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俊
肝上下腔静脉合并肝脏损伤多由腹部贯通伤或钝性损伤引起,因出血凶猛,手术暴露困难,死亡率极高,达60%~80%[1,2],以医源性损伤多见[3].本院2000年1月至2001年10月,收治2例肝上下腔静脉合并肝脏损伤的病人,就其救治体会探讨如下.
作者:郑敏;汤君东;林巍;徐鲁白;许家镕 刊期: 2002年第03期
本院于1996年1月至2000年12月,行气管内插管全麻共3582例,其中出现并发症6例,占同期全麻总数的0.17%.现分析如下.临床资料本组共6例,其中男4例,女2例;年龄44~70岁.手术种类:胃切除术3例,肾切除术1例,脾切除术1例,胆囊切除肠松解术1例.麻醉方法:单纯气管插管全麻(GA)4例,气管内插管全麻+硬膜外阻滞(GA+TEA)2例.
作者:潘学文;朱卫东;周俊;沈炜玲 刊期: 2002年第03期
腰椎间盘突出是一种常见病,是引起腰腿痛的主要原因之一.临床上一般采用手术切除或保守治疗.研究显示,退变的椎间盘和突出的髓核主要成分是胶原,胶原蛋白酶溶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也是一项可取的手段.学界对这一项微创倾注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胶原酶注入腰椎间盘突出物周围,以溶解腰椎间盘突出物.
作者:应璐;徐智仪 刊期: 2002年第03期
前牙外伤发生脱位,在临床上较为常见,尽可能争取即刻无创伤的再植,尽量保留和不损伤牙周膜是治疗关键.笔者自1997年至2000年为20例前牙外伤脱位患者进行了即刻再植术,获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本组20例(33颗牙),男性14例,女性6例;年龄6~46岁,平均26岁.
作者:方成;何晓松;余雄志 刊期: 2002年第03期
本院自1995年至今共收治外伤性硬膜下积液58例,均经CT确诊,采用前囱穿刺置管外引流和钻颅置管外引流等治疗,效果满意,现总结如下.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本组男45例,女13例;年龄6个月至76岁;病程2小时至1年2个月.受伤原因:车祸15例,摔伤19例,坠落(包括坠床)16例,打击伤8例.其中属急性型者19例,亚急性型29例,慢性型10例.
作者:张士勇;张雪芹;苗红星 刊期: 2002年第03期
患者女性,11岁.因被汽车撞击右小腿前方而倒地,致右大小腿肿、痛、畸形、功能障碍1小时而入院.入院查体:右膝部屈曲成角畸形,于皮下可扪及骨折端,右小腿下段肿胀,压痛明显,可扪及骨折端且成角畸形,右膝踝关节功能障碍,平卧时右下肢缩短3cm.X片提示:右股骨远端骨骺分离骨折,且远端向后重叠移位,右胫腓骨下段粉碎性骨折.
作者:凌小富;李建忠 刊期: 2002年第03期
各种外伤造成的指、掌骨骨折,因其骨髓腔狭窄、外层软组织薄弱,同时往往合并有邻近关节的破坏,为手术固定骨折造成困难.临床上多采用髓内针固定或穿针外固定术予以固定骨折.但髓内针法固定往往造成骨折的离心外移,同时固定也不牢固,无法防止短缩与旋转移位[1,2].
作者:黄应勋;赵巍;倪东亮;陈中 刊期: 2002年第03期
下肢移位再植报告较少见.至2000年查到国内文献报道有11例[1-9].这种同体断肢移位再植术,为我国首创[4].本院于1993年2月,为一例双下肢离断伤的患者作了下肢移位再植获得成功.现结合文献资料,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文献资料及本例共11例患者一般资料及治疗结果见表1.
作者:陈建生 刊期: 2002年第03期
重度颅脑外伤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是危及生命的严重并发症.一旦发展成ARDS,死亡率高达35%~85%[1].因此,分析ARDS的相关因素,对判断伤情发展趋势、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降低重度颅脑外伤并发ARDS的发生率和死亡率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牟朝晖;叶湛 刊期: 2002年第03期
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致颅内出血是婴儿期常见的危重症,具有起病急、进展快、致残率和病死率高等特征.本院1999年1月至2001年6月,开展了锥颅钻孔闭式引流术治疗该症患儿,疗效显著.现总结如下.
作者:邹林菊 刊期: 2002年第03期
引流术是目前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CSDH)的首选方法,其方法简单,损伤小,治愈率高[1].但仍可发生一些严重并发症,如张力性气颅,其发病率虽低,但为手术引起死亡的重要原因[2],并可诱发再出血及颅内感染.本院从1995年1月至2000年12月对280例CSDH行钻孔引流术,出现13例张力性气颅.结合文献,提出钻孔引流术治疗CSDH并发张力性气颅的防治体会如下.
