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刚;陈军
手部的皮肤缺损在临床上很常见,由于手部结构精细复杂,且皮肤很薄,修复时有一定难度.1979年Foucher报道了以第一掌动脉为蒂的示指背侧岛状皮瓣移位修复拇指虎口皮肤缺损,1990年路来金等人报道了以掌背动脉为蒂的手背逆行岛状皮瓣的临床应用,用于修复手掌的小面积皮肤缺损[1].我院自1995年以来应用以掌背动脉为蒂的岛状皮瓣修复各种手部皮肤缺损22例,获得成功.
作者:贾雪峰;徐煜 刊期: 2002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重型颅脑损伤(Severe Head Injury,SHI)病人规范化治疗的有效策略,以降低病人死亡率.方法1999 9~2001.10运用我院现有的医疗技术和设备,对86例重型颅脑损伤病人进行了院前急救、急诊室复苏、早期手术及专科监护室加强治疗等规范化治疗.结果全组8686例病人中66例行手术治疗,全组死亡22例,死亡率为25 6%.结论重视院前急救、加强急诊室抢救、及时CT检查、早期手术及术后专科监护室加强治疗可提高重型颅脑损伤病人救治成功率.
作者:徐垠;陈彦飞;李亚民;李常伟;陈洪福 刊期: 2002年第01期
自1997.9~2000.3期间,我中心对19例帕金森病患者进行了伽玛刀治疗,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男14例,女5例;年龄:45~70岁,平均66.7岁;病程2~11年,平均5.5年,全部病人均为经内科正规用药治疗,疗效已消失或明显减退,以及不能耐受药物副作用者.
作者:厉民;黄润生;金晓;郑新法;黄素文 刊期: 2002年第01期
实施整体化护理,不仅是护理工作方法的变化,也是临床护理工作的一大改进.我们开展整体护理两年来,在护理质量、安全医疗、服务态度等方面都有了较大的提高.特将我们的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高曼莉;李萍 刊期: 2002年第01期
头面部Ⅱ度烧伤,为特殊部位烧伤,一般采用暴露疗法,让创面自然结痂,达到痂下创面修复的目的.自2000.4~2001.3,我们采用冷疗结合人工细胞愈合膜治疗头面部Ⅱ度烧伤45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何钟 刊期: 2002年第01期
带锁髓内钉治疗胫腓骨骨折是一种手术过程简单,但手术器械复杂的手术,通过对28例胫腓骨骨折手术配合的体会,认为术前对骨折情况的了解及对器械充分的熟悉是完成手术的关键.
作者:张琼;过湘钗 刊期: 2002年第01期
脑血管意外由于其发病率、致残率高,已成为人类三大死亡原因之一.有资料表明,脑卒中后恢复速率在发病后3个月特别是初4周内恢复快[1],而国外的脑血管病早期康复几乎与药物治疗同时开始,即发病后第一天就开始康复治疗[2].我们采取早期康复治疗急性脑卒中,并观察其在偏瘫肢体功能恢复中的作用,现报告如下.
作者:林琳;徐英美;朱琳 刊期: 2002年第01期
我院自1994.1~2001.3,共收治颈髓损伤207例,其中合并有脑挫伤、胸腹腔脏器损伤或骨盆骨折等按AIS-LSS评分[1]属于严重复合伤病例60例.207例中漏诊10例,其中9例合并严重复合伤.因此如何避免严重复合伤中颈髓损伤的漏诊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作者:陈天亮 刊期: 2002年第01期
眼球穿通伤是眼科急症之一,在基层医院中经常遇见.其中以角膜穿通伤为多见.如果救治不及时或处理不恰当,常可造成严重后果,甚至失明.所以伤后首次处理十分重要.现就我院1990.1~2000.12收治角膜及角巩膜穿通伤144例报告如下.
作者:雷文忠 刊期: 2002年第01期
我院自1985.5~2001.2采用人工椎体置换植骨术治疗脊椎良恶性肿瘤24例,术后配合功能训练及康复护理,取得了满意疗效.
作者:蔡晓风 刊期: 2002年第01期
自1996.9~2001.9,我科共收治60岁以上非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病人48例,其中治愈30例,好转9例,死亡9例.本文报告有关的临床资料,并着重探讨老年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特点及诊治体会.
作者:邵林华;郑龙;俞建华;程振宇 刊期: 2002年第01期
胸腹联合伤病情重,诊断不易明确,处理稍有不慎,即造成病人死亡,或带来严重后遗症,死亡率较高.我院从1998.3~2001.3,共收治胸腹联合伤30例,死亡3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眭康;吴慧潮 刊期: 2002年第01期
下颌骨是颌面部体积大、位置突出的骨骼,外伤性骨折发生率居颌面部诸骨骨折的首位,近年来非加压的单层骨皮质固定的微型钛板复位固定下颌骨骨折技术已应用于口腔颌面外科临床.现将我科27例应用钛板固定治疗下颌骨骨折的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李晓刚;陈军 刊期: 2002年第01期
本院至今共收治阳萎门诊病人80例,其中心理性阳萎60例(已除外血管性、神经性、内分泌性因素).用勃乐斯阴茎海绵体注射获得满意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俞建军;金建飞 刊期: 2002年第01期
临床上可以见到许多颅脑外伤病人,经手术或抢救后长期昏迷卧床.此类患者往往咳嗽反射减弱或消失,无力咳出痰液,分泌物滞留于呼吸道,导致两肺背侧的坠积性肺炎.还有部分严重颅底骨折伴脑挫伤昏迷的患者颅内压增高,频繁呕吐,其呕吐物为鲜血和脑脊液,易误吸入气管,尤其对酗酒后颅脑损伤患者,常有误吸呕吐物的危险.
作者:任力;张臻;贾丕丰 刊期: 2002年第01期
我院自1990年以来急诊收治儿童足跟部自行车轮挤压伤103例,其中90例经半年随访,疗效满意,现结合诊治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蓝凌友;陈朝晖;洪溪屏 刊期: 2002年第01期
我科1999.1~2000.12共收治38例气管切开患者,现将临床资料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王青美 刊期: 2002年第01期
本文收集了1996~2000年在杭州管区内铁路上发生的交通事故伤82例进行分析,试图找出其特点并总结急救体会.
作者:王祖炯;傅伟明 刊期: 2002年第01期
目的监测患侧脑动静脉氧差(cerebral arteiovenous oxygen differenee,AVDO2),探讨其与外伤后延迟性脑梗死(DC1的相关性. 方法随机选择Glasgow昏迷评分(GCS)≤8分的脑外伤患者68例分别于入院时或手术前后,3小时、6小时、12小时采集颈动静脉血标本,测定其AVDO2,同时监测颅内压(intracerebral pressure,ICP)及MR、CT检查. 结果以AVDO2=6VOL%为分界,≤6VOL%为A组,>6VOL%为B组.ICP的变化与AVDO2呈负相关,外伤后延迟性脑梗死发生A组为27/37例,发生率72.97%,B组为10/27例,发生率37.04%MR在影像学上较CT早发现脑梗死.结论AVDO2监测对预测外伤后脑梗死极有临床价值.
作者:陈杰;单国进;李汝芳 刊期: 2002年第01期
肩锁关节脱位是肩部常见的一种损伤,治疗方法众多,但疗效不理想[1-3].我院自1998.4~2001.5,共收治了肩锁关节全脱位26例,采用了喙突移位术治疗,疗效满意.
作者:曹扬;倪东亮;姜丹生 刊期: 2002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