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汪昂医学学术思想研究

田代华;李怀芝

关键词:汪昂, 医学, 理法方药, 平衡协调, 病因病机
摘要:通过对汪昂<素问灵枢类纂约注>、<本草备要>、<医方集解>及<勿药玄诠>等医学著作的全面研究,从四个方面系统地论述了汪昂的医学学术思想,即主张要全面掌握医学的理法方药,不可有所偏重;强调人体的平衡协调,治病重在补偏救弊;重视探讨病因病机,做到治病求本;提倡未病先防,注意强身健体.汪昂的医学学术思想与主张,对后世医家产生了重要影响.
中华中医药学刊杂志相关文献
  • 论继承发展传统中医学的支点--整体观

    本文论述了传统中医学与基因组学的结合,结合的关键在于坚持中医学的整体观念.论述了中医基础理论与基因组学结合的必要性和可能性;一方面,将中医基础理论推向基因组水平,把基因组分为五脏基因组部分,精气神为基因组的不同功能表现;另一方面,提出了基因组微观经络系统的概念.

    作者:金宏;刘家强;徐家敏;吕志华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针灸上病下取治疗急性期肩周炎临床观察

    目的:寻找治疗急性期肩周炎的佳治疗方法.方法:针灸上病下取,治疗组在肩部病变处采用针刺,用梅花针重叩出血,局部拔火罐,再取膝以下穴位强刺激的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疗法.结果:治疗1疗程后,治疗组有效率98%,对照组有效率62%,两组痊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急性期肩周炎采用上病下取法疗效显著,治愈率高.

    作者:任晓明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慢性束缚应激大鼠海马BDNF TrkB NT3的变化及逍遥散对其影响

    目的:观察慢性束缚应激时大鼠海马BDNF、TrkB、NT3的变化及逍遥散对其影响.方法:用束缚的方法建立了应激模型,用心脏灌流的方法固定海马,切片后用免疫组织化学结合图像分析的方法观察了海马CA1区BDNF、TrkB、NT3变化情况.结果:发现海马中BDNF和NT3的阳性细胞数和积分光密度下降,TrkB阳性细胞数和积分光密度明显上升.逍遥散能不同程度的抑制海马中BDNF和NT3阳性细胞数和积分光密度的下降以及TrkB阳性细胞数和积分光密度的上升.结论:BDNF、TrkB、NT3在慢性应激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逍遥散可能正是通过它们的变化,作用于HPA轴引起机体免疫功能变化的.

    作者:李伟;陈家旭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中医内科内分泌重点学科理论体系的渊薮和建设思路

    如何建设中医学科一直都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中医界关注的热点,建设质量直接关系到该学科乃至整个现代中医学术的发展前景.为此,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在全国设立了各重点学科以示范和带动.目前,中国中医研究院广安门医院内分泌科是中医内科内分泌领域的国家重点学科.学科的发展过程也是学科建设的过程,然而,专门探讨中医内分泌学科理论体系发展和建设思路的专题文章却不多.本文通过文献研究,结合学科现状,对其进行了探讨.

    作者:闫秀峰;倪青;林兰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中药对退变椎间盘干预作用的研究进展

    椎间盘退变可能产生颈和腰神经根病、颈脊髓病、特发性后背痛、坐骨神经痛.这些疾病(特别是脊髓型颈椎病)不仅使病人失能,并给家庭、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中医药是临床上非手术干预椎间盘退行性病变疾病的重要手段.近年来,中药对退变椎间盘干预作用的研究较多,现综述如下:

    作者:鲍运平;黄有荣;方璟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中医教育特色研究

    在普遍的教育规律之下,某一门类或学科的教育教学有其特殊的规律性.为了认清中医药教育规律,促进中医药教育的发展,必须研究中医教育特色,使中医教育走进自己的发展轨道.中医教育的特色主要是:几千年来内化的固有的思维模式,继承中医特色的教育传统的连续性、更新性,中医学术体系中文化的渗透、学科的融合,关注能力、重视实践教育的人才思想,经典教育是莘莘学子登堂入室的捷径,师传承授是成功的传统教育模式.

