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冠心病血管新生与中医药

祝光礼;周凡

关键词:冠心病, 血管新生, 中医药疗法
摘要:目前对冠心病心肌缺血的经典治疗可概括为3个方面,一是药物治疗,包括扩冠,减少心肌耗氧量,抗血小板,抗凝等;二是介入治疗,有经皮冠状动脉腔内球囊成形术(PTCA)及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心肌激光打孔术等;三是外科治疗,有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对冠脉病变严重的心肌缺血,传统药物治疗有限,而冠脉的介入治疗和旁路移植术均有30%~50%的再狭窄率.鉴于上述治疗方法的局限性,促进缺血心肌区域侧支循环的建立健全和动脉血管新生,即治疗性血管生成,已成为当前心血管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代表了冠心病治疗的新方向.
中华中医药学刊杂志相关文献
  • 加味七味白术散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加味七味白术散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例,口服加味七味白术散(党参、炒白术、茯苓、木香、葛根、炒山药、炒薏苡仁、芡实、肉豆蔻、补骨脂、甘草)治疗;对照组30例,口服常乐康胶囊治疗.2组均以4周为1疗程.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6.67%,对照组为60.00%,两组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七味白术散加味对于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有较好疗效.

    作者:王会丽;杨晓霞;姚自凤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傅青主论治带下病特色

    <傅青主女科>论治带下病的特色主要体现在:探究带下病之源在于重视湿邪,强调辨证应以色分带、论治须审带下之因,处方用药必精当实用等4个方面.傅氏对后世中医妇科影响深远,其精辟的理论对后世治疗带下病颇具参考价值.

    作者:陈志霞;黄健玲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雷公藤内酯醇抑制卵巢癌细胞增殖并诱导凋亡作用初探

    目的:初步探讨雷公藤内酯醇诱导人卵巢癌细胞株Caov-3细胞的凋亡作用及其分子机制.方法:采用MTT法检测雷公藤内酯醇对人卵巢癌细胞株Caov-3的生长抑制作用;用透射电镜观察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以AnnexinV-FITC标记法定量检测细胞凋亡;以蛋白印迹分析雷公藤内酯醇对Caspase 3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雷公藤内酯醇能够抑制Caov-3细胞的增殖,且抑制率具有浓度和时间依赖性;雷公藤内酯醇处理Caov-3细胞后,光镜与电镜下可见到明显的凋亡细胞;Annexin V-FITC标记法的定量检测进一步证实了雷公藤内酯醇诱导细胞凋亡的作用;蛋白印迹检测表明雷公藤内酯醇可使Caspase 3表达变化.结论:雷公藤内酯醇对人Caov-3细胞系具有较强的直接抑制作用,可以诱导癌细胞凋亡,可能与其调节癌细胞Caspase-3蛋白活化有密切的关系.

    作者:顾江红;董陆;宁维翾;朱晓玲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中药不良反应研究

    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伟大瑰宝,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同时也为世界医药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近年来中药产生的不良反应文献报道逐年增多.本文从中药不良反应的发生、原因及对策等方面阐述中药不良反应研究现状.为合理使用中药,使中药能真正达到安全、有效和质量可控,尽绵薄之力.

    作者:于双慧;陈晓辉;李伟;毕开顺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蒋文照教授的脾胃学术思想

    总结整理蒋文照教授的脾胃学术思想.从和脾胃,重在调补;理中州,不忘疏肝;疗杂病,必护胃气;善用药,轻灵见长等4个方面进行了探讨论述.

    作者:徐珊;徐发莹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祖国医药学与模糊学辨析

    模糊学是专门研究模糊性事物和现象的一门边缘学科,其实它是一种非常原始,但又是一种科学且前途无量的综合性学科.然而,作为一种科学的学科,用于自然科学中早的莫过于祖国医药学,它是祖国医药学的精髓.