作者:吴钢群;陈杰;单国进;章威 刊期: 2002年第03期
自1988年至2000年,本院收治了因桡骨远端骨折而引起的晚期正中神经卡压和指伸肌腱断裂16例.为总结经验,探讨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本组共16例,男7例,女9例;年龄38~65岁,平均50岁.正中神经卡压8例,拇长伸肌腱断裂5例,拇食指伸肌腱同时断裂1例,中环小指伸肌腱断裂2裂.发病时间为骨折后2个月至9年.本组特点为既往均有桡骨远端骨折病史,且行手法整复治疗.
作者:林显方;应有荣 刊期: 2002年第03期
近几年来,随着CT、MR等检查手段的普及,脑弥漫性轴索损伤(DAI)的诊断逐步提高,但病死率、致残率仍较高.笔者自1996年1月至2001年12月间收治58例DAI,现将诊治结果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男42例,女16例;年龄4~72岁,平均42.6岁.受伤原因:车祸伤40例,坠落伤9例,钝器打击伤4例,跌伤3例,原因不明2例.
作者:陈开国;邬锡真;任国辉;张海 刊期: 2002年第03期
创伤性休克病人是常见的外科急诊.其特点是病情重,并发症多,死亡率高[1].本文对80例外伤性休克病人输液穿刺部位,液体的选择以及输液速度的调节进行探讨,并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80例病人中,男58例,女22例;损伤类型:四肢多发性骨折41例,腹部闭合性损伤16例,骨盆骨折10例,四肢血管伤6例,头皮撕脱伤5例,严重烧伤2例;休克程度:中度休克50例,重度休克30例.
作者:王玲 刊期: 2002年第03期
闭合性喉外伤是耳鼻喉科常见的危急重症之一,具有病情隐蔽、易延误处理等特点[1].笔者从1990年1月至2001年6月共收治闭合性喉外伤23例,取得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资料与方法1.临床资料:23例患者中,男性19例,女性4例;年龄在13~67岁,平均35.2岁.其中摩托车伤9例,方向盘伤4例,扼伤4例,铁器弹伤3例,拳击伤2例,自行跌伤1例;外伤至就诊时间:24小时内13例,5天内9例,5天以上1例;按Schaefer分类Ⅰ度11例,Ⅱ度7例,Ⅲ度3例,Ⅳ度2例[2].
作者:叶国辉 刊期: 2002年第03期
多发性创伤指同一致伤因子引起的二个或二个以上脏器、解剖部位的损伤,且至少有一处是危及生命的.其病情复杂、病死率高,大部分需紧急手术处理.因而恰当的麻醉处理是多发伤成功救治中的重要环节.本文总结近6个月本院急诊科收治的38例严重多发伤病人作一期手术治疗经过,现报告如下.
作者:傅会;张茂 刊期: 2002年第03期
患者,男,22岁.因斗殴致右颈部刀割伤大量出血伴昏迷15分钟入院.查体:无脉博,呼吸微弱,心率160次/分,血压为零,面色苍白,四肢湿冷.右颈部伤口见血凝块填塞,少量渗血.立即送手术室,建立两路静脉通道,快速输液.伤口位于右锁骨上一横指处,大致与锁骨平行,前端从正中线开始,后端达右斜方肌,深达第6颈椎椎体右外侧缘,皮肤裂口长约16cm,边缘整齐.
作者:范春祥;黄同义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创伤性膀胱破裂的诊治方法.方法结合文献对本院自1992~2001年期间的20例创伤性膀胱破裂进行了分析.其中膀胱测漏试验阳性6例,膀胱逆行造影确诊11例,腹腔穿刺阳性5例,6例复合伤病人行CT扫描发现膀胱破裂,剖腹探查确诊2例.所有病人行膀胱修补术.结果19例术后排尿功能正常,1例术后出现尿潴留.结论CT诊断创伤性膀胱破裂优于膀胱逆行造影.膀胱修补仍是治疗膀胱破裂的主要方法,腹膜外型膀胱破裂行非手术的保守治疗需慎重.
作者:张磊;陈志勇;竺海波;陈映鹤;何有华 刊期: 2002年第03期
Mirizzi综合征临床少见,文献多为散在病例报告.近10年来本院收治9例,均经手术证实.现结合文献报道,对其诊断和治疗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病例,男性2例,女性7例.年龄32~74岁,平均53岁.病程1~8年.临床特征均有胆绞痛及恶心呕吐等胃肠道症状,并有反复发作的急性胆管炎史,其中4例有黄疸,2例有寒战、发热.
作者:蔡珂;孙蔚;郭义豪 刊期: 2002年第03期
软产道是由子宫下段、子宫颈、阴道、盆底及会阴等软组织组成的弯曲管道.妊娠分娩后,妇女的软产道会出现一系列的变化,大多在产后42天复旧,若复旧不佳,会出现各种各样的不适,如宫颈糜烂引起的白带增多、异味,盆底支持组织松驰引起的尿失禁、大便失禁等,严重影响妇女的心身健康.本文就不同分娩方式对软产道的影响作一临床研究,报告如下.
作者:宋莹;郑丽红 刊期: 2002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