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大气污染与卫气虚损相关性的流行病学研究

王洪琦;马晶;李建国;古继红;刘焕兰;温伟强

关键词:大气污染, 卫气虚损
摘要:为了探讨大气污染、卫气虚弱、疾病易感性三者之间的关系,采用调查问卷的方法对广州市污染区(荔湾区)和清洁区(天河区)等地的常住居民2034人(其中污染区1018人,对照区1016人)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提示:长期居住在大气污染严重区域的居民,卫气调控功能受到影响,更高比例地表现为卫气虚损,大气污染增加了机体对外感疾病的易感性,是导致近年来外感疾病发病率升高的主要因素之一.
中华中医药学刊杂志相关文献
  • 生姜食盐醋酸对食品污染菌的协同抗菌作用的研究

    目的:探讨生姜、食盐等食品调味品对常见食品污染菌的协同抗菌作用,以控制微生物污染食品对人类的危害.方法:应用把空中落下的杂菌培养后生长的菌数计数和斜面接种菌发育抑制法检测生姜与低浓度的食盐、醋酸三者的协同抗菌效果.结果:生姜、食盐、醋酸三者组合后,对空气中杂菌和供试的大多数易污染食品的真菌有明显的协同抗菌作用,其抗菌活性明显强于各种单独对照各两种成分组合的混合对照.结论:生姜、食盐、醋酸三者能协同抑制常见食品污染菌的生长繁殖.

    作者:关洪全;栗田启幸;大荒田素子;宫治诚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利肝宁对实验性肝纤维化大鼠血清酶含量的影响

    通过观察利肝宁对猪血清诱发的大鼠肝纤维化模型血清酶含量的影响,阐明对治疗慢性肝病的机理.利肝宁组成药物中大部分都有保护肝细胞、降低血清酶的作用.利肝宁有较好的降酶作用,并有明显的量效关系.

    作者:李学斌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大气污染与卫气虚损相关性的流行病学研究

    为了探讨大气污染、卫气虚弱、疾病易感性三者之间的关系,采用调查问卷的方法对广州市污染区(荔湾区)和清洁区(天河区)等地的常住居民2034人(其中污染区1018人,对照区1016人)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提示:长期居住在大气污染严重区域的居民,卫气调控功能受到影响,更高比例地表现为卫气虚损,大气污染增加了机体对外感疾病的易感性,是导致近年来外感疾病发病率升高的主要因素之一.

    作者:王洪琦;马晶;李建国;古继红;刘焕兰;温伟强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钱乙儿科学术思想之特点浅释

    钱乙对儿科学术思想之特点:其一明晰小儿生理特点;其二,确立儿科五脏辨证纲领;其三,化裁古方,勇创新方.后世河间派、温补学派、浊病学派都从钱氏学说中涉及了营养.

    作者:魏华娟;刘洪德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肌无力研究探要

    认为西医疗法:胆碱酯酶抑制剂、肾上腺皮制裁激素、细胞毒剂、胸腺摘除、肠腺放疗、血浆置换、r球蛋白疗法.中医药疗法:脾气虚弱、脾肾气阴两虚、脾肾阳虚、气血两虚、痰浊阻滞、肝肾亏损、湿热浸淫、气虚血瘀阻络及肾气浮越、肺虚痰壅型.

    作者:韩涛;周勇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糖痹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药效学研究

    目的:评价糖痹汤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疗效.方法:198例DPN患者随机分组对照观察,治疗组100例,给予糖痹汤加减治疗,每日1剂,分两次水煎服,共8周;对照组98例,给予弥可保,每次500μg,1日3次口服;肠溶阿斯匹林50mg,每日1次口服,疗程8周.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1.2%.其中症状、体征、神经传导速度及血流变改善的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糖痹汤可明显改善对DPN的治疗效果.

