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星
高辉远教授从医60余年,精通医理,勤于实践,学验俱丰,变通古方,创拟新方.介绍高辉远新方四则:新定火郁汤治发热、高氏751糖浆止咳嗽、双紫补肺定虚喘及新加三才封髓汤疗孤惑.
作者:王发渭 刊期: 2003年第01期
指出,重型肝炎以疫毒炽盛、瘀热蕴结为病理基础,清热凉血,活血化瘀的凉血化瘀法为基本治法.认为重型肝炎的作用机理有三:其一,清热凉血,清除病因,顿挫病势;其二,活血化瘀,改善血行,减轻病损;其三,益阴护津,扶正祛邪,调整机能.关键在于:有去除病邪、清除病理产物、减轻组织的病理损伤调整机体机能,扭转病势发展的不良态势.
作者:曾莉;陈卫平;王陆军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观察以终未脱氧核糖核酸转移酶介导的原位缺口末端标记(ter分钟al deoxynucleotidvl transferasemediatedDUTP nick end labeling,TUNEL)技术检测新风胶囊对佐剂性关节炎(adiuvant arthritis,AA)大鼠滑膜、胸腺及胃粘膜细胞凋亡的影响,探讨新风胶囊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弗氏完全佐剂造成佐剂性关节炎(AA)大鼠模型,设立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甲氨喋吟(MTX)对照组、雷公藤多甙(Triperygium Wilfordii Polycoride Tablet,TPT)对照组和新风胶囊(Xinfeng Cepsule,XFC)治疗组.记录各组大鼠的关节炎指数及体重变化,应用流式细胞仪(FCM)以TUNEL法测定各组大鼠滑膜、胸腺及胃粘膜细胞凋亡率.结果:与治疗前相比,XFC、TPT及MTX组治疗后大鼠的关节炎指数显著降低(P<0.05~0.01),XFC组治疗后AA大鼠体重显著增加(P<0.05),而TPT及MTX组体重无显著变化(P>0.05);模型组滑膜及胸腺细胞凋亡率显著低于、胃粘膜细胞凋亡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XFC组滑膜及胸腺细胞凋亡率显著高于、胃粘膜细胞凋亡率显著低于模型组、TPT及MTX组(P<0.05~0.01).结论:XFC与MTX、TPT一样能降低AA大鼠关节炎指数,在增加AA大鼠体重、促进滑膜、胸腺细胞凋亡及抑制胃粘膜细胞凋亡方面优于MTX和TPT.新风胶囊的作用机理是促进滑膜细胞凋亡、抑制滑膜增生;促进胸腺细胞凋亡,抑制自身免疫反应以及抑制胃粘膜细胞凋亡,保护胃粘膜.
作者:刘健;张梅奎;韩明向;翟志敏;刘晓晖 刊期: 2003年第01期
为了探讨大气污染、卫气虚弱、疾病易感性三者之间的关系,采用调查问卷的方法对广州市污染区(荔湾区)和清洁区(天河区)等地的常住居民2034人(其中污染区1018人,对照区1016人)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提示:长期居住在大气污染严重区域的居民,卫气调控功能受到影响,更高比例地表现为卫气虚损,大气污染增加了机体对外感疾病的易感性,是导致近年来外感疾病发病率升高的主要因素之一.
作者:王洪琦;马晶;李建国;古继红;刘焕兰;温伟强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生物多样性中药材质量的关系.方法:查阅国内的有关资料并结合自己的科研体会进行分析综述.结果:遗传多样化、化学成分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等与中药材质量息息相关.结论:只有全面掌握和利用生物多样性信息,才能提高中药材的质量.
作者:邢俊波;李萍 刊期: 2003年第01期
历史可以用时间和空间来分解.将18世纪的医学史从医学史的长河中分解出来研究,并不是要孤立研究18世纪这100年里医学的发展历程,而丢弃18世纪的前后联系.医学史是一条流动不息的长河,又是一个相互联系的统一体.选择18世纪独立研究,目的是了解18世纪中西医学发展的特殊性,这其中不仅有医学史上的原因,还有历史学和科学史方面的原因.同时,通过比较研究,更有助于理解中西医学的异同,更好地理解18世纪的医学在整个中西医学发展史中的重要性以及今后中西医学的发展等问题.