    作者:富同羲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电针足三里与内关公孙不同配伍对胃黏膜损伤大鼠NO EGF的影响

    目的:观察电针足三里与内关、公孙不同配伍对胃黏膜损伤大鼠表皮生长因子(EGF)、一氧化氮(NO)的影响以了解不同配伍其效应有何差异.方法:60只大鼠随机分为6组,即足三里组、足三里配内关组、足三里配公孙组、足三里配内关公孙组、模型组、空白对照组,每组10只.用无水乙醇按0.6mL/100g灌胃,造成胃黏膜损伤模型.各组检测胃黏膜EGF、血清和胃黏膜NO含量.结果:各电针组胃黏膜EGF含量明显高于模型组(P<0.01),血清和胃黏膜NO含量高于模型组(P<0.05);足三里组、足三里内关组、足三里公孙组之间没有显著差异,而足三里内关公孙组对比这三组均有显著差异.结论:电针足三里与内关、公孙不同配伍能提高胃黏膜EGF含量,促进NO的合成与释放,起到对胃黏膜的保护作用.内关、公孙与足三里单独配伍没有明显地增效作用,而两穴合用时可有明显增效作用.

    作者:王灵;彭楚湘;周国平;邓常青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如何组成一个有效的针灸处方

    如何组成一个有效的针灸处方,应该遵循以下5大步骤:辨证准确是前提,把握针灸治疗准则,灵活运用配穴方法原则,综合应用具体的配穴方法,选择佳的治疗方法和手段.5种步骤可交错应用,原则是方,运用宜圆.

    作者:辜孔进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中医药与自杀基因疗法结合提高肝癌疗效的思路

    肝癌的发生和演进是典型的多因素(肝炎病毒慢性感染,黄曲霉素AFB1暴露,过量饮酒和遗传性肝病肝硬化等)多基因和多阶段、多途径(Rb、p53和Wnt途径等)的复杂过程,是遗传与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其中因遗传学、表遗传学改变引起的原癌基因的活化和抑癌基因的灭活,是癌变的中心生物学过程.肝细胞癌变到形成肝肿瘤的发生是一个多阶段、多步骤、由多个基因参与的复杂过程.目前研究较多的肝癌基因疗法主要有自杀基因疗法、免疫基因疗法、抑癌基因疗法、反义基因疗法等.原癌基因的激活,抑癌基因的失活,并不是单个发生的,因此纠正某一突变基因逆转恶性转化似乎是不可能的.

    作者:王昌俊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降血脂类中药的研究进展

    系统介绍了国内外进行降血脂中药研究的探索途径以及药理研究模型的建立方法,并对国内外降血脂中药研究现状进行了阐述和分析.

    作者:王也;富同羲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运用整体观念治疗恶性肿瘤的思考

    恶性肿瘤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从整体观念出发,从3个方面对中医认识及治疗恶性肿瘤进行了思考:①通过运用整体观念认识恶性肿瘤的自愈与发生,明确整体水平上的正邪关系,是治疗恶性肿瘤的核心问题.②运用整体观念治疗恶性肿瘤的两种主要方法:散寒回阳法和攻下法.③运用整体观念产生的假说:恶性肿瘤转移是正气驱邪的一种表现,癌细胞的转移就是在正邪交争中出现的一种情形.

    作者:林晓峰;赵永山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冠心病血管新生与中医药

    目前对冠心病心肌缺血的经典治疗可概括为3个方面,一是药物治疗,包括扩冠,减少心肌耗氧量,抗血小板,抗凝等;二是介入治疗,有经皮冠状动脉腔内球囊成形术(PTCA)及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心肌激光打孔术等;三是外科治疗,有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对冠脉病变严重的心肌缺血,传统药物治疗有限,而冠脉的介入治疗和旁路移植术均有30%~50%的再狭窄率.鉴于上述治疗方法的局限性,促进缺血心肌区域侧支循环的建立健全和动脉血管新生,即治疗性血管生成,已成为当前心血管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代表了冠心病治疗的新方向.

