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辨证治疗乙肝大三阳42例观察

杨尧森

关键词:乙肝, 大三阳, 中医分型治疗, 临床经验
摘要:笔者用中医药辨证治疗本病42例.现将观察结果报道如下:
中华中医药学刊杂志相关文献
  • 《金匮要略》咳喘证治辨析

    仲景所著《伤寒杂病论》,开辨证论治之先河,后世将此书一分为二:《伤寒》主论外感;《金匮》主论杂病.在《金匮要略》中,仲景对咳喘之证论述较为详尽,现对此作以概述,以期为临证有所裨益.

    作者:谷松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自拟前列康方治疗慢性前列腺炎80例

    慢性前列腺炎的病机多为湿热壅阻、气血瘀滞.观察自拟前列康方治疗80例慢性前列腺炎的临床疗效.平均经4个疗程治疗,临床痊愈18.75%,显效32.50%,有效36.25%,总有效率87.50%.提示:自拟前列康方治疗慢性前列腺炎效果良好,值得进一步研究.

    作者:张瑞丽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针刺按摩并用治疗面瘫35例

    笔者1992年以来用针灸为主,配合自我按摩、贴压耳穴等综合疗法治疗面瘫35例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丽娜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王绵之教授治疗肝纤维化经验撷菁

    王绵之教授治学严谨,学术精湛,对肝纤维化治疗有独到之处.从五个方面论述其经验,即:以疏肝理气为要、重用活血化瘀、不忘软坚散结、清除湿热余邪、养正顾护脾胃.指出:肝失疏泄、气机升降失常是肝纤维化的基本病机之一,是因情志不遂、暴怒、抑郁、六淫疫疠等作用于肝,留着肝体,阻血运行,耗伤正气,致正虚邪踞而发病.针对正虚邪踞的病理特点,采用扶正祛邪作为治疗大法,强调实脾,健运脾胃,可充养先天,顾护后天,有固本祛邪、防病传变之妙.

    作者:晏军;王煦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伤络宁搽剂治疗急性软组织损伤60例观察

    急性软组织损伤是骨伤科常见病种.笔者于1998年4月~1999年2月应用伤络宁搽剂(江苏省中医院周福贻主任医师研制已申报卫生部三类新药)对照治疗,采用随机表法进行前瞻双盲观察,共60例,现将结果总结如下:

    作者:蔡建平;沈杰枫;邹文浩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从痰论治肠易激综合征48例观察

    笔者自1990年3月~1998年12月间,从痰论治肠易激综合征48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总结如下:

    作者:类承法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辨证分型治疗

    1气滞血瘀症见胸闷、胸痛或心慌不适,或有憋气、短气、头晕,重则四肢厥冷、大汗淋漓、面唇紫绀、身倦无力、动则加重,舌紫暗或有瘀点,脉迟缓、涩或结代.心电图表现常为窦性心动过缓或房室传导阻滞、结性早搏,多有ST-T缺血征象等.

    作者:江佑华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正得康在癌症治疗中扶正作用的研究

    对206例经细胞病理学证实的各种恶性肿瘤随机分为正得康组、化疗加正得康组及单纯化疗组的前瞻性对比治疗观察,并进行相应的动物实验研究,探讨正得康对患者的扶正作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按照临床症状、免疫指标、血象、生活状态(Karnofsky评分标准)、体重等综合疗效评定标准评定:正得康组(104例)总有效率为93.27%,化疗加正得康组(51例)总有效率为82.35%,单纯化疗组(51例)总有效率为60.78%.经统计学分析,正得康组及化疗加正得康组与单纯化疗组相比,均具显效性差异(P《0.01及P《0.05),显示正得康对恶性肿瘤患者能明显改善症状,增加体重,有效地提高生存质量(KPS评分),显著地提高细胞免疫功能(NK细胞、LAK细胞、IL-2、CD3、CD4、CD4/CD8),正得康具有显著扶正作用.在调节机体抗病能力方面具有独特的功效,为癌症患者提供一种有效的的提高免疫功能的中药制剂和治疗方法,充实与丰富了中医扶正理论,并提供了科学实验依据.

    作者:刘嘉湘;施志明;赵丽红;李和根;高虹;陈善香;徐振晔;朱晏伟;刘苓霜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骨疏康颗粒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133例远期疗效观察

    观察骨疏康颗粒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133例,给药3个月,对显效的102例作了远期疗效追踪观察.其骨密度均值停药6个月为0.596±0.07g/cm2,2次复查的骨密度值均高于治疗前的均值0.481±0.06g/cm2,远期疗效观察的102例中于停药6个月时,尚有18例患者的骨密度值较停药当时上升,其上升值》0.06g/cm2,临床症状方面如腰背痛、胫膝酸软、神疲乏力、性欲低下等症状,停药6个月时与停药当时比较无显著变化,但停药12个月后较停药当时有一些症状再度出现.

    作者:刘志伟;刚丕寰;尤田;蒋淑媛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全麻推拿配合骶管滴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257例

    笔者于1998年1月至1999年1月以全麻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306例作为对照组,1999年1月至2000年1月以全麻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363例(其中配合骶管滴注257例)作为观察组,比较2组近期和远期疗效,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报告如下:

    作者:杨健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大柴胡汤应用与药理作用相应关系辨识

    综述临床应用大柴胡汤范围.分析大柴胡汤的临床应用与药理作用之间的相应关系.指出:大柴胡汤的各种临床疗效均有相应的药理作用基础,临床中恰当应用大柴胡汤可收到很好的疗效.并提出了大柴胡研究应阐明的几个问题.

