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当归四逆汤之临床体会

嵇克刚;高桂新

关键词:当归四逆汤, 体会
摘要:当归四逆汤出自<伤寒论>,是治疗寒伤厥阴,血脉凝滞的名方.现结合临床验案2则,谈谈临床运用当归四逆汤的体会.
中华中医药学刊杂志相关文献
  • 病毒性心肌炎小鼠心肌颗粒酶B的表达及清心胶囊的干预作用

    目的:探讨颗粒酶B对病毒性心肌炎(VMC)心肌病变的影响,进一步阐明VMC的发病机理和清心胶囊治疗VMC的作用机制.方法:将62只5~6周龄雄性BALB/c小鼠随机分成3组:正常组10只,模型组和治疗组各26只.于第11天处死小鼠取出心脏观察心肌病变,并以半定量RT-PCR和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心肌颗粒酶B的表达.结果:模型组和治疗组小鼠心肌组织中均检测到颗粒酶B mRNA的表达,且模型组表达明显高于治疗组,两组中颗粒酶B阳性细胞数分别为2.7333±3.1043、0.8000±0.9487个/高倍视野(P<0.01);正常组心肌中未检测到颗粒酶B的表达.结论:心肌浸润细胞中颗粒酶B的表达可能在病毒性心肌炎心肌损伤中起一定作用;清心胶囊对CVB3病毒性心肌炎的治疗机理,还可能与其能够抑制活化的CTL和NK细胞中颗粒酶B的表达,减轻炎症反应的损伤作用有关.

    作者:程志清;叶春华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连建伟对郁证脉因证治及方药运用述要

    通过总结连建伟名老中医的临证经验,从脉证入手分析郁证的病因病机,并从其大量医案中整理出郁证治法及主要方药运用经验.

    作者:朱慧萍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1816例眩晕辨证分型探讨

    为了从中医临床角度分析眩晕的病机及辨证分型规律,我们选取大连市中医医院近5年1816例眩晕病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眩晕常见的证型依次为肝阳上亢(阴虚阳亢)、肝肾阴虚,风痰阻络、痰浊中阻(上蒙)、气血(阴)亏虚、肾精不足、瘀血为患.其病机多为气、血、阴虚及血瘀.病变脏腑多责之于肝、脾、肾.

    作者:白长川;吴美兰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全息论与中药鉴定

    基于对全息论的理解,用一架普通的显微镜和简单的植物解剖工具,对常见的百余种植物中药易混品进行鉴定尝试,发现如果把全息论中的全息形态原理引入到植物中药的鉴定中来,竟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在某种意义上能达到某些高科技手段几乎同样的目的.

    作者:富同义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艾灸至阴穴矫正胎位之临床及实验研究概况

    总结近30年来艾灸至阴穴矫正胎位不正的临床治疗方法、时间、疗程、疗效以及其判定标准,阐述了矫胎的实验研究机理并结合其发展优势作一评述和探讨,旨在为艾灸至阴穴矫正胎位之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作者:郭子衣;敖有光;刁灿阳;荣海波;杨运宽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防己类药材的基源名称及功用辨析

    防己自古就有汉防己与木防己之分.但传统应用,忽视了其植物种的区别,造成药物名称比较混乱,功效应用难以准确区分.本文从植物基源、药物名称及功效应用等方面对防己类药材作以辨析,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

    作者:王社利;安秀群;丁翔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试论《肘后备急方》在医药学上的贡献

    详细论述了我国东晋著名医药学家葛洪所撰<肘后备急方>在预防医学、流行病学、内科急症、外科急症、骨科、针灸、推拿、药学、中医美容、食疗及男性学科上的贡献.

    作者:梅全喜;吴惠妃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儿泻停胶囊的质量标准研究

    目的:建立儿泻停胶囊的质量标准.方法:对白术、葛根、木香、广藿香进行薄层色谱鉴别;采用以下色谱条件对葛根进行含量测定: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乙腈-水(20:80)为流动相,进样量:4.0μL,流速:1.0mL·min-1;Hypersil ODS色谱柱(4.6×150mm,5μm);检测波长250nm.理论板数按葛根素峰计算,应不低于6000.结果:薄层鉴别的专属性较好,阴性无干扰;葛根测定方法的线性范围为0.16-1.28μg,r=0.99994;平均回收率为100.2%,RSD=1.93%(n=6).结论:本法简便、准确、灵敏度高、重现性好,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作者:郑国华;徐晶;陶君彦;毕晓黎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中医治疗思路探析

    探讨了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中医有效治法,提出中医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要点:第一,积极控制抗感染;其次,加强活血化瘀中药的运用;第三,注重调理脾胃.

    作者:张昱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久泻宁的药效学实验研究

    目的:观察久泻宁颗粒对大鼠溃疡性结肠炎模型的影响,为临床用药的有效性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异种异体结肠黏膜组织致敏法和三硝基苯磺酸(TNBS)和无水乙醇局部灌肠相结合.将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阳性对照组,久泻宁颗粒高、中、低剂量组.连续给药20天,末次给药后24h,大鼠腹主动脉取血,采用ELISA法测定大鼠细胞因子IL-2、TNF-α以及免疫球蛋白IgG、IgM含量.结果:久泻宁颗粒中、高剂量组可升高IL-2,与UC模型组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1);久泻宁颗粒各剂量组可降低TNF-α,与UC模型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P<0.01).久泻宁中剂量组可显著降低IgG水平,久泻宁中、高剂量组可显著降低IgM水平,与UC模型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久泻宁颗粒对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大鼠有显著的治疗作用.