    作者:祝光礼;周凡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HPLC法测定舒肝和胃颗粒中芍药苷的含量

    目的:建立HPLC法测定舒肝和胃颗粒中芍药苷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色谱柱HYPERSIL ODS2,流动相乙腈-水-磷酸(15:85:0.2),检测波长230nm,流速1.0mL/min.结果:芍药苷在0.2~1.6μg范围内线性良好,r=0.9998,平均回收率为98.73%(n=5),RSD=1.21%.结论:本方法重现性好、简便易行,可作为舒肝和胃颗粒中芍药苷含量的质控方法.

    作者:张敏;宋慧平;薛松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王新陆教授治愈抑郁症案举隅

    抑郁是以显著情绪低落为主要特征,对平时感到愉快的活动,丧失兴趣或愉快感的一种心境状态,内科疾病患者常可合并有抑郁症,且疾病越严重其抑郁症患病率越高[1].常见的情绪、行为躯体症状有:显著的抑郁心境;丧失兴趣和愉快感;自信心下降或自卑;元价值感和内疚感;感到前途暗淡;有自伤或自杀观念或行为;睡眠障碍、进食障碍、性欲障碍;易疲劳;注意力集中困难[2].导师王新陆教授在长期临床工作中充分认识到脑与抑郁症的密切关系,独辟蹊径,从脑论治抑郁症,屡起沉疴.笔者有幸从师学习,颇获裨益,今举王师临床治愈抑郁症案一则,以期从中管窥一二.

    作者:付强;周永红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大承气汤药理临床及药学研究概述

    通过对大承气汤近30年的药理研究、药学研究和临床应用进行了统计和归纳,结果显示作为通里攻下的代表方,大承气汤具有显著的疗效,并已明确了其作用的部分药理作用机制,因此对临床应用和新药开发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但对于药理作用的物质基础和质量控制尚不够明确,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作者:田友清;丁平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中医院校留学生教育改革势在必行

    随着国际经济一体化迅速发展,国际间的交流必然加强并深入到各个领域,而在卫生保健领域独领风骚的中国传统医药的交流在21世纪会有很大发展.为了更好的发展对外教育产业,和发达国家接轨,适应国际教育市场,吸引更多的留学生来华学习中医,改革现有中医药对外教育刻不容缓.

    作者:朱爱松;田国伟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阴虚血瘀的病机及临床辨证运用探讨

    论述了阴虚可因血液黏滞、脉管失养、推动无力、虚火煎熬等原因形成血瘀的病机,并介绍在辨治中风、慢性肝炎或肝硬化、慢性萎缩性胃炎、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冠心病、精液黏稠不液化等多种慢性疑难病中的运用.

    作者:汤朝晖;严石林;严俨;林辰青;贾淑红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慢性心力衰竭三焦壅塞痰瘀水停证的探讨

    一部分慢性心力衰竭病人在临床上常常表现为喘、满、肿、胀并见,这与文献记载的三焦病理表现一致,文中从三焦生理病理的角度探讨这部分心衰的病因病机,结合临床以方验证,得出三焦壅塞痰瘀水停证是慢性心力衰竭的一个重要证型.

    作者:杨祥坤;华新宇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论诊察大便的临床意义

    在认识大便的生理意义基础上,阐述诊察大便的方法,列出大便异常的辨病辨证意义,并以泄[腹]泻、便秘[闭]为例进行辨病思考.

    作者:黄碧群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解毒活血汤新用

    解毒活血汤出自<医林改错>,由连翘、生地、葛根、桃仁、红花、当归、赤芍、柴胡、枳壳、甘草组成.原书主治瘟毒烧炼、气血凝滞所致之吐泻转筋.近年来,笔者用本方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紫癜性肾炎、慢性咽炎、顽固性膈肌痉挛等病,疗效确切,现举例如下.

    作者:张春艳 刊期: 2006年第11期

中华中医药学刊杂志

中华中医药学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 ,辽宁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