    作者:陈红霞;魏华;夏海燕;冯维斌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田德禄教授治疗慢性胃炎临证摭拾

    田德禄教授对胃的认识:生理上以降为顺,病理上因滞而病.对慢性胃炎的认识与治疗:舌象与胃镜象相结合,创造性的将外科疮疡用药用于胃病治疗;辨证与辨病相结合治疗慢性胃炎.同时阐述了慢性萎缩性胃炎,宜在和胃通降方基础上加用益气生津养阴之品.

    作者:张浩;金容炫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通下法在治疗疑难病症中的应用研究

    指出,通下法适应范围:恶性肿瘤、肥胖症及心脑血管病、糖尿病及其合并症、肝炎、肝硬化及其脂肪肝、外伤及其它病症.作用机理是,恢复和促进胃肠功能、降低血管的通透性、抑杀细菌及其体内毒素作用、改善肺功能、保护肝细胞.认为通下法作为中医学的一种方法,当然应该建立其信息系统,将其药物配伍、适应症等实行数字化、信息化以便准确选用.

    作者:顾奎兴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中医学与变态反应别解

    中医学是人类文化宝库中的一枝奇葩,是数千年中华民族与疾病作斗争的智慧结晶与经验的总结,并在近代医学中日益为人们所认识、接受与运用.

    作者:李小慧;范恒;石拓;邱明义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补肾活血方对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腹腔液微环境改善作用的实验研究

    目的:运用血清药理学的方法,探讨中药补肾活血汤对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患者馒腔液作用下的小鼠体外受精及早期胚胎发育率的影响.方法:以一定浓度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患者腹腔液分别与小鼠精、卵及体内2细胞期胚胎共培养,以及将含补肾活血汤的药物血清与患者腹腔液同时加入培养,观察其分别对小鼠体外受精率和早期胚胎体外发育率带来的影响.结果:培养液中添加患者腹腔液能显著抑制小鼠体外受精率及早期胚胎体外发育率,并与添加浓度呈正相关;中药兔含药血清加入共培养后其体外受精率及早期胚胎各期发育率均显著得到提高.结论:中药补肾活血汤可能具有调节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患者腹腔液成分从而达到改善患者腹腔内微环境状况并促进受孕的作用.

    作者:杨桂云;刘红林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从哲学角度审视中医研究态势

    从哲学角度审视中医研究态势:中医学是认识医学规律的另一真理性途径、辨证论治具有坚实的科学基础.对两错误观点:中医学没有理论、中医药的可重复性、可验证性差,提出了质疑.指出,中医药研究应适应现代生活的新变化,提高诊疗质量的水平.

    作者:王鹏伟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丹参对过氧化氢诱导的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迁移的影响研究

    目的:研究丹参对过氧化氢诱导的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迁移的影响.方法:用组织贴块法培养血管平滑肌细胞.将H2O2和丹参作用于100%FCS趋化作用下的VSMC,采用改良的Boyden chmber方法检测VSMC的迁移活性.结果:丹参剂量依赖性地抑制H2O2诱导的VSMC的迁移活性.结论:提示丹参对冠状动脉腔内血管成形术后再狭窄的防治可能具有应用前景.

    作者:杜先华;杨芳炬;龚应霞;王卫民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江南中医学家学术成就及其盛衰渊源考

    江南医家在中医理论体系的充实丰富、学术思想的创新、诊治经验的提高、学术争鸣、内外交流等方面贡献甚大.从以下几方面对江南中医学家学术成就与盛衰作了阐述:对中医学理论的丰富和学术思想的创新、对药物学整理和制药业的开端及其<肘后救卒方>价值和其他著名医家的学术成就及江南中医学家学术盛衰之探索等.同时,对中医人才的培养提出了建议.

    作者:何任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论中医药学理论体系的构成和意义

    我国传统医药学--中医药学,是中华民族的一份宝贵财富.它历史悠久,内容丰富.早在两千年前,就已具有了自己独特的比较完整和系统的理论体系.