    作者:阮时宝;吴符火;宫健伟;苑述刚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肾康灵系列治疗儿童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机理探讨

    儿童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中医病理变化表现为本虚标实.本虚即脾肾亏虚,标实即为湿浊、瘀阻,由此导致病情复杂,病程缠绵,治疗棘手.本文着重探讨自制中药方剂肾康灵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机理及其组方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作者:翁端怡;曾章超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当归四逆汤之临床体会

    当归四逆汤出自<伤寒论>,是治疗寒伤厥阴,血脉凝滞的名方.现结合临床验案2则,谈谈临床运用当归四逆汤的体会.

    作者:嵇克刚;高桂新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健脾祛瘀化痰法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理论探讨

    根据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临床特点及病变部位,结合临床实践体会,提出并论述了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病机特点为本虚标实,脾虚为本,瘀痰阻络为标,本虚可致标实产生,标实又可加重本虚,虚实夹杂,使该病不断发展加重.治疗以健脾益气,祛瘀化痰为主要治法.

    作者:朱晓林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五运六气与分子生物学结合的探讨

    五运六气学说是中国古代对以人为中心的自然界对人的影响的整体性描述,概括了天体、地球运动以及物侠、气象的变化规律,在当代科学技术发达的今天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中医学现代化必须结合分子生物学以及当代发达的生命科学技术、环境科学等进行新的探讨,赋予五运六气学说新的科学意义.

    作者:吕海婴;刘家强;李丽杰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活血法临证应用

    瘀血病变可由气滞、气虚、热盛、阴虚、寒凝、阳虚、痰结、湿聚、浊闭等多种机制形成.因此,从临床病症入手,辨瘀求因,从因活血,可分别采取理气活血、补气活血、清热活血、滋阴活血、祛寒搜风活血、温阳通脉活血、化痰活血、渗湿活血、芳香活血等化瘀法.

    作者:鲁万强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中医各家学说》学术流派教学体会

    中医学术流派是<中医各家学说>中重要内容之一,了解并掌握学术流派的传承关系及纵横交融,以及学术流派的深刻内涵和广阔外延,可以拓宽学术视野,开阔思路,培养创新意识与能力,为今后的临床与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作者:李成文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汪昂医学学术思想研究

    通过对汪昂<素问灵枢类纂约注>、<本草备要>、<医方集解>及<勿药玄诠>等医学著作的全面研究,从四个方面系统地论述了汪昂的医学学术思想,即主张要全面掌握医学的理法方药,不可有所偏重;强调人体的平衡协调,治病重在补偏救弊;重视探讨病因病机,做到治病求本;提倡未病先防,注意强身健体.汪昂的医学学术思想与主张,对后世医家产生了重要影响.

    作者:田代华;李怀芝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慢性束缚应激大鼠海马BDNF TrkB NT3的变化及逍遥散对其影响

    目的:观察慢性束缚应激时大鼠海马BDNF、TrkB、NT3的变化及逍遥散对其影响.方法:用束缚的方法建立了应激模型,用心脏灌流的方法固定海马,切片后用免疫组织化学结合图像分析的方法观察了海马CA1区BDNF、TrkB、NT3变化情况.结果:发现海马中BDNF和NT3的阳性细胞数和积分光密度下降,TrkB阳性细胞数和积分光密度明显上升.逍遥散能不同程度的抑制海马中BDNF和NT3阳性细胞数和积分光密度的下降以及TrkB阳性细胞数和积分光密度的上升.结论:BDNF、TrkB、NT3在慢性应激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逍遥散可能正是通过它们的变化,作用于HPA轴引起机体免疫功能变化的.

    作者:李伟;陈家旭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HPLC法测定复方感冒灵片中对乙酰氨基酚的含量

    目的:建立复方感冒灵片中对乙酰氨基酚的高效液相检测法.方法:色谱柱为Hypersil ODS2(5um,4.6mm×200mm),流动相为甲醇-水(35:65),流速为0.8mL/min,检测波长为249nm.结果:对乙酰氨基酚的保留时间为4.448min.在160~400μg/mL浓度范围内,对乙酰氨基酚的浓度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y=0.9998),平均回收率为99.89%,RSD为0.23%.结论: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对乙酰氨基酚的含量,有简便、准确、灵敏度高的优点,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作者:钟颖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牛膝酒牛膝饮片药理作用的比较研究

    目的:比较牛膝、酒牛膝饮片药理作用的区别,探讨炮制原理.方法:通过小鼠耳廓肿胀法、热板邋法、扭体法及地塞米松血瘀模型比较牛膝、酒牛膝饮片抗炎、镇痛及活血化瘀作用.结果:牛膝、酒牛膝饮片均有抗炎作用和镇痛作用,但二者无显著性差异(P>0.05);牛膝、酒牛膝均有显著的活血化瘀作用(P<0.01),酒牛膝作用稍强于牛膝饮片(P>0.05,P<0.01).结论:牛膝酒炙增强活血化瘀作用,而抗炎、镇痛变化不大.

    作者:张振凌;黄显峰;石延帮;王智明 刊期: 2005年第07期

中华中医药学刊杂志

中华中医药学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 ,辽宁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