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HPLC法测定复方黄芪注射剂中两种黄酮苷的含量

关延彬;李永吉;李秋红

关键词:高效液相色谱, 芒柄花苷, 9, 10-二甲氧基紫檀烷-3-O-β-D-葡萄糖苷
摘要:目的:用高效液相色谱测定复方黄芪注射剂中芒柄花苷和9,10-二甲氧基紫檀烷-3-O-β-D-葡萄糖的含量,进一步完善了黄芪及其制剂的质量评价工作.方法:用Nova-parkR C183.9×150mm4μm色谱柱;乙腈-水(20:80)为流动相;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280nm.结果:高效液相法能更好分离和检测复方黄芪注射剂中的有效成份.芒柄花苷和9,10-二甲氧基紫檀烷苷分别在0.3~4.2μg和0.4~4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分别0.9998和0.9995,平均回收率为分别为100.2%和100.5%,RSD分别为1.51%和1.22%.结论:该方法准确可靠,简便快捷,可以有效的控制复方黄芪注射剂的质量.
中华中医药学刊杂志相关文献
  • 代谢综合征证治探讨

    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是以胰岛素抵抗为中心的一组症候群的总和,是心血管病的多种代谢危险因素在个体内集结的状态.这些异常包括:糖尿病或糖调节受损(IFG及/或IGT)、高血压、血脂紊乱(高TG血症及/或低HDL-c血症),全身或腹部肥胖、高胰岛素血症伴胰岛素抵抗、微量白蛋白尿、高尿酸血症及高纤溶酶原活化抑制因子-1(PAI-1)等.大多为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脑及周围血管病的发病危险因素,故MS患者是心血管病的高危人群.MS的核心问题是心脑血管病变.流行病学资料表明,有MS的人群发生心脏病和卒中的危险是无MS人群的3倍,心血管死亡率接近无MS人群的6倍,发展为2型糖尿病的机率是无MS人群的4倍.加拿大魁北克省心血管研究显示,中年男性MS患者的心脏病危险在5年中增加了20倍.所以MS的防治已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

    作者:郎宁;刘贵阳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当归四逆汤之临床体会

    当归四逆汤出自<伤寒论>,是治疗寒伤厥阴,血脉凝滞的名方.现结合临床验案2则,谈谈临床运用当归四逆汤的体会.

    作者:嵇克刚;高桂新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张仲景治疗黄疸的思路探讨

    张仲景在黄疸的治疗上给后人留下了丰富的经验.对张仲景治疗黄疸的思路进行了探讨,认为张氏治疗黄疸的思路有:邪气入侵、邪无出路,利小便以祛邪,清下郁热以祛邪,活血化瘀以祛积,疸分为五、分型论治5个方面.

    作者:杨运高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药物的杂质及杂质检查

    药物杂质与药物的质量、安全性、稳定性密切相关.药物的杂质控制对于保证药物的效能,降低药物的不良反应起着很关键的作用.本文综述了药物的杂质来源、杂质对药物安全性的影响以及杂质控制及检查方法.阐明了研究药物的杂质及杂质控制的重要意义.

    作者:许润娟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豆根管食通口服液治疗食管癌临床观察与研究

    目的:观察豆根管食通口服液治疗食管癌的临床疗效及对其免疫功能的影响,并探讨其分子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重点观察了治疗前后患者的一般状况、症状体征、生活质量、细胞因子及血清免疫球蛋白等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前后两组比较,其一般状况、症状体征、生活质量、临床疗效经各评分评定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细胞因子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P<0.05).结论:豆根管食通口服液能明显改善食管癌患者的一般状况和症状体征、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轻患者的临床症状,能明显提高食管癌患者的血清IL-2、IL-12、IFN-γ及IgA、IgG、IgM的水平,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等.

    作者:郑玉玲;王祥麒;张明智;王新杰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健脾祛瘀化痰法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理论探讨

    根据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临床特点及病变部位,结合临床实践体会,提出并论述了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病机特点为本虚标实,脾虚为本,瘀痰阻络为标,本虚可致标实产生,标实又可加重本虚,虚实夹杂,使该病不断发展加重.治疗以健脾益气,祛瘀化痰为主要治法.

