医药工作取得的巨大成就,感到十分振奋.我代表国务院向参加这次大比武活动的军队中医药工作者并通过你们向全军的医务工作者表示亲切慰问,向获奖选手表示热烈祝贺.

    作者:吴仪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生脉散对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采用生脉散口服观察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将属NYHA心功能分级为Ⅱ-Ⅳ级的出院CHF患者8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两组均予相同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43例加用生脉散颗粒剂口服,3个月为1个疗程.主要观察治疗前后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各项指标及症状疗效变化.结果:症状疗效中总有效率治疗组88.4%,对照组为61.9%.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前后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各项指标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生脉散可改善CHF中医证候,有利于CHF的治疗,能提高CHF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万雪原;王淑芳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中医特色卒中单元的构建与实施

    论述了构建中医特色卒中单元模式的理论基础,总结探讨了该模式的中医特色及实施内容,为脑卒中的防治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中医特色卒中单元不仅对传统中医的脑卒中治疗模式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同时也对现代医学治疗思路提出了挑战.

    作者:王泽颖;赵曼丽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畲药食凉调脂汤治疗高脂血症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畲族医药食凉调脂汤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高脂血症患者9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32例用中成药脂必妥治疗,治疗组58例用畲药食凉调脂汤治疗,疗程均为2个月,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改善临床症状和血脂指标明显,特别对实症显著,达95.7%;与对照组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治疗高胆固醇(TC)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1个月内与对照组比较总胆固醇(代)、低密度脂蛋白(LDL-c)差异分别有显著性和极显著性意义(P<0.05和P<0.01),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c)两组疗程接近:2个月后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畲药食凉调脂汤具有明显影响脂质代谢,改善临床症状,是治疗高脂血症的有效方.

    作者:林祖辉;张兆和;鄢连和;郑宋明;李慧珍;任洁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湿热证动物模型的研究概况

    通过分析中医湿热证(包括温病湿热,脾胃湿热,大肠湿热,肝胆湿热,膀胱湿热)的造模方法,并联系中医的发病学原理,对不同的造模方法进行横向和纵向比较评价,为不同湿热证实验研究筛选恰当的动物模型奠定基础.

    作者:杨巧芳;孟庆刚;常辉东;许珊;王乐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肝脂消合剂对血脂调节及保肝作用的实验研究

    实验研究表明:肝脂消合剂能明显降低高脂乳剂致高脂血症小鼠血清TC、TG、LDL-C、ALT、AST的含量以及升高血清中HDL-C、ALB的含量,提示肝脂消合剂具有调节血脂及保肝作用.

    作者:邓家刚;秦华珍;李彬 刊期: 2007年第10期

中华中医药学刊杂志

中华中医药学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 ,辽宁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