    作者:刘桂荣;米鹂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胃炎康加维酶素对胃癌前病变胃黏膜癌基因蛋白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胃炎康加维酶素对胃癌前病变胃黏膜癌基因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免疫组化法检测治疗前后胃黏膜Ha-ras、EGFR、c-erbB2的表达.结果:治疗后胃黏膜癌基因蛋白的表达明显下调,其中胃炎康加维酶素治疗组的效果明显好于单纯维酶素组(对照组),无论是阳性表达率,还是表达强度(光密度积分)都优于对照组.结论:胃炎康加维酶素可能是通过抑制胃黏膜癌基因蛋白的异常表达而发挥治疗胃癌前病变的作用.

    作者:陈欣童;蒋红玉;陈李华;李小球;匡忠生;谢宇辉;方永奇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针刺治疗抽动--秽语综合征疗效观察

    抽动-秽语综合征(TS),是以面部、四肢躯干部肌肉不自主抽动,伴喉咙部异常发音及猥秽语言为特征的综合证候群.笔者利用针刺方法配合头皮针,治疗此病65例,临床上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另53例单纯采用一般针刺手法,疗程相同,作为对照组进行观察,先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杨白燕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温阳通络法针刺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探讨

    本文通过对慢性支气管炎病因病机的探讨,制定了温阳通络法为慢性支气管炎的治疗法则,并自拟温阳通络止嗽方针刺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取得较为满意的临床疗效.

    作者:万文蓉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甘肃中药资源现状及其产业发展思路

    对甘肃中药资源现状进行了论述,并在此基础上对甘肃中药资源的开发利用及其产业发展提出了粗略见解.

    作者:陈成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刘燕池教授对丹溪治疗思想的发挥

    刘燕池教授长期从事中医理论的整理研究工作和临床工作,对金元四家的学术思想及治疗经验有着深入的研究.本文撷取刘燕池教授的临症经验,从注重滋阴、养胃、行气、顺时治疗等方面探讨了刘燕池教授对朱丹溪治疗思想的发挥.

    作者:张保春;刘燕池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1816例眩晕辨证分型探讨

    为了从中医临床角度分析眩晕的病机及辨证分型规律,我们选取大连市中医医院近5年1816例眩晕病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眩晕常见的证型依次为肝阳上亢(阴虚阳亢)、肝肾阴虚,风痰阻络、痰浊中阻(上蒙)、气血(阴)亏虚、肾精不足、瘀血为患.其病机多为气、血、阴虚及血瘀.病变脏腑多责之于肝、脾、肾.

    作者:白长川;吴美兰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320例老年人肾阳虚与性功能改变的调查分析

    近年来国内外对肾阳虚体质与补肾药作用机制的探讨取得了多方面进展,广泛涉及神经内分泌,免疫学和基础代谢等方面.中医认为肾为先天之本,主生长、发育、衰老过程.有人从肾阳虚入手研究衰老发现老年人体能表现与肾阳虚相似,认为人的衰老是生理慢性肾虚,为了进一步探讨肾阳虚与老年人之间的关系,笔者对320名老年人肾阳虚的发生情况进行调查按沈氏肾阳虚患者具有下丘脑-垂体-靶腺轴不同环节、不同程度的功能紊乱的学说,对这些老年人的性功能情况进行了了解,并检测了血清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四碘甲状腺原氨酸(T4),血浆睾丸酮(T),雌二醇(E2)现把调查报道如下.

    作者:施傲听;陈秀珍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逍遥散合西沙必利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逍遥散联合西沙必利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7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6例口服逍遥散加减联合西沙必利,对照组41例口服西沙必利进行疗效对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30%,对照组为82.93%,两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近、远期临床疗效及症状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结论:逍遥散联合西沙必利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较单一促动力药优越.

    作者:饶梅冰;凌方明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小柴胡汤加味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的有效方法.方法:将75例患者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37例采用小柴胡汤加味治疗,对照组35例给予西医VitC、VitBco治疗,疗程均为3周.结果:2组间显效率、有效率比较均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小柴胡汤加味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疗效较好.