    作者:朱晓林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和剂局方》消风散治疗过敏性疾病探要

    <方剂学>教材中的消风散,出自<外科正宗>,已被广泛用于治疗急性荨麻疹、湿疹、神经性皮炎等属于风热或风湿所致的皮肤病.笔者在临床中发现<和剂局方>消风散用于治疗过敏性疾病,疗效颇佳,例举两案说明,今后应从实验研究的角度出发,探讨<和剂局方>消风散治疗过敏性疾病的机理.

    作者:陈西平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清肝解毒片抗慢乙肝肝损伤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清肝解毒片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30例口服清肝解毒片,对照组30例口服益肝灵,治疗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论:清肝解毒片对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尤其对主要症状及体征如纳呆、乏力、腹胀、恶心呕吐、二目干涩、黄疸等改善尤为显著;在降低ALT、AST、TBIL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

    作者:黄丹青;史红波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小柴胡汤加味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的有效方法.方法:将75例患者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37例采用小柴胡汤加味治疗,对照组35例给予西医VitC、VitBco治疗,疗程均为3周.结果:2组间显效率、有效率比较均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小柴胡汤加味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疗效较好.

    作者:韦立莲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慢性束缚应激大鼠海马BDNF TrkB NT3的变化及逍遥散对其影响

    目的:观察慢性束缚应激时大鼠海马BDNF、TrkB、NT3的变化及逍遥散对其影响.方法:用束缚的方法建立了应激模型,用心脏灌流的方法固定海马,切片后用免疫组织化学结合图像分析的方法观察了海马CA1区BDNF、TrkB、NT3变化情况.结果:发现海马中BDNF和NT3的阳性细胞数和积分光密度下降,TrkB阳性细胞数和积分光密度明显上升.逍遥散能不同程度的抑制海马中BDNF和NT3阳性细胞数和积分光密度的下降以及TrkB阳性细胞数和积分光密度的上升.结论:BDNF、TrkB、NT3在慢性应激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逍遥散可能正是通过它们的变化,作用于HPA轴引起机体免疫功能变化的.

    作者:李伟;陈家旭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汪昂医学学术思想研究

    通过对汪昂<素问灵枢类纂约注>、<本草备要>、<医方集解>及<勿药玄诠>等医学著作的全面研究,从四个方面系统地论述了汪昂的医学学术思想,即主张要全面掌握医学的理法方药,不可有所偏重;强调人体的平衡协调,治病重在补偏救弊;重视探讨病因病机,做到治病求本;提倡未病先防,注意强身健体.汪昂的医学学术思想与主张,对后世医家产生了重要影响.

    作者:田代华;李怀芝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中药对退变椎间盘干预作用的研究进展

    椎间盘退变可能产生颈和腰神经根病、颈脊髓病、特发性后背痛、坐骨神经痛.这些疾病(特别是脊髓型颈椎病)不仅使病人失能,并给家庭、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中医药是临床上非手术干预椎间盘退行性病变疾病的重要手段.近年来,中药对退变椎间盘干预作用的研究较多,现综述如下:

    作者:鲍运平;黄有荣;方璟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论继承发展传统中医学的支点--整体观

    本文论述了传统中医学与基因组学的结合,结合的关键在于坚持中医学的整体观念.论述了中医基础理论与基因组学结合的必要性和可能性;一方面,将中医基础理论推向基因组水平,把基因组分为五脏基因组部分,精气神为基因组的不同功能表现;另一方面,提出了基因组微观经络系统的概念.