作者:甄橙 刊期: 2003年第01期
张珍玉治疗经期延长,以二至丸配阿胶以补血滋阴而止血,通过补血达到滋阴之目的.指出阴虚不等于血虚,血虚亦不等于阴虚,补血药都有滋阴作用,但滋阴药不一定补血.止血药不可过寒,应以辛寒药为主,寒则清热,辛则行散,既清热,又不碍血行.
作者:魏凤琴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田德禄教授对胃的认识:生理上以降为顺,病理上因滞而病.对慢性胃炎的认识与治疗:舌象与胃镜象相结合,创造性的将外科疮疡用药用于胃病治疗;辨证与辨病相结合治疗慢性胃炎.同时阐述了慢性萎缩性胃炎,宜在和胃通降方基础上加用益气生津养阴之品.
作者:张浩;金容炫 刊期: 2003年第01期
采用三硝基苯磺酸法制备大鼠实验性溃疡性结肠炎模型,从细胞因子角度观察黄芩汤有效成分配方对实验性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效果和作用机理.实验结果表明,模型组的IL-1β、IL-4含量与正常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黄苓汤有效成分配方中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能显著降低IL-1含量,而提高IL-4含量(P<0.01).
作者:丁晓刚 刊期: 2003年第01期
江南医家在中医理论体系的充实丰富、学术思想的创新、诊治经验的提高、学术争鸣、内外交流等方面贡献甚大.从以下几方面对江南中医学家学术成就与盛衰作了阐述:对中医学理论的丰富和学术思想的创新、对药物学整理和制药业的开端及其<肘后救卒方>价值和其他著名医家的学术成就及江南中医学家学术盛衰之探索等.同时,对中医人才的培养提出了建议.
作者:何任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比较两种络石藤药材(夹竹桃科植物络石和桑科植物薜荔)的抗炎、镇痛作用.方法:采用小鼠耳肿胀法、小鼠足肿胀法、小鼠热板致痛法和小鼠扭体法对两种络石藤进行了抗炎、镇痛作用比较.结果:按传统水煎剂给药,2种络石藤药材对二甲苯所致耳肿胀有一定抑制作用,抑制率处于筛选标准(>30%)的临界水平;对琼脂所致小鼠足肿胀均有一定抑制作用;两种炎症模型的实验结果提示薜荔的抗炎作用优于络石.两种络石藤药材均可提高小鼠热板致痛的痛阈;对酒石酸锑钾所致小鼠扭体反应均有一定抑制作用,抑制率均大于筛选标准(>50%);两种疼痛模型的实验结果提示络石的镇痛作用优于薜荔,且两种络石藤药材的镇痛作用强度均优于罗通定20mg/kg.结论:结果表明两种络石藤药材均有不同程度的抗炎、镇痛作用,且各有所长,薜荔作为终石藤入药有一定的药放学依据.
作者:来平凡;范春雷;李爱平 刊期: 2003年第01期
1发展传统外科学理论和实践尚教授在系统研究传统外科学的基础上,重视临床实践,不断总结临床诊断和治疗经验,开拓外科学研究新领域,丰富外科理论和充实临床内容,使传统外科更具有特色和新的内容.开展中西医结合研究,促进传统医学与现代医学相结合,使传统外科学取得新的进展.
作者:陈柏楠;秦红松 刊期: 2003年第01期
中药调节血脂异常已明确有效成分的单味药:大黄、姜黄、甲壳聚多糖、油茶皂甙、红曲.有待进一步研究的单味中药及提取液:松针提取液、人参、南葶苈子、郁金.中药复方的实验研究:活血化瘀、化痰降浊、补虚祛邪,标表同治.指出,应在中医辩证论治的原则指出处方,具有针对性、可行性,加强对复方中药的配伍组方规律的研究及量效关系的研究.