    作者:韦立莲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乙肝解毒胶囊的工艺研究

    目的:通过对样品有效成分的含量测定确定乙肝解毒胶囊的制作工艺.方法:对本方主要成分叶下珠的水溶性成分和酯溶性成分分步提取,分别用分光光度法和高效液相法测定叶下珠的水溶性成分鞣料云实精和酯溶性成分槲皮素的含量.结果:用分步提取法叶下珠的水溶性和酯溶性成分得率均较为理想,样品中其水溶性成分和酯溶性成分含量均能达到要求.结论:乙肝解毒胶囊中主药叶下珠的有效成分用分种步提取法既保留了其水溶性成分又保留了其酯溶性成分,工艺合理.

    作者:张尚斌;宋华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免疫性肝损伤小鼠Th1/Th2细胞的变化

    目的:探讨Th1/Th2细胞在免疫性肝损伤小鼠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尾静脉注射卡介苗(BCG)和脂多糖(LPS)建立免疫性肝损伤小鼠模型,分离小鼠淋巴细胞,经佛波醇乙酯(PMA)、离子霉素、莫能菌素刺激培养6小时后,收获细胞,利用细胞内细胞因子染色流式细胞术检测Th2/Th2比例;另外经刀豆蛋白A(ConA)刺激培养72h后,收集培养上清,ELISA法检测IL-2、IFN-γ、IL-4、IL-10的水平,同时观察地塞米松对Th1/Th2细胞的影响.结果:在模型组,随着时间的延长,小鼠外周血PBMC中Th1型细胞因子IL-2、IFN-γ水平逐渐升高,Th2型细胞因子IL-4、IL-10水平逐渐降低,Th1细胞的百分率逐渐升高,Th2细胞的百分率逐渐降低,Th1/Th2的比值逐渐增大,与肝组织损害程度呈现正相关.地塞米松能够抑制Th1型细胞因子的分泌,降低Th1细胞的百分率,恢复Th1/Th2的比例,对肝组织损害具有保护和改善作用(P<0.05).结论:Th1/Th2细胞失衡是造成小鼠免疫性肝损伤的原因之一,Th1应答占主导地位.

    作者:黄育华;晏雪生;彭亚琴;明安萍;盛国光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儿泻停胶囊的质量标准研究

    目的:建立儿泻停胶囊的质量标准.方法:对白术、葛根、木香、广藿香进行薄层色谱鉴别;采用以下色谱条件对葛根进行含量测定: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乙腈-水(20:80)为流动相,进样量:4.0μL,流速:1.0mL·min-1;Hypersil ODS色谱柱(4.6×150mm,5μm);检测波长250nm.理论板数按葛根素峰计算,应不低于6000.结果:薄层鉴别的专属性较好,阴性无干扰;葛根测定方法的线性范围为0.16-1.28μg,r=0.99994;平均回收率为100.2%,RSD=1.93%(n=6).结论:本法简便、准确、灵敏度高、重现性好,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作者:郑国华;徐晶;陶君彦;毕晓黎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汪昂医学学术思想研究

    通过对汪昂<素问灵枢类纂约注>、<本草备要>、<医方集解>及<勿药玄诠>等医学著作的全面研究,从四个方面系统地论述了汪昂的医学学术思想,即主张要全面掌握医学的理法方药,不可有所偏重;强调人体的平衡协调,治病重在补偏救弊;重视探讨病因病机,做到治病求本;提倡未病先防,注意强身健体.汪昂的医学学术思想与主张,对后世医家产生了重要影响.

    作者:田代华;李怀芝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HPLC法测定复方黄芪注射剂中两种黄酮苷的含量

    目的:用高效液相色谱测定复方黄芪注射剂中芒柄花苷和9,10-二甲氧基紫檀烷-3-O-β-D-葡萄糖的含量,进一步完善了黄芪及其制剂的质量评价工作.方法:用Nova-parkR C183.9×150mm4μm色谱柱;乙腈-水(20:80)为流动相;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280nm.结果:高效液相法能更好分离和检测复方黄芪注射剂中的有效成份.芒柄花苷和9,10-二甲氧基紫檀烷苷分别在0.3~4.2μg和0.4~4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分别0.9998和0.9995,平均回收率为分别为100.2%和100.5%,RSD分别为1.51%和1.22%.结论:该方法准确可靠,简便快捷,可以有效的控制复方黄芪注射剂的质量.

    作者:关延彬;李永吉;李秋红 刊期: 2005年第07期

中华中医药学刊杂志

中华中医药学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 ,辽宁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