    作者:金宏;刘家强;徐家敏;吕志华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病毒性心肌炎小鼠心肌颗粒酶B的表达及清心胶囊的干预作用

    目的:探讨颗粒酶B对病毒性心肌炎(VMC)心肌病变的影响,进一步阐明VMC的发病机理和清心胶囊治疗VMC的作用机制.方法:将62只5~6周龄雄性BALB/c小鼠随机分成3组:正常组10只,模型组和治疗组各26只.于第11天处死小鼠取出心脏观察心肌病变,并以半定量RT-PCR和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心肌颗粒酶B的表达.结果:模型组和治疗组小鼠心肌组织中均检测到颗粒酶B mRNA的表达,且模型组表达明显高于治疗组,两组中颗粒酶B阳性细胞数分别为2.7333±3.1043、0.8000±0.9487个/高倍视野(P<0.01);正常组心肌中未检测到颗粒酶B的表达.结论:心肌浸润细胞中颗粒酶B的表达可能在病毒性心肌炎心肌损伤中起一定作用;清心胶囊对CVB3病毒性心肌炎的治疗机理,还可能与其能够抑制活化的CTL和NK细胞中颗粒酶B的表达,减轻炎症反应的损伤作用有关.

    作者:程志清;叶春华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追活丸治疗颈椎病222例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追活丸治疗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诊断的421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22例,对照组199例;治疗组采用中药追活丸治疗,对照组采用中成药颈复康颗粒治疗,疗程均为4周.结果:治疗组治愈率为55.8%,总有效率为97.3%;对照组治愈率为31.5%,总有效率为75.7%.经x2分析,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治疗后患者颈部功能改善,VAS积分治疗组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1).

    作者:程焱华;吴金安;姜楚涛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五运六气与分子生物学结合的探讨

    五运六气学说是中国古代对以人为中心的自然界对人的影响的整体性描述,概括了天体、地球运动以及物侠、气象的变化规律,在当代科学技术发达的今天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中医学现代化必须结合分子生物学以及当代发达的生命科学技术、环境科学等进行新的探讨,赋予五运六气学说新的科学意义.

    作者:吕海婴;刘家强;李丽杰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刘燕池教授对丹溪治疗思想的发挥

    刘燕池教授长期从事中医理论的整理研究工作和临床工作,对金元四家的学术思想及治疗经验有着深入的研究.本文撷取刘燕池教授的临症经验,从注重滋阴、养胃、行气、顺时治疗等方面探讨了刘燕池教授对朱丹溪治疗思想的发挥.

    作者:张保春;刘燕池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地骨皮中不同组分对四氧嘧啶糖尿病小鼠的降血糖作用

    目的:考察地骨皮水提物和地骨皮中不同组分对四氧嘧啶糖尿病小鼠的降血糖作用.方法:将地骨皮药材以不同方法提取,经过离子交换树脂得到不同组分,以四氧嘧啶糖尿病小鼠模型,连续7天以80mg·kg-1(4g·kg-1)、160mg·kg-2(8g·kg-1)两个剂量浓度灌胃,以GOD法测血糖.结果:地骨皮水提物和酸性组分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P<0.01).结论:地骨皮的酸性组分是降血糖的有效组分.

    作者:李康;毕开顺;司保国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针灸上病下取治疗急性期肩周炎临床观察

    目的:寻找治疗急性期肩周炎的佳治疗方法.方法:针灸上病下取,治疗组在肩部病变处采用针刺,用梅花针重叩出血,局部拔火罐,再取膝以下穴位强刺激的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疗法.结果:治疗1疗程后,治疗组有效率98%,对照组有效率62%,两组痊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急性期肩周炎采用上病下取法疗效显著,治愈率高.

    作者:任晓明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清尿饮治疗老年糖尿病肾病尿路感染56例分析

    目的:观察清尿饮治疗老年糖尿病肾病患者尿路感染的疗效.方法:将符合尿路感染的老年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予清尿饮加减.每日1剂,水煎服.对照组予三金片每日3次,每次3片,疗程2周.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9.28%.结论:清尿饮治疗老年糖尿病患者尿路感染安全有效.

    作者:曹田梅;金庆文;潘力弢;李莉芳 刊期: 2005年第07期

中华中医药学刊杂志

中华中医药学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 ,辽宁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