作者:刘英军;周学文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综述了脑梗塞的分型及论治.认为中医药或中西医结合效果优于单纯西药治疗,显示了良好的应用前景.但研究缺乏科学的试验设计,双盲或单盲对照试验甚少,多数学者趋向于对脑梗塞综合性治疗.指出,早期治疗方面的研究近乎空白,今后需要加强.
作者:武剑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生姜、食盐等食品调味品对常见食品污染菌的协同抗菌作用,以控制微生物污染食品对人类的危害.方法:应用把空中落下的杂菌培养后生长的菌数计数和斜面接种菌发育抑制法检测生姜与低浓度的食盐、醋酸三者的协同抗菌效果.结果:生姜、食盐、醋酸三者组合后,对空气中杂菌和供试的大多数易污染食品的真菌有明显的协同抗菌作用,其抗菌活性明显强于各种单独对照各两种成分组合的混合对照.结论:生姜、食盐、醋酸三者能协同抑制常见食品污染菌的生长繁殖.
作者:关洪全;栗田启幸;大荒田素子;宫治诚 刊期: 2003年第01期
朱丹溪为元代著名医家,是我国医学史上滋阴降火的倡导者,其理论和临床实践经验对后世医学的发展影响甚大.同时,丹溪也是我国历史上的养生学家,其养生思想对祖国预防医学、心身医学及老年医学均作出了具大贡献.现就其对老年医学的贡献作一论述:
作者:朱星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清脑灵对拟血管性痴呆大鼠大脑皮层组织中一氧化氮(NO)和一氧化氮合酶(NOS)含量的影响.方法:运用生化免疫的方法,检测痴呆大鼠大脑皮层的一氧化氮和一氧化氮合酶.结果:清脑灵大剂量组痴呆大鼠大脑皮层组织的NO含量和NOS活性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小剂量组NO含量和NOS活性低于模型组,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脑灵能降低痴呆大鼠大脑皮层组织的NOS活性,使NO生成和释放减少,保护神经元的完整性,可能是治疗血管性痴呆的重要机理之一.
作者:方之勇;彭汉光;张茂林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研究丹参对过氧化氢诱导的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迁移的影响.方法:用组织贴块法培养血管平滑肌细胞.将H2O2和丹参作用于100%FCS趋化作用下的VSMC,采用改良的Boyden chmber方法检测VSMC的迁移活性.结果:丹参剂量依赖性地抑制H2O2诱导的VSMC的迁移活性.结论:提示丹参对冠状动脉腔内血管成形术后再狭窄的防治可能具有应用前景.
作者:杜先华;杨芳炬;龚应霞;王卫民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研究大鼠脑出血前脑内抑凋亡基因bcl-2的表达,以及三七总皂甙对其表达的影响.方法:用原位杂交法观察胶原酶诱导的脑出血大鼠前脑内bcl-2mRNA在对照组和给药组的表达变化;用免疫组化法观察Bcl-2蛋白在对照组和给药组的表达变化.结果:bcl-2mRNA及Bcl-2蛋白主要表达于病灶及病灶周围、大脑皮质额叶、顶叶、梨状区皮质、海马CA1至CA4区,给药组阳性细胞数量显著增加,细胞着色变深;将给药组与对照组Bcl-2蛋白、bcl-2mRNA的病灶周围、皮层、海马处阳性细胞的面密度进行图像分析并统计,结果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脑出血大鼠前脑内抑凋亡基因bcl-2的转录及蛋白表达水平均上调;三七总皂甙促进bcl-2mRNA的转录与Bcl-2蛋白的表达,减少细胞凋亡,可促进脑出血后前脑内神经元的存活及损伤修复.
作者:李巾伟;朱培纯;许红;吴海霞 刊期: 2003年第01期
卵巢早衰是严重危害妇女身心健康的疾病.目前病因尚不甚明了,也无确切有效的治疗方法.临证旨在从中医理论的角度出发,探讨卵巢早衰的病因病机,提出肾虚血亏血瘀是表病的病机特点,强调预防重于治疗,以期进一步寻求有效的防治方法.
作者:朱玲;罗颂平 刊期: 2003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