    作者:李今庸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肾疏宁对肾小球系膜细胞ICAM-1及其mRNA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中药肾疏宁对系膜细胞分泌细胞间粘附分子的作用.方法:应用细胞培养技术扣血清药理学方法,采用血管紧张素Ⅱ作为一种刺激因子,观察肾疏宁血清对血管紧张素Ⅱ条件系膜细胞分泌ICAM-1的影响.结果:系膜细胞受到血管紧张素Ⅱ刺激后,ICAM-1的分泌显著增加,而肾疏宁血清能明显抑制ICAM-1的分泌和表达.结论:肾疏宁对粘附分子介导的病理损伤过程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作者:黄怀鹏;陈志强;牛联改;黄文政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张珍玉教授治疗经期延长特色摭拾

    张珍玉治疗经期延长,以二至丸配阿胶以补血滋阴而止血,通过补血达到滋阴之目的.指出阴虚不等于血虚,血虚亦不等于阴虚,补血药都有滋阴作用,但滋阴药不一定补血.止血药不可过寒,应以辛寒药为主,寒则清热,辛则行散,既清热,又不碍血行.

    作者:魏凤琴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夹竹桃科络石与桑科薜荔抗炎镇痛作用比较

    目的:比较两种络石藤药材(夹竹桃科植物络石和桑科植物薜荔)的抗炎、镇痛作用.方法:采用小鼠耳肿胀法、小鼠足肿胀法、小鼠热板致痛法和小鼠扭体法对两种络石藤进行了抗炎、镇痛作用比较.结果:按传统水煎剂给药,2种络石藤药材对二甲苯所致耳肿胀有一定抑制作用,抑制率处于筛选标准(>30%)的临界水平;对琼脂所致小鼠足肿胀均有一定抑制作用;两种炎症模型的实验结果提示薜荔的抗炎作用优于络石.两种络石藤药材均可提高小鼠热板致痛的痛阈;对酒石酸锑钾所致小鼠扭体反应均有一定抑制作用,抑制率均大于筛选标准(>50%);两种疼痛模型的实验结果提示络石的镇痛作用优于薜荔,且两种络石藤药材的镇痛作用强度均优于罗通定20mg/kg.结论:结果表明两种络石藤药材均有不同程度的抗炎、镇痛作用,且各有所长,薜荔作为终石藤入药有一定的药放学依据.

    作者:来平凡;范春雷;李爱平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朱丹溪对老年医学论述撮要

    朱丹溪为元代著名医家,是我国医学史上滋阴降火的倡导者,其理论和临床实践经验对后世医学的发展影响甚大.同时,丹溪也是我国历史上的养生学家,其养生思想对祖国预防医学、心身医学及老年医学均作出了具大贡献.现就其对老年医学的贡献作一论述:

    作者:朱星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第三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名单

    北京市(44名)马在山 方和谦 王嘉麟 王应麟 危北海 许心如许彭龄 刘琨 陈文伯 陈昭定 陈彤云 李贵李乾构 张炳厚 张淑文 张士杰 宋祚民 郁仁存周耀庭 周乃玉 周德安 柯微君 贺普仁 赵荣莱高忠英 高益民 钱英 柴松岩 屠金城 黄丽娟温振英 裴学义 魏执真 颜正华 程士德 孔光一聂惠民 王琦 刘燕池 王洪图 姜揖君 郭志强商宪敏 吕仁和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汪受传教授治疗小儿病毒性肺炎经验

    认为小儿病毒笥肺炎病因多属正气弱,卫外不固,继而外感风热邪毒,由口鼻而入,内攻于肺而发病.急性期宜开畅肺气,化痰泄浊.应重畅肺气,化痰泄浊;明辨寒热,侧重解毒;兼顾次证,解痉活血.恢复期宜扶正为主,扶正可清余邪.应健脾益气,肃肺化痰;养阴益气,润肺上咳,调和营卫,扶正达邪.

    作者:幸江全 刊期: 2003年第01期

中华中医药学刊杂志

中华中医药学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 ,辽宁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