    作者:柳红芳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中医药治疗支气管哮喘研究进展

    支气管哮喘为宿痰内伏于肺,复加外感、饮食、情志、劳倦等因素,以致痰阻气道,肺气上逆所致.在发作期以攻邪为主,缓解期以扶正为主.从近5年来各家对支气管哮喘的病因病机的认识不同入手,在治疗上分为中药辨证施治、专方治疗以及针灸、穴位注射、外贴法等其它疗法三个方面,对近5年来有代表性的疗法作了全面综述.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本病研究现状的不足及展望.指出,应集中临床行之有效的制剂,对其进行药理、毒理、药效学研究,从免疫、分子水平研究其作用机理、为临床提供有效的药物.

    作者:张华敏;孙其伟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辨证分型治疗高脂血症82例疗效分析

    高脂血症及血管内皮功能障碍是动脉粥样硬化(AS)形成的始发因素.并且二者互为因果,共同作用于心脑血管,引起心脑血管供血不足.故降血脂、降低血液粘稠度及防止血管内皮损伤,是改善动脉硬化、防止心脑血管病的关键.寻找降低血液粘稠度、改善血液的高凝、高稠粘状态的药物具有重大意义.笔者以健脾益肾,祛痰利湿活血为治则,自拟活血降稠汤治疗高脂血症82例,报道如下:

    作者:宋晓芳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桑黄抗大鼠肝纤维化作用实验研究

    采用四氯化碳致肝损伤,结合高脂低蛋白饮食诱导肝纤维化,观察桑黄对大鼠血清酶谱、蛋白水平及胶原成分透明质酸和层粘蛋白的影响.结果表明:桑黄能显著降低肝纤维化大鼠血清氨基酸转移酶水平和血清胶原成分含量.病理组织观察显示桑黄对肝细胞明显的保护作用,同时抑制纤维组织增生,阻止肝纤维化的形成与发展.

    作者:张万国;胡晋红;蔡溱;黄瑾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二陈汤加味治疗痰湿型闭经38例

    笔者运用二陈汤加味治疗痰湿型闭经疗效较满意,现总结如下:

    作者:曹金玉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中药免疫调节作用在抗肿瘤中应用研究

    肿瘤病人的免疫功能均受到抑制.肿瘤的发生、发展及预后与带瘤机体的细胞免疫状态密切相关.在正常情况下,NK细胞、Th亚群及Ts亚群处于一个相对稳定的平衡状态,维持机体正常的免疫功能.肿瘤患者则多会出现NK细胞、CD3+、CD4+、CD4+/CD8+比值下降,CD8+升高,IL-2R,IL-2,IFNr调节功能水平亦显著低下,机体处于免疫抑制状态,这种免疫抑制现象在中晚期病人或经过长期化疗或放疗的病人中尤为明显.手术、放疗、化疗可以引起机体免疫功能的下降或失调[1].

    作者:牛芳林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王运铨教授运用穴位注射治疗疑难病举隅

    王运铨教授,男,生于1934年.河南省新乡市人.现任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教授、主任医师.中国针灸学会会员.从事中医临床40余年,勤求古训、博采众长、开拓创新、学验皆丰.临床采取衷中参西,辨证辨病.针药结合为其治疗特点,对内、妇、儿科病有较高疗效.特别对心脑血管病、肝胆病,各种痛证、神经性耳聋等疑难杂症的治疗尤为擅长.合编《临床心身医学》一部.在省级以上专业刊物与学术会议发表论文20余篇.业绩已载入《中国当代中西名医大辞典》.

    作者:王自斌;王晓艳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补气通肺饮对博莱霉素肺纤维化大鼠血清红细胞膜流动性影响研究

    肺纤维化是多种弥漫性间质性肺疾病的病理改变,主要病变部位是肺泡壁,亦波及细支气管领域,探讨补气通肺饮治疗肺纤维化低氧血症的机理.并将大鼠随机分组和给药,疗程为28天,分别于第7天和第28天处死动物,作形态学观察、肺组织羟脯氨酸、血清SOD和MDA、红细胞膜流动性测定.提示补气通肺饮治疗后肺泡炎和肺纤维化明显减轻,并可提高大鼠血清SOD活性,降低血清MDA含量,使红细胞膜流动性增加.指出:补气通肺饮可通能过控制肺泡炎和减小弥散距离纠正肺纤维化低氧血症.

    作者:韩镭;张天嵩;马君;赵子贤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后基因组时代中医药研究思路方法新探

    继人类基因组计划后,后基因组时代揭开了序幕,这是生命科学发展的新阶段.在后基因组时代,功能基因组与蛋白质组的研究将进一步揭示基因的表达调控规律和所表达蛋白质的生物学功能,深化生命科学的认识,极大影响着医学发展与走向.面对这样一个时代,中医药研究如何借鉴和引入这些新观念和新技术、开创中医药现代化研究的新局面,提出今后中医药研究的以下几点思路:其一,证候与基因组的相关性研究;其二,证候与蛋白质组学的研究;其三,体质与易感基因的研究;其四,中药药理与基因(蛋白质)组学研究;其五,中医辨证论治的个体化治疗模式与疾病基因多态性关系的研究.

    作者:张昱;谢雁鸣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清热宣肺法治疗支原体肺炎30例观察

    笔者采用清热宣肺法,自拟鱼蛤石花汤对30例支原体肺炎患儿进行纯中药治疗的临床观察.现总结如下:

    作者:张红瑞;洪广;张春萍 刊期: 2001年第05期

中华中医药学刊杂志

中华中医药学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 ,辽宁中医药大学